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下賽季限薪,未來大牌外援們將會遠離中超,俱樂部該咋辦?

2020-08-26 體育巡邏官

在前不久足協公布的2020年12道攻堅課題中,職業聯賽限薪問題不出意外地出現在名單中,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足球職業聯盟的即將掛牌,限薪令將會出現在下賽季的中國各級職業聯賽中,一旦政策實施,受到衝擊最大的無疑就是中超。

目前的中超賽場大牌外援眾多,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奧古斯託、佩萊、費萊尼、扎哈維、卡拉斯科等眾多世界級球星,當年因為高薪的誘惑,紛紛選擇在當打之年就加盟中超,他們的到來拯救了日漸蕭條的球市,也大幅度提升了聯賽的競技水平。然而,限薪令一出,絕大多數大牌外援勢必會慢慢告別中超,聯賽競技水平下滑,球市下滑,進而投資商的熱情勢必也會跟著減退,現今聯賽看似熱鬧的景象也將不復存在,而球迷們一直渴望的亞冠冠軍也勢必會離我們漸行漸遠…離開了大牌外援,中超該怎麼辦?各俱樂部該怎麼辦?

要我說,很簡單——涼辦!跟隨限薪令的節奏,從盲目購買大牌外援的熱情中脫離出來,冷靜下來徹底想想俱樂部自身到底該怎麼發展。限薪會影響球市和成績,但短暫的陣痛和長遠的健康發展比起來,真得不值一提。

如今的中超誰都看出來是一種畸形的虛假繁榮,靠花錢買大牌外援強撐,正像是服用興奮劑來提升成績,更像是服用偉哥來展示雄風,效果雖好,卻後患無窮。高昂的成本掏空了俱樂部,讓他們無力再去大力投資發展梯隊建設,無源之水註定不會長流。這樣的局面維持下去,大牌外援固然可以再去引進,但國內優異球員卻會越來越稀少,由此造成的國內球員身價虛高、薪資虛高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各俱樂部將無力再去承擔天價薪資,更別談發展青訓了。難以為繼的聯賽甚至可能出現崩盤的局面,中國足球要崛起又會成為黃粱一夢。

限薪能起到的正是大浪淘沙撥亂反正的作用,強行終止日益偏離軌道的中超泡沫式發展,篩除那些意圖通過足球來投機的老闆們,留下的將會是真心想把足球當作事業搞上去的人,而他們也將會有了資金空間去發展梯隊,建設梯隊,慢慢恢復早已斷層的青年人才。從目前各支俱樂部對於限薪的態度中也能發現,多數是十分支持的,由此也體現出了限薪的勢在必行。

實際上,對於像魯能、上港、建業這樣國內人才儲備相對雄厚又重視青訓的球隊來說,限薪只會讓他們更有優勢,更加堅定以往的發展模式,不用再跟著過往偏離正確軌道的模式走。其他俱樂部即使有所陣痛,但只要堅持下去,效果一定顯現,也勢必帶動起整個中超的健康環境回歸,建設百年俱樂部也就不再僅僅是個口號。

球迷們當然希望在家門口的賽場上看到諸如胡爾克、奧斯卡等大牌外援的精彩表演,也渴望自己支持的球隊拿到聯賽甚至亞冠冠軍,但大家更渴望有一支真正的全華班稱霸亞洲,有更多的「武磊」和比武磊水平更高的球員出現在歐洲主流聯賽。不破不立,與其在飲鴆止渴的虛假繁榮中等死,不如壯士斷腕重回正軌,用陣痛去換長久的健康。這才是正解,大家說呢?

