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京。(資料照片)
北京用友產業園。(資料照片)
「當前,對企業而言,數智化已經不只是發展的機遇,更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須。」在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京的發言引起大家的共鳴。
用友掌舵人王文京的觀點代表了雲服務行業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當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緊迫性。
作為中國最大的企業軟體和企業雲服務提供商,用友位居中國企業SaaS市場份額第一,並在財務雲、工業雲、供應鏈雲等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已累計為627萬家企業提供了雲服務。「數智化轉型事關企業生存,這個觀點不是我第一個提出的,但我贊同這種判斷。」王文京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熟悉王文京的人都知道,這位從業32年的「中國軟體大王」,行事向來穩健低調,從不說大話。無論是1988年迎著中關村創業浪潮下海做財務軟體,還是此後轉向ERP企業管理軟體,再到近年來轉型企業雲服務提供商,他都踏在了每一個行業轉折的關鍵節點上。現在,通過構建和運營全球領先的商業創新平臺推進企業數智化,服務企業商業創新成了王文京的目標。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推進基於數智化的商業創新,包括產品與業務創新、組織與管理變革,有沒有數智化,企業的競爭力會完全不同。在王文京看來,數智化賦能將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擁抱數智變革
數智化概念於2019年興起,如果你上網搜索它的準確定義,大多數搜索結果都會給你這樣一個答案:「數智化是企業運用新一代數字與智能技術,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實現更高經營績效、更強競爭優勢、更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這個在網上廣為流傳的定義,其出處正是源自王文京對數智化的實踐與研究。
外表溫文爾雅、談吐沉著理性的王文京身上透著一股學者氣息,他以很強的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將數智化講得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專業嚴謹。
「可以把企業實現數智化分為三個階段理解:數位化、在線化、智能化。首先,企業將內部管理、營銷、供應鏈等環節數位化後,形成數據進行儲存傳輸,隨後又將數據實行在線化管理和運營,最後再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打通數據,實現決策智能化的目標。」王文京進一步解釋,數智化並不是什麼顛覆性概念,而是企業為適應商業演進自然而然要走上的發展路徑。其實,無論是數位化還是數智化,都是在新一代數字與智能技術框架內運行,這些技術就包括如今耳熟能詳的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
2018年,王文京就提出,「未來所有企業都會成為數位化企業」。隨著技術的發展,2020年,他把這一觀點更新為「未來所有企業都是數智化企業」。一字之差,卻有很大不同。
「數智化相比數位化,更強調對人工智慧的應用。」王文京表示,數位化以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為基本特徵,智能化是以人工智慧等為核心要素,數智化就是二者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融合與應用。「簡單理解,數智化就是『數位化+智能化』,是在數位化基礎上的更高訴求。從經營理念上看,數位化是企業級應用,以企業內部管理為核心,滿足相對確定化的需求;數智化則是平臺級應用,更加側重企業間、產業鏈上下遊的價值連接,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數智化在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實現商業創新。」
驅動商業創新
通過數智化實現商業創新,是當今企業的發展與生存之道。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加快了各行各業數智化轉型的速度。過去幾個月,線下零售、教育、娛樂餐飲、生產製造受到嚴重影響,而線上零售、教育、辦公等則迎來飛速發展。疫情給很多企業上了一課——數智化並非是可有可無的戰略規劃,它正在影響企業的命運。
「在推進企業數智化上,不同的企業所處的狀態不同,行動力強的企業在引領,看清楚的企業在行動,沒看清楚的企業在焦慮,少數還沒意識的企業將被淘汰。」王文京的觀點很犀利。通過用友的財報就會發現,2020年第三季度用友雲服務業務實現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102.6%。其中,大中型企業雲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小微企業雲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5.8%,新增客戶數量30.06萬家。這意味著企業雲服務市場空間仍然很大,越來越多企業正走在數智化轉型的路上。
那麼,如何通過數智化服務企業商業創新?王文京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2020年8月推出用友YonBIP商業創新平臺。
在他看來,商業創新包括兩方面,第一是產品和業務創新,第二是組織和管理變革。YonBIP正是利用新一代數字和智能技術,實現企業商業創新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也是王文京推動用友3.0戰略的關鍵一步。
