古代歐洲的製圖家,在畫到未知水域的時候,總愛在海面上畫點怪物什麼的,畫工不行的,也會寫上一句拉丁語「HIC SVNT DRACONES」,字面意思是「這裡有龍」。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世界地圖
坐標永定,近日有媒體報導,撫市黃先生在撫溪河邊散步撿到37斤恐龍蛋一枚!今日,小編並不是要與大家探討這枚恐龍蛋到底歸屬國家還是個人,而是要帶諸位在永定尋龍,一起探尋龍在土樓王國留下的足跡。
撫市黃先生和他的恐龍蛋
第一站:龍湖潛龍在淵,聽多了尼斯湖水怪傳說的小編第一站帶大家探秘的是龍湖,或許真有這麼一條龍住在龍湖湖底,統領汀江水族,庇佑了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兒女。
龍湖
第二站:龍潭見龍在田,朝聖過客家母親河,我們的第二站是永定境內唯一以龍命名的鄉鎮——龍潭鎮。《閩西日報》故事一則:旱年,農夫祈雨夢見龍王爺降臨深潭,遂在潭穴外叩拜求雨,雨降潤田,救民與水火,龍潭有龍不脛而走,「龍潭」因而得名。
龍潭·仙湖洞
第三站:培豐戰龍在野,第三站開始小編將為大家介紹永定鄉野之中、庶民之間呈現的舞龍文化。培豐舞龍燈傳統由來已久,鎮內幾支舞龍舞獅表演團更是經常受邀請到市、縣及兄弟鄉鎮進行表演,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培豐·舞龍燈
第四站:高陂高陂鎮西陂村,每年正月十七,都會有一場舞龍大會在這裡舉行,村民按家族,每房出一條龍,由男性青壯年進行舞龍表演,又是鞭炮,又是舞龍,一場非常過癮的舞龍大會。
西陂·耍大龍
第五站:坎市坎市鎮每年正月十一的打新婚民俗活動亦可尋得龍跡——人山人海,鑼鼓、鞭炮齊鳴,長龍齊舞是打新婚正餐開始前的固定前菜。
打新婚·舞龍
第六站:撫市恐龍蛋的拾取地撫市鎮,每年最為隆重的民俗活動——走古事中舞龍亦是不可缺少的項目。說起恐龍蛋,小編化身李組長,眉頭一皺感覺案情並不單純吶~
走古事·舞龍(白龍!恐龍蛋是不是你誕下的?)
第七站:陳東不重年不重節,只重民間四月八。陳東鄉每年舉辦的大型民俗活動「四月八」同樣也有舞龍隊前後拱衛護送各路公王下凡塵。
陳東四月八·舞龍隊
第八站:下洋下洋鎮下赤坑是永定傳統的舞龍之鄉,每逢春節、元宵,當地村民用傳統手藝,完全自己動手製作。為使該項傳統代代相傳,下赤坑人更是注重培養後代保留該項技藝,甚至出現三代人同時舞龍、一個家庭幾代人固定負責某一部位(龍珠、龍頭、龍尾世家)的趣事,使之成為永定最為傳統和聞名的民俗。
下洋·舞龍之鄉
第九站:湖坑飛龍在天,世遺土樓與龍的碰撞又會擦出怎麼樣絢麗的火花?下面是土樓與龍時間~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所在地湖坑鎮洪坑村有一支村民組成的舞龍隊,每逢傳統節日或重大接待這條隱居在百年土樓裡的神龍都會出來與遊客見面。
洪坑·
第十站:高頭每年的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土樓王」承啟樓所在的高頭鄉都要舉行隆重的民間舞龍活動,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比春節還要熱鬧。由於舞龍都是年輕人來參加,元宵節舞龍又可以稱做年輕人的盛會。
高頭舞龍·年輕人的盛會
編後語HIC SVNT DRACONES,永定有龍。經過上面10站的尋龍旅程,相信大家對永定土樓人的客家龍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同樣,樓不在高,更多隱藏在土樓裡的「龍文化」、「龍精神」歡迎您到永定土樓來品讀吧~
(註:本期圖片大部分來源於網絡)
微信關注「福建土樓永定景區」
1、在微信通訊
2、掃描二維碼加入微信
3、文章大標題下面有個灰色的【福建土樓永定景區】,點擊後進入詳細頁面,可以關注帳號!
分享本文:點 擊右上角的『...』,可以與你的小夥伴一起分享本帳號哦~錄查找公眾號「福建土樓永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