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與越南戰爭中的北越可以說完全不同,這兩場戰爭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相比於北越與美國爭鬥十多年,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42天就被完全擊敗,這其中空襲佔了38天,地面戰僅有100小時。實際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潰敗,不僅令全世界軍事專家們一片譁然,也令美軍內部感到震驚。那麼當年號稱是世界第三的伊拉克,為何沒有像北越一樣,而是僅僅42天就徹底潰敗呢?
首先,戰爭的性質和背景完全不同。美軍自1961年開始介入越南戰爭,當時美蘇冷戰正處於白熱化階段。雙方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的大規模對抗。而分裂的越南正處於美蘇對抗的最前沿。美軍介入越南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東南亞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全面倒向蘇聯。而北越則是為了解放並統一全國,趕走美國侵略者和外國代理人。這使得越南戰爭實際上成為了美蘇冷戰白熱化階段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海灣戰爭的起因卻是伊拉克由於兩伊戰爭的消耗,國內經濟形勢非常糟糕,而且還欠下了巨額外債,薩達姆為解決經濟問題而直接武力入侵科威特。自二戰結束以來,基本上很少出現一個主權國家被另一個主權國家直接出兵佔領的事,這引起了全世界的不滿。當時冷戰行將結束,蘇聯馬上就要解體,冷戰的鐵幕已經鬆動。而美國和海灣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決心教訓一下伊拉克,這獲得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其次,北越的身後有蘇聯等兩位大佬以及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不僅給武器給物資,中國甚至直接派部隊支援北越防空、指揮、物資運輸等。美國由於擔心中國出兵,始終不敢大規模轟炸和入侵北越。這使得北越有了穩固的大後方,不僅可以接收援助還可以整訓部隊,對北越的堅持作戰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而伊拉克呢?不僅蘇聯一言不發,美國決心收拾他,世界上就沒幾個國家真正支持伊拉克。伊拉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對抗聯合國組織的多國部隊。本來伊拉克經過兩伊戰爭的消耗,早已虛弱無力,薩達姆窮兵黷武豈能不敗。
同時,越南的熱帶雨林氣候和複雜的地形,使得美軍的技術優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當時美軍與北越的武器並沒有太大的代差。反觀海灣戰爭,伊拉克平原沙漠的地形非常利於美軍高技術武器的發揮。而且美軍總結了越戰的經驗,推出了現代化高技術武器為核心的高度機械化作戰模式,讓當時的伊拉克完全沒有招架之力。伊拉克雖然此前與伊朗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但雙方的戰術非常低劣,被西方觀察家譽為使用現代武器打了一場原始的戰爭。同時,伊拉克雖然號稱軍力世界第三,但其裝備的技術水平與美國存在代差,這些都使得伊拉克在美軍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此外,越南戰爭中的北越是為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在國家內部很有凝聚力。而薩達姆通過一系列血腥手段和殘酷鎮壓清除國內異己勢力,推行獨裁統治,導致國內人心惶惶。又與伊朗經歷8年血戰,國家從中等富裕一路達到了。雖然看起來伊拉克軍力龐大,「貧困線」以下。實際上很多軍人都是出工不出力,與美軍一經接觸要麼潰逃,要麼投降。伊拉克的慘敗也就順理成章了。
綜合來看,當年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無論是在軍力、國際環境還是民心方面都不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對手。與當年越南戰爭性質和背景方面也是大相逕庭,自然無法像北越那樣取得最後的勝利。伊拉克的失敗從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時起,就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