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新天皇即位,如何能讓日本皇室更「進步」?

2021-02-07 鳳凰WEEKLY

特約撰稿丨蕭西之水


相比其他國家高調的皇子來說,作為皇太子的德仁顯得默默無聞,也掩蓋住了其性格中堅韌而果敢的一面。但從種種言行來看,他不是一個甘於守成的人,而是希望能以身作則,重塑「象徵天皇」給世人的印象。


經過長達50天的退位儀式,日本明仁天皇在2019年4月30日結束了近31年的天皇任期,並於次日成功將接力棒交給皇太子德仁親王,宣告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天皇的誕生。


2019年5月4日,日本東京,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首次公開亮相。當天的民眾參賀從上午10時開始,至下午3時每小時舉行一次,共計6次。據日本宮內廳初步統計,當天來參賀的民眾共約14萬人。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政府為新天皇的繼位事宜做了充足準備。早在去年10月,為籌備首次天皇生前退位、皇太子繼位等一系列儀式而成立的典禮委員會在日本內閣進行討論並定下方針。首相安倍晉三出任典禮委員長。各項儀式將遵守日本憲法主旨,尊重皇室傳統。方針中還提出要一切從簡,因此會減少部分儀式場次以及賓客數量,以減少開支。


德仁「繼承大統」,在日本創造了數項紀錄:他是公元770年以來即位年齡最大的天皇(59歲);1817年以來第一位通過讓位就任的天皇;第一位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天皇(1983-1985年在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明治以來第一位不以自然科學、而以文史學科為研究方向的天皇;以及近現代第一位沒有男系子嗣的天皇。


上述紀錄讓剛剛開啟任期的德仁受到各方關注,而他的妻子雅子作為新任皇后自然也備受矚目。這位曾經的青年外交官在度過不甚開心的皇太子妃時代之後,可謂「多年媳婦熬成婆」。未來她能否洗去過往陰霾、開闢燦爛的「雅子皇后」時代,亦成為令和時代日本皇室的主要看點。


執行「順應新時代的公務」


相比英國王子們的緋聞不斷、沙特王儲們的一擲千金,作為皇太子的德仁,日常生活顯得低調且樸素。


他不嗜菸酒、沒有緋聞,熱衷閱讀與研究,生活方式上不免有些「佛系」。公務之餘,他的愛好是跑步和遠足登山,擁有極高音樂天賦的他不時會拿起鍾愛的中提琴,與舊日好友一同演奏。正因如此,相比其他國家的皇子來說,他顯得默默無聞,也掩蓋住了其性格中堅韌而果敢的一面。


礙於法律限制,德仁從未明確表露過對天皇制度的看法,在公開場合也均強調會「遵守日本國憲法」。但從種種言行來看,他並不是一個甘於守成的人,而是希望能以身作則,重塑「象徵天皇」給世人的印象。


早在皇太子時代,德仁就提出一種概念,認為未來的天皇不應局限於繁瑣細碎的日常工作,更要執行「順應新時代的公務」。2010年的生日記者會上,德仁首次就此闡述說:「50年以來,日本社會發生很大變化,這一變化將來也將持續,社會對於公務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回應社會的要求於我而言非常重要。」2019年生日記者會上,他再度表示,「我會在學習過往、承繼古來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探尋符合時代要求的皇室形態。」


在探索皇室新形態的道路上,德仁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


2018年6月29日,德仁主動要求前往四國東部的德島縣,視察了一座2015年修築的14米高的避難塔。據地震學家估計,近年日本很可能發生一起大規模垂直地震,德島縣恰好是可能爆發處,地方政府也一直在修築相關避難設施。


留學英國時,德仁曾就泰晤士河的水運史進行學習研究,並長期關注與水有關的災害史。這一次,他專程視察德島縣古代爆發的「正平南海地震」(1361年)及海嘯紀念碑,通過行動提醒國民預防可能到來的災難,督促地方政府儘早做出防範工作。


2015年11月18日,德仁出席聯合國總部總會場召開的「水災特別會議」, 並發表了以「如何使人類與水和諧相處」為題的演講。


如果說明仁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親自探訪災區的天皇,德仁則把工作做在了更前面:他是第一位親身關注災難預防工作的天皇。


比起父親與祖父,德仁從青年時代就更加銳意進取。1983年至1985年,德仁在牛津大學留學期間,與查爾斯親王夫婦有過交往,並見證了英國王室從貴族化逐步走向平民化的過程。


