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見證縉雲歷史 參與時代書寫
《縉雲縣誌(1993-2010)》志稿終審會召開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2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周凡 張森/文 章程雅/圖) 盛世修志,垂鑑未來;志載盛世,澤惠千秋。12月11日,《縉雲縣誌(1993—2010)》志稿終審會召開。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潘捷軍,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正飛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縣長潘巧玲主持會議。
2011年5月,縉雲縣啟動了第二輪修志工作,在省市方志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資料的徵集和志書的編纂、初審、覆審等工作,於今年11月份形成終審稿。
會上,縉雲縣誌(1993-2010)》主編介紹了編纂情況,參會人員就《縉雲縣誌(1993-2010)》志稿終審意見作了交流。
潘捷軍首先對縉雲縣目前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並從全面、系統、客觀三個方面對修志工作做了指導,他表示,編修志書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一個優良的傳統,有著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意義。要做到不能缺、不能斷、不能造,牢牢把握「全、通、實、特、精、深」的志稿編纂工作方法,拿出把「冷板凳坐熱」的匠心精神,記載歷史、書寫歷史,做好志稿的編選修改工作,力求打造精品佳志。
隨後,王正飛代表《縉雲縣誌(1993-2010)》終審驗收委員會宣讀終審意見:
經過認真評議,終審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縉雲縣誌(1993-2010)》終審稿指導思想正確、體例規範、內容全面、資料翔實、重點突出、點面結合、特色鮮明,是第二輪續修志書中的一部用功之作、創新之作。志書符合憲法及保密、檔案、歷史、經濟、軍事等方面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國家地方志指導小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和《浙江省市、縣(市、區)地方志書審查驗收和出版管理辦法》的要求,同意通過終審。
就做好下步工作,王正飛強調,要精益求精抓好修改提升,樹立精品意識、發揚工匠精神,堅決把好政治關、史實關、體例關、文字關、出版關,進一步增強縣誌的全面性、時代性、科學性、思想性,確保高標準、高質量編修出一部精品志書,為記錄縉雲歷史、講好縉雲故事、傳播縉雲文化、展現縉雲形象,作出應有的貢獻。要加快進度抓好出版工作,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堅決克服任務重、時間急、人手緊等困難,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要切實緊盯目標,倒排時間節點,落實責任分工,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按時完成出版任務。要千方百計抓好成果運用,進一步發揮縣誌在規劃編制、旅遊開發、環境治理、歷史文化遺產發掘保護傳承等方面的參謀資治作用,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中貢獻更多方志力量。縣誌出版後,要第一時間把成書送到全縣各鄉鎮部門,推動地方志資源共享利用最大化,以全面、準確的縣情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同時,要創新方式、廣泛宣傳,進一步營造讀志、用志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