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2021-01-12 半壺老酒半支煙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結果在虎牢關前遇到了硬茬子:王匡麾下河內名將方悅在五個回合內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一個照面掛掉;北海太守孔融部下大錘將武安國還算湊合,打了十回合丟了一隻手,但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

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那就是三英戰呂布了。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原著,就會發現在戰鬥過程中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而這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衝上去就是添亂,咱們還得根據小說原著的描寫進行分析。

我們要注意的第一個細節: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很多沒看過《三國演義》原著而只看過新版電視劇的人,總以為張飛當時已經被呂布挑飛長矛並打落馬下,如果不是關羽青龍偃月刀隔住,張三爺當成就被三姓家奴幹掉了。

但是《三國演義》原著中寫得很明白,是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也就是張飛一點也沒落下風。通讀過原著的都知道,只要五十合不分勝敗,再打一兩百回合也沒問題——幾乎沒有任何一員大將跟對手硬拼百十回合後被斬殺的,後來張飛在理虧兵少的情況下,跟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也是一點不落下風。

張飛並沒有顯露敗相,關羽為什麼還要衝上前來?這件事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其一,關羽跟張飛的關係太好了。其二,呂布的人頭太寶貴了。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作為二哥的關羽生怕三弟有個閃失,這就叫事不關心關心者亂,如果關羽親自跟呂布對打,他可能還沒那麼多擔心,這就像教練坐學員駕駛的汽車一樣。雖然張飛的勇猛不在關羽之下,但畢竟是關羽的三弟,二哥擔心過度是可以理解的。

讀者諸君都知道,在連斬多員大將之後,呂布的首級已經變得金光燦爛了——打敗呂布,比斬殺十個華雄還光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武林後起之秀都喜歡挑戰當世第一高手的原因。

我們要注意的第二個細節: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關羽掄著青龍偃月刀衝上來,並沒有出現一加一大於二,又打了三十合,還是打不贏呂布,這不能不說是關羽戰術失誤,或者說是他驕傲的性格使然。

關羽技癢難耐衝上前來,是出於對三弟的過分關心,但是他本人肯定覺得這仗就是打贏了也不光彩,所以他打起仗來簡直是束手束腳。

「三匹馬丁字兒廝殺」,這不是二打一的正確方式——哥倆正面刀槍並舉殺向呂布,而沒有誰繞到呂布身後下手,這就是關羽的驕傲之處:他是不肯在背後對別人下刀子的,被自己打敗逃跑的除外,誰讓你打不過就跑呢?

既知道勝之不武,又不肯背後偷襲,這場仗打得很彆扭:關羽彆扭,張飛也彆扭,全力突刺的丈八長矛還要注意別被掄圓了的青龍偃月刀掃到。

關羽張飛跟呂布站成丁字或三角形過招,戰馬成了板凳,再也不能跑起來成為助力,看起來好像是限制了呂布赤兔馬的威力,但也讓關羽張飛的攻擊失去了突然性。

按照關羽張飛這種打法,那就只能看誰最先累趴下了。通讀《三國演義》原著,我們就會發現最先趴下的肯定是關羽,除了他的大刀太重之外,還因為他的戰馬不給力。

在屯土山降曹約三事之後,曹操看見關羽騎著一匹瘦馬很奇怪,關羽的解釋也很無奈:「我太沉了,這匹尋常戰馬有點馱不動,所以它一直胖不起來。」

我們要注意的第三個細節: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關羽張飛雙戰呂布而拿不下,但是劉備一上來馬上就扭轉了戰局:大長胳膊掄著雙劍,攻擊範圍很大,而且招式變化極快,更重要的是劉備一上來就不太注意形象,「轉燈兒般廝殺」,就是不管呂布前胸後背腦袋屁股,只要露出空門,劉備就一劍戳過去,弄得呂布心慌意亂手忙腳亂。

但是不管怎麼說,劉備的雙劍屬於短兵器,威力是無法跟大刀長矛相比的,連呂布也看出劉備是三人中的薄弱環節,所以才從劉備方向突圍,只顧閃躲的劉備又擋住了關羽張飛追擊的路線,這才讓呂布跑掉了。

這三個細節分析完了,咱們該來看看如果關羽劉備不出手,張飛能否打贏呂布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關羽和劉備都是做小買賣的,劉備挑擔子織席販履,關羽推著小車賣山西大棗綠豆,在起兵之前是沒有戰馬的,能否每天吃上肉個大問題。

古代講究「窮文富武」,意思是說練武消耗體力,要大量的營養補充,而小商販劉備和關羽肯定做不到這一點。

與小本經營的劉備關羽不同,張飛在結拜前應該叫「張莊主」,而且還有自己專屬的桃園,那家境殷實是可想而知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不但用的是張飛的私人領地,而且舉行儀式的烏牛白馬,肯定也是張飛出錢買的——劉備關羽做三年小買賣,賺的錢也未必能買得起一頭牛一匹馬。

