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人也難得一吃的鯉魚焙面,你還能記得是什麼味道嗎?

2020-12-11 開封玩樂攻略

小編從小就不愛吃魚

可卻對鯉魚焙面欲罷不能

印象裡的鯉魚焙面

還存在在小時候

跟著大人參加又一新飯店的酒席

一上桌我就會踮著腳尖

夾起酥酥的面蘸上酸甜的茄汁

選一塊焦焦的靠近魚鰭部分的肉肉來吃

酸甜鮮美 焙面酥脆

以至於雖然現在不常能吃到這道大菜

可卻對那個味道記憶猶新

鯉魚焙面是「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

它是河南開封當地一道著名的傳統名菜

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

來開封旅遊不品嘗一下鯉魚焙面

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01

歷史及由來

1900年,清光緒皇帝和慈谿太后為逃避八國聯軍之難,曾在開封停留,開封府衙著長垣名廚備膳,貢奉」糖醋溜魚「,光緒和慈禧太后食後,連聲稱讚。光緒稱之「古都一佳餚「;慈禧高興地說:「膳後忘返「。隨身太監手書一聯:「熘魚出何處,中原古汴梁「賜給開封府以示表彰。

1930年前後,長垣名師最早將用油炸過的「龍鬚麵「,蓋在做好的「糖醋熘魚「上面,創作了「糖醋熘魚帶焙面「名菜,深為顧客歡迎。將二者合而為一,既可食魚,又可以面蘸汁,故別有風味。其後,該菜逐漸傳開。

後來,拉麵傳開封,人們又用不零不亂,細如髮絲的拉麵油炸後和熘魚搭配起來,使其更為錦上添花。「糖醋溜魚「味道之鮮美,妙在一道菜餚,兩種食趣。有「先食龍肉,後食龍鬚"之美譽,成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餚。在改革開放中,隨著對外交往的不斷增加,鯉魚焙面被越來越多的來汴客人所讚賞。

當前此菜為河南十大名菜之首,是開封百年老店又一新飯店的傳統菜。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為又一新飯店的名廚。

02

選料及製作

鯉魚焙面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它是用開封黑崗口至蘭考東頭這段黃河出產的鯉魚(重一斤左右)。這種魚肉味純正,鮮美肥嫩。鯉魚經過初步加工後,兩側剞成瓦楞花紋,下入熱油鍋內炸透;加以白糖、香醋、薑末、蔥花、料酒、食鹽等調料,對入開水,用旺火熱油烘汁,至油和糖醋汁全部融合,放進炸魚,潑上芡汁即成。

「焙面」以稱「龍鬚麵」。起初面用水煮食,後來,不斷改進,過油炸焦,使其蓬鬆酥脆,吸汁後,配菜餚同食,故稱「焙面」。

03

特色

"開封鯉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依然佳餚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鬚麵。據《如夢錄》記載:當時製作"龍鬚麵"。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稱為"焙面"。

「糖醋溜魚」歷史悠久,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東京市場上巳流行。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

「焙面」細如髮絲,蓬鬆酥脆。其甜中透酸,酸中微鹹。 據《如夢錄》載:明代開封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所謂「龍抬頭「之日,"筵客吃龍鬚麵,節禮送面",為呈吉祥,官府、民間都以細面相贈,稱之為「龍鬚麵「。起初面用水煮食,後來,不斷改進,過油炸焦,使其蓬鬆酥脆,吸汁後,配菜餚同食,故稱「焙面」。

趁著招待朋友或家族小聚

再去嘗嘗鯉魚焙面的味道吧~

經典豫菜之一

可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

開封味系列正在進行中

對你最愛哪種開封美食?

