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們煮早餐給我們吃。
我指著鍋中問他們是什麼,他們說:「這是拿剩飯加水煮的稀飯。」
我說:「這不是稀飯,這是潘(讀如phun)。」
他們說:「為什麼不是稀飯?潘又是什麼?」
我說:「稀飯有兩種,稠的稱為饘,稀的稱為粥。」
古人的解釋如下:
《釋名》:「粥濯於糜,粥粥然也。」
《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博雅》:「糜,糏也,饘也。」
就是因為米飯要煮到軟爛,所以粥也拿來形容人的軟弱無能,如:
《禮·儒行》:「粥粥若無能也。」
《孔穎達疏》:「粥粥,柔弱專愚之貌」
至於潘,
《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潘,淅米汁也。」
《禮·內則》:「面垢燂潘請靧。」
《集韻》,《韻會》:「孚袁切,音翻。米爛也。或作「水米番」(三字合寫)。」
「淅」字,在《孟子.萬章下》出現過:「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古時候煮米飯,要先將米浸漬過後再煮,「接淅而行」指的就是將浸漬好,還沒煮的米淘出,立刻上路,形容離開之倉促。
後來,我們便將人吃剩、餵給豬吃的廚餘稱為「潘」,此一稱呼今日在閩南語中尚存而不廢。
我跟孩子們說:「你們以後就是給我煮潘的顏回啦!」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關於郭中一教授和他的小團山香草農莊以及中英書院,請關注:
小團山香草農莊中英書院微信公共號Chung-YingAcademy
小團山香草農莊常年提供餐飲,住宿,會議,婚慶,春、秋遊,少年兒童教育類各項活動。
微博:http://weibo.com/topwits
淘寶:http://xiaotuanshan.taobao.com/
微信公共號:小團山香草農莊
電話:
餐飲 0551-68345876
住宿&活動 0551-68345767
辦公室 0551-68345967
QQ群:374920573合肥小團山
香草輕食:位於合肥市蜀山區潛山路與黃山路交口新華國際廣場一樓商鋪,電話0551-6558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