回國後,德仁認為,當時日本皇室的警備工作有著「過剩警備」之嫌,並阻礙了皇族與民眾的接觸。他認為應以英國的「不顯著警備」模式為榜樣,建議日本警察在執行警備任務時把後背對著民眾、正面對著皇族,以降低民眾感受到的壓力。德仁的提議受到父親、時任皇太子明仁的大加讚賞,並促使日本警察機構實現了所謂「背面警備」。


這次小建議的成功,也激勵德仁日後主動參與到各項國內外事務中去。2003年,第三屆世界水論壇在日本京都開幕,德仁擔任這次會議的名譽主席,日後更成為該論壇的常客。


鑑於在水運史方面的專業背景,2007年至2015年,德仁連續八年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這也是日本皇族第一次擔任類似職務。2013年,德仁在聯合國總部以「東日本大地震及世界水災」為題發表演講,詳細闡述了東日本「3·11」大地震帶來的海嘯災害與自己探訪災區時的體會,並提醒世界各國注意水災隱患。


往年答記者問時,德仁多次提到過日本古代諸多天皇抄寫佛教的般若心經,以求災難、瘟疫消失,就任天皇以後,他也勢必會讓國民更多關注防災救災議題。這也將成為他口中「新公務」的組成部分。


雅子:一入侯門深似海


「雅子近十年來一直盡最大努力讓自己適應皇室環境,在我看來,她是因此而備顯疲態。畢竟有人試圖否定她的職業經歷、乃至否定她的人格。」2004年5月10日,在出訪丹麥等歐洲三國之前,德仁在記者會上的這番話震驚四座。


當時作為皇太子妃的雅子因身體原因不能同行,有記者提出質疑。針對媒體的提問,日本皇族歷來「顧左右而言他」,儘量不正面回答,以防被批評「違反憲法」。但這一次,德仁卻發表了這番史無前例的「人格否定發言」。而在次年的生日記者會上,他專門就此表達歉意,以期消除外界對皇室的誤解。



所謂「人格否定」,與雅子面臨的輿論環境有著密切關係。2000年前後,日本有30多年沒增添新的男性成員,天皇職位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急局面。德仁與雅子在1993年結婚後一直沒有子嗣,1998年經歷了一次小產,直到2001年12月女兒愛子的出生。這進一步加劇了本就保守的輿論發酵。


在育兒與公務兩方面的壓力下,雅子的身體與精神狀態逐漸惡化,2003年委婉表示「(與皇太子)訪問外國需要很大努力來適應」之後,2004年7月以「適應障礙」為由宣布閉門療養。2006年2月,日本官方宣布雅子的病情大有起色,卻說漏了嘴,稱她服用抗抑鬱藥物的劑量已經減少,這才讓公眾知道皇太子妃長期大劑量服用抗抑鬱藥。


雖然雅子近幾年逐漸增加公務活動,但2018年12月其醫療團隊表示,她依然在恢復期,身體還會出現波動,因此不要過分勉強。


嫁入皇室之前,雅子有著極為耀眼的履歷:少年時期她隨外交官父親長期旅居海外,不僅英語流利,還兼修法語、德語等外語;1985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外務省,成為外務省第一位女性高級官僚。正因如此,德仁迎娶雅子一度被看作是日本皇室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德仁也提過,「皇太子妃結束了外交官的工作進入皇室,之後將以國際親善為己任」。


誰曾想一入侯門深似海,雅子再也不能像普通主婦那樣自由外出,即便和丈夫同行也要保持三步的「皇室距離」,向公婆鞠躬60度。因為皇室成員都會樂器,雅子不得不補學長笛。她還曾因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話時間比丈夫長了28秒而被指為失禮。入宮20多年,曾為外交官的她僅僅出訪過9次。


美國《新聞周刊》曾於1996年發文稱,「雅子受到日本傳統的限制而無法發揮能力」,引發日本社會譁然。輿論雖對雅子有所同情,但比起她的能力與抱負,更多人還是關心她能否為皇室誕下男性繼承人。這便是德仁在2004年痛斥輿論「否定人格」的原因所在。


