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後浪,40歲身家超千億!拼多多黃崢vs字節跳動張一鳴,誰能挑戰...

2020-12-14 新財富網

今年新財富500富人榜共上榜了18位40歲及以下(Under 40,U40)的青年富人,比2019年減少了3位,但新增了4位初次上榜的青年才俊,分別是廣微控股陳炫霖、小馬智行樓天城、寒武紀陳天石、視源股份王毅然(表1)。其中,樓天城和陳天石同為AI(人工智慧)新貴,分別來自無人駕駛和AI晶片兩大高科技產業。而年僅33歲的資本圈新秀陳炫霖,其投資涉及汽車製造與商貿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高端精密製造、通航產業等多個領域。

雖然人數上減少,但2020年上榜青年富人的整體財富達到6411.8億元,高於2019年的5533億元。其平均財富高達356.2億元,創造了近10年的最高峰,顯示青年富人的造富能力持續提升,不斷為中國經濟注入新鮮血液。

新秀迭出,AI富人異軍突起

今年新上榜的4個青年富人中,有2個來自AI領域。

新冠疫情讓原本的「資本寒冬」更加侷促,而小馬智行(Pony.ai)的融資像是一把火,點燃了大家對自動駕駛產業的期待。

2020年2月26日,小馬智行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額4.62億美元,其中日本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領投4億美元。此前,豐田選擇共同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合作夥伴時,小馬智行是其中唯一的初創公司。

小馬智行源於學霸的強強聯合。2016年12月,前百度無人車團隊的主力工程師樓天城與百度T11級的首席架構師彭軍一同離職,創立了小馬智行。在IT圈,樓天城被稱作樓教主,畢業於清華姚班;而彭軍則是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隨後又獲得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並在谷歌幹過7年。

因為創始人有著谷歌和百度過硬的技術背景,小馬智行作為一家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Level 4意味著車輛將實現全自動駕駛),一直備受資本青睞,天使輪就獲得了紅杉中國和IDG資本投資,估值約9000萬美元。2019年4月,小馬智行還獲得了崑崙萬維(300418)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 5000萬美元的投資。

成立不到4年,小馬智行目前的估值略高於30億美元,成為中國吸金能力最強、估值最高的無人駕駛「獨角獸」。在極客世界聲名遠播的「樓教主」,開始在資本江湖裡闖蕩。34歲的樓天城今年以71.8億元的身家首次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排名第437位。

另一個初登500富人榜的青年才俊,是頂著「全球首個AI晶片獨角獸」光環的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

寒武紀成起點頗高。創始人陳雲霽、陳天石兩兄弟均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博士在中科院計算所深造,主要從事處理器架構和人工智慧的交叉研究。原本以發表學術論文為主的團隊,在兩兄弟的領導下,在2016年推出了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此後逐漸商業化。

背靠「中科系」,踩上晶片國有化的風口,年輕的寒武紀頗受各路資本追捧,背後的資方不僅包括中科算源、國投基金、招商銀行等「國字號」,還有科大訊飛(002230)、阿里巴巴(BABA.NYSE)等知名產業巨頭。

2020年3月26日,寒武紀開啟衝擊科創板之路。招股書顯示,發行後中科算源、國投基金、阿里創投將分別持有寒武紀16.41%、3.53%、1.74%的股份。2019年9月最後一次增資時,寒武紀估值接近221億元,按此計算,持股比例達到29.87%的陳天石,身家達到66億元,在2020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排名第484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AI晶片龍頭公司主要為寒武紀和地平線,地平線機器人是採用的境外架構,英特爾、高通、海力士都是其股東;寒武紀是唯一一家純內資架構的AI晶片公司。

同眾多科技初創公司相似,商業化進程緩慢、客戶集中度較高(寒武紀主要客戶均為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仍是寒武紀難解的課題。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4.44億元;同期虧損金額分別為3.81億元、4104.65萬元、11.79億元,三年虧損超16億元。

相比前面兩位白手起家的科技新貴,今年青年榜還出現了一位資本圈新秀——年僅33歲的陳炫霖,其家族財富達到172億元,排名第173名。

從公開資料看,陳炫霖早年從股市中,賺到了第一桶金,隨後成立了專業的投資公司——中通瑞德、廣微控股,開始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 

