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為何張飛第一個出戰?背後的原因令人意外

2021-01-21 史學界的9527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一出非常精彩的打鬥,收穫最大的當然是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一朝聞名天下知」用在他們三人身上非常恰當:當時十八路諸侯被呂布打得沒一點脾氣,如果不是在場實力最強的張飛和關羽挺身而出(趙雲典韋不知在哪,馬超在西涼,顏良文丑沒來),十八路諸侯是否能殺進虎牢關還是個未知數。

正是憑藉這一戰,劉關張三人從此名揚天下,在講究出身和名望的東漢末年,這一點對劉關張特別是劉備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撇開其他的諸侯不提(因為他們都被呂布打怕了),有個疑問是為何當時第一個出戰的是張飛而不是關羽?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裡面大有深意,背後的原因也耐人尋味。

第一,當時呂布正在追殺公孫瓚,坦白的說,以赤兔馬的速度如果不是張飛上前,公孫瓚很有可能會命喪呂布之手。劉關張三人是公孫瓚帶來的,算得上是公孫瓚的部下,至少公孫瓚當時是三人名義上的主公。關羽性子孤傲,從後面情節可以看出來,能得到他認可的簡直是少之又少,除了張遼和徐晃,即使在蜀漢內部估計都沒幾個他看得上眼,以關羽的性子,當時眼裡除了大哥劉備和三弟張飛之外,餘人皆不在他眼裡,何況是公孫瓚?

張飛其實是粗中有細,他知道二哥關羽未必會出手,大哥劉備武力不如他和關羽,如果自己不出手,公孫瓚命喪呂布之手是小事,但是對作為當時是公孫瓚部下的劉備的聲望是一個打擊(關羽之前溫酒斬華雄已經給了各路諸侯關羽悍勇的形象,劉備有能力救公孫瓚卻不出手,天下人會怎麼看他?),所以張飛挺身而出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大哥劉備著想。

而且張飛很聰明,如果他飛馬去攔截呂布時間上肯定來不及,所以他大喊了一聲「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赤裸裸的羞辱呂布,果然呂布一聽就火了,這外號多難聽啊!於是呂布「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可以預知的是沒有張飛這一聲「三姓家奴」激怒呂布,公孫瓚必定會被呂布追上,很大可能會命喪呂布之手。張飛救了公孫瓚,卻和呂布結下了深怨,「三姓家奴」的外號從此成為呂布洗脫不去的屈辱。

第二,張飛本身也很看不起呂布的人品:先投丁原,又見利忘義殺了丁原投靠董卓。其實三國投降和換個主公很平常,大家見怪不怪,但是殺了舊主公投靠新主子這種事情還是很讓人看不起的,你看後面徐晃投靠曹操,滿寵要他殺了楊奉作投名狀就被徐晃斷然拒絕。

第三,二哥關羽之前已經在汜水關溫酒斬華雄打了一仗了,這一仗應該輪到自己先出馬了,呂布如此悍勇無敵,三兄弟先由自己出去打個頭陣,能打敗呂布更好,打不贏憑自己的武力也能全身而退,再不濟三兄弟一起上。