「信息技術在企業應用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王文京告訴記者,1.0是電腦化階段,代表應用是財務、OA辦公系統,屬於部門崗位級應用。上世紀90年代進入2.0信息化階段,ERP企業管理系統廣泛應用。如今進入3.0數智化階段,在這個階段,系統已經解決不了當前的企業需求,應建立一個商業創新平臺滿足企業數智化轉型需求。
「ERP是美國公司提出來的,商業創新平臺(BIP,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是用友提出來的,我認為當前的中國企業也到了在各自領域建立新理念、新概念的時候。」王文京說話總是不疾不徐,但充滿自信。
構建平臺生態
2020年8月,用友在全國多地舉辦了2020用友商業創新大會,無論哪個會場都擺滿YonBIP的宣傳海報,宣傳文案也很符合IT行業的簡約風格:「YonBIP商業創新 如此便捷——四大全新技術架構(雲原生、微服務、中臺化、數用分離),四大PaaS平臺(技術平臺、數據中臺、智能中臺、業務中臺),八大領域服務(營銷、採購、製造、供應鏈、金融、財務、人力、協同)。」海報內容直截了當,甚至沒有多餘內容。
至於YonBIP具體能做點什麼,王文京給記者講了一個案例。全國餐飲連鎖品牌「真功夫」是用友的客戶,該品牌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擁有中央廚房和三溫配送體系,由於接入了YonBIP平臺,「真功夫」可以把自建的供應鏈服務能力拿出來共享,在平臺上為其他有需要的餐飲企業提供服務,實現企業協作、盤活資源、提升價值。也正是在這樣的思維下,「真功夫」激活了新的商業模式,平臺上的餐飲企業也實現了降本增效。
「YonBIP不是簡單的工具型商業作業系統,而是生態化的服務平臺,是集工具、能力和資源於一體的多元服務體。」區別於ERP時代的服務系統概念,王文京特別看中YonBIP的平臺生態屬性。作為一個雲服務平臺,YonBIP除了領域雲(如採購雲、人力雲、供應鏈雲等)、行業雲(如汽車雲、政務雲、餐飲雲等)可以獨立應用於相應場景外,還集合了上千個微服務在平臺上共享,這意味著不是所有服務都需要用友親力親為,生態夥伴也能提供服務能力,共同為客戶提供服務。
「用友不可能對各行各業都了解。」王文京說,作為平臺廠商,用友的目標就是把商業創新平臺做大,聚合更多生態夥伴,拓展更多服務場景。目前,YonBIP已經合作發展了超過7500家生態合作夥伴,產品服務超過1.1萬個。
「未來,我們要匯聚超過10萬家生態夥伴,服務千萬家企業客戶,集合超過億級的社群個人。」王文京給YonBIP定下「十萬、千萬、億級」的量化目標,這也意味著用友的雲業務從產品服務模式升級為平臺服務模式。
把握歷史機遇
「2003年的『非典』加速了電商產業發展,催生了幾家世界級的消費網際網路企業,2020年的疫情正在加速企業數智化進程。」在王文京看來,疫情之下有機會催生出全球領先的雲服務提供商,這是用友一定要把握的歷史機遇。
除了疫情帶來的行業變化,接二連三的政策利好也讓王文京更堅定了打造商業創新平臺的決定。
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啟動面向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的「上雲用數賦智」行動,鼓勵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2020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並對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在財稅、投融資等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YonBIP就是用友參與和服務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載體,它不僅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應用級基礎設施,同時從產業數位化角度來講,也是企業雲服務產業的共創平臺,將帶動相關廠商在數智化產品和服務上創新發展。不得不說,用友又一次站在了行業「風口」。
談到用友成功的秘訣,王文京概括出三點:第一,傾聽客戶,圍繞用戶需求創造價值,就像用友的名字一樣始終做「用戶之友」;第二,敬畏技術,用最新技術為社會創造價值;第三,保持專注和執著,通過專業和持續創新,推動商業和社會進步。時刻走在前沿,並與政策趨勢保持同步,可能就是王文京帶領的用友能夠持續壯大的重要原因。(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
感言
勇於探索 保持專注
李景
作為中關村創新創業的典型代表和國內IT產業的標誌性人物,「非科班」出身的王文京最終成為行業翹楚,不僅因為他趕上了時代的快車、選對了行業賽道,更重要的是他擁有勇於探索並保持專注的企業家精神。
溫文爾雅、穩健平和,這是王文京給外界的印象,但他骨子裡卻憋著一股勇往直前的闖勁兒。回顧用友發展的32年,從企業財務軟體到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再到如今的企業數智化創新平臺,王文京總能用前沿技術開拓企業服務的新邊界,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專注是王文京身上鮮明的個人標籤。無論是軟體服務還是系統化、平臺化支持,王文京的創業歷程始終圍繞著企業的數位化、數智化轉型,並堅定地朝著目標努力。顯而易見,企業家只有專注於自身領域,以精益求精、精雕細刻的「工匠精神」將產品做精做細,不斷提升技術、質量、服務水平,才能培育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善於研究是王文京給筆者留下的又一深刻印象。作為企業領導者,他非常善於接受和學習新技術,經常總結管理方法和技術理念,通過不斷研究打磨,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並成為公司戰略發展的指導方針,甚至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理念。
王文京的成功既有個人色彩又極具代表性。出色的企業家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發展潮流中,不僅需要時刻更新頭腦,還要保持專注和定力,審時度勢、銳意進取,為社會和用戶創造價值,最終帶領企業贏得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