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貝隆夫人》導演艾倫·帕克病逝,從廣告文案成為好萊塢...

2020-12-12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

當地時間7月31日,英國著名導演艾倫·帕克於倫敦病逝,享年76歲。

艾倫·帕克曾憑藉1978年影片《午夜快車》和1988年的《烈血大風暴》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迷牆》等音樂電影也為他在電影史上留下特別的註腳。而對於國內觀眾來說,麥當娜主演的《貝隆夫人》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圖說:艾倫·帕克病逝,享年76歲。)

帕克曾獲得19項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並出任英國電影委員會、英國電影協會的主席。為表彰他對英國電影工業的貢獻,1995年,帕克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任命為大英帝國司令勳章,2002年被授予騎士稱號。

從一名來自工人街區的廣告文案,到徵服好萊塢的電影導演,帕克的一生無所畏懼。英國影評人傑夫·安德魯形容帕克是一個"天生會講故事的人",他利用戲劇性的布光、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對弱者的持久同情,來傳遞他的理念。他是一個天生的自由主義者,對不公正有著敏銳的感覺。

最會拍音樂電影的導演

艾倫·帕克並不是一位高產的導演。在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只執導了14部故事片,卻幾乎涵蓋各種電影類型。《貝隆夫人》是傳記片,《大衛·戈爾的一生》是懸疑犯罪,《射月》是婚姻喜劇,《鳥人》關注戰爭……他說自己喜歡每次都做不同的事,以此來保持創作上的新鮮感。

帕克尤其擅長以音樂為主題的電影。他曾表示:"如果你能把音樂和圖像一起使用,那就會非常強大"。

1982年的作品《迷牆》,用迷幻的影像把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依德的同名音樂專輯搬上銀幕。影片也被公認為最偉大的搖滾電影之一。全片沒有對白,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用音樂和畫面講述了主人公平克走出精神之牆的故事。《迷牆》討論的話題涉及方方面面,戰爭、家庭、學校教育、兩性關係……經歷二戰和越戰的創傷之後,年輕人只能給自己建造一堵牆以求解脫,平克的經歷正是一代人的生活寫照。

但在帕克來看,《迷牆》是他創作生涯中最悲慘的經歷之一。儘管影片最終名利雙收,他卻與寫劇本的弗洛伊德主唱及貝斯手羅傑·沃特斯,和負責製作動畫的插畫家傑拉爾德·斯卡夫衝突不斷。

(圖說:《貝隆夫人》中麥當娜貢獻了精彩表演。)

1996年的《貝隆夫人》是帕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影片講述了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從一個受盡社會歧視的私生女,成為影響阿根廷的政治明星的傳奇一生。導演大膽敲定流行天后麥當娜出演貝隆夫人,一度遭到阿根廷民眾的抵抗。帕克表示,麥當娜並不是最容易合作的人,但他找到了讓她發揮出最佳狀態的方法。

電影最終斬獲三項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麥當娜演唱的影片主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成為全球最著名的電影歌曲之一。

來自工人街區的小孩

帕克1944年出生於倫敦北部伊斯靈頓的一個工人社區。帕克的母親是一名裁縫,父親是送報員,後來成為一名家庭畫家。帕克很小的時候就對攝影產生了興趣。從學校畢業後,他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謀生的差事,隨後他又成為了一名廣告文案。

(圖說:60年代從事廣告文案工作的帕克。)

"從英國人的角度來看,廣告行業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並不像其他工作那樣有一種階級的區分。如果你有半點聰明,他們就會給你機會。我非常幸運,他們給了我這個機會。" 帕克回憶說。

"我的野心並不是要成為一名電影導演,我只想成為公司的創意總監......直到突然間,電視廣告變得如此重要,公司也發生了轉變。我當時正處於做廣告最好的時候,我很幸運能成為那個世界的一部分。"

在從事廣告行業期間,帕克在合作的一家倫敦經紀公司裡第一次見到了製片人大衛·普特南和艾倫·馬歇爾,兩人後來為他製作了許多電影。

(圖說:帕克(右)與大衛·普特南成為一生摯友。)

大衛·普特南後來成為影響英國流行文化的重要影片《烈火戰車》的製片人,他跟帕克合作了《午夜快車》《龍蛇小霸王》等經典作品,兩人是一生的摯友。在他的鼓勵下,帕克以Bee Gees的歌曲為中心寫了一個名為《旋律》的劇本,靈感來自於他的學校時代。此時距離他最著名的音樂電影上映還有十年時間。

20世紀70年代初,他成立了Alan Parker電影公司,為其他公司製作廣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娛樂行業。

"我是第一個從廣告界轉型到故事片領域的人,我對批評格外敏感,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並不'合法'——一群庸俗的推銷員在推銷一種產品,資質薄弱,"他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道,"所以我完全停止了拍廣告,以便作為一個電影人被認真對待。"