近年,陳炫霖在汽車、航空、高端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頻頻發力。2017年以來,廣微控股成功併購萬象汽車,後者製造了上海市40%的新能源大巴;在航空領域,其將亞聯公務機納入囊中,同時還受讓多家航技、航校、航服公司的股權;基建領域,2019年廣微控股通過東方海聯,以133億元投資中標四川天府大道北延線,布局投資「新基建」。

同時,陳炫霖及其控制的公司陸續進入上工申貝、獅頭股份、華源控股等一系列A股公司。此前,陳炫霖曾投資過奇虎360和大眾點評等,隨著其初試A股,廣微控股這一略顯神秘的企業將漸為人知。

除了傳統實業的深耕,陳炫霖還涉足了新產業,通過廣微控股投資了美國第二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SharesPost。SharesPost成立於2009年,主要為全球未上市獨角獸企業提供股權交易、經紀業務等。SharesPost因2011年拍賣上市前的Facebook股權而名聲大噪,其過往交易標的還包括特斯拉、Twitter、LinkedIn、Spotify、Evernote和滴滴出行等明星公司。借鑑SharesPost 經驗,廣微控股還與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共同成立上海縱創科技,意圖採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中國的「準獨角獸」科技企業大數據智能服務商。陳炫霖的後續謀局值得關注。

而同樣初次上榜的視源股份王毅然也可視為TMT行業富人。視源股份主營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其2019年液晶電視主控板卡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的32.41%,2019年股價漲幅達到51.74%。2019年年報顯示,視源股份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8位高管,其中持股比例前三的高管黃正聰、王毅然、孫永輝都登上了500富人榜,CEO王毅然持股比例達到11.57%,身家達到65億元。

深蹲5年後,青年創富勢能再度爆發

整體上看,近11年來,青年富人這個群體(財富來源包含白手起家和家族傳承)在新財富500富人榜的比重,經歷了「爆發——回落——再度爆發」的歷程(附圖)。

2009年,初生代「科網創富」的TMT青年富人,比如馬化騰、丁磊、陳天橋等,事業趨於成熟後,財富急劇上升。2009年,34位青年富人的整體財富達到1442.6億元,在500富人中的財富佔比高達8.86%。其中,馬化騰憑藉100億元的身家,排名從第44名上升到第15名。而丁磊(財富90.8億元)則從62名前進到了第20名。

隨著馬化騰、丁磊、劉強東等人年齡增長,他們的財富也跟隨用戶規模擴大而水漲船高。馬化騰從2010年挺進500富人榜的前十後,榜單地位「牢不可破」,而後連續10年現身中國最富10人的名單。然而,歲月無情,一旦年過四十,他們就不再是青年富人的代表。

隨著這批富人的淡出,進入2013年以後的5年,青年富人的整體造富能力逐漸下滑。2015年,青年富人在整體富人財富中的佔比創造了歷史最低,僅佔據1.31%的份額。當年的青年富人只有9位,而位居前兩位的楊惠妍和紀凱婷,財富都來自於家族傳承,其中楊惠妍269.6億元的財富更是佔據了當年青年富人財富的36%。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O2O、在線教育、短視頻、社交電商等新產業風起雲湧,青年富人群體再次迭代,王興、張邦鑫、汪滔、張一鳴、黃崢等新貴開始突出重圍。

在經歷了5年的底部徘徊後,2015年開始,中國青年的造富能力再次爆發,整體財富每年穩步增長。2019年,21位青年富人創造的財富,佔據整體500富人的6.86%;而青年富人的上榜年齡也逐漸下移,他們的平均年齡則從2009年的37.5歲下降到了36歲。不過,他們能更早地登上富人榜,或許還與資本提早進入有關。

雖然青年富人的整體財富佔比波動較大,但每個青年才俊的身家是在不斷攀升的。2020年青年富人的人均財富創下新高,達到356.2億元,近11年的年化增長率達到21.35%。

而青年富人所在的行業,基本還是跟隨宏觀經濟和產業浪潮,延續著從傳統行業到TMT 再到門檻更高的科技行業的趨勢。

如果放寬榜單,拓展到500名以外,來看青年富人這個群體的創富地盤,可以發現,如今白手起家的青年富人大多依附在TMT大行業上,但相比之前,要更加垂直細分,如直播、網際網路金融、醫美平臺等。這一特點,在財富處於63.3億元以下、今年未能登上500富人榜的青年富人旗下公司中,尤為明顯。例如,2019年7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資訊版拼多多」趣頭條、2019年上市前被質疑「高利貸」的玖富、醫美O2O第一股新氧、曾被給予「電商第四極」頭銜但如今已跌成「仙股」的蘑菇街。

