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對進口冷鏈食品把關 「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2020-12-14 合肥網

天津進境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檢測出新冠病毒,讓國內冷鏈市場在疫情下的安全性再度受到廣泛關注。11月9日,國務院發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防疫。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10日探訪合肥批發市場、超市、口岸了解到,目前合肥冷鏈市場進口、銷售、檢驗、防疫都處於嚴控中,批發市場從7月開始禁止儲存、銷售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及冷凍肉製品,合肥口岸將進一步加強全面消毒和防疫,疾控部門對冷凍食品經營戶兩個月全覆蓋檢測一次。

周谷堆市場:從7月起已禁止銷售進口冷鏈食品

11月7日,天津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檢測出新冠病毒,其中一名冷庫裝卸工人和一個冷庫門把手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疫情持續受到市民的關注,而冷凍食品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合肥在售的海鮮安全嗎?可以放心吃嗎?1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來到周谷堆批發市場,受疫情影響,冷凍食品批發區顯得有些「冷清」。

記者從周谷堆批發市場管理處了解到,自今年7月開始,周谷堆全場禁止儲存、銷售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及冷凍肉製品。

「我們現在沒有進口的肉!」海鮮店主葛先生正在自家的冷庫整理貨物,為了防寒,他穿上軍大衣。「我們現在每一件貨,要求所有的海關證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必須要齊全,否則不敢收貨。」葛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檢驗流程可以用嚴苛來形容。「中國海關延遲15天檢測,檢測之後,經過抽檢、樣品化驗之後才能放關,然後再發往各地方。」葛先生一邊介紹店內的情況,一邊從貨架取出一疊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記者注意到,這些證明詳細記錄了發貨人、品種、重量、輸出國家、運單號、入境口岸以及入境時期等信息,「這些都是每批貨的相關證明,安全度很高的。」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周谷堆海鮮批發市場內顯得比較冷清,巴沙魚、翡翠螺、扇貝肉、老虎蟹等海鮮食品都被「冷落」在冰櫃裡。「從早上到現在,我坐著都沒動,完全沒有生意!」店主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從疫情發生後,生意變得大不如前。「以前做海鮮生意很不錯,我們店大部分都是從泰國等國家進口海鮮食品。」面對現在的困境,張女士感嘆差別非常大。「現在海鮮食品幾乎賣不掉!」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從人員到渠道都是嚴格把控,不過她覺得管得嚴是好事。

實際上,自疫情反覆後,廣大市民對食品關注度提升不少。「由於批發市場人員密集流動性比較大,今年年初,在區防指統一指揮調度下,周谷堆批發市場採取『一進三出』、疫情防控關口前移實施方案,即和平路口只進不出,鍾油坊路、月亮灣路、水東路三條道路只出不進。進場人員需刷身份證、測體溫,戴口罩。」周谷堆市場質量安全部主任黃信龍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為了保障廣大客商、客戶的安全,周谷堆批發市場決定從7月中旬開始,在市場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情況下,為從嚴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切實保障廣大客商客戶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周谷堆市場全場禁止儲存、銷售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及冷凍肉製品。「這次天津被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冷凍食品,我們立即在市場進行全面排查,沒有這類貨物。」黃信龍表示,這兩天我們將繼續進行排查,一旦被查出有進口冷凍食品,將立即聯合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對入境檢疫證明、進口報關單據和核酸檢測合格報告等索證索票材料不全的經營戶進行立案查處,勒令退市。

「周谷堆市場深刻認識到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嚴密落實屬地主體責任,『體檢式自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確保疫情防控責任落到實處。」黃信龍介紹說,市場每天進行大量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要求經營戶及上班工人,每天掃安康碼、測溫、戴口罩。瑤海區疾控中心每個禮拜都會在市場對冷凍肉製品、冷庫、人員進行核酸抽檢,確保投放到市場的食品安全性。

大型商超:每批次都要有核酸檢測報告

10日上午,在合肥百大合家福超市天鵝湖店二樓,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看到,冰櫃裡各類冷凍食品種類繁多,包括麵點、水產、牛排、禽肉等等,不過細看產地,絕大部分是國產的。一款撒鹽牛排標明原料產地紐西蘭,但生產廠家是上海青浦區一家食品公司。另一款冷凍巴沙魚柳,標明原產國為越南,由上海一家公司負責經銷。

