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上午,臺灣的大小媒體無一例外地刊登了一條重磅消息:蔣萬安正式宣布不參加臺北市長的選舉!蔣萬安表示,他要一步一步奠定從政基礎,將這屆民意代表當滿,決定不參選臺北市長,專注在臺立法機構,將眼光放到2022年的縣市長選舉。
沒錯,從沒有意願參選到願意冷靜評估,再到宣布不參選,關於國民黨籍民代蔣萬安是否參選臺北市長的話題終於塵埃落定。
為什麼當國民黨式微、島內媒體幾乎不願理睬的情況下,蔣萬安的聲明會如此受到重視以至於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因為蔣萬安實在不一般!
蔣萬安姓「蔣」,沒錯,他是蔣介石的曾孫、蔣經國的孫子。如果他一旦決定要選臺北市長,那麼在近20%屬於外省族群的臺北市,「蔣」這個字還是有基本盤的。
(圖:蔣孝嚴一家三代前往謁陵)
其次,從能力上來講,蔣萬安曾在美國矽谷擔任律師,回到臺灣後,很快就被選為民意代表,去年底又當選為國民黨中常委,在黨內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最近,蔣萬安在「勞基法修法」的戰場上頗多著墨,贏得了「站神」的稱號。尤其他站在勞方的立場反抗蔡當局,讓喜歡攻擊國民黨「權貴」的人無處著力。
當然,顏值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雖然蔣萬安屬於「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的那種類型,但陽光帥氣的他絕對會對外貌協會的「婦女票」產生強大的磁吸力。
蔣萬安以上種種優勢,也讓民進黨將他視為臺北市長的「假想敵」。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曾公開說,「我知道,蔣萬安是吳敦義的最愛」,吳敦義需要透過蔣萬安與國民黨及國民黨內部外省族群結合,因為蔣萬安血統純正,可以讓吳敦義與正統外省系統拉攏及和解,這是正確戰略,他要是吳敦義也會這麼決定。
雖然,蔣萬安對此表示這純屬洪耀福臆測,但是「蔣萬安是吳敦義的最愛」絕對是有跡可循的。據了解,國民黨內對於蔣萬安參選,目前有兩種聲音。「挺吳派」認為他會輸最少,甚至有險勝柯文哲的機會,指標的臺北市選情若拉抬起來,氣勢能外溢到其他縣市,也有助於吳敦義直攻2020。
但以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為主的另一派則認為蔣萬安才擔任過一屆民代,火侯稍嫌不足,純屬政壇「菜鳥」,若冒險推上2018,不可能打贏柯文哲,還會折損一名年輕戰將,應放眼2022年。否則,只要蔣萬安輸給柯文哲10萬票以上,他將淪為「第二個連勝文」。
如今,蔣萬安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不參加臺北市長的選舉,他的聲明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首先,國民黨中央趕緊出來表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明賢受訪表示,黨中央尊重每個人參選意願,臺北市目前也有多人表態,黨中央會按照既定時程,挑出最有勝算的人選,迎戰現任市長柯文哲。
聽到蔣萬安不參選的消息,恐怕最高興的應該是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丁守中一生都致力於選臺北市長,如果蔣萬安參加黨內初選,屢戰屢敗的丁守中恐怕連初選這一關都過不了。但是蔣萬安一旦不參選,國民黨內或者再也找不出能抗衡丁守中者。因此,丁守中盛讚蔣萬安有擔當,表示蔣萬安選擇在這個時候守住臺立法機構的戰場、為民生法案福祉把關,這是一種承擔,要給予高度的肯定。
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現的雲淡風輕,當媒體問及蔣萬安宣布不選後他是否鬆一口氣?柯文哲表示,「反正我每天一樣在工作」;至於如何看待蔣萬安不選?他則說,應該要去問蔣萬安,「他宣布不選你要去問他,怎麼會問我?」最後,柯文哲只用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8個字給予回應。
至於早就宣布參選臺北市長的民進黨籍民代姚文智則表示,蔣萬安若參選會比較有趣,不選的話,「我覺得有點悵然若失」。不過,姚文智在民進黨內部早就混成「打醬油」的了,他到底是「鬆了一口氣」還是「悵然若失」,估計也沒人在意!
蔣萬安曾經表示過他會認真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參選,但半個月後決定放棄,這背後有他怎樣的個人考慮?
蔣萬安的棄選,讓國民黨近期損失了一名戰將,但長遠看是否會為國民黨守住一片江山?
沒有了蔣萬安,國民黨在臺北市長一役中將何去何從?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27播出的《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