不過,這類青年富人的財富穩定性存疑,上述公司大多在海外上市(美股、港股),盈利能力較弱,股價表現不佳,有些上市便破發,有些因業務「藏雷」飽受質疑。

在社交、遊戲、電商領域幾近被馬化騰、丁磊等「上一代」青年富人壟斷的前提下,新生代富人只能在差異化縫隙中尋求生存,他們之間競合關係明顯,背後交織著利益和博弈。

這些青年富人主導的公司,背後依舊有著騰訊、阿里,甚至小米等巨頭的暗影、標籤,它們有些是合縱連橫的籌碼,有些是出於財務投資的需要:蘑菇街背後關聯的騰訊、高瓴資本;趣頭條背後是騰訊、順為資本、小米;優信背後是騰訊;B站則是收穫騰訊、阿里雙重加持。

不過,總有青年富人能「另闢蹊徑」,踩中巨頭無暇顧及的小眾領域之外的機遇;在原有的垂直細分領域站穩,收穫穩定社群後,再藉助資本進一步擴展。

2017年A站(AcFun)陷入困境後,B站(bilibili)逐漸壟斷網際網路青年亞文化領域,隨後融資、上市、不斷商業化出圈,逐漸從二次元向年輕人社區過渡,轉型如火如荼。在經歷2019年B站晚會拉動的一輪暴漲後,2020年4月21日B站的市值再創新高,達到97.38億美元,離百億大關又進一步。而這一次,與B站4月9日獲得索尼4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有關。

除了B站CEO陳睿連續兩年登上了500富人榜外,被二次元群體們親切稱為「姥爺」、B站年僅30歲的創始人徐逸,財富也達到了40億元,笑傲同樣白手起家的同齡人。未來隨著B站市值的上漲,徐逸有望跟隨陳睿同時打入500富人榜主榜單。

黃崢VS張一鳴:後網際網路時代,爭奪下一個首富?

後網際網路時代,流量為王的邏輯依舊有效。但在格局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拼多多黃崢的橫空出世,和張一鳴字節跳動帝國的崛起,讓這兩人成為新一代「頭部」青年富人中最具爆發力的代表,他們的未來不可限量。

2012年,29歲的張一鳴創辦「字節跳動」,在旗下第一個產品「今日頭條」,憑藉機器算法模式殺出一條血路後,張一鳴又從圖文分發轉到以西瓜、火山和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領域,成為一個令騰訊忌憚的「APP工廠」。

而「電商第三極」拼多多僅用4年便上演了逆襲。

2019年,拼多多的活躍用戶超過京東,直逼阿里,全年淨增速位居第一。以年度活躍用戶來衡量,阿里目前仍居第一,為7.11億,同比增長11.2%;拼多多5.85億,同比增長39.7%;京東3.62億,同比增長18.6%;新增用戶數量方面,阿里、京東和拼多多2019年分別新增7500萬、5670萬和1.67億。按此速度,拼多多的活躍用戶規模或在兩年之內,壓過阿里。

2019年阿里、京東向下沉市場探索增量用戶,而拼多多追求高線城市增長。黃崢透露,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在2019年年初為37%,到年中已增加到48%。顯然,拼多多用戶的結構在發生轉變。目前拼多多市值已經坐上了中國電商的第二把交椅,成立僅4年時間,就超越了成立21年的京東。

不論是張一鳴還是黃崢,兩人的身家都隨著商業版圖的擴展而水漲船高。

2019年,36歲的張一鳴以770億元的身家進入到前十,財富相對前一年增長了541%。同一年,拼多多上市後,黃崢身家暴漲1036%至761億元;而得益於拼多多股價的上漲,2020年黃崢的財富從2019年的761億元,增長了79%至1368億元。今年40歲的黃崢,在其作為青年富人最後的節點,殺進了中國最富十人的隊伍。

