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摔傷30多年不能張口 手術後「重獲新生」 醫生:下巴受傷別大意

2020-12-23 紅星新聞

「終於能張開嘴巴了,正常吃飯,我很開心。」10月21日,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正頜與關節外科的病房內,做完手術後的崔先生狀態恢復得不錯,已經三十多年無法張口的他,通過治療將回歸正常的生活。崔先生9歲時不慎摔傷下巴,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嘴巴無法張開,直到不久前來就醫,被診斷為雙側顳下頜關節強直。

↑崔先生的下巴外型比普通人偏小

摔傷下巴未就醫 30多年「牙縫裡」吃飯

47歲的崔先生是四川西昌人,9歲時從樹上摔下來,下巴受了傷,沒想到後來嘴巴卻張不開了。「用筷子撐開嘴巴,把食物從牙縫裡塞進左右兩側,勉強進食。」崔先生說,從那以後,家裡的飯菜都要做得耙一點,吃的時候再弄碎,通過小縫塞進去。

雖然吃飯成問題,但勉強可以說話,由於當時在農村,醫療和經濟條件不足,崔先生沒有接受進一步治療,就這樣湊合著生活了三十多年。

直到最近,崔先生因為牙疼難忍才決定前往醫院治療,「牙齒壞了,一點點飯都吃不了。」

崔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醫生發現要對其牙齒進行治療,需要先「打開嘴」。

↑崔先生被診斷為雙側顳下頜關節強直

「看到患者時,他嘴巴一點都張不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正頜與關節外科李運峰副教授介紹,患者因從高處墜落導致下巴受傷,摔傷後關節頭斷裂沒有及時治療,與上方的顱骨粘在一起,形成了關節強直,「關節一點都動不了,導致其無法張口。」

高風險手術後 患者終於張開了嘴

經過診斷,崔先生患有雙側顳下頜關節強直,這不僅使患者無法正常吃東西,下巴發育也受影響,比正常人小,而且還會影響呼吸,牙齒壞了,也無法進行治療。

三十多年無法張口,還有希望治療嗎?李運峰表示可以。但由於患者該病症已持續30多年,除了關節問題,肌肉長期不動很僵化,還涉及顱底的很多血管神經,屬於高風險手術。不過,在充分準備後,10月19日,崔先生順利進行了顳下頜關節成形術,術後恢復良好的話,便可正常張口,正常吃飯生活。

10月21日上午,在醫院病房內,做完手術後的崔先生狀態恢復得不錯,已經可以大大地張開嘴巴,「終於能張開嘴巴了,正常吃飯,我很開心。」崔先生表示,他十分感謝醫生讓其「重獲新生」。

