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27日訊 春夏之交,省派棗莊市山東藝術學院「四進」工作組入駐的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馬蘭家齊益多多生態農業園內,油菜花爛漫盛開,葡萄樹新葉碧雲層疊。智慧大棚內,粉色番茄、碧綠黃瓜、紫色茄子呈現繽紛色彩,網紋瓜、羊角蜜、綠寶,結出累累碩果,掛滿支架。蔬果的香甜陣陣飄來,一派喜氣洋洋的豐收景象。
馬蘭家齊生態農業園地處棗莊市臺兒莊區馬蘭屯鎮,緊鄰京杭大運河,氣候溫暖溼潤,土地肥沃。棗莊益多多生態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坐落在這裡,是一家以生態農業、精準農業、數據農業、活力農業為經營理念的現代化農業服務企業。益多多生態農業園區生產基地面積500餘畝,果蔬種植面積350餘畝,是「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山東省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棗莊市國家現代化農業示範產業園」「棗莊市第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棗莊市農業龍頭企業」。園區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助力周邊農民脫貧增收,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0000元以上。
今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園區生產經營困難重重,面臨諸多挑戰。為應對突如其來的重大考驗,總經理張永順組織成立防疫志願者小組,園區職工團結一致,共同迎接挑戰,一手抓園區疫情防控,一手抓志願攻堅服務,一手抓復工復產。自3月初,省派棗莊市山東藝術學院「四進」工作組進駐園區以來,按照省委要求,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以紮實有為的行動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中去,助力戰疫,共克時艱,同時採取有力措施協助園區做好復工復產。工作組成員深入田間地頭,與園區的工人同生產共勞動,組織開展愛國衛生活動,結合疫情防控,整治園區衛生環境,加強公共衛生設施管護。積極協助解決園區人員、資金、政策等實際困難,為復工復產提供有力保障。針對疫情期間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工作組建議園區採取以老帶新的方法,對老員工進行技術提升培訓,在新員工中開展業務技能競賽等靈活形式,有效縮短了工人的培訓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作物定植關鍵時期的工人需求問題,保證了生產經營平穩有序進行,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4月上旬,園區復工復產率就已達100%,未因疫情而滯產滯銷。春節以來共組織上市流通蔬果20萬公斤。為使企業行穩致遠,工作組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協助園區藉助國家促進復工復產政策優勢,快速推進淨菜工廠建設土地證辦理等工作,預計完成後將大幅度提高企業效益。
陽光總在風雨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在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經過益多多生態園員工的辛勤勞動,園區也迎來了網紋瓜、羊角蜜、綠寶等瓜果的豐收時節。各類瓜果碩果盈枝,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徐徐鋪展,令人陶醉。工作組加入到園區員工們隊伍中間,採摘、包裝、搬運、稱重,好不熱鬧!每個人都盡情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儘是一派欣欣向榮又熱鬧繁忙的景象!其間還不時有遊客穿梭其中,徜徉拍照、採摘蔬果,體驗鄉村生活樂趣。
作為臺兒莊區省級農業科技園瓜果蔬菜孵化基地,園區下一步將通過前延後伸,構建生產產業鏈和價值鏈,著重發展果蔬的初加工和精加工,深入探索發展休閒農業,推動農業與科技、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建設高效共享共贏的品質品牌。建立淨菜工廠,通過B2B模式重構果蔬供應生態,進行休閒功能開發。努力壯大農業農村發展新功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促進城鄉資源流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在臺兒莊區全域旅遊發展大背景下,工作組將繼續依託學校文化藝術資源優勢,緊密聯繫工作點,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以農旅融合發展為路徑,積極打造電商平臺,構建休閒農業帶,推廣特色農旅線路,做美做靚精品民宿,幫助當地走出一條生態富民之路。」山東藝術學院「四進」工作組組長孔祥華說。我們堅信,只要大家堅定信念,同舟共濟,疫情終會被戰勝,困難終會被克服。那些冬日裡的寒意,也終將會轉換成春天裡的溫煦果香。人們在益多多生態園內揮灑著汗水,充盈著歡樂,洋溢著幸福,「種」出田園好風景,讓農區變景區;「遊」出鄉村慢生活,讓田園變公園,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