黃崢和張一鳴,成為近5年唯二挺進中國最富10人的白手起家青年富人。而之前能在40歲之前就進入前十陣容的青年,也出現過兩個,分別是馬化騰和丁磊。

這兩位新貴的財富增速,遠高於青年富人的平均財富漲幅。2018-2020年,青年富人平均財富的漲幅分別為63%、30%、33%,均不超過1倍(表2)。

張一鳴區別於其他青年富人的一大特點,就是「硬核」,不僅不站隊阿里、騰訊,而且在攻城略地中喜歡「直球進攻」。除了與百度、騰訊天然存在競爭,張一鳴也是與新一代青年富人競爭摩擦最激烈的。「頭騰大戰」之外,張一鳴還側面槓快手、順帶挖B站UP主(原創內容創作者)牆角,反正就是有流量的地方,張一鳴「無孔不入」,商業思維極具有進攻性。

快手與字節跳動「結怨」已久。從短視頻到直播電商,這兩個網際網路新貴的競爭急速升溫,如今已經延續到了教育戰地。

4月20日,在線教育平臺火花思維承認獲得了快手3000萬美元D+輪注資。而此前,字節跳動宣布上線了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等學習平臺。

這已經不是雙方第一次交手,2019年快手與字節跳動在對知乎的投資中競價了好幾輪。傳說快手方面甚至下了死命令必須贏,最終其以遠遠超出字節跳動的出價成為知乎領投方。

遊戲創收之外,在廣告變現上並無優勢的B站,如今利用本身PUGC平臺的優勢,積極嘗試KOL「帶貨」模式,引導創業品牌與UP主合作,以此來留住UP主。

而字節跳動同樣看上了這塊市場,2019年,字節旗下的西瓜視頻正式定位為PUGC平臺,與B站展開了正面競爭。西瓜視頻首先挖角B站UP主,成為自家獨家籤約的創作者。另外,西瓜視頻也在通過更豐厚的收益吸引一些UP主進行雙平臺運營。

相比張一鳴的全面出擊,黃崢更多是借力騰訊後,進行合縱連橫。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消息一出,國美零售和拼多多股價紛紛大漲;其中,拼多多在20日上漲約13%,收盤價報收50.11美元/股,創歷史新高。

投資國美是拼多多首次對外進行戰略投資。拼多多曾經在2020年3月通過配股融資11億美元,用來改善用戶體驗。而此次與國美合作,拼多多意圖彌補其供應鏈生態的短板,向阿里和蘇寧發起衝擊。

雙方籤訂的合作協議規定,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同時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的服務提供商,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及交付服務,以及一系列售後服務。

張一鳴和黃崢目前最大的共同點或許是,手握巨量用戶的他們都暫時「不差錢」。

不論是今年1月,字節跳動以6.3億元引入了《囧媽》這部撤檔電影,想跨越進長視頻領域;還是近年不斷在教育、遊戲兩個領域投資,都顯示字節跳動有充足的現金儲備。截至2020年3月最新一輪融資,字節跳動的估值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

而已經上市的拼多多更是如此。年報顯示,2019年,雖然拼多多共花掉272億元包括「補貼」在內的市場營銷費用,但其淨虧損大幅縮窄至69.68億元,而且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可動用的現金儲備410.75億元。

雖然,目前字節跳動對電商並無布局,但抖音直播帶貨已成潮流,一代人的精神偶像羅永浩都進駐其中;而拼多多暫時未有社交媒體上的布局。但無法預料,未來張一鳴和黃崢的商業版圖是否會有重疊和競爭,而這也將令其在財富上一較高下。

更快的閃富,意味與資本的博弈提早到來

與10多年前,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尋求海外的資本相比,如今在國內資本更充沛的大環境下,青年造富的速度顯著提升了,融資更快、變現也更快。

黃崢的拼多多創立4年不到實現上市,2019年黃崢財富漲幅高達1036.3%;而「資訊界拼多多」趣頭條只用了2年3個月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發展速度超過了拼多多;瑞幸咖啡從品牌創立到赴美上市,只用了18個月……

對青年創業者而言,資本更早地進入,一方面助推了企業的成長,但另一方面,在快速成長中,創業者與資本之間,難免出現股權「稀釋」與「反稀釋」的博弈,部分還有控制權的爭奪,而企業也存在著成為資本博弈下犧牲品的風險。

