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不同尋常,蘊涵變革的一年。
而作為作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的房地產,也不負眾望,也率先走出疫情的陰霾,不僅步入正軌,還超乎預期的發展。
據可靠消息稱,2020年前11月全國賣地收入6.5126萬億元,加上五項房地產稅收1.7616萬元,房地產總收入8.2742萬億元。總收入首次超10萬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60%以上,佔地方財政收入的90%。
如此看來,這一年裡,房地產行業的成就,不僅沒受疫情的影響,反而每況愈上。
NO1 2020年的樓市,經歷了滄桑巨變!1 房住不炒,定基定調;因城施策,精準調控
新冠病毒肆掠全球,疫情之下,百業頹廢。
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也要堅持房住不炒,並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多方位的調控,以達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的。
這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房住不炒,是雷打不動的基調!
當然,房住不炒,並不代表一概而論。房住不炒是基調,但是具體手段需要靈活多變。為了減弱疫情防控的影響,上半年各個城市靈活地因城施策,從供需兩端陸續出臺房地產相關扶持政策。下半年各地樓市趨熱,又接連升級樓市調控政策,遏制房價的過快過熱地增長。
2 金融強化:遏制開發商融資,收緊購房者貸款
在樓市當中,金融槓桿,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有針對房企的「三道紅線」,使得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收緊,其目的是防範房地產的金融風險。不僅從需求端到供給端,還從各融資渠道分項收緊到總量把控,使得向銀行借款、債券、非標等融資渠道持續收窄,房企現金流不得不更多依賴銷售回款。
無獨有偶,最近買房的朋友也發現了,房貸的放款周期也變得很長了。這是在收緊房貸,不光放款慢,普遍的利率也都提高了。
2020 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 160.21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7%。其中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46.16萬億元,同比增長13.9%。
簡單總結就是,在金融方面,無論是管控開發商的融資,還是購房者的貸款,都在逐漸收緊,防範於未然。
3 土地供應增加,市場庫存提升
這裡有這樣一個數據:
2020年1-11月,2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新批上市面積約20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3%。
不光是新建面積提升,還有的是節節攀高的地價,更有的是庫存的短線拉升。截至10月底,20個代表城市短期庫存去化時間為11.9個月,較2019年末延長1.9個月。
這個庫存的增多,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節節攀升的房價導致成交量的下跌,這無疑也是一個難題。
據資料統計,截止今年11月份,全國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2%;成交9.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3%;成交樓面價為469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9%;平均溢價率為16.0%。
降價吧,地價都那麼高了,而且又害怕引起連鎖反應;不降價吧,金融融資受限,成本與日俱增。所以最終就出現一種膠著,形成價高量跌的膠著,就看誰先沉不住氣了。
NO2 2021年的樓市,將迎來嶄新的開始!啟迪一: 基調不變,漸回正軌
如果把房地產比如一匹野馬,過往擔心這匹野馬掙脫韁繩,糟蹋莊稼。
那麼現在不用擔心了,頭套、韁繩、馬鞍都給配上了。雖然以前這匹野馬調皮,糟蹋了一些莊稼,並且一路疾駛一時間難以剎車。但是現在終於步上了正軌,回歸正常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也不用擔心因此這匹野馬就不得重用了,畢竟目前來說,中國經濟這輛馬車,撇開了這匹野馬,還真沒誰拉的動。
從今年的經歷來看,房住不炒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基調。
這個基調,並不是為了抹殺野馬的動力,只是為了讓野馬更好的為己所用。並且無論是對地方,對開發商,對購房者,不僅從調字著手,還從控字著手,真正的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控。
啟迪二:分化凸顯,焦點變更
接著上面舉的例子,只要中國經濟這輛馬車一直處於高速的行駛,那麼房地產這匹野馬也同樣保持高速行駛。
唯一的區別是,分化在各個方面凸顯。
不同的城市,房價會出現分化,這個主要是根據人口和城市發展狀況來決定。
不同的房屋,房價會出現分化,這個主要根據需求的改變和理念的更新決定。
不同的時間,政策會出現分化,這個主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和樓市的大環境。
不同的階段,購房需求也分化,這個主要根據當地的房價和居民收支來決定。
作為購房者來說,不同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段,擇城、擇區、擇房,就成了一件需要仔細考量的事了。而這一切分化的原因,都源自於焦點的變更。
啟迪三:發展趨於平緩,需求回歸理性
當房子逐漸回歸居住本質,人們的共識也形成房住不炒,那麼慢慢的購房者就會開始聚焦焦點於房屋本身的價值,而不是過分熱衷於其金融屬性。
金融收緊,各方調控,只能平穩健康發展;共識達成,房價分化,只能回歸理性需求。
當然,平緩發展也是發展,回歸理性也有需求。在這種態勢之下,根據分化的差距,就要針對性的選擇。
如何選擇?
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三核」:核心城市群、核心地段、核心配套。
當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購房者需求回歸理性,那麼大家看好的地方,必定形成了共識的。這些共識達成的地方,必定是眾望所歸,註定了會強者恆強。
文章到這裡,老畢覺得也差不多了。至於文章中的三個啟迪,就看各位各自的理解了。
實話實說的成都樓市,一切盡在老畢說房,值得你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