理性看球,享受精彩。我是體育巡邏官,期待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央廣網蘇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足協25日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對未來一年中超聯賽的財務政策與各家俱樂部投資人進行了溝通。會議結束後,多家媒體曝出,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加碼限薪」政策可能落地。
  • 限薪後中超有何變化?大牌外援外教漸成絕唱
    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聯賽限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在限薪的大背景下,今後三年中超聯賽將何去何從?球員收入回到十年前中國足協規定,2021至2023三個賽季,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在三四年前的中超只是夠保級之用。致力於爭冠的俱樂部,一年支出費用基本上需要15億元以上,有的甚至超過20億元。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球員工資減半,中超新賽季不再燒錢?
    最近據各個媒體報導稱,足協將在下賽季繼續實行限薪令,此次限薪被稱為「腰斬版」限薪令。繼上年年底發布的限薪令後,足協這次又加大力度去實行球員限薪,對於這次限薪還包括了對外援之內的薪資限制,這條命令是好還是壞,等著我們去衡量分析。
  • 足協限薪堅持「一刀切」,大牌外援都走了,那中超還剩什麼?
    根據媒體報導,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足協將制定繼續限制投資,以及限薪的方案,繼續為整個聯賽去泡沫。足協2018年底推出了國內球員的限薪令,2019年底,則把限薪的對象直接擴大到了所有球員,包括外援。
  • 限薪令後再難留大牌外援,這些球員可能將在本賽季結束後離開中超
    中國足協在去年年底出臺了針對外援的限薪令,往後我國俱樂部在籤約外籍球員時開出的年薪最高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中超聯賽的競技水平有限,天價年薪是我國俱樂部吸引大牌外援加盟的唯一手段。限薪令勢必將讓中國足球告別大牌外援的時代,不過足協在去年出臺規則時給各大俱樂部留了幾天籤新合同的時間,因此限薪令真正的影響將會在本賽季結束後才開始體現,而有多位大牌外援的合同則正將在今年年底到期。
  • 知道中超外援一年工資總和是多少嗎?看了這,還反對足協限薪嗎
    目前,隨著中超四支俱樂部在亞冠賽事中被淘汰,中國足壇最為關注的事情自然成為了中國足協推出的新政。在這些新政裡面,最讓球隊、球員與球迷們關注的是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薪令的正式公布。也正是在這些年裡,在俱樂部經營壓力的巨大壓力下,多達幾十支職業球隊先後從中國足壇解散。這些球隊大多數為中甲、中乙等中國職業足壇塔基球隊,沒有了塔基的支撐,塔尖還能站得穩嗎?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
  • 限薪政策下中超球隊迎來外援出走潮!富力官宣雷納爾迪尼奧離隊!
    自上港的胡爾克,魯能的佩萊已經基本確定下個賽季不會繼續留在中超後,其他球隊的大牌外援續約也遇到了困難,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上海申花的姆比亞和恆大外援保利尼奧的續約談判都碰到了很大的障礙,這當然首要原因是出在了下賽季足協即將推行的限薪令上,足協對限薪政策十分強硬,甚至放話不遵守限薪令的球隊可能面臨降級處罰
  • 中超限投限薪下,今年轉會市場冷啟動
    去年中超第一買家深圳佳兆業,今年原本想繼續在個別位置補充實力,但由於目前本土球員轉會市場幾乎處於凍結狀態,因而無法再引進中意的球員。去年11月,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政策,國內球員新籤合同,頂薪為稅前500萬元。扣除稅收,球員的頂薪實際上為275萬元。這一收入普遍比本土球員現有的合約低很多。一些大俱樂部,球員的年收入不少能達到稅後千萬元。
  • 中超限薪令引發連鎖反應:難留大牌外援 四大原因讓土帥成香餑餑
    眾所周知,中國足協已經頒布了史上最嚴限薪令,規定中超外援頂薪為300萬歐元,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方面,不少外援都需要重新考慮自己在中國踢球的未來,在胡爾克、佩萊離隊後,塔利斯卡、費萊尼、保利尼奧、比埃拉等大牌外援都出現了離隊傳聞。而另一方面,本土主帥將成為香餑餑。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中國足協在11日24號召開的「蘇州會議」上就中超限薪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政策: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和外援總工資,不超過7500萬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