以曠視科技為例,其商業化進程的加快,不僅得益於阿里資本的注入,更依賴與支付寶業務的交織,這也讓阿里系成為曠視科技IPO最大的贏家。

招股書顯示,經過多輪的變更和跟投,螞蟻金服的API基金持有曠視科技14.33%的股份,淘寶中國(阿里巴巴的間接全資子公司)持有曠視科技15.05%的股份,兩者合計持股29.41%。

而作為創始人的印奇,雖通過「同股不同權」避免了控制權旁落,但不可避免,其股權在上市前就已經被大幅稀釋。目前,其持股僅佔8.21%,按曠視科技最新估值計算,其財富僅23億元,已經跌出富人榜主榜單。

和小米、美團一樣,曠視科技也設置了同股不同權的AB類股份,三大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所持股份均為A類股,在股東大會決議案投票時,1股A類股可擁有10票投票權。這樣的安排下,雖然印奇的股權佔比不到阿里系的1/4,但是投票權卻和阿里系相接近。而唐文斌和楊沐的持股比例分別達到5.9%、2.72%,和印奇為一致行動人。因此,印奇持股雖僅有8.21%,但他仍然是曠視科技的實控人。

雙層股權結構是多年創業、多輪融資、股權稀釋嚴重的創業者最好的選擇,但前提是,該公司能夠順利走到上市。

在與資本博弈中,因多輪融資、創始人股權稀釋,繼而管理權旁落的事情並不少見。戴威和他的小黃車ofo 就成為被資本裹挾的典型。

從ofo股權架構可以看出,戴威佔股為36.02%,滴滴佔股25.32%,再加上經緯、金沙江、王剛等,本質上都屬於滴滴系,他們股權加起來遠超戴威。

據報導,滴滴投資ofo後,曾與其有過一段蜜月期,但2017年後,滴滴開始促成ofo和摩拜合併,並希望由自己掌控局面,這讓戴威難以接受,導致雙方關係出現嫌隙。

高強度的補貼大戰,即便對能融入大量資金的公司來說也是非持續的。當用戶已經形成消費習慣,市場逐漸成熟後,對賽道上的選手進行整合就成為大概率事件,而這經常由背後的資本方來主導和推動。

在錯過合併時機、軟銀的10億美元融資落空後,ofo估值不斷縮水,迅速從巔峰跌落。2018年以70.2億元的身家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時,戴威才27歲。2020年1月,在被曝出拖欠供貨商貨款和員工工資不久,戴威被列為失信人,限制消費。

相比老一代富人多屬於「資本運作型」或「低調實幹型」,如今的青年創業者挑戰更大,其不僅需要擅長技術和經營管理,還要面對與資本「求同存異」、「實現雙贏」的考驗,這需要有技術+資本運作+運營的綜合能力。

同樣是巨額補貼、對資本依賴性強,還接受了騰訊導流的拼多多,則要幸運得多。

創業經歷更為豐富的黃崢顯然要更「老辣」,拼多多在補貼「彈盡糧絕」之前成功上市。雖然是「騰訊系」,但黃崢在拼多多的持股多達43.3%,遠高於第二大股東騰訊的16.5%。此外,由於黃崢持有的是20.74億股B類股,因此其個人擁有88.4%的表決權,加上一致行動人擁有89.4%的表決權,黃崢對於拼多多的控制力度超強,其本人財富也未被稀釋多少。

除了與經驗、閱歷有關外,對股權的把控,或許也與創始人性格有關。

馬化騰剛創業時,他的父母表示他應該找合伙人一起做,與他互補,於是馬化騰找來了另外4位合伙人,他們分別是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技術由張志東來負責,市場由曾李青開拓,陳一丹負責行政法律和政府關係,而馬化騰自己則是負責產品以及戰略。相比而言,今天的獨角獸曠視科技雖然也是三個合伙人共同創業,但同印奇一樣,唐文斌和楊沐也是姚班學霸,專注於打造技術。

而同為「阿里系」AI公司的寒武紀,陳天石在股權和控制權上都處於主導。他對寒武紀的持股達到29.84%,阿里創投的持股只有1.74%。有意思的是,與陳天石一起創業的兄弟陳雲霽並沒有出現在寒武紀的股東名單中。

