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鮮報)「疫情求助熱線」是怎樣運轉的?——新華社記者孝感直擊...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孝感2月9日電(記者伍曉陽、胡虎虎、陳罡)今天是我們抵達孝感第四天。經過幾天低溫、陰雨天氣,天氣終於轉晴,氣溫回升。

這跟疫情可能關係不大,但對憋在家裡的人來說,曬曬太陽心情更好一點,戶外暴露的防疫工作者也不會挨凍了。

孝感市孝南區同興鄉掛口社區疫情防控指導員秦興輝拿著市民所託付的物品,趕往目的地。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發熱病人」這個群體。

鍾南山院士說:「發熱仍然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

疫情防控中,發熱病人篩查是一道重要防線和基礎性工作。如何儘快把發熱病人篩查出來呢?眼見為實,我們決定再去一線!

此前,孝感市市長吳海濤曾向我們介紹:「2月4日起,全市各縣市區開通了發熱和求助電話96120平臺,通過廣泛宣傳、結合全面摸排做到了家喻戶曉,發熱就撥打96120,諮詢求助也打96120,起到了積極效果。」

我們來到設在孝南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孝南區96120平臺。

6樓一間辦公室裡,4個電話座席分開排列,電話聲此起彼伏,話務員一邊接聽電話、詢問情況、答疑解惑,一邊登記相關信息。有人不斷進進出出,將填好的登記表送到旁邊幾間辦公室的處置組。

孝南區96120平臺話務組工作人員何為在接聽市民來電,

並做好信息記錄。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孝南區96120平臺話務組的工作人員在忙碌中。

辦公桌旁擺放著洗漱用品、方便食品。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孝南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姚陽介紹了96120平臺的運轉機制。24小時值守——話務員分三班倒,保證不漏接一個電話。事項隨接隨分——涉及發熱病人的交處置一組,涉及求助諮詢、投訴舉報的交給處置二組。跟蹤處置——對城區、鄉鎮的發熱病人,分別聯繫120和鄉鎮聯絡員,按發熱病人轉運規定處置;對其他事項,話務員能答覆的直接答覆,不能答覆的由處置二組辦理。

孝南區96120平臺話務組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記錄市民來電信息。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下午接近3點,一個電話打進來:臥龍鄉河口社區黃某發燒38度。我們迅速趕到臥龍鄉衛生院,跟隨發熱病人接送專車前去接人。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的醫生,在讓患者也穿上防護服後,把她帶到衛生院接受檢查治療。後來,這位患者被轉運到臥龍島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

姚陽介紹,2月4日至9日18時,孝南區96120平臺共接到電話1584個,其中涉及發熱病人的368個。其中,有一些被判定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已送到孝感東南醫院隔離治療;還有一些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發熱病人,轉到當地政府指定的集中隔離點,接受觀察和治療。

孝感市孝南區臥龍鄉衛生院副院長徐運楨和同事出發,

去接一位發熱的病人。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孝感市孝南區臥龍鄉衛生院副院長徐運楨(前)帶著一位發熱病人回衛生院,做初步檢查。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孝南區委常委、紀委書記滕亞斌說,篩查發熱病人的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全面摸排、上門測溫;二是通過96120電話平臺;三是通過遍布城鄉的檢查點。一旦發現發熱病人,立即送到發熱門診。

「我們寧可重複,也不能漏過一人。」滕亞斌表示,目前孝南區已有發熱病人基本都篩查出來了,新發病人也能第一時間找到。

我們從孝感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全市發熱門診接診及留觀情況。從1月21日至24日,全市發熱門診迅速大幅增長,從947人增長到2928人;1月24日至29日為高峰期,最高一天接診2945人;1月29日開始,在波動中逐步下降。

2月8日,孝感市發熱門診接診1318人,留觀202人。

孝感市孝南區臥龍鄉衛生院副院長徐運楨在醫院門口休息時,手上仍拿著手機,隨時準備接收96120平臺分派來的任務信息。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9日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8日24時,孝感市累計確診新冠肺炎2436例,連續四天保持在武漢之下、黃岡之上,仍為累計確診人數全國第二多的城市、最多的地級市。