想要了解關於哪方面的小知識?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一城一味

開封城,開封味

開封人,開封胃

相關焦點

  • 【風味飲食】黃河鯉魚最開封
    黃河鯉魚數開封,這是公認的事實。資深美食家汪曾祺專門寫過黃河鯉魚,他說:「我不愛吃鯉魚,因為肉粗,且有土腥氣,但黃河鯉魚除外。在河南開封吃過黃河鯉魚,後來在山東水泊梁山下吃過黃河鯉魚,名不虛傳。辨黃河鯉與非黃河鯉,只需看鯉魚剖開後內膜是白的還是黑的:白色者是真黃河鯉,黑色者是假貨。」
  • 八朝古都,古城開封的特色美食小吃
    中國河南開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旅遊資源豐富 ,想要全面地了解這座城市,當然不容錯過當地的美食。宮廷杏仁茶是一道由宮廷傳入民間的風味小吃,其是以杏仁粉為主料,由龍鳳銅製大壺燒制的沸水衝制,再配上杏仁,花生,玫瑰,桂花,枸杞子,櫻桃等十餘種佐料,是滋補益壽的佳品。杏仁茶吃起來就是酸酸甜甜,很適合飯前開胃。
  • 舌尖上的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邀請您品鑑當地特色美食
    開封是豫菜發源地,開封小吃更是其城市特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開封都有哪些美食吧!一、開封灌湯包開封灌湯包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灌湯包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 「八朝古都」開封七大特色美食,沒吃過5樣以上算不得地道開封人
    因其外形美觀、皮薄餡多、味道鮮美而贏得人們的喜愛。有人說開封的灌湯包拿起來像燈籠,放下像菊花,可見開封的灌湯包不僅好吃而且好看漂亮。開封的灌湯包距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最初的創始人是黃繼善,其經營國營第一樓包子。開封的灌湯包歷史悠,具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吃開封的灌湯包是要先看再吃,在開封吃灌湯包還有這麼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 開封霸屏央視近半小時,這些家鄉的年味兒讓全國觀眾都眼饞!
    今天(2月5日)19:28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家鄉的年味兒:河南開封》霸屏近半個小時,講述的全是開封的年味兒!讓人看得口水流了一地~你看了嗎?開封,地處黃河之濱,作為八朝古都,歷史厚重。
  • 開封夜市又火了一把!這些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王濤 美食愛好者:來到我們八朝古都,必須讓你嘗一嘗來自於宮廷的東西,皇宮傳下來民間的一種茶飲,杏仁茶。杏仁茶做法簡單,用涼白開把百分百的杏仁粉稀釋,然後用滾燙的開水衝調,再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等十多種食料。看起來色澤豔麗,聞起來香味純正。
  • 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錦鯉食用指南
    圖/視覺中國 不管意義如何,鯉魚終要面臨「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的吃貨三連。今天我們就一起把「錦鯉」的先祖­——鯉魚,優雅地吃進肚子裡。魚身上「蓋的被子」也很奇特——經過微炸的龍鬚麵細如髮絲,蓬鬆酥脆。龍鬚麵蘸一蘸帶有魚鮮味的湯汁,別提有多開胃了。
  • 吃過無數好吃的面,難得吃過如此特別的面,想知道是什麼面嗎
    吃麵的嘴,快遞的腿,面對來自咔咔角角的麵食誘惑,總會讓我移心挪步,揍是令人徒然感動,我寫過成都幾百家麵館,多少都有自己的特色,多少都有各人的味道,好吃的不少,難吃的也不少,吃過無數美味的面,卻難得遇到特別的面,板起指拇兒算,這家麵館應該味列其中。「酥肉豆花面」,打這個牌子的麵館成都鮮見。成千上萬的父母為了他們的兒女至老還在生存的第一線默默地工作、堅持。
  • 吃開封:80%的開封人都吃過這些鍋貼
    >一壺好菜籽油,幾碗水,做一個不同的美味。鍋貼中的鎖著緊實和鮮甜中的湯汁和酥脆的外殼使鮮香變得細嫩、軟硬,這就是老開封的味道~關鍵是!許多、許多、許多焦皮!油和澱粉混合焦香,他們都是金黃的脆皮基礎,這使人們非常著迷!
  • 人稱「淡水魚王」,曾是高檔年貨,現在7元一斤沒人買,咋回事?
    鯉魚最有名氣的吃法就是山東的糖醋鯉魚和河南的鯉魚焙面,糖醋鯉魚的做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要一點點的用油把鯉魚炸熟炸透,然後再澆上糖醋汁。 炸鯉魚的話是一個技術活,如果火候把握不好就很容易把魚炸糊或者炸不熟。其次就是鯉魚焙面,在河南開封最有名氣的就是鯉魚焙面的,口味很好屬於河南特色。
