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取十多張大清末年的照片,來展現一個王朝的背影。那些穿越劇就不要再看了,穿越回去也達不到人生巔峰。實際上,這些老照片當年都是無心之拍,卻讓世人真切的感到那時候的落後,貧窮,愚昧。近代史,大清是屈辱的,山河破碎,「國不知有民,民亦無國」。
清末百姓的真實處境,居無定所,渾渾噩噩。當所有人還在「天朝上國」的夢中沉迷康乾盛世時,西方人用槍炮打痛了我們。走進工業文明的西方列強,通過戰爭和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讓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庫虧空,官吏腐化,百姓苦不堪言,
煙館中的煙客,菸具一應俱全,讓人看了痛心疾首。大清的國門可以說就是用傾銷鴉片打開的,尤其是清廷在推廣種植大煙後,就連窮苦百姓也可以抽的起了。到了光緒帝時,吸食鴉片的人有千萬之巨!史料記載吸食鴉片後的情景,「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慈禧甚至將鴉片賜名「福壽膏」,可見其泛濫程度有多厲害。
當時的照相技術也是隨著國門打開傳入中國,最初並沒有專業的攝影師。很多就是傳教士,外交官等來華帶來的攝影器材。百姓對這種「奇巧淫技」一直有排斥感,以為能夠攝取人的靈魂。很多照片也就顯得呆板,表情麻木。到了後來,才不至於在相機面前膽怯。
街道口,一位裹腳的婦女正抽著旱菸。面對鏡頭一點也不怯場。只見她坐在椅子上,頗有氣勢。這也說明攝影推廣有了成效,國人開始漸漸的接受西方新鮮事物。這也為我們留下了真實,直觀的不可替代的史料。
縣官在衙門審案子時的場景,和電視劇裡不大一樣。狹小的空間,縣太爺官威倒是很盛。犯人戴著手銬,跪在地上不敢言語,任憑處置。
一張清朝百姓的全家福,有妻有妾。最令人醒目的就是兩個女兒不到十歲,小腳已經定型了。纏足被西方人稱之為三大陋習之一,是對女子身心的摧殘。「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男子對小腳的病態心理,讓其屢禁不止。實際上從順治帝到康熙乾隆甚至慈禧,都曾命令禁止纏足,可收效甚微。有人甚至認為這是男子「剃髮易服」後的另一種勝利。
被枷刑折磨的奄奄一息的犯人,躺在地上也不舒服,還得用一個磚頭撐著枷鎖。枷鎖一般重35斤,戴在脖子上就不輕鬆了。犯人常常要戴著木枷遊街示眾,有的重刑犯要戴一輩子。
一位侏儒在算卦,難得一見。那時候,街頭巷尾卦攤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對於自己的命運總是寄托在求神問卦上,朝廷越是腐敗無能,百姓越是心裡沒有著落。正道不走,錢財盡失。
京城的古董商人,那些祖上有戰功的八旗後裔,家道中落,變賣家產也就每時每刻在上演。京城分內外城,內城都是滿族人,也最招引古董商人。因為那些八旗後裔,在清末已經變得遊手好閒,好吃懶做。要想講究,只能變賣家產。
騎著毛驢的女子,在丈夫的陪伴下回娘家。女子纏足後,行動非常不便。尤其是家遠的時候,常常坐獨輪車或者騎毛驢。這是當時最為普遍的出行方式之一了,可西方人已經用上了蒸汽機車。
京城百姓幫助洋人攻打皇城。1900年,慈禧因為想廢掉光緒帝,遭到各國紛紛反對,她一怒之下與洋人開戰。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宣揚「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不經打,兩個月都攻不下「東交民巷」。八國聯軍從天津登陸後就長驅直入,等到了攻打皇城,百姓竟然來幫忙。慈禧若是看到這一幕會作啥感想?
1905年9 月,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女兒艾麗斯去儀鸞殿覲見慈禧太后,慈禧顯得十分高興。艾麗斯對慈禧的評價是「精幹,敏銳,威嚴」,她還遊覽了頤和園,並受到熱情款待。晚宴慈禧用「玫瑰酒」,「鯊魚翅」招待了這位美國女子。
男子在鼓樓上俯瞰北京城,那時候的北京,還保持著都城的完整面貌。雄偉的城牆,壯觀的宮殿。街道兩旁的房屋,並排而立,街道上行人寥寥無幾,目之所及,看到的是一片蕭條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