↑崔先生手術後終於可以張嘴

最後,醫生提醒,顳下頜關節強直大多數是外傷所致,尤其是小朋友,如果出現下巴外傷、嘴巴張不大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張肇婷 攝影報導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雪後醫院摔傷病人猛增手腕「最受傷」摔倒別大意
    醫生為患者固定受傷的手腕市中醫院雪後摔傷手術一天6臺從前天下午3點左右到昨天下午4點,市中醫院共接診了近40位摔傷的患者。「明天我已排了6臺手術,都是雪後摔傷出現腰椎、下肢骨折的。」市中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張利勇介紹,前來就診的摔傷病人中,上肢手部橈骨骨折的多為輕傷,採取中醫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就可先回去休養,一些傷者下肢和腰部骨折比較嚴重,只能先用中藥外敷消腫,進行手術後,再進行康復治療和功能鍛鍊。前天下午2點到昨天下午5時許,寶應縣人民醫院也接診了40多位摔傷的患者。患者中有上下肢骨折,也有頭部外傷、軟組織挫傷等外傷。
  • 雪後揚州醫院摔傷病人猛增 手腕「最受傷」,摔倒別大意
    醫生為患者固定受傷的手腕雪中救援滑倒者 急救中心提供風雪+寒潮,不少道路成了溜冰場。記者昨從揚州多家醫院獲悉,前去醫院就診的摔傷病人數量比平時增加不少。記者在揚大附院採訪了解到,雪後醫院急診科忙壞了,從前天晚上至昨天上午,醫院共有60多個骨折患者就醫,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竟然是手腕和後腦勺。
  • 慘遭大貨車碾壓險截肢 歷經近30個手術重獲新生
    在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經過近30個大大小小的手術後,不僅保住了雙腿,甚至還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近日,劉阿姨和家人再次來到青白江區人民醫院感謝骨科醫生李鵬,她對李鵬醫生說:「大家都說我能恢復是個奇蹟,我知道,這個奇蹟是你們創造的。」
  • 56歲阿姨慘遭大貨車碾壓險截肢,歷經6次近30個手術重獲新生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據青白江區人民醫院2020年1月初,劉阿姨(化名)遭遇嚴重車禍險些喪命,隨後她被送往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經過近30個大大小小的手術,在骨科和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長達半年的悉心照顧下,7月8日,劉阿姨順利出院,她不僅保住了雙腿
  • 央視CCTV:絕症女孩六年多次大手術,免疫療法助她重獲新生
    免疫療法可以說是繼手術、放化療後,針對癌症治療的革命性療法。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介紹過因免疫治療而重獲新生的案例,而免疫療法發展至今,已經有無數腫瘤患者受益。
  • 「新生人」齊聚南華附二訴說重獲新生心得
    「新生人」齊聚南華附二訴說重獲新生心得。紅網時刻衡陽12月24日訊(通訊員 蔡斌)隨著移植醫療水平的提高,對於移植患者而言,怎樣才能長時間健康的生活,已經代替手術能否成功成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12月22日下午,一群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超過10年的患者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恩醫務人員長期以來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暢談重獲新生的心得。「你臉色好多了!我都認不出來了! 」「我們給醫生們帶來了禮物,我們集體活動的照片留影! 」……當天下午,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三區的病房格外熱鬧,20餘名腎臟移植受者從各地趕來。
  • 眼睛受傷失明,醫生從鼻腔高超手術復明!
    通常,外傷視力的黃金治療期在72小時內,但小林病情較重,輾轉多家醫院,左眼仍看不見。幸運的是,受傷16天後,在福建省立金山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給小林做了手術,他的視力漸漸恢復了。當時,距離失明已12天,薛醫生詳細檢查後,推斷小林是外傷導致的視神經管骨折,骨片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唯一的辦法就是嘗試視神經減壓術。通俗點說,就是把壓迫視神經的骨片去掉,讓水腫的神經得到充分減壓,看看能否恢復視力。她向小林推薦了該院耳鼻咽喉科的黃少鵬主任醫師。小林挺納悶,為什麼眼睛的手術要找耳鼻咽喉科做?
  • 英男子沒膽看牙醫,27年只做一回檢查,下巴竟長拳頭大腫瘤
    據《每日郵報》7月13日報導,英國一名男子因為害怕,27年沒敢去看牙醫,結果下巴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腫瘤,現在他不得不摘除大部分下巴,再也不能正常地吃、喝和說話。這名男子名叫達倫·威爾金森,現年51歲。威爾金森被查出患有罕見的成釉細胞瘤,所幸腫瘤並未癌變,該病可能由口腔或下巴受傷、牙齒或牙齦感染或不健康的飲食引起。然而,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具體的病因。據骨癌研究信託基金會(Bone Cancer Research Trust)稱,患有此病的人數很少。據悉,該病的發病率只佔所有頜骨腫瘤的1%。
  • 百歲老人骨折,45分鐘手術後重獲新生
