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雜談》由前國防大學教員、史軍事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的人數比日本侵略軍的人數多得多。在武器裝備方面,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的裝備不如日軍。然而,在抗日戰爭後期,由於美國,的幫助,一些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提高,少數軍隊的武器裝備質量水平超過了日軍。
然而,面對日本的進攻,國民黨軍隊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儘管它偶爾獲勝,但也遭受了重大傷亡。許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但美國四星上將約瑟夫史迪威,這些非常熟悉國民黨軍隊情況的人,可以看得很清楚。他曾在筆記本上寫下國民黨軍隊的八個印象,實際上是八個評價:
1944年,中國軍隊實際上由324個師、60多個旅和89個各有2000人的所謂遊擊隊組成。
約瑟夫史迪威1883年出生於巴拉特卡市,佛羅裡達州,美國,1904年畢業於西點軍事學院。早在抗日戰爭前,他就擔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在中國,工作期間,他對中國政府的腐敗有所了解。1942年3月,他被派往中國擔任蔣介石,盟軍戰區總司令,這使他與蔣介石和國民黨的軍政官員有了密切的接觸,加深了他對政府「腐敗、疏忽、混亂和無望」的印象。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講述了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基本原因。
正是由於與國民黨官員和國民黨軍隊的長期接觸,史迪威深切地感到不可能依靠國民黨政府來領導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因此,他把以上八點寫在筆記本上,得出結論:依靠國民黨軍隊是很難打敗日本軍隊的。
雖然史和迪威對國民黨軍隊的看法有點極端,但他們基本上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其中大部分是國民黨軍隊的事實。這也是史迪威在抗戰前擔任駐天津美軍司令和中國大使館武官以來,長期積累的印象,以及多年後在中國進行調查的結果。
例如,關於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和人員編制,他的評價和實際情況基本一致。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國民黨統治區物價飛漲,國民黨軍隊官兵的工資很低,使他們很難消費,更不用說養家了。另一方面,國民黨將領有許多孩子。例如,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有六個孩子,不能依靠正常的工資生活。所以國民黨的將領基本都吃空餉。
例如國民黨軍隊的編制有五萬多人,但實際上有許多只有二三萬人。例如,在參加松山,戰役的第8集團軍,一位名叫王光煒的指揮官在戰後被調到第8集團軍。軍需官告訴他:
陸軍司令指示輜重團的士兵人數為5000人。現在有2000多名士兵。以後提交的報告將根據超過的數量。
因此,國民黨軍隊的指揮員和教員基本上是富裕的。例如,1949年冬天,貴州解放前夕,何紹周,第8集團軍司令從大陸逃到海外,在香港做生意,在巴西當橡膠種植園主,過著富裕的生活。
多給一點的營長和團長基本上能養家餬口,但普通士兵,包括下級軍官,只能靠微薄的工資生活,有時還會餓著肚子去戰場。這樣的部隊如何有效?
所以史迪威在另一封信中寫道:
我對中國士兵和中國:人民有信心,他們從根本上說是偉大和講民主的,但是管理不善。
因此,有些人評價國民黨軍隊:一流的士兵,二流的軍官,三流的將領。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還是有道理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