徵服好萊塢的英國

與英國同行不同,進入電影行業後,帕克訊速被美國電影吸引了。讓他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的《午夜快車》(1979年)由奧利弗·斯通編劇,講述了一個美國大學生因走私毒品的罪名被投入土耳其監獄的故事;《名揚四海》(1980年)則聚焦於紐約表演學校。

這讓帕克在祖國遭遇到不少批評,人們質問他為何不能拍一部關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故事,他回答:「(影片裡的)社會和種族融合,你不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特別是英國。」

(圖說:《午夜快車》讓帕克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

在英國評論界來看,帕克在好萊塢的闖蕩經歷,某種程度上打破了美國和英國電影業之間的壁壘,為他的英國同胞比如阿德裡安·萊恩(《一樹梨花壓海棠》《愛你九周半》)、雷德利和託尼·斯科特兄弟(《銀翼殺手》《異形》)鋪平了在美國發展的道路。

帕克對英國電影業的評價並不正面,他曾拍攝過一部電視紀錄片用來抨擊電影業的「浮誇、愚蠢、自負和貪婪」。他認為英國電影太過偏狹,概念上不夠商業化。他回憶自己小時候每當去當地的電影院看電影,當影片開場是倫敦標誌性的紅色公交車的畫面時,他就知道自己將迎來一段糟糕的時光。

但諷刺的是,在1998年,他被任命為英國電影協會(BFI)董事會主席,1999年被任命為電影委員會第一任主席。儘管他只執導了兩部真正的英國作品,《龍蛇小霸王》和《迷牆》。

(圖說:帕克(左二)與尼古拉斯凱奇在坎城。)

2015年,帕克宣布息影,把時間更多地花在繪畫上。

"我從24歲開始做導演,每天都是一場戰鬥,每天都很困難,不管你是在和意見不一致的製片人、電影公司,還是和誰對抗。電影......是非常昂貴的,一貴起來,你就得伺候人。我一輩子都在打拳,為作品而戰。每個和我合作過的人都知道,我為我們的權利而戰,以我們想要的方式來製作我們的電影。"