在合肥天鵝湖萬達的永輝超市,冰櫃裡陳列著深海鱈魚、挪威北極鱈魚扒等商品。一款挪威北極鱈魚扒標明原料原產國挪威,生產商則位於上海和青島。另一個冰櫃裡碼放著滿滿的巴沙魚片,包裝標明原產國為越南。

在位於合肥南二環附近的北京華聯超市,進口冷凍食品的種類更多一些。紐西蘭淡奶油、德國黃油、日本和牛、澳大利亞牛排、阿根廷紅蝦等。一位店員告訴記者,像和牛、澳洲牛排等進口肉類雖然價格相對貴一些,但口感不錯,還挺受歡迎。

合肥百大合家福天鵝湖店店長梁華貴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該店一直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包括要求來店顧客和員工戴口罩、測體溫、掃安康碼,加強環境消殺、建立員工健康登記制度等。目前,門店絕大部分冷鏈食品都是國產的,在進口冷鏈食品的進場和銷售方面,也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除了要求進場銷售商品票證齊全,每一批次商品必須有核酸檢測報告,街道、市場監管部門也會定期上門檢查。」梁華貴介紹,不僅進口冷鏈食品,對超市內銷售的鮮活水產政府相關部門也會上門抽檢,進行核酸檢測。相關部門還會不定期上門對門店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抽檢,「這個月初剛剛抽檢過一次,應該是近期的第四次了。」

永輝超市合肥天鵝湖萬達店店長徐波介紹,超市內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主要包括肉類、海鮮類等,產地來自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等地,在生鮮類商品中佔比不算大。這些進口冷鏈食品由永輝統一採購,然後再發往各門店銷售。所有商品都必須票證齊全,包括海關檢驗報告、食品安全許可證,批次核酸檢測報告等。「沒有這些進不了系統,沒法上架銷售」,徐波說,進口冷鏈食品在入物流中心冷庫前就進行了消毒,到達門店卸貨前,門店還會對外包裝進行再次消毒,所有員工要求戴口罩、手套,勤洗手。「也是為了保障員工有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他介紹,街道、所在區相關部門會定期上門檢查商品票證,對冷凍水產區的刀具、下水道等進行採樣檢測。「還有省級抽檢、市級抽檢,都在不定期開展。」

冷凍食品經營戶 核酸檢測全覆蓋

合肥新橋機場進境指定口岸:生鮮進口量比去年減少超50%

生鮮進口量比去年減少50%以上,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進境指定口岸今年受疫情影響進口水果和龍蝦下降,每一批貨物到達合肥口岸,按照國家、省、市規定,由專業檢驗人員戴口罩、穿防護服進行檢測、消毒。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相關部門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地方政府出臺的實施細則,嚴把進境口岸生鮮進口關,嚴格實施檢測、消毒、備案。

「所有經合肥口岸進口的生鮮食品,都是嚴格查驗的」,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口岸辦負責人10日介紹。近年來,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相繼獲批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食用水生動物指定進境口岸、冰鮮水產品進境指定口岸,每年車釐子、龍蝦、三文魚等會通過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國際航班運抵合肥口岸。根據國家檢驗檢疫流程,口岸對進口水果、水生物、冰鮮都執行最嚴格的檢驗流程。即使非新冠疫情年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進境口岸都由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共同對進口生鮮等進行安全檢驗,之後再由相關運營公司統一發往省內以及省外市場。

據介紹,今年疫情期間,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進境指定口岸進一步加強進口檢疫檢驗,工作人員全程佩戴口罩、穿防護服、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檢驗,重點防範進口食品等貨物存在新冠病毒等情況出現。截至目前,合肥口岸尚無一例境外進口生鮮檢測出現疫情狀況。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把關。」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口岸辦負責人介紹,根據9日國務院發布的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海關、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將合力進行監管,地方政府負責落實屬地責任。合肥口岸將根據屬地責任和工作細則,會同上述部門共同進一步加強進口生鮮食品等的全面消毒和防疫工作,同時將督促相關運營企業加強環節中的消毒和防疫工作。

