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流花口,日軍為何很難被全殲?40年後,一位營長說出了原因

2021-01-19 稗史候說

常德會戰期間,第九戰區為策應常德守軍作戰,命令駐守沅江的第九十九軍第92師派部隊進入敵後,斷敵補給,阻敵第274團鄒鵬奇團長帶該團兩個營為一個支隊,營長李晉忻帶了不足兩營兵方力的一個加強營為另一個支隊,統歸鄒鵬奇指揮,任務是經鴨子港、流花口,進出牛鼻灘之線。

接到命令後,李晉忻率領所部支隊很快拿下了鴨子港,此時團長鄒鵬奇發來電令,大意是得悉流花口有倉庫,守敵僅一個中隊,要求李晉忻的支隊攻殲守敵。天亮時發現敵機,為避免無代價地犧牲,部隊分散隱蔽,趁機休息。此時李晉忻心中相當焦慮,主要是敵情不明,地形不明,流花口的日軍絕對不止一個中隊,從鴨子港逃走的200日軍很有可能竄入了流花口,貿然進攻恐怕會遭到重大損失。

李晉忻將情況立刻報告給了鄒團長,請示將其他部隊靠攏過來,免得孤軍作戰不敵日軍。剛剛打下了鴨子港,鄒團長攻擊精神異常旺盛,未把日軍放在眼裡,鄒團長的回覆是:「縱然敵人有一個大隊,我軍有兩個支隊仍佔優勢,情況不明也無妨,到流花口再說。」最後,鄒團長命令李晉忻迅速朝流花口推進,他隨後帶隊趕來增援。

第二天天亮前,鄒團長帶著兩位營長來了,他們在路上抓到了一個敵探,這個敵探是嶽陽人,日軍在流花口的情況就是從這個敵探口中知曉的。但敵探提供的情報是前兩天的,情況並不可靠,為了慎重起見,必須到流花口再找人打探消息。

在當天的偵察中,李晉忻等人從望遠鏡裡看到,流花口是一條小街,只有幾十家房舍,堤上多是茅棚,堤斜面處有幾處瓦屋,沒有炊煙,也看不到行人,靜悄悄地幾乎是一條死街。流花口的地形是複雜的,又設有障礙物,易守難攻。李晉忻等人花了1個多小時才找到兩個老太太,老太太找來住在流花口的一位中年漁民。漁民告訴李晉忻,流花口已經沒有了百姓,日軍在堤壩上修建的三間大瓦屋都是倉庫,至於有多少鬼子,他也不清楚。

漁民提供的情報雖然簡單,但卻非常有用,首先是解除了守軍擔心攻擊會誤傷同胞的顧慮,其次是證實了流花口有日軍倉庫,屬於日軍重要補給基地。為了進一步了解日軍的火力和兵力情況,李晉忻決定親自帶領三個排兵分三路出擊,迫使日軍開火。

當天下午4點,李晉忻率領三個排同時發起攻擊,立即遭到敵人熾烈火力的阻擊,南北街口和三處瓦屋各有重機槍射擊,街上自南至北竟有二十餘挺輕機槍射擊,但未見炮擊。從火力來看,敵兵力絕不止一個中隊從未使用炮兵看,又不像是一個大隊,很可能是湊合在一起的幾百步兵(300人左右)。情況大致了解後,便將攻擊部隊撒回。支隊的營、連長十多個人立即研究攻擊方案。

大家一致認為,攻下流花口對常德會戰極有價值,但敵佔有利地形,火力配備周密,攻擊部隊會有重大傷亡。於是有人主張圍而不打,斷敵前後方聯絡,這樣可以免於過大犧牲,也算完成任務,不少人都贊成這個方案。李晉忻認為,敵前後方聯絡並不只這一條,斷此路不足以致敵死命,意義不大;如果把流花口攻下,則會對犯常德敵軍造成精神上的威脅,才真正有利於會戰,犧牲大一些是值得的,為民族爭生存而流血,是軍人的職責和志向。

這一意見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鄒團長當即批准。幾經斟酌,訂出了攻擊計劃,要點是集中兩個支隊的10門迫擊炮,由炮兵連長統一指揮,掩護步兵攻擊;李晉忻支隊的攻擊目標是街北口及相鄰的兩個倉庫;鄒團以一個營攻擊街南口及相鄰的一個倉庫;任何一處得手即投入預備隊擴大戰果;次日凌晨在鄒團長親自指揮開始攻擊。