  • 中超再無大牌?巴坎布或因限薪返歐洲,土炮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巴坎布或因限薪返歐洲,土炮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根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足協為了促進人才流動,新賽季中超單賽季本土球員轉會名額或增加至8人,中甲、中乙聯賽本土球員轉會名額也有望全面放開。此外,外媒爆料,巴坎布或因中超限薪政策離開中國。
  • 解讀足協新政:「限薪令」如何影響青訓
    依據會議內容,下賽季開始所有中超球員將面臨薪資頂額的腰斬,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與此同時外援總工資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但無論後續如何調整,足協大刀闊斧地限薪已成定局。依據媒體人的說法,讓足協進一步推動限薪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今年年初某俱樂部被財政拖垮時的查帳,部分球員的籤字費和年薪都飈到了上千萬的級別,這也使得足協高層痛下決心,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幹預俱樂部的財政。
  • 限薪令顯威,多家中超球隊開始「清退」大牌外援,本土球員要上位
    足協推行的限薪令和中性名政策,是最近一段時間內中國足壇最熱門的話題。關於這2個政策的推行,在球迷和媒體中也是褒貶不一。尤其是中性名政策,甚至引起了一些老牌俱樂部的強烈不滿。目前,北京國安、天津泰達等俱樂部甚至還在爭取保留原有名稱。
  • 外援限薪300萬!中超再無大牌球星,來分析300萬能買哪些外援?
    點擊關注,帶您了解最新足球資訊中超限薪令一經推出之後,遭到了不少球迷的哀嘆,認為未來中超聯賽將缺少非常大的競爭力,認為缺少了大牌外援之後中超球隊的外援就會回歸以前的水貨水平,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中超關於外援的限薪是稅前300萬歐,也就是說至少在未來幾年,中超聯賽肯定是無緣像保利尼奧、奧斯卡、胡爾克這樣的外援,據媒體報導這些外援的年薪都高達千萬歐,限薪之後這些巨星肯定是不會來到中超效力了。但是300萬究竟是什麼水平呢?中超限薪300萬歐有沒有道理呢?
  • 足協新政一出,中超豪門俱樂部心慌了,大牌外援面臨續約難問題
    昨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議內容主要圍繞兩大問題進行的,一個是俱樂部和球員限薪的問題,另一個就是俱樂部更改為中性名的問題。而且這兩個問題還是強制性的,違者有一定的處罰。
  • 足協新賽季強力限薪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兵近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聯賽工作會議。會上,醞釀已久的新版限薪方案正式出臺,將從下賽季開始正式施行。這是繼首次限薪令出臺不到一年後,中國足協再次升級限薪方案。根據新版限薪方案,每家中超俱樂部2021賽季的總支出額度最高不得超過6億元。
  • 胡爾克佩萊等離開,申花看上泰國外援!中超大牌雲集時代一去不返
    按照中超選外援的標準,就算是在亞足聯範圍內選擇外援,一向是偏愛韓國、澳大利亞,或者來自西亞的外援,如今選擇東南亞外援,從根本上是因為足協限薪以及經濟不景氣。眾所周知,中國足協出臺了更嚴格的限薪政策,外援的工資被限定在稅前300萬歐元,另外還有相關配套政策杜絕中超俱樂部打「擦邊球」。
  • 限制高價引援+限薪令雙管齊下!中超引援挖近鄰,避開歐美大牌
    雖然聯賽會議未能按照計劃進行,但足協的限薪令還是按部就班推進中國足協此前出臺了限制高價引援,而最新的限薪令中,又將外援納入限薪的對象,稅前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目前缺少外援的申花,就已經準備挖掘和中超俱樂部合同即將到期的外援,即插即用,而且在目前特殊情況下,還避免了談判方面的難題,是申花主要的考慮方向。
  • 中超雷霆新規,限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成下賽季準入A標!俱樂部被迫更名,更難的是如何做好限薪這道數學題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限薪還是中性化名稱,都是 2021 賽季俱樂部聯賽準入的 A 標,也就是說,一旦俱樂部無法達標,將無法參加下賽季職業聯賽。而在去年年底,足協又對本土球員和外援薪水限薪,規定本土球員最高薪水為稅前 1000 萬元人民幣(國腳 1200 萬元),外援最高薪水為稅後 300 萬歐元。
  • 中國足協強力限薪,卻阻力重重,這些反對理由真的有理嗎?
    中國足協陳主席表示,將繼續推行限薪。中超下個賽季,球員頂薪由1000萬,直接降到500萬,這是動真格的了!足協限薪決策一出,網絡馬上出現大量的反對聲,總結下來總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中國球員身價是市場決定的 ,因為優秀球員稀缺,所以供需不平衡,所以身價高是正常的市場行為,而足協限薪是行政幹預,真的不職業。2、如此限薪,大牌外援就將離開,沒有了大牌外援,中超的觀賞性和吸引力將大打折扣,誰還會看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