相關焦點

  • 拼多多黃崢身家有多少?福布斯實時榜單第二大中國富豪
    「後浪」來襲。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達454億美元,超過馬雲的439億美元,位列全球第22為,成為榜單上位列第二名的中國富豪。自拼多多2018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開始,黃崢的身家就一直備受關注,6月21日下午,有媒體注意到黃崢在實時富豪排行上超過了馬雲。22日,這一排位並未發生太大變化,倒是馬化騰又比昨天上升了一個位次。
  • 字節跳動的「三張」王牌
    ; 秦朔,彼時已經離開第一財經,加入自媒體大軍; 黃崢,當時他自我介紹還是拼多多-拼好貨CEO。 主持人問黃崢,如果你是張一鳴未來會怎麼做?黃崢說,「如果我是張一鳴,我會更加激進做全球化。」 在外界聽來,這對於當時剛成立4年的字節跳動來說,似乎是一個過於超前的建議;而對於拼多多這位創業僅僅一年多的CEO的想法,有人覺得太天馬行空。 然而,這一句「激進做全球化」,或許在當時已經埋下了種子。
  • 昨夜,拼多多黃崢卸任CEO,身家消失1000億!發生了什麼?
    昨夜,黃崢卸任CEO,身家消失1000億7月1日,拼多多上市即將滿兩年。投資界獲悉,拼多多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公司創始人黃崢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陳磊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與此同時,黃崢在拼多多的持股比例也發生了變化。據最新披露的SEC文件顯示,黃崢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從2020年4月的43.3%降至最新的29.4%。也就是說,黃崢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28億美元計算,其身家消失了142.89億美元(約1009.5億元人民幣)。
  • 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出爐 黃崢張一鳴等已進前100名
    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出爐 黃崢張一鳴等已進前100名 2020-11-02 13:24:4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11月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80
  • 40歲黃崢卸任拼多多CEO 身家消失1009億!
    一周前剛成中國第二大富豪 身家現在消失1009億! 上海熱線報導,成立5年,拼多多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崛起。一周前,年僅40歲的黃崢,身家達到了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首次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 拼多多擠掉滴滴 新TMD隨老大一路出生入死的二號人物們
    據媒體報導,截至2020年,美團點評市值飆至萬億港幣,字節跳動最新估值一路水漲船高至1500億美元,而滴滴最新估值僅為5000億人民幣左右。 相比之下,反而是另一家獨角獸拼多多,在成立三年內迅速上市,最新市值已超千億美元。新的TMD或許將改為字節跳動、美團點評和拼多多。湊巧的是,這三家公司在過去的幾個月分別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人事調動。
  • 拼多多CEO黃崢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拼多多CEO黃崢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來源:聯商網2020-06-22 10:21聯商網消息:6月22日消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已超過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達到454億美金(約合人民幣3210億),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目前中國首富為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其身家為515億美金,比黃崢多出61億美金。在福布斯四月公布的2020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馬雲以388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第一名、第二名為馬化騰381億美元,許家印218億排名第三,黃崢身家為165億美金,排名第十位。
  • 40歲黃崢身家超馬雲,老闆們的穿衣卻一模一樣
    而在前幾名每年輪流坐莊的大佬中間,殺出了一匹「黑馬」——拼多多的黃崢~ 在成為「中國最富有的80後」之前,黃崢剛剛宣布退居二線,卸任拼多多的CEO,並捐出了80億美元的資產分給合伙人,成為圈中熱事。
  • 福布斯富豪榜實時數據2020 黃崢2020福布斯排名第幾
    北京時間6月22日,隨著拼多多美股股價再創新高,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年僅40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家已經達到了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首次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 頭條、抖音後,誰是字節跳動的新引擎?
    儘管TikTok還沒有大規模商業化,但其受眾所代表的市場前景令人垂涎欲滴——接近90%的用戶在16- 44 歲之間, 90 後佔比60%。彼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能阻擋TikTok前進的唯一問題是技術問題,而這對於坐擁大量「技術大牛」的字節跳動來說,都不是問題。直到 6 月底,一隻「黑天鵝」突然出現,打破了局面。