    你能想像97歲的老人做股骨頭置換手術麼?在很多人固有的認知裡,年齡似乎是手術的禁忌,老年人骨折後就應該長期臥床。但實際並非如此,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劉婆婆的經歷。97歲高齡,能做手術嗎?醫生們一致評估,雖然老人心臟、肺部等器官存在一定基礎疾病,但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症,具備手術條件。而且,在此之前醫院曾為多位80-90歲的老人做過股骨頭置換術,劉明院長更是在這方面積攢了30多年的經驗,有足夠的把握。醫生對劉婆婆和家人說,「手術治療能夠及早恢復行走功能,改變老人身體狀況」,並為劉婆婆制定周詳的麻醉、手術方案及快速康復計劃。
  • 37歲男子,以為肩周炎,卻查出肝癌!醫生提醒:右肩膀疼別大意!
    醫生檢查完之後,發現李師傅臉上泛黃,甚至眼睛的鞏膜都變黃了,建議讓他去拍個CT,檢查個肝臟,結果確診了肝癌。李師傅一時間接受不了,醫生安慰說還好及時發現,只是早期,有治癒的希望。右肩膀痛怎麼就是肝癌了呢?
  • 當一位醫生,經歷了一次外傷和手術之後……
    急忙打電話給骨科的兄弟,他們一聽,就把我說了一頓:「實在太大意了,也不做個冰敷收縮血管,應該皮下血腫了,核磁共振的結果還沒回報,不能評估是否有韌帶損傷,趕緊入院。」一個多小時後,醫生終於到來,看著我雖冰敷卻腫得像豬蹄一樣的腿,說了一句:「急診如果處理的及時,不應該腫得這個樣子,太大意了!老師,看是否可以做關節腔穿刺吧。」
  • 出生40天被確診先天畸形 遲來12年的手術助小患者獲新生
    醫生正在為患兒做手術10月20日,西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成功為12歲的小晨晨完成了罕見先天性高肩胛治療手術,手術由小兒骨科學術帶頭人苗武勝教授主刀,歷時2個小時順利完成。這場「遲到」12年的手術,讓肩部畸形多年的小晨晨重獲新生。小晨晨今年12歲,出生40天時因肺炎拍胸片發現其右肩胛部畸形,醫生建議成年後再進行治療。今年10月,小晨晨入住西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小兒骨科,醫生診斷其雙側肩胛部上移不對稱,右側肩胛部明顯突起,肩關節外展、上舉功能受限,同時伴隨有胸椎和肋骨畸形,確診為一種少見先天性畸形,又稱Sprengel畸形。
  • 美國男子進行包皮手術,因醫生失誤做成結紮手術,獲賠200萬美金
    據有關媒體在11月22日報導,近日在美國,一男子在去醫院進行包皮手術的時候,卻因為醫生的失誤,做成了輸精管道結紮手術,也就是說該男子絕育了。最終,法院判涉事醫院賠償該男子200萬美金,折合人民幣1400萬餘元。
  • 央視記錄|癌症女孩六年多次大手術,免疫療法助她重獲新生
    1 花季少女不幸患癌,經歷多次次手術後病情依舊反覆 這位女孩叫楊小佳,過著同齡人一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一次體檢醫生卻告知她右腎有一個腫瘤。
  • 腰部摔傷幾天能好?醫生:根據這些情況而定,一般不會超過這時間
    在日常的生活運動中經常會出現腰摔傷的情況,腰部摔傷症狀輕的一般是軟組織損傷,通過藥物治療即可,症狀重的會出現活動受限、雙下肢失去知覺等情況,需立即到醫院治療。那麼如果出現腰部摔傷一般幾天能好呢?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快速恢復呢,我們來談談這兩個問題。
  • 21歲心臟病男子多次輾轉,終在昆明市延安醫院重獲新生!
    在昆明市延安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的病房裡,馬上就要出院的小宇和我們預想的不太一樣,21歲的他看上去不像是剛做完開胸手術的樣子,氣色不錯,可自行下床活動,交談的時候,面色輕鬆愉悅,絲毫沒有讓人覺得是大病初癒後的模樣。誰能想到他在手術以前的模樣,誰能想到他竟然剛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 男子患終末期擴張型心肌病 心臟移植讓他重獲新生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尹傳東「謝謝,謝謝新橋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重獲新生!」。9月10日上午,患有終末期心臟疾病的李先生在接受心臟移植術後,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順利闖過了感染、排異和營養等關鍵環節,身體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康復出院。
  • 暴雪突至摔傷患者增多 哈市五院醫生提醒應及時就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王甦 高軍震)哈爾濱迎來暴雪天氣,雪後道路行走艱難,十分容易摔傷。哈爾濱市第五醫院19日共接診近30名雪後摔傷患者。其中年齡最大68歲,最小的11歲。起來後孫女士感覺到右臂疼痛明顯,不敢抬起來。於是她趕緊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就診,通過影像科檢查顯示孫女士為橈骨遠端骨折,醫生為其進行復位後石膏固定。據哈爾濱市第五醫院骨科醫生蘇鬱介紹,從早上八點開始就陸續有患者前來就診,患者大多受傷的部位集中在手腕、小臂、鎖骨等部位。其中三分之二為橈骨遠端骨折,都是滑倒後雙手撐地所致。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金羊網  作者:陳輝  2020-12-22 一千個捐獻者背後有一千個感人故事。
  • 浙江一男子受傷,做完手術後短了一截?!醫院回應了……
    近日,在溫州龍灣辦五金廠的舒先生求助,他廠裡一名工人在工作中受傷,左手中指指甲處被削掉了一部分皮肉,緊急送到溫州曙光醫院做手術。半個多月後出院,他們才發現受傷手指竟然短了一截。舒先生說,當初要求醫生保住手指骨頭,但最終沒保住,手術前醫院並未盡到告知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