據了解,今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進境口岸於6月恢復國際貨運航班,截至10月底共進口車釐子、龍蝦14單約800噸,三文魚今年尚未進口。

疾控部門:每個商戶核酸檢測採樣連人帶貨至少六個

穿上隔離衣,戴上口罩、鞋套、手套、帽子,全副武裝後,方奇花與同事一起在周谷堆農貿市場進行每周一次的例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11月10日大清早,合肥市瑤海區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方奇花像往常一樣,對周谷堆冷鏈食品商戶進行核酸抽樣檢測,「每戶連人帶貨六個樣,一上午總共要採將近60個樣,兩個月左右全覆蓋一次。」

當天上午,方奇花與另外一個同事一起組成一個抽樣組,「一個負責登記,一個負責採樣。每個冷鏈食品商戶採集一名工作人員的咽拭子,貨物一般採集四五個樣品,保證每戶不少於5個樣。」相對來說,商戶工作人員只要不與以往抽樣檢測人員重複,咽拭子採集更容易一些。而貨物是採集塗抹樣,「冷凍食品外包裝上,膠帶纏繞處等人手容易接觸到的地方是重點,用棉籤把邊邊角角都塗抹到,防止有遺漏。拆開外包裝後,也是選擇冷凍食品被人手接觸到的地方採集塗抹樣。此外,還要採集商戶經營場所環境樣品,比如門把手、地面、貨架等,還要進入冷庫採樣,保證樣品的可靠。」就這樣,一家商戶的採集就要花費十來分鐘,每次採樣都是幾組同時進行。「之前天熱,要進冷庫抽樣,一會冷一會熱,幾組隊員全部都感冒了。現在入秋,溫差沒那麼大,進冷庫抽樣要好一些。」

合肥市瑤海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吳海寶介紹,周谷堆有將近500家冷鏈食品及相關產品經營戶,進入常態化檢測後,每周檢測一次,每次60戶左右,兩個月完成全覆蓋一次。「每次按照經營戶的分布,挨個進行人、貨抽樣,抽取的樣品1天內就會出檢測結果。」對於抽樣的冷凍食品,抽檢人員會貼上標籤,要求商戶兩天內禁止銷售,「如果兩天內沒有消息,說明沒問題,可以往外銷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吳海寶說,由於前期發生多起進口冷凍食品上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的情況,目前周谷堆市場進口冷凍食品數量已經很少,「對於進口冷凍食品和經營戶,我們將一直持續重點監測,從源頭防控新冠肺炎病毒。」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劉媛媛 張永 郜徵 通訊員 江婷 汪婷 文/攝

天津進境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檢測出新冠病毒,讓國內冷鏈市場在疫情下的安全性再度受到廣泛關注。11月9日,國務院發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防疫。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10日探訪合肥批發市場、超市、口岸了解到,目前合肥冷鏈市場進口、銷售、檢驗、防疫都處於嚴控中,批發市場從7月開始禁止儲存、銷售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及冷凍肉製品,合肥口岸將進一步加強全面消毒和防疫,疾控部門對冷凍食品經營戶兩個月全覆蓋檢測一次。

