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跑產業集團Running USA的數據,2015年,美國大約有200萬人參加了半程馬拉松,50.9萬人參與全馬賽事。雖然參與人數比前一年下降了8%,但跑鞋市場卻一直如火如荼。根據美國體育用品協會的統計,2015年,美國人在跑鞋上的花費達到了32億美元,比2010年提升了40%。
對於跑步死忠粉,往往比較喜歡一些小眾品牌。根據Running USA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資深跑者最近購買最多的跑鞋品牌是Brooks(佔23%),緊隨其後的是亞瑟士和索康尼,New Balance跟在耐克之後,排在第5位。根據悅跑圈對2016北京馬拉松的數據揭秘,「最受北馬選手歡迎的跑鞋品牌TOP5」分別為亞瑟士、阿迪達斯、耐克、New Balance和Do-win。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耐克和阿迪達斯在近期都確定了2017年的大目標——打破全馬2小時的世界紀錄。有關全馬的世界紀錄,還要從1991年說起。當時,美國梅約診所一名叫麥可·喬伊納的醫生宣布,人類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的最短時限是1小時57分58秒,這也是人類跑完42.2千米的生理極限。目前,國際認可的全程馬拉松最好成績為2小時2分57秒,由肯亞選手丹尼斯·基梅託(Dennis Kimetto)在2014年的柏林馬拉松創造。
數據來源:Running USA
作為新年的目標,耐克公司在2016年12月宣布,它正與一組運動員和科學家合作,希望在2017年將全馬的世界紀錄突破2小時大關。在經歷俄羅斯奧運代表隊到網壇名將莎拉波娃的禁藥風波後,耐克公司與阿迪達斯等對手公司一起,開始寄希望於打破人類運動的極限。
在2015年全球收入達到320億美元後,耐克一直希望維持其市場份額,創造出下一代傳奇跑鞋。耐克的這一項目被稱為「打破2小時」(Breaking2)。該項目不僅會影響全球鞋類和服裝市場的發展,還會影響到我們跑步、訓練和鍛鍊的方式。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於研究表明,減震鞋會造成大量的跑步傷害,耐克就將在鞋類設計方面的研發投入降到最低限度。當時,長跑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項目。單在美國,每天都有幾百萬人出去慢跑,馬拉松註冊人員也達到幾十萬量級。隨著跑步熱的興起,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公司開始大量出售減震鞋,讓跑步愛好者適應腳跟先著地的跑步方式。
耐克自信組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團隊。他們邀請了當前半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兩度波士頓馬拉松金牌獲得者勒利薩·德西薩(Lelisa Desisa)、已經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大賽雙料獎牌的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雖然耐克不願透露更多細節,但卻表示運動員將穿上特殊設備,在封閉環境中完成全程馬拉松的試驗。
在經歷一年的波折後,耐克的這項決定在跑步領域賺足了眼球。根據耐克的計劃,他們將不會再國際認可的馬拉松賽事上測試,而會設定一個風速和天氣可控的特殊環境,讓選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實力。
如果耐克能打破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記錄,將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創新,也將改變我們對跑步的認識。
而就在耐克宣布「打破2小時」項目沒幾天,老對手阿迪達斯就宣布,他們此前也在執行「跑進2小時」(Sub-two)項目。據報導,阿迪達斯的這項計劃也將至少為時兩年,在研究過程中將推出一款跑鞋模型。
而據《華爾街日報》新聞作者莎拉·格梅諾在個人推特上的爆料:「阿迪已生產了一款跑進2小時的跑鞋,但如何投放市場目前還在內部討論中。公司不希望它的出現會衝擊 W/Boost/2 幾個系列。」
與耐克項目不同的是,阿迪達斯計劃幫助旗下運動員在公開環境下,打破2小時的馬拉松記錄。阿迪旗下的長跑選手包括現世界紀錄保持者、跑出2小時2分57秒的丹尼斯·基梅託和前世界紀錄保持者、跑出2小時3分13秒的威爾遜·基普桑。
目前,耐克和阿迪的這場馬拉松「軍備競賽」還在進行當中。兩家公司能不能如願地突破人類極限,讓馬拉松選手跑進2小時,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競爭本身已經為兩大運動品牌吸引了許多關注,不失為一場成功的話題營銷。
每到新年到來前,許多人都開始思考新一年如何健身。我們也許會辦個健身房會員卡,也許開始定期戶外跑步。雖然打破馬拉松世界紀錄的計劃可能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對我們未來的訓練方式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騰訊公司近日根據QQ大數據發布的《中國人運動報告》表明,在參加過馬拉松等集體運動的用戶中,「90後」佔比約為58%。一方面這是因為馬拉松更強調體力和耐力,年輕人更擅長。另一方面馬拉松是一項集體運動,年輕人更熱衷參加。
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15年中國跑步人群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跑步者的人均花費為3601元。年輕人成為馬拉松賽事的主力軍後,無疑會帶動跑鞋等運動裝備的消費熱潮。耐克和阿迪不惜重金進行的打破2小時計劃,也正是看中了這個潛力無限的市場。
聲明:配圖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本文為禹唐體育原創,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