看新增確診病例,孝感市5日達到424例高點之後,連續三天大幅下降,6日、7日、8日分別為255例、172例、123例。這組數據令人欣慰,但是還不能盲目樂觀,疫情防控必定是一場持久戰!(完)

相關焦點

  • 北京新華社記者的求助電話
    北京新華社記者的求助電話(求助投訴提供新聞線索) 媒體的監督功能是其應擔負的職能責任,而媒體直指的問題也恰是政務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二者都是為了發現問題,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 我爸爸是記者,他在湖北孝感報導抗擊疫情
    ▲重報集團孝感報導組記者羅永攀和張錦旗進入汙染區採訪前合影重報集團一線報導組中,有一位深入孝感的記者,他叫羅永攀。從2月4日主動請纓與同事張瀚祥、李斌等趕赴重慶黔江區定點救治醫院駐守七天,到2月10日回程途中接到任務,沒有絲毫推辭,他毅然接下出徵湖北孝感的任務。他沒能兌現對兒子許下的「陪你一起練毛筆字」的承諾,卻兌現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名記者的擔當與職責。
  • @孝感人,有困難請打96120!
    別擔心,疫情期間有困難請撥打96120有困難請撥打96120有困難請撥打96120全市統一96120特服熱線功能1.發熱人員諮詢就診;2.隔離觀察、住院治療人員及其家庭成員生活求助;3.其他涉及疫情防控期間的事項諮詢服務。
  • 加拿大《星島日報》:疫情下精神健康求助熱線更繁忙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隨著疫情延續到這個聖誕假期,加拿大有心理健康專家指出,預計會有更多民眾因孤單感、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而尋求幫助。  加拿大卑詩省(卑詩省)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首席精神科醫生Anson Koo表示,自3月疫情暴發以來,「危機熱線」(Crisis Line)收到及處理的心理健康問題電話數量明顯高於平時。而隨著聖誕的臨近,面對限聚令等防疫限制措施的繼續,預計將導致更多求助電話的撥入。
  • 用心呵護 共戰疫情 | 戰「疫」心理援助熱線 為求助者解開疫情心結
    用心呵護 惟願母子平安 受疫情影響,年前到老河口市處理生意的安徽孕婦周某和丈夫滯留當地,夫妻二人之前暫住的酒店負責人不願意周某在酒店裡坐月子,無奈之下周某拔打了求助電話。2月13日晚9點多,老河口市婦聯副主席趙遂玲接到求助電話後,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先後撥通了酇陽辦婦聯、社區書記及孕婦周某的電話,妥善安排孕婦到醫院生產。
  • 記者直擊:飛馳在武漢街頭的負壓救護車守護者們
    新華社武漢3月7日電 記者直擊:飛馳在武漢街頭的負壓救護車守護者們 新華社記者胡喆、李思遠、才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負壓救護車因為有負壓隔離功能,能有效控制病毒向外擴散,被稱作「生命的擺渡車」。
  • 北京法院12368熱線近期熱點問答
    北京法院12368熱線近期熱點問答 2020-03-30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下的上海溫情:熱線962288不讓外籍人士成信息孤島
    運營14年來,該熱線已逐步成為外籍人士在上海工作、生活、學習的好助手。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主任樂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即便是運作了十多年的熱線也遇到了許多「第一次」,但是他說,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不會在這一特殊時期把這些在上海工作或者生活的外籍人士忘卻,「我們要體現出上海的溫情」。
  • 陝西交警公布應急運輸保障熱線電話 若無疫情諮詢請勿撥打
    2月5日,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公布了全省各地應急運輸保障熱線服務電話。交警部門提醒,各類與疫情防治應急教援無關的諮詢,請不要佔用應急保障熱線電話。  陝西交警總隊方面表示,為了服務我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大局,全力保障參與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重點車輛安全、有序、快速通行,根據公安部《關於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應急運輸車輛優先通行的緊急通知》和省公安廳有關會議精神,結合交通運輸部和省公安廳給重點車輛頒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等有關管理規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立即部署各地開通應急運輸保障熱線服務電話