2007年,澳大利亞作家希爾斯出版了一部名為《菊花王朝的囚徒》的雅子非官方傳記。在對雅子和德仁的朋友、老師和前同事進行了60多次採訪後,他在書中披露了雅子從志向遠大的外交官之女到「深宮怨婦」的全過程。希爾斯寫道,雅子曾一度無法忍受王妃生活,甚至想過離婚或讓德仁放棄繼承天皇的權利,以重獲自由。


好在近來雅子的公務活動越來越多,喜歡她的人期待作為皇后的她能再現當年外務省一枝花的風採。她也由此成為日本第一位職業女性皇后,此前良子皇后、美智子皇后基本上都是一畢業就結婚,沒有過從業經歷。


為女性皇族地位發聲


對於新天皇,日本民眾又將有何期待?《朝日新聞》近日的輿論調查顯示,66%的受訪者支持新天皇繼續「到災區訪問」,55%贊成「出訪外國以及與外國政要會面」,52%認為應該「為戰爭犧牲者獻花以祈求和平」。此外還有76%的受訪者支持「女性天皇」。對於「是否支持創設女性宮家」這一問題,50%的受訪者表示贊成,37%表示反對。


對比世界其他擁有君主的發達國家,日本皇室形象一向偏保守。2018年,英國哈裡王子與有過離婚經歷的混血明星梅根結婚,還允許梅根王妃在婚禮上史無前例地發表演講。日本皇室女性無論多麼出色,依然只能走在丈夫的身後。其人生重點依然是生兒育女(尤其生兒),而不是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究其原因,要從皇位的繼承權問題說起。日本《皇室典範》第1條規定:「皇位由皇統之男系男子繼承,女性皇族一旦嫁人就要脫離皇族身份,成為普通人。」這種制度不但讓皇室人數銳減,也給皇室繼承問題帶來麻煩。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探討能否讓女性獲得天皇繼承權。宮內廳曾派人去丹麥、英國、荷蘭考察,因為這三個國家當時都是女性擔任國家元首。但1996年,有日本記者問時任宮內廳長官是否有可能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有繼承權,宮內廳對此斷然否認。


2005年,鑑於日本皇室近40年沒有男性成員出生,小泉純一郎內閣曾起草關於承認「女性天皇」的報告書。但報告書還沒來得及進入國會審議,2006年秋筱宮文仁親王(德仁的弟弟)之子——悠仁親王的出生打斷了這一進程,日本也錯失認同女性皇族繼承權的一次絕佳機會。


2011年,悠仁親王進行皇族5歲男性的傳統儀式「著袴之儀」,他身穿的衣服是象徵皇位繼承人的「山科流衣冠」,這意味著皇室已經認定悠仁為未來天皇的人選。目前情況下,關於「女性天皇」的討論難有實際意義。


更重要的是,掌握法律修改主動權的日本自民黨、乃至首相安倍晉三本人都對認同皇族女性繼承權不甚熱心。5月1日德仁出席象徵皇位接替的「劍璽等承繼之儀」時,日本政府也不允許女性皇族參列,據說是不想「給人以容納女性天皇、女系天皇的印象」。


2018年6月26日,德仁帶領裡約熱內盧帕運會視覺障礙者、女子馬拉松的銀牌得主道下美裡在東京赤坂御花園跑步。


日本政府態度如此,德仁能夠輾轉騰挪的空間就非常小了。2019年生日記者會上,德仁雖沒提及「女性天皇」,卻點到了女性皇族的地位問題:「女性皇族一旦結婚就必須脫離皇籍,這是與未來皇室形態密切相關的問題」。


這番發言體現出,德仁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很可能是創設「女性宮家」,即允許女性皇族擁有獨立宮號與財產權,即便結婚也能繼續保留皇籍,作為皇族成員來維護和提升日本皇室的形象。眼見雅子掙扎於傳統思維與國際化大潮之間,德仁如果能在令和時代促成這項改革,無疑是對妻子波瀾半生的慰藉。


事實上,雅子在2004年宣布療養之後並沒有一味躲避現實,而是積極配合治療。2013年兩人出訪荷蘭,隨後雅子也多次陪同德仁出行。2018年12月9日,即將成為皇后的雅子發表了55歲的生日感想,表明自己要「繼續努力恢復身體,儘可能為公務盡力」。


日本社會也有不少聲音期待新天皇能展現出新想法與個性。東京大學教授木村草太認為,未來應當尊重新天皇的想法,不要像對待明仁那樣,給予過多硬性要求。


關東學院大學教授君塚直隆則認為,歐洲各國的王室常常在政府未介入的領域開展活動,尤其在社會弱勢群體的議題上。例如,英國的查爾斯王子於1976年建立了慈善基金,幫助有困難或者障礙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瑞典平民王妃莉蓮·戴維斯在1999年設立兒童基金,幫助受到性虐待的兒童。