桃園結義之後,還沒等每年往北販馬的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贊助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劉關張「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這些費用,肯定又是張飛出的。

這樣看來,張飛最年輕,生活條件最好,其體力當然也是最好的——沒得到赤兔馬前,關羽苦惱自己沒有好馬(要是有好馬也未必會被圍在屯土山跑不掉),但是張飛卻從來沒有這樣的麻煩,這可能是張飛的烏騅馬比赤兔馬差點也有限,而他又比關羽矮一尺,也沒有那麼重。

在三國前期,敢單挑呂布而且不敗的,只有張飛一人,假以時日,張飛拿下呂布,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奇怪。張飛年紀輕體力好,也沒有呂布的不良愛好,就是在虎牢關前耗下去,最先挺不住的也可能是呂布。

所以看了虎牢關之戰的三個細節,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聯想:如果關羽不幫忙,張飛有沒有可能把呂布的體力耗盡?如果關羽不是珍惜羽毛不肯背後下刀,是不是可以由張飛牽制而自己偷襲,將呂布腦後一刀斬於馬下了?

相關焦點

  •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拖後腿,關羽張飛能贏嗎?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面最精彩的橋段之一,當時曹操、袁紹聯合十八路反董諸侯聚集虎牢關下討伐董卓,董卓命令大將呂布帶著精銳的西涼鐵騎駐紮在虎牢關。諸侯聯軍多次派遣大將攻打呂布均被斬殺,一時間諸侯們竟無人敢挑戰呂布,盟主袁紹甚至產生退兵的想法。
  •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搗亂,關羽張飛能贏嗎?答案一目了然
    後來,武安國出馬迎戰呂布,結果丟了手腕,老命撿了回來。而後,8路諸侯齊出陣,包括了公孫瓚。公孫瓚,乃是劉備的師兄,當時劉備的角色非常尷尬。他的地位也是非常的低,在整個史料之中,唯有在《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說明什麼呢,當時無錢,無權的劉備,在當時只是走了個過場。但是劉備非常懂得如何營銷人心,劉備當時便讓張飛出馬,迎戰呂布。
  • 三英戰呂布若換成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能把呂布斬了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們都知道,三英戰呂布應該是三國中比較精彩的一場打鬥。這場打鬥可謂是酣暢淋漓,可是呂布最後還是不敵三人敗退而去。這場爭鬥可以說是誰都沒有討到好處,不過要是將劉備換成趙雲的話。張飛,關羽以及趙雲三人能夠斬殺呂布下馬嗎?答案一定是:可以。
  • 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能斬殺呂布嗎?
    其實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如果是兩英的話,呂布就已經撐不住了。當然,去除的那一英是劉備。1.三英戰呂布因為虎牢關之戰,呂布的兵器是方天畫戟,關羽是青龍偃月刀,張飛是丈八蛇矛,都是長兵器,適合騎兵的大開大合之法。而那劉備雖然也騎著馬,但是那兵器用的雙股劍,很難想像他衝上去的時候,關羽和張飛的心情是有多糟糕。他們二人組合,是起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加上了劉備,則是二加一小於三,甚至小於二。
  • 三英戰呂布劉關張大敗呂布,若趙雲關羽典韋三人戰呂布,結局如何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特點是武藝高強,擅長以一敵多,比如三英戰呂布和曹營六將戰呂布,雖然最後的結果是呂布大敗落荒而逃,但是呂布算起來也是全身而退,一個打三個和一個打六個還能全全身而退,整個三國其實並不只有呂布。
  • 三英戰呂布方才打跑呂布,那麼張飛和關羽單挑呂布,能否取勝?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無疑是整部書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打鬥。平常的打鬥描寫通常就是幾十字,頂多也就是百十來字,而描述「三英戰呂布」原著則用了三百多字,外加一首280字的贊詩。而正是通過這些詳盡的描寫,使我們能夠對呂布、關羽、張飛三位猛將的武力值有個比較清晰的定位和比較。呂布的武力值很清楚,他是三國武力排名榜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勇士。
  • 三英戰呂布:張飛為何先砸呂布的紫金冠
    大家都知道虎牢關前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 如果劉備不上虎牢關,關羽、張飛多少回合能殺死巔峰時期的呂布?
    《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可謂精彩紛呈。三英戰呂布,劉關張與呂布一戰成名,劉關張贏得了戰勝天下武將的榮耀,呂布雖敗猶榮,證明自己的實力的確是天下第一。面對張飛和關羽兩個萬人敵,加上劉備,還是可以做到全身而退的,試問在《三國演義》裡,除了呂布,還有誰可以做到呢?
  • 劉備、關羽、張飛夾擊呂布,躲過呂布致命一擊,劉備武藝如何定位
    劉備的戰績:1、虎牢關三英戰呂布起初是張飛單挑呂布,關羽見張飛漸顯劣勢,於是驟馬夾擊呂布。鬥到三十合,彼此不分勝負。劉備見二人戰呂布不下,也驟黃驃馬,舞雙股劍刺斜裡去砍。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閃。轉燈兒般廝殺,說明三人是呈圓環形的包圍呂布,各自不能相顧。比如呂布刺向劉備面門【致命一擊】的時候,關羽張飛並沒有來得及為劉備擋戟,而且文中也沒有提到二人分心保護的描述,即說明二人對劉備的武藝是比較信任的。
  • 關羽和張飛聯手能否打敗呂布,若再加上黃忠的話,能不能斬殺呂布