  • 重報集團9名青年記者火線入黨:奮戰在抗"疫"採訪最前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重報集團黨委和各級黨組織注重在抗疫一線發現、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對一貫表現好、符合黨員條件、在抗疫一線表現突出的及時發展入黨,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對標先進、頑強抗疫。
  • ...成疫情信息問題解決終端 熱線團隊半年接聽 八萬多個諮詢電話
    瀋陽市疾控中心95120市民諮詢熱線已經成為百姓疫情信息、政策諮詢的「問題解決終端」。熱線團隊全天值班解疑惑95120熱線接聽辦公室,每天有6名工作人員分成三班崗,不分晝夜進行熱線接聽,解答市民對新冠肺炎疫情從防控知識到最新政策的各類問題。
  •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增設領事保護求助熱線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網站消息,為更好地服務在新中國公民,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現增設一條疫情期間領保協助熱線,電話號碼為+65-81296456,接聽時間為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 深夜接到武漢求助熱線 成都心理醫生聯動全國醫療隊千裡相助
    「叮叮叮叮——」2月28日晚上10點,一陣急促的鈴聲在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援助熱線諮詢室內響起。「您好!這裡是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請一定幫幫我!」一個急促的男性聲音從話筒裡傳來,「我沒有別的辦法了!」
  • 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盤點:復工後鮮少有人為工作焦慮
    2月14日,北京市社心聯疫情心理服務熱線正式開通,該熱線運行至今,已接到514人次來電訪問。心理援助熱線的宛靈老師介紹,在來訪案例中,隨著時間的不同,來訪者的需求也在變化,早期關注疫情本身的比較多,而現在更多的來訪者對返京和復工更為「操心」。
  • 新華社記者馬上就回答了,很快啊!
    來源:新華社記者:盧宥伊「河北疫情怎麼樣了
  • 記者直擊河北疫情防控一線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記者楊知潤、杜一方)河北省衛生健康委7日通報稱,2021年1月6日0時至24時,河北省新增51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6日起,石家莊對全市社區實行閉環管理,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啟動核酸全員檢測。
  • 武漢防控指揮部:暢通24小時發熱求助熱線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
    2月5日,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視頻調度例會,要求採取更加果斷有力措施,落實「四類人員」集中收治和隔離措施,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暢通24小時發熱求助熱線、120急救平臺等,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當前,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推動下,武漢正將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改造為「方艙醫院」,用於集中收治輕症患者。武漢市各區要儘快籌建新一批隔離點,安排專人負責,配齊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做好環境消殺,制定嚴格安全的隔離、治療、轉運措施,杜絕隔離點內傳染的可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
  • 專家講述疫情心理熱線背後的故事
    新冠肺炎在我省引發的嚴峻疫情,不僅對群眾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也讓不少人陷入心理焦慮中。為此,多日前,我省已陸續開通多路疫情心理諮詢熱線。在一次次電話鈴聲響起,一次次心理疏導中,這些熱線也構築起這場疫情攻堅戰中的心理堤壩。
  • 「快筆小新」:新華社第一位機器人記者
    2015年11月7日,在新華社84歲生日之際,新華社的編輯記者們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同事,他的名字叫「快筆小新」。這是新華社第一位機器人記者。
  • 戰疫心理室 |熱線繼續開通,疫情過後心理重建還需要更長時間
    「宅的時間太長了,在家辦公怎樣才能進入工作狀態?」「定不下心來,每過幾分鐘就要刷疫情新聞怎麼破?」「同事打了幾個噴嚏,會不會是病毒,會不會傳染給我?」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不管是身處疫情漩渦中的患者,還是奮戰在前線的醫護工作者、眾多工作人員,甚至是宅在家中的普通人,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