「如今各國女性皇族紛紛投入到公益事務中,期待未來日本的女性皇族也能走到世界舞臺上發揮作用。」長期研究海外王室的君塚直隆說。有了前外交官賢內助的支持,德仁或許能讓日本皇室有更多具有進步意義的表現。



安倍欲借新天皇謀改革


雖說德仁的銳意進取對於刷新日本皇室形象有著正面意義,卻也可能有意無意成為國內保守勢力的背書。


自從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起,安倍就明確打出「改革牌」,先後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2013年)、《安保關聯法案》(2015年)、《共謀罪法》(2017年),並全力清理官僚系統的人事腐敗事件,塑造了富有改革氣息的政治環境,意在修改戰後和平憲法。



2017年5月3日,安倍向全國發布修改憲法的倡議,自民黨打出的標籤是修改出一份「符合新時代的憲法」,這番話與德仁所說的「順應新時代的公務」如出一轍。


如果說遣詞造句只是巧合,安倍近來對於新天皇的態度更值得關注。4月8日上午,安倍在東京赤坂的東宮御所與皇太子德仁會面。這是2019年以來的第三次。2月22日與3月29日,安倍兩度向德仁就新年號選定事宜進行匯報,這在現代日本可謂絕無僅有。內閣與皇室走得太近,讓坊間議論紛紛。


有政府官員說,原因之一是宮內廳和官邸就生前退位、女性宮家等問題沒能很好交涉,另外就是明仁天皇與安倍之間的想法,特別是在修憲問題上因理解不同而難以調和。


4月11日,安倍在「慶祝天皇陛下即位30周年感謝會」上發言說:「我將深深牢記兩位陛下心繫國民的身影,努力創造日本更光輝的未來。」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季衛東認為,這說明安倍希望藉助日本皇室在民眾中的威望,進一步達成自己的政治動機。


但在復旦大學學者王升遠看來,明仁作為「和平天皇」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新天皇恐怕難遂安倍的心願。「安倍希望藉助象徵性天皇將國民凝聚起來,但殊不知,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的日本人,早就不像過去那般容易凝聚了。」


更何況,德仁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和平主義者。在對待戰爭歷史和解問題上,他與明仁也有諸多相同之處,留學海外的他也更加「為人坦率,思想獨立」。有學者評價說:「知識型的天皇,對頑固保守的右翼分子來說更加危險。」


2014年,當安倍表示「日本憲法是戰後佔領時代制定的法律,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之際,德仁在同年舉行的生日記者會上稱:「當今日本是二戰後以日本國憲法為基礎而建成並享受著和平與繁榮,今後也將本著遵守憲法的立場去行動。」


不過,德仁對於女性皇族的改革設想,倒是與安倍關於「女性活躍推進」的政策有著相通之處。不排除未來安倍會藉助新天皇的設想來達成自己的改革目標。


「新天皇和皇后的國際色彩很濃。德仁在西方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皇后又是外交官出身,未來在世界舞臺上,日本皇室或許會更有作為。」季衛東說。