相關焦點

  • 滿洲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 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抗擊新冠肺炎)滿洲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 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中新網滿洲裡12月13日電 (記者 張瑋)13日,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稱,該市將嚴控進口冷鏈食品,並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 永興縣組織收看全省加強冷鏈食品 監管嚴控疫情風險視頻會議積極...
    鑑於當前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特殊形勢,為有效防範冷鏈食品汙染風險,落嚴落實落細「人物同防、應檢盡檢」工作要求,12月10日上午,湖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全省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推進會議,我縣認真對待並組織相關部門收看視頻會議。
  • 屯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縣委聯防聯控有關要求,嚴防嚴控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傳播風險,12月3日上午,屯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問題為導向,通過組織召開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小組會議和現場檢查的方式,對屯昌縣7家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摸底排查,對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責令相關經營單位立即整改
  • 合肥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須實名登記,有市民戴一次性手套採購
    嚴格實行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餐飲、貯存單位新購進進口冷鏈食品報備管理制度,凡從合肥市域外購進進口冷鏈食品,須於產品到達24小時前,從合肥市內購進進口冷鏈食品,須於食品到達後當天,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所報送備案。
  • 首單進口凍大馬哈魚入倉!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據悉,該批次凍大馬哈魚將抽樣採集36件樣本,隨後將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城陽區市場監管局針對進口冷鏈食品最新要求,派工作人員入駐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對申報入場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全過程監管。
  • 今年不行,進博會暫停進口冷鏈食品試吃
    本屆進博會市場監管保障重點是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  第三屆進博會冷鏈食品貯存、運輸、加工分裝等環節的疫情防控,成為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  10月19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張準民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出於嚴防嚴控疫情等原因,去年受歡迎的三文魚、金槍魚等進口冷鏈食品的試吃今年將暫停。
  • 青島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啟用並運行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劉承鑫 孟令勝)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
  • 進口冷鏈食品安不安全?直擊金山超強管控→
    進口冷鏈食品安不安全?經排查,目前金山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共計336家(其中生產單位99家、經營單位237家);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18家(其中生產單位61家、經營單位57家);從事進口冷鏈高風險食品(肉製品、水產品)生產經營單位91家(其中生產單位38家、經營單位53家)。
  • 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
    原標題: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傑 通訊員 曹文靜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據悉,該批次凍大馬哈魚將抽樣採集36件樣本,隨後將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上海市民放心:進口冷鏈食品管理連一塊...
    鑑於全國多地發現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問題,上海從11月16日起採取更嚴管控措施,圍繞「三點一庫」,形成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理。陳璽撼攝 冷庫複製進博會最嚴舉措 11月16日起,上海嚴格落實《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已在口岸環節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除外,其餘從上海口岸入關,進入上海儲存、加工、銷售的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均要實行中轉查驗管理,應當進入中轉查驗庫進行核酸檢測和外包裝消毒。
  • 居民違規網購進口冷鏈食品被罰,官方致歉
    通報全文如下:關於黃州區居民網購涉疫進口冷鏈食品後續處置情況的通報針對網友關心的「黃州區居民違規網上採購進口冷鏈食品排查處置情況的通報」,現就有關後續處置情況通報如下:一、10月28日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第27號通告中對個人所作行政處罰,包括200元罰款,由原行政處罰機關予以撤銷。
  • 成都九部門聯合發布通告 嚴打非法進口冷鏈食品 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2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市市場監管局、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口岸與物流辦、成都海關九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的通告》,進一步加強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進口冷鏈食品行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督查進口冷凍食品監管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
    摘要:12月14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曹昌銀一行赴巢湖市督查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監管和安徽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運行情況,強調要落實主體責任。
  • 多地冷鏈檢出陽性,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王叔叔疾控君啊,最近我看新聞,全國多地發現進口冷凍產品核酸檢測陽性,聽說天津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冷鏈的搬運工啊。嚇死人了!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超市裡的進口海鮮、牛肉還能買嗎?普通人因為進口冷凍食品感染的風險還是非常低的,重點需要做好防護的是那些冷鏈從業者。國家對冷鏈食品的物流和經營出臺了相應的規範、指南,正規市場會提前把關。11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沒有提供消毒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能上市銷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消費者因為吃東西直接感染的病例的情況。
  • 商超醒目位置張貼核酸檢測證明 聊城冷鏈食品嚴監管
    聊城新聞網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紅帥)為全面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我市從2020年12月10日起要求凡是進入聊城境內使用、加工、銷售、貯存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進入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消毒完成後方可銷售。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慄雅婷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 冷鏈食品 還吃不吃?
    冷鏈食品 還吃不吃?另有媒體報導,多地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呈陽性。這些新聞一出,令「進口冷鏈食品」再度進入大眾視野。非偶然!多起進口冷鏈產品檢出新冠病毒!
  • 佛山嚴查進口冷鏈食品!
    12月以來,國內已有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外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為最大限度阻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佛山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監管,切實防範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
  • 開展冷鏈食品專項檢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 | 衝口...
    為深入貫徹執行加強冷鏈食品企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工作有關通知要求,12月18日,衝口街道黨工委委員楊雪帶隊,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10家冷鏈企業進行了逐一上門走訪服務,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此次專項檢查行動,一是嚴格把關冷鏈冷庫企業防控工作。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