  • 在當地聞名的5大河南特產,當地人強烈推薦,你想嘗嘗嗎?
    一、花生糕 花生糕是河南省開封地區地方傳統名特產。花生糕是古代宮廷膳食,源於宋朝,後經元、明、清三個朝代600餘年,流傳至今。花生糕以精選花生仁為主料,其成品呈片狀,多層次,顯明細網絡,疏鬆度強;食之口味樺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無窮。
  • 河南有種特別「香菜」,是河南人夏天離不開的味道,每次吃麵必放
    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光是麵食就有河南燴麵、武漢熱乾麵、重慶小面、北京炸醬麵等好多種,不管是吃什麼面,我們一般都會放香菜調味。在河南有一種很特別的香菜,基本上每次吃麵都會放。十香菜在河南地區十分常見,尤其是洛陽、南陽、濮陽、鄭州、開封幾個城市,這些地區的居民會在自家院子裡或是陽臺上種一些,據說十香菜還分大葉和小葉,小葉的會更香一些。這種河南地區所特有的「香菜」,是河南人夏天離不開的味道。因為夏天天氣太過炎熱,人們就會有點沒胃口,吃不下東西,而十香菜的香味濃鬱,可以刺激人的嗅覺神經,改善食慾。十香菜拌麵條,吃著清爽開胃,最適合炎炎夏日食用了。
  • 全國各地年夜飯吃什麼,你的家鄉菜被點名了嗎
    公平起見,這次赤椒春節特輯將同時盤點南北方主要城市的春節傳統年夜飯,準備接大招了嗎各位!另外還有喜聞樂見的烤羊腿,烤羊排,與西餐廳小小一塊不同,內蒙古人吃的可是整隻的羊腿和整扇的羊排,最外面的脂肪連著薄薄的一層皮被烤的酥脆的無以言表,肉卻依然滑嫩不柴,有滋有味,用筷子什麼的就太矯情了
  • 河南開封夜市明星,「黃燜魚」已傳承四代人,你吃過嗎?
    開封有很多好吃的食物。今天要說的這道菜呢,就是河南開封夜市明星菜品,「黃燜魚」已經傳承了千年,你吃過嗎?也是開封十大金牌小吃之一。黃燜魚在製作用料上很精緻。製作用的魚取自黃河中的魚。它是由煎和燉的多種工藝製成的。味道鹹香,魚嫩,湯濃。
  • 你還記得,童年的冰淇淋是什麼味道嗎?
    你還記得,童年的冰淇淋是什麼味道嗎? 關於童年 你記得最深的是什麼呢 我想,童年裡 一定有一款冰淇淋
  • 河南美食排行榜,你心目中哪個排第一?投出你寶貴的一票!
    鄭州鯉魚三吃:是河南鄭州的漢族傳統名菜。一魚三吃還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半乾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蔔絲做湯,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麵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麵有異曲同工之妙。開封鯉魚焙面:「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是河南開封當地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
  • 如何看待亞洲鯉魚泛濫把美國人逼瘋?
    為什麼美國人不吃鯉魚罾蹦鯉魚、鯉魚焙面、糖醋鯉魚、酸菜鯉魚、茄子鯉魚……在中國的各地菜餚中,鯉魚幾乎無所不在。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這種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美味,卻是一種「災害」般的存在。所以,美國政府引進亞洲鯉魚這種什麼都吃的魚來吸納汙染。準確的說是引進鯉魚吃掉吸納汙染的水藻,重金屬轉移到了鯉魚體內。其他魚至少有口氣能呼吸。所以讓美國人不吃鯉魚嘴關鍵的因素絕對不是什麼,不會吃不會做。而且就算中國人去了你也一定不會吃,你難道也想幫美國吸納重金屬嗎?
  • 年年有「魚」,你家鄉的那條魚上榜了嗎?
    舊時就算吃不起魚的人家,也要買張鯉魚年畫貼在牆上,寓意「年年有魚(餘)」。作為辭舊迎新的見證者,魚有吉祥之意。可是,年夜飯吃魚,僅僅是一個諧音梗這麼簡單嗎?中國人幹什麼都講究「討個彩頭」,不同的魚也有不同的寓意。鯽魚同「吉」,與鯉魚一同上桌寓意「大吉大利」;鰱魚則代表「連年有餘」。
  • 奉化人小時候常吃的奇葩水果,你還記得什麼味道嗎?
    問起原由,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看到金鈴子就想起小的時候,住在爺爺奶奶家,一到夏天,院子裡就滿藤金燦燦的金鈴子,摘一個剖開,裡面有無數鮮紅的籽粒聚在一起,嘗一口,一股清甜的味道在舌尖蕩漾開來。寧波人俗稱「苗子」、「野草莓」,這種果實中空,還記得小時候採摘後用禾草莖穿過中空部分穿成串帶走,邊吃邊向小夥伴們炫耀的情景嗎?請問為什麼?因為這樣做比放進籃子裡要好,串起來不易壓爛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