*關珺冉對本文亦有貢獻



End

/ 點擊圖片閱讀以下文章 /


相關焦點

  • 揭秘日本天皇即位儀式:你能看到的與看不到的
    一、「改版刪除」的儀式 按照戰前的《皇室典範》的規定,天皇即位的系列儀式統稱「御大典」,主要包括即位儀式和大嘗祭。而即位儀式中,包含了「劍璽等承繼之儀」的環節。戰後新的《皇室典範》是在「祭政分離」的原則下制定的,象徵天皇作為神道教「神主」的大嘗祭就沒有被提及,而與神道教關係密切的「劍璽等承繼之儀」也不再作為公開的即位儀式。
  • 日本天皇德仁即位:晚宴堪比海洋水族館
    當地時間10月22日下午,日本天皇德仁在東京皇居內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宣告即位。 晚上7點20分至10點50分,天皇夫婦宮內舉行「饗宴之儀」,主持宴會招待前來參加即位典禮的國內外賓客。
  • 即位1年,56歲的小和田雅子,「日本皇后」這份工作幹得怎樣?
    5月1日對於日本皇室,本是個喜氣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時任皇太子德仁正式在東京皇宮裡即位,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天皇。而他的妻子雅子妃,也就順理成章地肩負起「日本皇后」這個光鮮亮麗的頭銜。如今一年過去了,56歲的雅子,這份皇后的工作幹得怎樣?
  • 日本皇室的佳子公主,26歲妙齡卻偏愛90年代套裝,這也太老氣了
    要知道在日本皇室之前基本沒出過啥漂亮公主,好看的女眷全都是從外面嫁進來的王妃,這回總算是有位青春美貌的養眼公主可以驕傲一下了。妙齡的佳子公主去年正式從大學畢業,她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是成為了全職的皇室成員。尤其在大伯父德仁天皇即位之後,她和姐姐真子公主作為第三代中僅有的兩個成年人,參與了許多的皇室活動典禮。
  • 日本皇室的菜單
    「饗宴之儀」作為招待列席典禮的國內外貴賓的宴會儀式,本是作為「國事行為」所舉行的即位禮的最後一項來進行的,但是本預定在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下午舉行的「祝賀御列之儀」由於第19號颱風的災害,延期到了11月10日舉行,導致今年的「饗宴之儀」失去了預定的壓軸席位。「饗宴之儀」既然是招待賓客的宴會,自然大家都會好奇宴會上國內外賓客到底吃了些什麼。
  • 日本天皇德仁即位 2000位來賓參加
    美聯社  日本天皇德仁22日下午在東京皇宮松之間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登上寶座「高御座」,在大約2000位貴賓面前宣告正式登位,並發表即位宣言,立誓貼近國民。首相安倍晉三致賀辭後,率領眾人高呼三聲「萬歲」。不過,「即位禮正殿之儀」被部分日本民眾批評帶有宗教色彩,違反政教分離原則。
  • 新天皇即位正殿之儀
    【東瀛視角】2019年10月22日,日本新天皇即位典禮的核心儀式「即位禮正殿之儀」在東京皇居隆重舉行。在儀式過程中,德仁天皇正式宣告即位,同時接受了日本皇族成員、政府官員、日本國內各界代表、外國領導人及使節的祝賀。自古以來,日本歷代天皇的即位典禮都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舉行,直到1990年明仁天皇(現任日本天皇的父親)即位時,才將典禮的舉辦地調整為東京皇居。這一次,日本外務省邀請到了包括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內的194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 2020年了,為什麼日本皇室還在堅持皇位「傳男不傳女」?
    但由於皇室男丁日漸單薄,日本政界和民間一直在討論繼承規則的修改問題——女性究竟能不能繼承皇位,成為天皇? 2005年,悠仁的出生給這個女天皇的可能性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但是,即便如此,不少觀點仍然認為愛子公主有可能繼承父親皇位。而且,日本民間其實對女天皇的接受度很高。
  • 日本新天皇即位儀式只用30分鐘,大赦天下竟也是存在的
    10月22日,日本東京舉行新天皇的即位儀式——即位禮正殿之儀。經過這道儀式,新天皇向海內外宣告即位,因此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即位禮的中心儀式。但這道儀式從頭到尾,總共就30分鐘。平時保存在京都御所內,今年8月,拆卸後運來東京,重新組裝,用於今天的即位儀式。觀察過嘉賓名單播報順序,第一個是隔壁家的老王,然後英國查爾斯王子等外國皇室貴賓。今天東京風大雨大,韓國首相李洛淵飛抵羽田機場,走下舷梯時,雨傘被風吹壞。
