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南蘇丹教育部次長一行與中南傳媒就援南蘇丹教育技術合作項目在長沙展開會談。
南蘇丹教育部次長麥可·隆格裡奧致辭。
中南傳媒援南蘇丹項目參與人員發言。
南蘇丹教育部次長麥可·隆格裡奧和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總經理丁雙平展示雙方合作開發的教材。
與會雙方合影留念。
南蘇丹教育部次長麥可·隆格裡奧接受紅網、時刻新聞、瀟湘晨報專訪。
紅網時刻3月16日訊(記者 蔡娟 王進文 攝影 陳杰)從朱巴到長沙,飛越上萬公裡,只為讓南蘇丹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未來獲得幸福人生。
3月11日—17日,應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傳媒」)邀請,南蘇丹教育部次長及相關專家一行前往來湘訪問。此行旨在溝通中南傳媒援南蘇丹教育技術援助項目(以下簡稱「援南蘇丹項目」)進度,並對由中南傳媒旗下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少兒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開發的南蘇丹數學、英語、科學小學1年級教材進行審定。
16日上午,雙方就援南蘇丹項目的一期項目進展情況展開深入會談。南蘇丹教育部次長麥可·隆格裡奧,南蘇丹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阿里·阿普杜拉赫,南蘇丹教育部質量保障與標準司司長歐姆特·古旺,南蘇丹教育部教材處處長布倫·帕隆格瓦,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總經理丁雙平,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陳昕,中南傳媒國際部、中南安拓等項目參與人員出席會議。
援南蘇丹項目順利開展,一期項目6月全部交付
南蘇丹成立於2011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由於歷經戰亂,國內教育事業亟待振興。
援南蘇丹項目是我國首個文化援外項目,中南傳媒是我國首個在他國搭建教育體系的出版集團。該項目由商務部主導、中南傳媒承接,包括頂層教育規劃、教材開發、教師培訓、ICT教師培訓中心建設和教材印刷等五大板塊,目的在於為南蘇丹建設現代教育綜合發展體系。2017年1月15日,項目正式啟動,中南傳媒及旗下各項目參與單位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時隔一年,相同的時節,相同的地點。
2017年3月,由南蘇丹總統教育顧問親自帶隊、隆格裡奧和南蘇丹教育部專家首次來到長沙,審定由中南傳媒修訂的小學1-8年級數學、科學、英語教學大綱,對教學大綱編寫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提供大量寶貴的指導意見。
陽春三月,在教材編制結出累累碩果之際,隆格裡奧一行與中南傳媒團隊再次在長沙會晤。丁雙平對援南蘇丹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並對南蘇丹教育部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給予的幫助表達感謝。
會議介紹,為確保援給南蘇丹孩子和教師的教材質量,中南傳媒配備了最優團隊,聘請宋乃慶、白解紅、彭香等國內教材編寫領域的頂級專家,編輯團隊陣容強大;加大了編寫投入,多次組織專家審讀、增加翻譯把關力度、增加裝幀設計及插圖投入、增加與教材相匹配的教學光碟等;接受了權威機構中國教育學會對項目進行中期驗收,根據專家意見對項目進行了新一輪的打磨和優化;克服了客觀困難,在我國紙價空前飛漲、教材印刷成本比預期增加了30%以上的困難下,不計經濟成本,力保圖書質量。
「中南傳媒編寫的三科教材,達到了預設目標,工作成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令人驚喜。」隆格裡奧和南蘇丹教育專家們一致肯定。他們紛紛表示,這一批高質量的小學1年級三科教材的開發完成,對南蘇丹教育體系構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這次呈現在南蘇丹各位教育專家面前的教材,是我們對項目質量精益求精的一個表現,滿含我們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決心與誠意。」丁雙平表示。
「教育就是和平」,「援南模式」未來可期
「你好!你好!……」
這是隆格裡奧的第三次中國之行、第二次湖南之行。一見面,隆格裡奧就用流利的中文和中南傳媒的「老朋友」們打招呼。他還能對著座席卡上的漢字,用中文念出在場所有中方工作人員的名字。
作為一名來自非洲的教育高官,他熱愛並學習中國文化,在會談中多次引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中文諺語,妙語連珠,令人折服。
「人們從媒體報導看到的南蘇丹,多數是戰亂不斷,其實,我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很大,我們國家的信條就是『教育不能等,馬上,現在,教育就是和平』。」隆格裡奧目光篤定。
「如果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今天的我。」會談中,隆格裡奧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經歷。作為一名父親,他希望,南蘇丹的孩子能像中國的孩子一樣,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成長為一個對家庭、社會、世界有用的良好公民。
建國以後,南蘇丹的教育幾乎是從零起步,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奇缺是南蘇丹面臨的最為緊迫的教育難題。除了不合格、不系統,南蘇丹的教材在數量供應上也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2012年,中南傳媒通過華為駐南蘇丹代表處了解到這個世界上最年輕、最落後的國家最強烈的教育需求,立即啟動了與南蘇丹政府教育部門的接觸。
「教育是發展的基礎,中南傳媒的援南蘇丹項目正逢其時。」隆格裡奧對中南傳媒的「援南模式」極為讚賞,並引用中國古諺來比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同時,隆格裡奧認為,通過教育方面項目合作,使得中國和南蘇丹增進了溝通和理解,加強了文化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友誼。一方面,200多名在華培訓的南蘇丹學員了解到了中國人民勤勞、熱情等美德;另一方面,南蘇丹首個ICT培訓中心的搭建設計,為南蘇丹引入了信息化,幫助南蘇丹人民、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信息化是教育最好的補充工具」。
「中國有一句古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隆格裡奧希望,與中南傳媒的合作能得以繼續,由中南傳媒繼續為南蘇丹開發小學2-8年級、中學階段的教材。他希望南蘇丹項目還有二期,希望中南傳媒繼續分享先進理念與教育經驗,讓南蘇丹的教育事業更上一個新臺階。他希望,中國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持,在高水平的中國專家的幫助下,幫助南蘇丹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
丁雙平表示,中南傳媒一定高標準地完成援南蘇丹項目,並為中國與南蘇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持續努力。
會後,中南傳媒向隆格裡奧及專家一行贈送了精美的湘繡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