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敗得那麼快?參戰美軍曾說出實情

2020-12-11 陣匠

海灣戰爭爆發的前夕,剛剛經歷過「兩伊戰爭」洗禮的伊拉克軍隊可謂正出於熱血狀態,對外態度強硬。雖然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和伊朗兩國的軍隊表現得並不出色,但是在基建設施上確實分毫不差的。從世界各地購買的先進武器裝備層層武裝,整個伊拉克軍隊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在薩達姆一聲令下,伊拉克對科威特發起進攻,勢在必得。

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無視聯合國安理會的警告,以維護科威特主權為由強勢介入了這場戰爭,戰況瞬間扭轉。美軍先是搶奪了制空權,一眾先進戰機對著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一頓狂轟濫炸,隨機出動地面部隊,僅僅用了100個小時就結束了地面戰鬥,伊拉克敗得十分迅速。這場堪稱典範的現代化戰役,直接也「打醒」了中國,讓我國意識到軍隊和武器裝備現代化改革的必要性。

按理來說,伊拉克當好自稱全球第四,常規軍事實力的確不弱,在海灣戰爭中為何敗得這麼快呢?主流的一個觀念還是美軍武器裝備上的絕對壓制。美國當時的武器裝備已經實現了現代化更新,就空軍來說,F-117隱身戰鬥機、F-15E轟炸機以及F-18超級大黃蜂就已經大批量服役,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在猛烈的炮火下形同虛設。同時,各種戰略飛彈和衛星定位系統也被運用於戰爭之中,精準的打擊直接讓伊拉克的通訊與防禦系統趨於癱瘓。

關於伊拉克的迅速戰敗,美國第二裝甲兵團的約翰·麥加接受媒體的採訪時曾經說出實情,還有另一個原因:他們所在的裝甲部隊在攻克伊拉克的地面防線時,一路少有抵抗,即使是偶爾遇到了偵查部隊,也只是象徵性地朝著他們開了幾槍邊舉手投降了,並且還走過來主動同他們握手。