    而三國正史中的呂布,沒有特別的戰績,只有與郭汜單挑,刺傷了郭汜,然後就是聯合手下騎兵大破黑山軍和轅門射戟,除此之外就是呂布的馬上騎射功夫可以,可以歸可以,但沒有實際戰績來證明,正史中的呂布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關羽的。
  • 「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
    呂布劇照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一場大戰的始末與真相。此四人中數呂布名聲最大。在泗水關之戰中,大破孫堅軍隊,殺死孫堅大將祖茂,而後先後不費吹灰之力殺死諸侯大將俞涉、潘鳳,搞得眾諸侯灰頭土臉,暗自罵娘卻又無可奈何,此時身為弓馬手的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並在三個回合之內將其斬落馬下,而杯酒尚溫。而張飛此前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戰績,但諸侯見其「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使丈八長矛,便知其勇力不在關羽之下,不敢輕視之。
  •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戰敗,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華雄的殘兵敗將逃進汜水關,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報進洛陽,董卓與李儒、呂布商議,先殺了袁紹的叔父袁隗全家,以防裡應外合,然後董卓親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各路諸侯,董卓讓李催、郭汜領五萬軍兵,死守汜水關,自已則率十五萬軍兵,把住距洛陽五十裡地的虎牢關
  • 三英戰呂布,為何張飛第一個出戰?背後的原因令人意外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裡一出非常精彩的打鬥,收穫最大的當然是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一朝聞名天下知」用在他們三人身上非常恰當:當時十八路諸侯被呂布打得沒一點脾氣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一個尊敬,一個罵「三姓家奴」 在三國演義中,單挑能力最強的高手要數呂布了,呂布曾一人在虎牢關下叫囂18路諸侯,而諸侯們懼怕呂布的勇武都不敢應戰,唯有關、張、劉三人壯著膽子去群毆呂布,然而呂布竟然在三打一的情況下竟然和對手打平,這一段就是有名的「三英戰呂布」,也是劉備為數不多的出場親自打鬥的戰鬥。
  • 三英戰呂布時,若第一個出戰的是關羽,結局會如何?
    呂布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雖然說他有著三姓家奴這個汙點,但依舊無法掩飾他的光輝。《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情節有很多,三英戰呂布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呂布大殺四方,將領無一敢上前應戰,就在呂布步步緊逼之時,張飛站了出來,和呂布進行單挑。
  • 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真實的歷史跟劉關張三兄弟可沒關係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的背景是董卓殘暴不仁、欺君罔上,穢亂宮禁,殘害生靈,於是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殺敵有功,公孫瓚推薦劉備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 呂布強到什麼地步,三個人欺負一個,還要說成三英戰呂布
    本文要說的《三國演義》中第五回出現的「三英戰呂布」也正是其中之一。三國時期,以董卓為代表的一方是當仁不讓的邪惡的一方,他們殘暴不仁、欺君罔上、作惡多端,令百姓民不聊生,這些在「三英戰呂布」事件發生之前,作者已經渲染得很清楚了,這就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壞人的角色。
  • 《三國演義》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一場戰鬥:三英戰呂布!
    最令人感到非常驚奇的就是在三英戰呂布這一戰之中,關羽張飛和劉備都是非常厲害的,就算劉備不怎麼厲害的話,關羽和張飛的實力是非常厲害的,但是他卻需要三個人的力氣才能夠將呂布打敗,呂布也沒有這麼厲害吧。
  • 「三英戰呂布」明明是勝之不武,為何還被後世津津樂道?
    為何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打呂布,卻是「三英戰呂布」?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第五回,名叫「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東漢末年,曹操聯合各諸侯討伐權臣董卓。董賊先派華雄迎戰,結果被關羽斬殺。而身為董卓義子的呂布,自然要替義父排憂解難。他接連打敗了數位將領,一時間董軍士氣大增,呂布也變得非常猖狂。
  • 張飛劉備關羽,大戰典韋曹操許褚三人,結局會如何?誰最先掛掉
    若以呂布為參照物,張飛、關羽、劉備三人曾大戰過呂布,這也是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雖然沒有說出多少回合,以猜測來說,至少也有二三十個回合吧,三英戰呂布之前,呂布不過是打了一圈,斬方悅、穆順,使武安國受重傷,擊敗公孫瓚,與張飛單挑50回合,與張飛單挑30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