  • 日本的皇室國寶——三神器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日本的也不例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日本的皇室國寶三神器三神器(日語:三種の神器)一詞來源於日本的神話傳說,天叢雲劍(草薙劍)據說是天孫降臨時,天照大神授予瓊瓊杵尊並由日本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這些神器象徵著國家的王權,也就是說若是沒有這些神器,天皇的即位將不會得到許可。這三種神器,兩千年來一直被當作日本皇室的信物,為民眾所膜拜。
  • 陰盛陽衰,日本皇室大盤點18名皇族成員
    目前,日本皇室成員共有18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13人。 天皇夫婦 1.天皇明仁(1933生) 明仁天皇是裕仁的長子,1989年1月7日即位,成為日本第125代天皇,改年號為「平成」。他共育有二子一女,分別是德仁親王、文仁親王和清子公主。
  •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國宴的菜單曝光,精緻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呼「天皇陛下萬歲!」官員跟著三呼萬歲,外加21響禮炮。本次饗宴之儀繼承了平成天皇即位儀式的傳統,菜品以和食為主。其中包括鯛魚、松茸、牛肉等高級食材讓餐桌綻放光彩。由於現場賓客來自世界各地,皇室同時顧及到穆斯林的飲食習慣,專門為其提供清真晚餐。
  • 5/1日本新天皇登基儀式最詳細整理!日本千年3種神器傳承、即位之儀看這篇秒懂
    「宅大阪」要幫大家解密日本維持千年的新天皇「即位儀式」,還有200年來首見的舊天皇「退位儀式」。黃金週不只跟著日本人一起看熱鬧,更要看門道,一起來見證日本皇室跨世紀的一刻!5月1日當天可以看到「劍璽等繼承之儀」和「即位後朝見之儀」2大儀式。繼承皇位的「劍璽等繼承之儀」:日本神器「八尺瓊勾玉」也會現身!
  • 日本皇室新年照出爐!愛子公主變漂亮了,雅子皇后舒心微笑
    早我們一個小時的日本已經進入了2021年,跨越進新的一年,皇室全家福照片和視頻也如期而至,喜氣洋洋的皇室成員們辭舊迎新,也希望能以嶄新的面貌給大眾祝福。60歲的德仁天皇和57歲的雅子皇后,帶著獨生女愛子公主,一家三口在御所的客廳裡面對鏡頭燦爛微笑。
  • 【注意】東京 11/10 日本天皇即位祝賀遊行!交通管制、遊行路線看這篇
    圖片來源:內閣府大臣官房政府広報室官方網站▋每個人都可參加的日本皇室活動!日皇即位祝賀遊行內容與路線圖片來源:photo AC日皇德仁的即位祝賀遊行「祝賀御列之儀」,原預計於10月22日即位典禮後舉辦,但由於哈吉貝颱風影響,考量到部分地區仍在受災,因此目的在與日本國民同樂的遊行便順延三週
  • 日本天皇可以傳承2680年,為何中國皇室每隔300年就要洗牌?
    2019年5月1日,日本德仁天皇正式即位,改元「令和」,成為了第126代天皇。很多人可能對126代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那麼我要告訴你的是,根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記載,第一任日本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皇位傳到今天這位德仁天皇手裡,一共傳承了126代,歷時2680年,無論是古墳時代,奈良時代,亦或是平安時代,德川幕府時期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莫測,就算是二戰時受到了原子彈的傷害
  • 一點天皇即位禮的服飾內涵
    也為歷代日本皇太子所配。皇太子妃紀子也著十二單,衣服的花紋有兩種,分別是日本皇室的菊花象徵秋筱宮的紋章「栂」(つが),這種植物中國這裡不太熟悉,可以理解為日本鐵杉。兩位公主,真子和佳子也穿十二單。這是她們兩位首次穿十二單。所以十二單確實是和服體系最高級的服裝之一。
  • 日本天皇即位 10/20 起東京大規模交通管制,祝賀遊行延期至 11/10!
    日本天皇於2019年10月22日(二)舉行即位大典「即位禮正殿之儀」,東京都內會實施交通管制,部分車站置物櫃也無法使用
  • 國民慶典祝賀天皇即位,皇宮二重橋上,雅子皇后提燈感謝熱淚盈眶
    日本德仁天皇的即位,雖說皇室儀式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但民間的慶祝活動今天下午正在皇宮外苑如火如荼地舉行。來自日本各地的自發團體所準備的表演節目從午後1點開始陸續登場,裝點了慶祝的巡遊隊伍。鄉村文藝和音樂隊的演出,讓氣氛十分熱鬧。
  • 日本皇室女性的「學歷」,雅子哈佛高材生,美智子更出彩!
    英國王妃不易當,日本王妃也不輸。日本皇室中的幾位成員也皆是高學歷!雅子皇后,也就是小和田雅子,出生在一個名門世家,父親是日本外交官,母親是社會名媛,家中兩個妹妹。一家皆是學霸,一家五口有三人在哈佛進修過。名副其實的學霸家族,如今雅子的獨女愛子在做過交換生,或許愛子也將成為一名學霸。雅子畢業於哈佛,曾在牛津和東大進修。哈佛是世界第一的名校,足以見的雅子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