常德保衛戰

次日凌晨五時半,支隊炮兵開始射擊,數分鐘後步兵發起攻擊,在敵人火力網裡突進。這個仗是不容易打的,儘管有炮兵掩護,進展仍然十分緩慢,每進一步,都要付出若干人的生命。七時半,敵機三架低飛掃射,支隊攻勢受挫。在進攻中,李晉忻發現街北口的敵火力比倉庫方面弱,於是斷然把攻擊倉庫的兵力轉用過來,向街北口重點突破。

九時稍過攻佔街北口,可是進街口後,日軍的抵抗更兇猛,雙方呈膠著狀態。幸而敵一倉庫起火,火光沖天,爆炸聲震耳欲聾,對敵人形成精神上的壓力。支隊乘此機會再發起攻擊,但僅前進二十餘公尺,就傷亡三十餘人,再無法前進。午後,街內也有幾處起火,但敵人依然頑抗。逐屋爭奪直至日落,只攻佔了二十餘間房子。鄒團部隊仍在堤上與敵相持,未能佔領南街口。

常德保衛戰犧牲的軍官

夜幕來臨,戰鬥暫趨沉寂。李晉忻認為這樣打法即使能攻佔全街,難免會傷亡三四百人,必須改變計劃。於是找到鄒團長,建議調整部署,放棄攻佔街南口的計劃,把兵力轉用於街北段,給日軍留出一條逃生之路,使敵不再死守,然後以絕對優勢,從街北口向南席捲,通使守敵向南逃竄。這樣,雖不能全殲守敵,但可以大大減少支隊傷亡有利於爾後的戰鬥。

鄒團長考慮很久,採納了李晉忻的建議,夜裡重新部署就緒。次日晨六時,支隊以雷霆之勢由北向南壓迫日軍,逐屋搏鬥,戰況至為慘烈。九時未到,已攻下大半條街,日軍放棄了最後一個倉庫,縱火燒房。殘敵龜縮在街南部,燒房焚屍,旋即狼狽逃竄。此役日軍傷亡近兩百人,支隊傷亡兩倍於敵,一條流花口街被全部削平,其狀之慘,令人悚然。

日軍遺留的炮彈

流花口之戰,中國守軍以三個滿編營的兵力和10門迫擊炮圍攻三百日軍,以三倍於敵的兵力將日軍團團圍困,但即使付出兩倍犧牲也無法全殲日軍,最後不得不放開一條路讓日軍逃竄。可見在抗日戰爭中,日軍的戰鬥力和戰鬥素質之高,要全殲日軍並非易事。

上個世紀70年代,李晉忻將此事寫在了回憶錄中,並對日軍作了評價:「日本兵比想像的還要難打!沒有四五倍的兵力,很難將給予日軍重創,更不要說全殲了。這就是抗戰的現實。」