相關焦點

  • 《鳥人》導演艾倫·帕克去世 享年76歲!曾任上海電影節評委
    艾倫·帕克 英國著名導演、曾經執導過《迷牆 》、《鳥人》、《龍蛇小霸王》、《午夜快車》和《貝隆夫人》的艾倫·帕克(Alan Parker),已經於當地時間7月31
  • 《鳥人》導演艾倫帕克遺憾逝世,終年76歲,晚年病痛纏身
    8月1日,據外媒報導,英國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因病逝世,終年76歲。艾倫帕克的家人發布聲明稱艾倫帕克常年患病,晚年更是病痛纏身,於7月31日離開人世。艾倫帕克的許多作品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如《鳥人》《貝隆夫人》《大衛戈爾的一生》等,都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也對觀眾的價值觀造成了很多的影響。艾倫最初是一位廣告行業的佼佼者,他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為廣告商Collet Dickinson Pearce工作,並且開始導演電視廣告。
  • 英國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因病去世 享年76歲
    >艾倫·帕克,在與疾病做了漫長的鬥爭後與世長辭,享年76歲。艾倫曾因1978年的《午夜快車》與1988年的《烈血大風暴》,兩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1984年憑《鳥人》獲得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其它作品還包括《龍蛇小霸王》、《迷牆》、《鳥人》、《天使追魂》、《貝隆夫人》等。
  • 【文化】《午夜快車》、《迷牆》導演艾倫·帕克昨晨因病去世,享年...
    巴黎8月1日電(付墨),昨天凌晨,經過英國電影協會證實,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因長期患病不治去世,享年76歲。艾倫·帕克曾執導過《迷牆》、《午夜快車》等多部影片,憑藉《午夜快車》、《密西西比在燃燒》兩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 英國著名導演去世享年76歲,曾執導經典電影《迷牆》、《鳥人》
    艾倫·帕克一生中建樹頗豐,他在全世界搖滾樂迷和音樂迷中享有盛譽,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的那部《The Wall》電影。 據外媒,當地時間7月31日,著名導演艾倫·帕克(Alan Parker)去世,享年76歲。
  • 艾倫·帕克和他永遠的《迷牆》
    近日,英國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因病去世,其著名作品有《迷牆》《鳥人》《大衛·戈爾的一生》《貝隆夫人》《午夜快車》《名揚四海》等。在青年電影手冊看來,一部《迷牆》便足以讓艾倫·帕克成為電影大師。這部電影以高度的隱喻性充滿著對戰爭、法西斯的批判和反思,其音樂不斷致敬搖滾,至今仍影響著音樂電影、MV的創作。
  • 抓馬的觀影日記|《貝隆夫人》,阿根廷的傳奇女性!
    今天抓馬要和大家分享的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貝隆夫人》。貝隆夫人原名艾薇塔,是阿根廷的傳奇女性。她雖出身於貧苦家庭,但一心想躋身於上流社會。她憑藉著卓越的美貌,頂級的交際手腕,以及非凡的氣質,一路不斷攀權貴,嫁給了貝隆上校。她並不止步於此,幫助自己的丈夫成為了阿根廷的總統。
  • 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去世,多個代表作品曾獲得官方肯定,享年76歲
    7月31日,外媒報導稱著名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艾倫帕克一直在影視圈佔據舉重輕重的地位,他留下了多個代表作品。《鳥人》、《迷牆》、《大衛戈爾的一生》和《貝隆夫人》等作品都深受粉絲喜歡,他的作品也多次獲得過官方肯定。
  • 《貝隆夫人》:人生何懼荒唐,用半生流浪換得轟轟烈烈一場
    艾薇塔·貝隆原來是一個窮人家出身的私生女,後來成為胡安·貝隆的夫人,與丈夫一起推行「貝隆主義」,創辦並建立了阿根廷「第一夫人」基金會與窮人救助中心,為阿根廷婦女贏得投票權等一系列權利,維護窮人利益,受到民眾愛戴。「我準備為窮苦人燃燒我的生命。」她去世時,整個國家都為之悲慟。
  • 美麗與哀愁——阿根廷為之哭泣的貝隆夫人
    但是在當年的金球獎,卻是冷門的音樂電影《貝隆夫人》斬獲四項大獎獨領風騷。作為一部冷門的音樂電影,《貝隆夫人》何以在當年的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在觀眾喜愛風向標「金球獎」中獲得如此多的認可呢?這就不得不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電影主角,同時也是本文主角——貝隆夫人。
  • 趣談美女史:阿根廷永不凋零的玫瑰,貝隆夫人!
    今天小編又來跟大家講歷史上的美女了,今天講述的是,阿根廷永不凋零的玫瑰,貝隆夫人!20世紀的政壇,依然是男人的世界。但有的時候,女人的影響力絕不能忽視。有些站在男人身邊的女人,其光芒與成績甚至可以蓋過她們的丈夫,比如名噪一時的阿根廷國母伊娃·貝隆。美是天生的,而個性卻是後天鍛造而成。出身無法選擇,但憑藉不斷奮鬥仍然可以改變命運。
  • 從私生女風月場到總統貝隆夫人,受人愛戴卻為何死後24年才得下葬
    隨後,結識一名攝影師,拍攝照片,名聲大噪,開始拍攝電影,成為一名演員。或許是小時候母親的待遇,未婚愛上一個有家室的男人,生兒育女,最後他們卻連那個男人的葬禮都參加不了的經歷讓她對愛情並不是那麼純粹。,艾薇成為阿根廷的第一夫人。
  • 阿根廷的玫瑰:從一個舞女到第一夫人,她受到70萬人民的愛戴
    這個女性就是貝隆夫人:個裁縫的私生女,一個從事舞女行業的女性。她後來成為了阿根廷的總統夫人,去世的時候,甚至有70萬阿根廷人從全國各地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弔唁,在街頭流淚唱著歌為她送行。是怎麼樣的經歷才能讓阿根廷人如此尊敬呢?這就不得不說說她悲慘一生。
  • 好萊塢大導、《永遠的蝙蝠俠》導演喬·舒馬赫病逝,享年80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曾打造《永遠的蝙蝠俠》的好萊塢商業大片著名導演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於當地時間22日因癌症去世,享年80歲。喬·舒馬赫是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 好萊塢「星導演」絕非玩票 扎堆出新作搶飯碗
    今年可以說是好萊塢大牌演員做導演的集體爆發年,除了湯姆·漢克斯自編自導自演《拉裡·克勞》,大牌如麥當娜、安吉麗娜·朱莉和朱迪·福斯特等都交出了導演作品,他們有的是編導熟手,有的還是導演新丁,雖然影片口碑不一,但因為他們頭頂的好萊塢巨星光環,這些電影還是引人關注。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劇情介紹及影評(視頻)
    《鳥人》(Birdman)是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的一部喜劇片,由麥可·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主演,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企圖借百老匯鹹魚翻身的故事。
  • 通過王小帥宣傳文案,你知道真正的宣傳文案廣告是怎麼寫的嗎?
    《地久天長》導演王小帥在朋友圈中宣傳了一則文案,而這篇文案卻很露骨,同時是由《地久天長》的主演詠梅在微博中公布的,以此成了熱搜。3月27日凌晨,電影《地久天長》的主演詠梅曬出導演王小帥的朋友圈宣傳文案,文案中王小帥的宣傳方式引發爭議。
  • 愛德華·諾頓艾瑪·斯通主演《鳥人》奧斯卡最佳影片
    《鳥人》這隻怪獸鳥,只是驚鴻一瞥,但是它沒頭沒腦的現身,卻是全片意在言外的主力論述了。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鳥人(Birdman)》中埋伏了不少趣味小梗,而且還能搔到好萊塢癢處,投資大亨再有意見,眼看電影名利雙收,往往也只有睜隻眼,閉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