  • 身家超越馬雲,拼多多黃崢成中國第二大富豪 | 鈦快訊
    鈦媒體快訊 | 6月22日消息: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達到454億美金(約合人民幣3210億),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2018年7月,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目前,市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創始人黃崢出生於1980年,今年40歲。6月16日,拼多多一度大漲7.5%,股價達88.96美元/股創新高,市值破千億美元。
  • 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拼多多黃崢第一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第二
    11月2日消息,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69位白手起家80後上榜,比去年多15位。榜單顯示,「80後電商大王」拼多多40歲的黃崢過去一年財富每天漲2個多億,漲了850億,以2200億蟬聯80後白手起家首富。
  • 拼多多的隱秘角落:千億美金市值只有5件專利
    為了把這點講清楚,我們分三步:1)找好參照物;2)找好對比角度;3)不過於深入技術維度卻能「一眼定胖瘦」。字節跳動是比較合適的參照物,它和拼多多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 「AI+推薦」為噱頭的公司。1) 先來看字節跳動的專利情況。字節跳動有5130件專利,主要歸屬在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3511件),從2017年開始其專利申請數量井噴。字節跳動的專利可分為七大類,比如「神經網絡+關鍵點+姿態+年齡+卷積」等,詳細情況見下圖。(2)再來看拼多多的專利情況。
  • 中國巴菲特段永平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資本博弈的故事
    立志40歲過退休生活的投資大神---------段永平 40歲就功成身退拿到美國綠卡的步步高董事長,2001年就陪妻子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矽谷的中 心)過著退休生活
  • 再見2010-2020創業十年,未來十年還會誕生下一個美團拼多多嗎?
    幾家老牌互聯企業,特別是騰訊、阿里市值之所以那麼高,和他們創造的生態系統有很大關係——從目前來看,即便是估值(市值)位居中國網際網路前列的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在生態建設上,也和騰訊、阿里有明顯差距。2010年後成立目前已上市三巨頭:雷軍、黃崢、王興36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估值(市值)大大高於其他老牌網際網路公司,分別是拼多多(市值2196億美元)、美團(市值2180億美元)、字節跳動(估值1800億美元),估值之和也超過了其他33家公司估值總和。另外還有超過千億美元的小米,以及滴滴、快手這兩家很快IPO、估值超500億美元的超級物種,足以競爭中國網際網路前十五。
  • 張一鳴究竟「輸」給了誰?
    今年3月份,字節跳動8周年的時候,張一鳴發公開信稱,到年底,公司的全球員工規模要到10萬。現在,這個數據是6萬。擴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不久之後,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說,教育業務持續招人,年底招聘將會超過1萬人。副總裁、遊戲業務負責人嚴授也說,我們看好遊戲這個方向,2020年繼續招聘超1000人。
  • "三張" 掌控字節跳動:張一鳴要去哪裡?
    字節跳動,發生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人員變動。張利東和張楠晉升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至於張一鳴,他說自己從公司日常運營中脫身,聚焦於更大的挑戰。
  • 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下一個是B站?
    那麼,在可見的未來,兩三年內,誰最有機會成長為下一個千億美元公司呢?尚未上市公司字節跳動與螞蟻金服估值遠超千億美元是確定的。至於字節跳動,750億美元更是有些無釐頭,這是2018年的數字,這兩年憑藉抖音這張好牌字節跳動一騎絕塵,2019年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的消息就已見諸報端,有媒體報導2019年字節跳動營收超1400億元,增長近280%,一季度營收飆升至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同比增長130%以上,年度營收目標據說已超過2000億元,營收、增長數據都非常華麗,短視頻
  • 上海首富身家再進一步,賺3千億後分1千億給員工,如今再賺1千億
    如今海底撈的市值高達3千億,楊麗娟的股份價值高達150億,成為了又一個百億女富豪。20年之前,楊麗娟還是一個月薪800元的服務員而已。許多人都說海底撈的老闆張勇真是大方,價值150億的股份這樣就送給了員工。其實張勇還不是中國最大方的老闆。那麼中國最大方的老闆是誰呢?他肯定就是拼多多的老闆黃崢。
  • 張一鳴美國往事
    訂閱了相關興趣專欄後,才能看到文章,這顯得笨拙。」創業之初,張一鳴需要大量投資,他自己既做公關,又做策劃書,找投資人,一度因說話太多而失聲。在一次尋找投資人的演講中,臺下坐著紅杉資本、阿里巴巴、騰訊、360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但沒人認可張一鳴的方向。因為,字節跳動要做的事情,在美國沒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