紀念碑

【本文由稗史候說收集抗戰資料、回憶錄整理和書寫,錯漏失誤之處,敬希讀者指正】

相關焦點

  • 老6團主力營「破關殺鬼」,全殲日軍守備隊
    淞滬會戰期間,日軍向蘇州投彈4200餘顆,僅平民就被炸死炸傷數千人;1937年11月19日蘇州城破後,日軍又開始大肆燒殺。 時任3連連長的王萱春率1個排加入攻擊,由於我軍火力處於劣勢,故而採用了將日軍油料引燃火攻的方式。 有日軍衝出來後,我軍則以火力或白刃戰將其消滅,就這樣殲滅了日軍40餘人。
  • 南京陷落後,一位和尚被日軍強迫殺豬,60年後,目擊者說出了結局
    1937年12月13日,隨著隆隆的槍炮聲,南京保衛戰以失敗告終,數萬侵華日軍穿過古老的中華門,衝進了六朝古都南京城,南京淪陷後,侵華日軍佔領了當時國民政府首都的消息,讓整個城市為之震驚,然而,一場更加令人震驚的大屠殺才剛剛開始……
  • 血戰松山,日軍的據點有多難打?一個貴州老兵的經歷說明了原因
    開展後的短短10分鐘內,第一營就傷亡過半,副團長陳一匡的左臂被日軍炮彈炸斷,各營連排長均有傷亡。在第307團攻擊滾龍坡的同時,第308團、309團和榮譽第一師第2團第3營聯合攻擊日軍另外一處據點大埡口。激戰一直打到8月2日,第307團在傷亡了1000多人後,終於打下了滾龍坡陣地。第308、309團也打下了大埡口,堅守大埡口400多日軍被全殲。
  • 歷史解密:日軍大掃蕩,李雲龍三個營長,為何唯獨張大彪存活?
    ,李雲龍三個營長,為何唯獨張大彪存活?悺柼鶪瑪澺會蜵斕勨夒祆鉻瞣鷛倣矴楾嘰乄頯稜奍杫箙嬉乪緂鞩摫爅慫冧聵豞擼鍳笂糞塝熧黇圦涒鬹喗龎鉫錝匣鳱當共軍對日軍實行了百團戰後,吃了不少虧的日軍開始想應對計謀。墔頇疘滜磑瀒澶狌顠廙鍩羊誕璵詭釽蹅睫勴漆邒防聭雈場銼枸靆昴櫟憼狶眂笠磛愆丟欳僨囃礫琠豋鍅兦胱廟歿謋羖後來在山本的提議下,日軍開始對共軍實習了反掃蕩,李雲龍他們在這一戰中損失很是慘重。
  • 1902年張作霖當營長時,手下被日軍打死,報復手段比日軍還狠
    「東北王」張作霖的一生也算是充滿傳奇色彩,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清廷收編,他為人機敏,自從歸順清廷之後,就大力爭取增韞的信任,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東北百姓苦不堪言,張作霖就大力擴建士兵,為今後做準備。
  • 「土八路」全殲日軍「武士道」精銳170人,26個日軍跳火自焚
    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秋,八路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百團大戰,戰役第二階段在淶源縣進行的東團堡殲滅戰最為激烈。此役,「土八路」全殲日軍一個「武士道」精銳士官教導大隊170多人,讓囂張狂妄的侵華日軍發出哀嚎。
  • 南京大屠殺時,為何婦女的遭遇最悽慘?日軍老兵們說出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隊在侵華戰爭期間,犯下的最不可饒恕的罪行,我30多萬同胞在僅僅六周的時間裡,倒在了日軍各種滅絕人性的暴行之下,無論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還是無辜的平民百姓,都成為日軍屠殺的對象,1937年,攻入南京城的五萬多日軍,已經形同野獸一般,將金陵古城變成充滿慘叫的人間地獄。
  • 1938年明鋪之戰:八路軍伏擊戰術的極致,全殲日軍,少佐切腹
    三個團的兵力預計將是日軍的十倍,力爭全殲日軍。 11月16日,三個團按照部署進入陣地,設好了伏擊圈,一切就緒,就等著日軍汽車隊露頭了。 誰知變故突然發生,一個老鄉的毛驢不明就裡,誤入雷區踩響了地雷。這時一架日軍偵察機正在附近,聞聲而來在埋伏區上空徘徊許久。
  •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為何一敗再敗,一位美國四星上將說出根本原因
    在武器裝備方面,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的裝備不如日軍。然而,在抗日戰爭後期,由於美國,的幫助,一些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提高,少數軍隊的武器裝備質量水平超過了日軍。然而,面對日本的進攻,國民黨軍隊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儘管它偶爾獲勝,但也遭受了重大傷亡。許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但美國四星上將約瑟夫史迪威,這些非常熟悉國民黨軍隊情況的人,可以看得很清楚。
  • 日軍侵佔香港後,為何沒有佔領澳門?日本商人對何鴻燊說出實情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大舉進攻中國香港。 12月25日,總督楊慕琦宣布投降,香港淪陷於日寇之手。
  • 抗日戰爭萬家嶺大捷,薛嶽全殲日軍師團,為何卻留下一大遺憾?
    抗日戰爭廬山戰役時期,國軍第九戰區前線總指揮薛嶽曾取得了舉世震驚的萬家嶺大捷,成為了抗日戰爭時期唯一全殲日軍整師團的戰役。1938年9月,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意圖派遣第一零六師團進入山區,迂迴到國軍防線後方發動側擊,結果日軍進入山區後便迷失方向,被薛嶽所部重重包圍於萬家嶺。
  • 抗戰中我軍最血性的營長:以一營兵力死戰日軍精銳,後全部殉國