所以說,張飛第一個衝上前去,別看沒什麼,背後的原因卻耐人尋味,從中也能看得出張飛其實不是表明上的大大咧咧,他是實實在在的粗中有細。


相關焦點

  • 三英戰呂布時,若第一個出戰的是關羽,結局會如何?
    呂布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雖然說他有著三姓家奴這個汙點,但依舊無法掩飾他的光輝。《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情節有很多,三英戰呂布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呂布大殺四方,將領無一敢上前應戰,就在呂布步步緊逼之時,張飛站了出來,和呂布進行單挑。
  • 「三英戰呂布」明明是勝之不武,為何還被後世津津樂道?
    為何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打呂布,卻是「三英戰呂布」?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第五回,名叫「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東漢末年,曹操聯合各諸侯討伐權臣董卓。董賊先派華雄迎戰,結果被關羽斬殺。而身為董卓義子的呂布,自然要替義父排憂解難。他接連打敗了數位將領,一時間董軍士氣大增,呂布也變得非常猖狂。
  • 「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都看過,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都看過無數,其中武將的對決看得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虎牢關下,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大戰呂布,可謂是整部演繹中最巔峰的對決。華雄者,關西人,在呂布投靠董卓之前,是董卓軍中第一大將,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在泗水關之戰中,大破孫堅軍隊,殺死孫堅大將祖茂,而後先後不費吹灰之力殺死諸侯大將俞涉、潘鳳,搞得眾諸侯灰頭土臉,暗自罵娘卻又無可奈何,此時身為弓馬手的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並在三個回合之內將其斬落馬下,而杯酒尚溫。
  • 張飛敢和呂布單挑,為何關羽卻不敢?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場著名的打鬥,那就是三英戰呂布,在那場打鬥中,呂布以一敵三不落下風,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衝上前和呂布打鬥的是張飛,並且在後來,張飛也多次想要和呂布單挑
  • 三英戰呂布:張飛為何先砸呂布的紫金冠
    大家都知道虎牢關前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華雄的殘兵敗將逃進汜水關,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報進洛陽,董卓與李儒、呂布商議,先殺了袁紹的叔父袁隗全家,以防裡應外合,然後董卓親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各路諸侯,董卓讓李催、郭汜領五萬軍兵,死守汜水關,自已則率十五萬軍兵,把住距洛陽五十裡地的虎牢關
  • 三英戰呂布方才打跑呂布,那麼張飛和關羽單挑呂布,能否取勝?
    #三國風雲錄#在《三國演義》這部著作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無疑是整部書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打鬥平常的打鬥描寫通常就是幾十字,頂多也就是百十來字,而描述「三英戰呂布」原著則用了三百多字,外加一首280字的贊詩。而正是通過這些詳盡的描寫,使我們能夠對呂布、關羽、張飛三位猛將的武力值有個比較清晰的定位和比較。呂布的武力值很清楚,他是三國武力排名榜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勇士。
  •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拖後腿,關羽張飛能贏嗎?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面最精彩的橋段之一,當時曹操、袁紹聯合十八路反董諸侯聚集虎牢關下討伐董卓,董卓命令大將呂布帶著精銳的西涼鐵騎駐紮在虎牢關。諸侯聯軍多次派遣大將攻打呂布均被斬殺,一時間諸侯們竟無人敢挑戰呂布,盟主袁紹甚至產生退兵的想法。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那就是三英戰呂布了。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原著,就會發現在戰鬥過程中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而這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衝上去就是添亂,咱們還得根據小說原著的描寫進行分析。我們要注意的第一個細節: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 三英戰呂布劉關張大敗呂布,若趙雲關羽典韋三人戰呂布,結局如何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特點是武藝高強,擅長以一敵多,比如三英戰呂布和曹營六將戰呂布,雖然最後的結果是呂布大敗落荒而逃,但是呂布算起來也是全身而退,一個打三個和一個打六個還能全全身而退,整個三國其實並不只有呂布。
  • 三英戰呂布成為佳話,明明是三打一,為何少有人說三英有損武德
