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足協公布的2020年12道攻堅課題中,職業聯賽限薪問題不出意外地出現在名單中,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即將掛牌,限薪令將會出現在下賽季的中國各級職業聯賽中,一旦政策實施,受到衝擊最大的無疑就是中超。
目前的中超賽場大牌外援眾多,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奧古斯託、佩萊、費萊尼、扎哈維、卡拉斯科等眾多世界級球星,當年因為高薪的誘惑,紛紛選擇在當打之年就加盟中超,他們的到來拯救了日漸蕭條的球市,也大幅度提升了聯賽的競技水平。然而,限薪令一出,絕大多數大牌外援勢必會慢慢告別中超,聯賽競技水平下滑,球市下滑,進而投資商的熱情勢必也會跟著減退,現今聯賽看似熱鬧的景象也將不復存在,而球迷們一直渴望的亞冠冠軍也勢必會離我們漸行漸遠…離開了大牌外援,中超該怎麼辦?各俱樂部該怎麼辦?
要我說,很簡單——涼辦!跟隨限薪令的節奏,從盲目購買大牌外援的熱情中脫離出來,冷靜下來徹底想想俱樂部自身到底該怎麼發展。限薪會影響球市和成績,但短暫的陣痛和長遠的健康發展比起來,真得不值一提。
如今的中超誰都看出來是一種畸形的虛假繁榮,靠花錢買大牌外援強撐,正像是服用興奮劑來提升成績,更像是服用偉哥來展示雄風,效果雖好,卻後患無窮。高昂的成本掏空了俱樂部,讓他們無力再去大力投資發展梯隊建設,無源之水註定不會長流。這樣的局面維持下去,大牌外援固然可以再去引進,但國內優異球員卻會越來越稀少,由此造成的國內球員身價虛高、薪資虛高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各俱樂部將無力再去承擔天價薪資,更別談發展青訓了。難以為繼的聯賽甚至可能出現崩盤的局面,中國足球要崛起又會成為黃粱一夢。
限薪能起到的正是大浪淘沙撥亂反正的作用,強行終止日益偏離軌道的中超泡沫式發展,篩除那些意圖通過足球來投機的老闆們,留下的將會是真心想把足球當作事業搞上去的人,而他們也將會有了資金空間去發展梯隊,建設梯隊,慢慢恢復早已斷層的青年人才。從目前各支俱樂部對於限薪的態度中也能發現,多數是十分支持的,由此也體現出了限薪的勢在必行。
實際上,對於像魯能、上港、建業這樣國內人才儲備相對雄厚又重視青訓的球隊來說,限薪只會讓他們更有優勢,更加堅定以往的發展模式,不用再跟著過往偏離正確軌道的模式走。其他俱樂部即使有所陣痛,但只要堅持下去,效果一定顯現,也勢必帶動起整個中超的健康環境回歸,建設百年俱樂部也就不再僅僅是個口號。
球迷們當然希望在家門口的賽場上看到諸如胡爾克、奧斯卡等大牌外援的精彩表演,也渴望自己支持的球隊拿到聯賽甚至亞冠冠軍,但大家更渴望有一支真正的全華班稱霸亞洲,有更多的「武磊」和比武磊水平更高的球員出現在歐洲主流聯賽。不破不立,與其在飲鴆止渴的虛假繁榮中等死,不如壯士斷腕重回正軌,用陣痛去換長久的健康。這才是正解,大家說呢?
理性看球,享受精彩。我是體育巡邏官,期待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