    而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被裡面那個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的姚子青營長所感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愛國英雄的故事。在1926年,一名文弱的青年人選擇報考黃埔軍校。不過,他一來到考官面前,大家都笑了。他文質彬彬,一臉的書生氣,還戴著一副厚眼鏡,根本就不像一個軍人反而像一個書呆子。考官一開始準備拒絕他,不過卻被他演講時所表現的拳拳愛國之心所感動,於是就收了他當一名普通的學員兵。
  • 120師平原地區連續包圍,殲滅日軍吉田大隊
    戰鬥打響後,日軍很快將3營包圍在村裡,並切斷了3營同團部的聯絡。3營在營長王祥發的指揮下,不但頑強固守,還利用反衝鋒大量殺傷敵人,使日軍數次猛攻均未得逞。日軍惱羞成怒之下開始釋放毒氣並焚燒房屋,隨後雙方展開逐街逐院的爭奪,3營不得不退守到村東的一角,竭盡全力拖住敵人,以待主力黃昏時展開全線反擊。
  • 少將詹大南:19歲救徐海東軍長,曾全殲日軍運輸隊,2020年逝世
    其中有一位將軍最為讓我佩服,他叫詹大南少將。因為他打仗勇猛,從軍幾十年,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一生立功無數。詹大南少將有幾個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詹大南出生於1915年,他是安徽省六安市人。14歲的他受到了立夏起義的影響參加了革命,兩年後他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在紅軍隊伍裡,詹大南一個普通的士兵開始做起,他打仗勇猛,反應敏捷。
  • 每年燒一面自己的軍旗,美軍第2工程營營長:都是朝鮮留下的病根
    二戰期間,日本天皇授出444面聯隊軍旗,戰敗後,443面聯隊旗被燒毀,在中國戰場燒掉179面,只有一面被一個不守規矩的士兵保存下來,目前保存于靖國神社,每當一個聯隊面臨全殲的危險時,就必須焚燒軍旗,日軍稱之為「奉燒」,一旦丟失軍旗,將是整個聯隊的奇恥大辱,編制將會被撤銷,主要軍官要剖腹謝罪,日軍聯隊的護旗手必須是聯隊內最優秀的上尉軍官,整個二戰期間,中、美、英、蘇等各國盟軍,消滅 百萬日軍
  • 「萬家嶺」日軍屍橫遍野,眼看就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可惜天意弄人
    萬家嶺盆地示意圖侵華日軍一○六師團一○六師團1938年5月在日本熊本、鹿島兒、大分、宮崎四個縣編制而成,它是徵召的預備役人員臨時組建的,隸屬於日軍第十一軍,是該軍的二等師團戰鬥力相對較低。1938年10月2日,岡村寧次要求恢復元氣的一○六師團主力部隊進軍至瑞昌西南方向的萬家嶺地區,企圖包抄我軍後路。因此地地形錯綜交雜,日軍經常迷路,殊不知此時一○六師團12000餘人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 日軍「牛刀專家」偷襲我120師後方,賀龍怒火中燒全殲這股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9月,賀龍率領八路軍120師在河北省靈壽西北的陳莊村打了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全殲日本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旅長水原義重少將率率領的日偽軍,打得水原義重受重傷,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1939年8月,賀龍等率領120師向晉察冀邊區腹部轉移,9月中旬到達河北省行唐集結整訓。
  • 抗日神劇中不堪一擊,真正日軍有多強?抗戰14年沒能全殲1個師團
    從1895年的甲午戰爭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勝利。這50年內,日本屢次侵略中國,派出大量的日本軍人踏上中國的土地。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擁有數百萬的軍人,而日本不到200萬軍人。由於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遠遠落後於日本,中國為了打贏抗日戰爭,付出超過3500萬人的傷亡,可以算是二戰中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歷史上日軍山崎大隊並非被八路軍獨立團全殲,而是由川軍所為
    1941年12月日軍第11軍集中四個師團、兩個旅團、三個支隊以及航空兵一部共約12萬人第三次向長沙發動進攻,史稱第三次長沙會戰。當時第九戰區所屬川軍第20軍軍部及直屬部隊當時駐防在平江水口嶺,所屬第133師駐關王橋,第134師駐唐家坳。會戰開始後,第20軍接到的命令是在新牆河以南、汨羅江以北阻擊日軍三天,掩護長沙地區的主力部隊完成防禦部署。
  • 八路軍繳獲大量日軍軍靴,為何還穿草鞋?老兵們說出了真相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一段無比苦難的歷史,這期間無數戰士為了保家衛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八路軍當時武器裝備落後,物資緊缺,很多戰士都穿著草鞋上戰場,經過幾天幾夜的行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