    真實的歷史上不存在「三英戰呂布」的場景,這一故事情節主要的出處還是咱們明朝著名的小說家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就比如「三英戰呂布」這一故事情節就是羅貫中在十八路諸侯和董卓對立的基礎之上添加上去的一個故事情節。其中就涉及到了曾經「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以及董卓部下的那位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勇士呂布。羅貫中筆下的「三英戰呂布」這一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我們先將目光移至曹操的營帳中。
  • 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能斬殺呂布嗎?
    其實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如果是兩英的話,呂布就已經撐不住了。當然,去除的那一英是劉備。1.三英戰呂布因為虎牢關之戰,呂布的兵器是方天畫戟,關羽是青龍偃月刀,張飛是丈八蛇矛,都是長兵器,適合騎兵的大開大合之法。而那劉備雖然也騎著馬,但是那兵器用的雙股劍,很難想像他衝上去的時候,關羽和張飛的心情是有多糟糕。他們二人組合,是起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加上了劉備,則是二加一小於三,甚至小於二。
  • 劉關張圍攻呂布一人真的很不光彩,為何還被稱為「三英戰呂布」?
    而在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三英戰呂布」,這也是很多三國迷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當時是十八路諸侯圍董的事件發生的時期,而呂布也是其中之一諸侯,可是他當時意氣風發,為人也非常傲氣猖狂,張飛看到他這樣的性子心裡非常不爽,於是魯莽的張飛就拍馬而出,和呂布開始對戰。隨後關羽看到了這樣的局面,也立即加入了戰鬥,開始張飛和關羽一起對戰呂布。隨後劉備看兄弟們可能支撐不下去,於是劉備也加入了戰局,最終和呂布打成了一個平手。
  • 如果張飛先戰華雄,關羽先戰呂布的話,結果會如何呢?
    除了呂布之外,像張飛、趙雲、關羽等人,也是萬人敵,單挑實力僅次於呂布。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中有兩場精彩的打鬥,分別是關羽斬華雄,還有三英戰呂布。這兩場戰鬥結局,分別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和劉關張三英大敗呂布。試想,汜水關前如果張飛戰華雄,虎牢關前關羽先戰呂布的話,結果會如何呢?  關羽斬華雄一戰成名,讓一名原先只是馬弓手的小將開始揚名。
  • 許褚敢單挑呂布典韋張飛馬超趙雲,為何面對顏良文丑不敢出戰?
    許褚 但許褚也不是吃素的,許褚不僅敢跟典韋單挑,就算是天下第一的呂布,許褚也沒有含糊過,照樣是曹營第一個上前單挑呂布的人,曹營六將戰呂布,
  • 三英戰呂布若換成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能把呂布斬了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們都知道,三英戰呂布應該是三國中比較精彩的一場打鬥。這場打鬥可謂是酣暢淋漓,可是呂布最後還是不敵三人敗退而去。這場爭鬥可以說是誰都沒有討到好處,不過要是將劉備換成趙雲的話。張飛,關羽以及趙雲三人能夠斬殺呂布下馬嗎?答案一定是:可以。
  • 呂布強到什麼地步,三個人欺負一個,還要說成三英戰呂布
    本文要說的《三國演義》中第五回出現的「三英戰呂布」也正是其中之一。三國時期,以董卓為代表的一方是當仁不讓的邪惡的一方,他們殘暴不仁、欺君罔上、作惡多端,令百姓民不聊生,這些在「三英戰呂布」事件發生之前,作者已經渲染得很清楚了,這就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壞人的角色。
  • 三英戰呂布究竟呂布怕誰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相信對三英戰呂布最清楚不過了,呂布雖然戰敗了,但他究竟怕他們當中的誰呢?東漢末年,各地諸侯接到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紛紛率兵前來與曹操會盟。眾人大驚失色,都不敢出戰。關羽見沒人出戰華雄,便挺身而出請求出戰。袁術聽說關羽只是一名馬弓手,喝斥道:「諸侯面前,哪有馬弓手說話的資格?亂棍打出去!」曹操勸道:「此人一表非凡,華雄怎能知道他只是馬弓手?」於是,親自斟酒為關羽壯行,關羽說道:「等斬了華雄再喝不遲。」說罷,提刀上馬衝出陣去,只一刀就砍死了華雄,回來時那杯酒還冒著熱氣。眾人震驚不已,無不佩服關羽的勇武。
  •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為什麼呂布手下沒人去幫忙
    在《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是最經典的戰鬥場景之一。此戰呂布先是和張飛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接著又和關羽、張飛大戰三十合不敗,最後直到劉備也上場,呂布才敗在劉關張三人聯手之下。後來呂布和曹操爭奪袞州時,他手下有張遼、臧霸、高順、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薛蘭、李封等將。有些人會奇怪,為什麼劉備、關羽、張飛圍攻呂布時他們不上來幫忙。下面我們就首先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機會幫忙。演義中並沒有交代張遼、臧霸、高順等人是什麼時候跟著呂布的。在《三國志》中提到張遼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後來奉命入京,歸屬大將軍何進指揮。
  • 三英打敗呂布,兩個角鬥士殺掉競技場傳奇,以多打少光榮嗎?
    三英戰呂布,是怎樣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那是《三國演義》裡張飛關羽劉備夾擊呂布的事。但今日在網上,見到有朋友發問:三個人打呂布基本是不要臉了,為何還稱三英戰呂布?呀,人與人的腦子,果然不同啊。絕大多數人,別人怎麼灌就怎麼看,尤其是名著,權威啊,怎麼敢質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