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光走完日地距離要八分多鐘,為何我們睜眼就能看見太陽?

2021-01-19 火星科普

太陽遠在1.5億公裡外,即便以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走完這段距離也要八分多鐘。而之所以我們一睜眼就能看見太陽,這是因為太陽光已經到達地球,人眼接收到這些光,就能看到太陽,只是看到的是八分多鐘前的太陽。

幾乎所有物體都會發出或者反射出各種波段的電磁波,其中有些波段的電磁波是肉眼可見的,它們被稱為可見光。眼睛是一個光的接收器,而非發射器。太陽發出的可見光經過八分多鐘後到達地球,人的眼睛只要睜開就會接收到這些光,然後光子經由晶狀體匯集到視網膜上產生物像,接下來再由視神經把視覺信號傳遞到大腦中的視覺中樞產生視覺。

因此,無論天體距離地球有多遠,一旦它們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我們只要一睜眼就能看到。只是這些光已經在太空中傳播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在當下看到的是天體過去的樣子。以太陽為例,我們當下看到的是太陽在八分多鐘前發出的光,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八分多鐘前的太陽,而無法知曉太陽的現狀。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我們不會馬上知道,而要等到八分多鐘之後才會知道。

另外,如果追溯太陽光子的由來,我們其實看到的是更為古老的太陽。光子從太陽核心的氫核聚變中產生,但它們並不會馬上傳播到70萬公裡外的太陽表面。由於太陽核心的密度很高,光子會持續與其中的各種亞原子粒子(主要是質子)發生碰撞,當它們到達太陽表面時,距離它們產生已經過去了幾千年,甚至是十幾萬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很早之前的太陽。