這些士兵其實是兩伊戰爭期間被強制徵兵入伍的葉派教徒,他們不想為薩達姆政府賣命,只想放棄抵抗回到家中與親人團聚。還有傳言稱,一些伊拉克的裝甲部隊士兵不滿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在向美軍投降後,便選擇加入了聯軍的一方,轉頭攻擊薩達姆軍隊。由此可見,並不只是因為美軍太猛,伊拉克軍隊的消極抵抗、厭戰心理以及保守過時的作戰思想是導致伊拉克軍隊迅速崩盤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傷亡十萬,為何只打死了1百多名美軍?
    海灣戰爭的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是世界上富得流油的小國家,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石油,該國的石油資源佔世界石油資源的10%,是世界第四大石油輸出口國。縱觀這場戰爭,美國以先進地飛彈精確的打擊伊拉克軍隊,讓伊拉克軍隊時刻在被動之中。不管是伊拉克空軍還是陸軍,都沒有發揮出自身的實力,就已經被美軍打到癱瘓的,從而贏得了戰爭的主導權和控制權。
  • 海灣戰爭美軍才死100來人,而伊拉克戰爭卻死近5000人,為什麼?
    海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是近30年來影響力最大的兩場國際戰爭,這兩場戰爭充分展示了美國的軍事實力。然而,同樣是美國針對伊拉克的戰爭,海灣戰爭美軍才死了100來人,而到了伊拉克戰爭卻死了近5000人,為什麼死亡人數會相差這麼大呢?
  • 海灣戰爭,只堅持了42天的伊拉克為何沒成為第二個越南?
    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
  • 42天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敗的有多慘?
    「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先後對伊拉克實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風暴」、「沙漠軍刀」等軍事行動,以制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發動的一場地區局部戰爭。「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欠下75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其中就有科威特150億美元。另外科威特國內有800億美元的國家儲備金,完全可以還清所欠債務。 第三、提高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伊拉克一直謀求中東地區的大國地位,而面對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強國,伊拉克皆沒突破口,科威特則成了實現戰略突破的關鍵地區。
  • 如果將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軍隊換成解放軍,結果會是什麼樣?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同時也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給中國軍隊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讓我軍第一次意識到戰爭還能這麼打,甚至網上有傳言稱當時我軍直接將蘇聯的軍事教材扔進垃圾桶,高級軍官集中在一起研究美軍的現代戰爭理念。
  • 中國專家認為,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會走越南老路,結果被上了一課
    美國是一個閒不住的國家,閒不住的具體表現就是二戰結束後參戰次數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了,而且就算有過慘敗,也沒能消磨掉他們對戰爭的熱情。在越南戰爭裡,美國深陷戰爭泥沼中難以自拔,打了20年以後美國最終還是失敗了,而且還損失了起碼2500億美金,連本國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到底慘敗到什麼程度?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海灣戰爭從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開始到結束,耗時42天,一場降維打擊,直接造成伊拉克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兩伊戰爭打了將近8年損失3500億美元),從此伊拉克經濟被歐美控制,人民生活質量直接從之前的富有下跌到貧窮(戰前人均GDP400美元,戰後不足戰前1
  •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到底多慘?被39個國家圍攻,一敗塗地
    此時在中東美國的利益被伊拉克給侵犯了, 為了能控制中東, 美國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當時的伊拉克通過大量的軍購, 薩達姆擁有了一直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強大軍隊, 於是發動了科威特戰爭入侵科威特, 在24小時內就佔領了科威特。美國看到了自己在中東了利益被侵犯了, 這是完成了軍隊信息化的美軍戰爭機器已經開始了轟鳴。
  • 蘇聯最快的戰鬥機,名震一時的米格25,為何在海灣戰爭中不堪一擊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裝備著大量蘇式戰機的伊拉克,遭到了戰機更先進的美軍的碾壓式攻擊。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鬥機想要通過速度優勢來對付美軍戰機,卻總是被美軍抓住弱點近身纏鬥,最終被美軍戰機擊落。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米格25戰鬥機最多只擊落了一架美軍戰鬥機(有爭議),真實戰績極可能是"零蛋"。米格25戰鬥機是冷戰時期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之一,即使米格25戰鬥機不如美國的三代戰鬥機,也不至於被打出"零蛋"的成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米格25戰鬥機在海灣戰爭中不堪一擊呢?
  • 現在有幾個國家能達到美國打海灣戰爭的實力?美軍怎樣顛覆了大家對...
    有人說美國的海灣戰爭幾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這個由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組成的與伊拉克戰爭的局部戰爭並沒有剷除薩達姆政權,與此同時還給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
  • 海灣戰爭後,柯林頓在任期間,為何不一鼓作氣推翻薩達姆政權
    可是推翻一個政權,就得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好治理伊拉克。 對於美國來說,推翻伊拉克現有政權後,如果不扶持一個親美的政權,那麼將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不切合美國的中東戰略。一旦薩達姆被自己推翻了,然後自己拍拍屁股就走人的話,一旦又出現了第二個敵視美國的新政權,繼續和美國對著幹,那和不推翻薩達姆政權有什麼區別!
  • 美軍為何敢打伊拉克,卻不敢對伊朗動手
    上個世紀的海灣戰爭是美國這麼多年來少有的正義戰爭,不管這場戰爭發動的背後美國夾帶了多少私貨,僅僅從宏觀角度來看的話它就是符合國際公理的。海灣戰爭的爆發原因其實要追溯到更早之前的兩伊戰爭,就是因為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欠了科威特不少錢,想賴帳不還才導致了海灣戰爭的爆發。
  • 海灣戰爭時期,把伊拉克換成中國,能頂住幾天?
    導語:海灣戰爭時期,把伊拉克換成咱們的話,能頂住幾天?答案別不信海灣戰爭爆發,美軍採用信息化作戰打擊伊拉克軍隊,通過拿下制空權,配合陸軍以及海軍,實施境內全方位打擊,將伊拉克軍隊的通訊、網絡、道路、電力措施摧毀,牢牢地掌握主動權。
  • 伊拉克和伊朗僵持了八年,為何遇到美軍後不堪一擊
    伊拉克和伊朗僵持了八年,為何遇到美軍後不堪一擊 伊朗與伊拉克,在同一級別上,八兩對半斤,所以能打上十年八年的。海灣戰爭是伊拉克與美帝,不在一個級別上。美帝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小夥,伊拉克是三五歲的小孩,當然是不堪一擊。
  • 蘇萊曼尼為何現身巴格達機場 伊拉克總理說出實情
    來源:觀察者網【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此前被美軍空襲身亡。他當時為何出現在巴格達機場?赴伊拉克又是所為何事?伊拉克總理邁赫迪1月5日在議會特別會議上透露了實情。邁赫迪表示關係緊張的沙特和伊朗此前正就緩和矛盾展開對話,伊拉克則承擔中間人的角色。邁赫迪透露,蘇萊曼尼本次赴伊拉克就是專程傳達伊朗給沙特的回信。邁赫迪當天原定與蘇萊曼尼舉行會談。誰知剛到巴格達機場,蘇萊曼尼就遭美軍「暗殺」。
  • 伊拉克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處在何種水平?能打贏美軍嗎?
    在那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徹底擺脫了越南戰爭失利所帶來的陰霾,動用大量先進武器向世界演示了現代戰爭的打法,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此同時,海灣戰爭也為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2003年,美國打著消滅恐怖主義的旗號,直接繞過聯合國,聯合英軍發起了伊拉克戰爭,僅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攻佔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迅速橫掃當時的伊拉克軍隊,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美軍的強大。那麼,面對剛打贏伊拉克戰爭的美軍,當時的解放軍打能贏不?下面我們就來精確的比較一下。
  •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為什麼不是美軍的對手?
    海灣戰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結果被美軍一舉擊敗。伊拉克的最大困難是地形和指揮系統,海吉夫戰鬥還是很經典的,但最大的失誤還是沒有依託超大城市組織殊死防禦。說到底老薩的遜尼派統治根基不穩,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的美軍對超大城市的攻堅,除了拆樓都並沒有太好的戰法,雲爆彈也不行。
  • 為什麼說當年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
    1、戰爭時間短,坐擁百萬伊拉克軍隊的薩達姆只堅持了43天,就全線潰敗。可笑的是,在戰前,薩達姆還曾放下豪言:讓伊拉克成為第二個越南戰場,作為後人再看這件事兒的時候,屬實有些搞笑。2、多國聯軍的傷亡非常少,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美軍以148人陣亡,458人受傷的傷亡輕鬆贏下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如此,這148人中,還有35個人死於友軍誤傷,因此真正死在伊拉克軍隊火力下的只有113人。
  • 海灣戰爭中,中國造坦克被大量擊毀,我國專家實地考察後氣得不行
    相信軍迷朋友們,對當年那場號稱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現代戰爭的海灣戰爭都印象頗深。掌握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裝備的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彰顯出強大實力,GPS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精確制導武器、隱身戰機等眾多武器裝備輪番上陣,將號稱中東一霸的伊拉克軍隊揍得滿地找牙、潰不成軍、損失慘重。
  • 30年前伊拉克出動43個師,拼死15萬大軍,為何只打死27名美軍?
    作為現代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直到今天都被人們津津樂道,其中被談論最多的除了中東梟雄薩達姆的敗亡原因外,另外一個就是恐怖的戰損比。尤其是30年前爆發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美軍更是向全世界交出了一副「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