相關焦點

  • 星星離我們非常遠,為何我們的眼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
    為什麼你一張嘴就能呼吸到空氣,因為空氣一直在那裡,到處都是,所以無論你走到世界各地,都可以呼吸到空氣。同理,為什麼你一睜眼就能看到很遠的地方的星星,因為它一直在輻射可見光,所以你一睜眼就能看見。如果他不在輻射出可見光了,你就是那些天文望遠鏡,也看不見。為什麼人類觀測宇宙只有約千億光年左右的範圍,那是因為千億光年以外的光還沒傳地球。
  • 「造太陽的人」鍾武律:為何我們還需要第二個太陽?
    中國之聲獨家專訪「造太陽的人」: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第二個太陽?近日,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那麼,究竟什麼是「人造太陽」?
  • 太陽光傳播到地球需要8分鐘,我們一眼就能看到太陽,這是為何?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已知的速度中,光速是最快的一種速度,還沒有發現超越光速的速度,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了一個疑問,感覺眼神比光還要快,不是說指哪就能看到哪
  • 關羽為何總是閉著眼睛?事實證明:關公不睜眼,睜眼要殺人
    關羽作為東漢末年蜀國的一大名將,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在跟著劉備東奔西走建立大業的過程中,一路斬將殺敵大顯神威。而在《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描述也很是奇特,與其他人大有不同,書中是這樣描述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
  • 「造太陽的人」鍾武律: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第二個太陽?
    鍾武律介紹,中國的「人造太陽」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個能夠承受住1億度、甚至超過2億度高溫的裝置。鍾武律說:「太陽到目前為止估計已經燃燒了大約50億年,太陽為什麼能夠永不停歇的燃燒呢?△鍾武律曾做演講《受控核聚變:用「人造太陽」點亮能源夢想》鍾所長經常遇到人問他,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太陽,為什麼還要再造一個太陽呢?
  • 如果太陽現在熄滅,在地球上多久才會知道?答案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眾多的生命都沐浴在陽光中,享受著太陽帶給我們的溫暖。有朋友麼問,如果太陽瞬間熄滅了,我們在地球上需要多久才能知道呢?很多朋友會想「這個問題很簡單啊!光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裡;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公裡。
  • 如果距離我們1.47億公裡的太陽消失,人類還能存活麼?
    溫度波動對全球農作物都不利,最終導致多地饑荒,饑荒導致疾病和霍亂流行。為了躲避饑荒,人們開始大量遷移「無夏之年」還導致了宗教復甦,因為末日啟示的先知們認為世界末日將至,人們要爭取與上帝同在的權利。可想而知,沒有太陽是多麼可怕。那麼太陽對我們人類為何如此重要呢?那麼就需要我們對它有所了解!
  • 八分光輪的進化史,從初代到歐布,八分光輪它變了多少呢?
    八分光輪作為初代奧特曼的得力武器,第一次使用便在初代奧特曼中打敗巴爾坦星人二代。作為第一個使用八分光輪的奧特曼,經過初代奧特曼多次在實戰中的實踐發明了很多種八分光輪,包括有追蹤,防禦等類型。它的優點也非常的明顯,在對戰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會像光線技能一樣消耗特別多的能量。
  • 既然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更大,為何月球沒有圍繞太陽運轉?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被地球的引力控制才會圍繞著地球旋轉的,可是,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後卻發現,實際上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更大,幾乎是地球對月球引力的2.2倍。那麼,為何月球不是圍繞著太陽轉呢?其實,我們可以將地球和太陽之間對於月球的引力作用,看做是一場拔河比賽,而月球,就是拔河比賽兩端選手拉扯的繩子。
  • 光速是有限的,那來自太陽的一束光到達地球要多久?
    我們打開房間裡的電燈,按下開關的一瞬間就能看到光;走夜路時使用手電筒,打開開關的一瞬間就能看到光;雷射筆也是如此,向離我們幾百米遠的牆壁上照射,按下按鈕的一瞬間,光斑就會出現……這些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一切都是這麼自然,看起來光就是瞬間走完了它的路程。
  • 別小看1光年的距離,我們擁有的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飛1光年要多久
    光是速度最快的東西。而且依據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光速就是速度能達到的最大值,超光速現在還是理想中的的東西。光運動一秒就是9.46萬億千米,換算一下,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也因為光速傳播的距離足夠遠,光年這一概念應運而生。表面上看它是時間單位,其實是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長度單位。
  • 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
    太陽不僅以光的形式為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還會通過很多看不見的途徑悄無聲息地影響生物的活動。比如太陽風和太陽黑子。同時,作為主序星,太陽也成為了無數「UFO愛好者」眼中最為矚目的目標,多次被發現有疑似不明飛行物的物體在其周圍運轉。儘管這些傳言都被證偽,但也足以說明太陽的神秘感。
  • 既然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為何一定要用粒子來構建原子模型呢?
    原子模型的發展史我這裡就不講了,我們就直奔主題吧。既然所有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用粒子來構建原子模型呢?我們也可以用電磁波來構建原子模型。電子是費米子,光是波色子,而且電子帶電,在電磁場中偏轉,而光不帶電,也不受電磁場作用……等等還有其它量子數也不同,怎麼說電子是X射線呢?
  • 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要是用人力走,要多久才能走完?
    所以人類科學家就發明了一個「光年」來用於在距離上的單位。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或者是多年內走的距離。比如說是一光年的距離,那就是在說光在一年的時間裡所走的距離。那這光在一年的時間裡所走的距離是有多大呢?科學家們一般認為光每秒的速度是三十萬千米。一年的時間大約是31556925.9747秒,所以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就是9.46萬億公裡。
  • 太陽與地球有多遠?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如何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與太陽距離是1.5億公裡,那你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如何測出來的嗎?
  • 太陽氦閃會摧毀地球生態,但人仍可生活在地球上,只是要移居地下
    地球是宇宙中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而一旦太陽發生氦閃,那麼地球生態就將會被徹底破壞。氦閃為何會有如此威力?到底什麼是氦閃呢?宇宙間所知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始終的,有開始就有結束,生命如此、非生命體也是如此,就連宇宙本身也有誕生和消亡,而恆星作為宇宙間能夠發光發亮的天體,同樣存在著始終,而氦閃的出現就是它生命進入晚期的信號。
  • 太陽光八分鐘後才到地球,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嗎?
    太陽系八大行星,地球位於第四軌道之上,這裡是太陽宜居帶範圍,可以保證天體上擁有穩定的液態水。當然也並不絕對,前提是天體上必須要有水才行。位於宜居帶和存在生命完全是兩個概念,月球同樣是位於宜居帶之中,但確是非常荒蕪的存在,溫度低沒有大氣層沒有液態水。
  • 人的目光有多快,為啥還能夠看到繽紛多彩的世界?
    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過去已經回答或討論過多次了,既然還有很多朋友對這個事情很迷惑,就簡單再說一下。首先要弄清楚光年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看到的物體形象都是通過光傳遞過來的,光是有速度的,這樣距離我們38.4萬千米的月亮,光就要走1秒多鍾,我們看到的月亮就是1秒前的月亮;太陽距離我們1.5億千米,光要走500秒才到我們這裡,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8分多鐘前的太陽。同理,通過哈勃望遠鏡看到130多億光年遠的星系,就是這個星系發出的光走了130多億年才到達我們這裡,我們看到的星系就是130多億年前的樣子。
  • 光的速度有多快?看看在一天一年一輩子中光都趕了多少路
    宇宙之中光速最快,每秒鐘就跑近30萬公裡,圍繞地球赤道可以奔跑七圈半,地月之間遠達38萬公裡,光一秒多鍾就能到達,太陽距離我們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