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傳統】過年了,七都人這三件事你做了嗎?

2021-02-26 太湖小鎮

七都很少有"小年"的說法,只是除夕前一夜叫"小年夜"。但聽說比較傳統的人家農曆二十四會敬灶王爺,七都用麥芽糖、炒米糖和糖餅等食品祭灶。讓我們一起溫故一下七都的地道年俗吧!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廿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廿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廿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一下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廿三祭灶。


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並逐漸形成了「官三民四」(官府小年臘月廿三過,一般民家廿四過)的傳統。後來,受官氣影響比較重的北方,民間逐漸演變為廿三祭灶,南方仍沿舊習。

除了時間和北方不同,七都人過小年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呢?

  過去差不多家家戶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廿三或廿四,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決定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的吉兇禍福。

  所以家家戶戶在灶君上天之前都會好好款待他,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祭灶,一家人先敬香,北方一般供奉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而七都人則不供奉糖瓜,蘇州祭灶的供品主要是「廿四團」,是一種糯米糰子。


  供奉灶神的一般是豆沙餡的糰子,這裡面有種說法,認為灶神吃了又甜又粘的糰子,講出來的話也會比較甜,可以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當然,除了祭灶,自己家也會吃「廿四團」。「廿四團」的餡兒除了豆沙,還有鮮肉、蘿蔔絲等多種。蒸製好的糰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廿四夜吃糰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七都,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糰子、送糰子、吃糰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在祭灶之後灶神上天,便可以掃除屋中一切塵穢了。家家戶戶一定要灑掃房舍,去塵垢,淨庭戶,俗稱為「撣埃塵」或「撣簷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在過年之前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掃除。


  掃塵除了打掃乾淨房舍迎接新年,也寓意著在迎接新年的時候,徹底將屋宇打掃一番,驅除災晦之氣,讓新的一年充滿吉祥安寧,這是人們普遍的心願。

過年是一件大事,要祭祖祀神,要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有很多東西要提前準備好。哪些年貨是蘇州人過年必買的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蘇州人年夜飯的飯桌上少不了一道筍乾,所以蘇州人購置年貨總會買點筍乾,而且由於筍乾需較長時間來泡發,所以一般都是最早買的。節節拔高的筍乾,有個好口彩,預示著來年生活的節節高。


  筍乾發好切好,燒肉香氣四溢,越燒越入味,五花肉吸足了筍乾的鮮香,筍乾又浸透了肋條的肉脂,真是甜鹹鮮香,肥美可口,象徵越來越富足的小日子。

  年糕是蘇州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節物,祭祀眾神、歲朝供奉先人,新年饋贈親友,都少不了。


  平時最常見的方方正正的是「糖年糕」。糖年糕除了甜糯甜糯的,還會點綴上蘇州人最愛的桂花,吃起來別提多香了!當然豬油年糕也是很多人的最愛,比如小編就愛吃綠色薄荷味的豬油年糕啦!


  過去,大戶人家大多請了做糕師傅來家磨粉蒸製年糕,即使到今天,蘇州還有很多地方的小夥伴過年前會在家蒸製各種花色年糕,什麼南瓜糕、紅糖年糕……

  酥糖是一種傳統的春節應時糕點,一般是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膩口,滿嘴留香。不過小編覺得得配點茶水一起吃,不然有點噎得慌……


  如今在蘇州的老字號裡還能輕鬆買到酥糖,不過似乎甜膩的口感不如以前那樣得人心了,愛吃的人沒有以前多。

  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般都要招待親朋好友,這時候各種瓜子和蜜餞是很受歡迎的!


  黃埭出的奶油西瓜子和玫瑰西瓜子,是每家過年時必備的。磕磕瓜子,聊聊家長裡短,真享受。


  蘇式蜜餞現在據說有160多個品種,以金絲蜜棗、奶油話梅、金絲金桔、白糖楊梅、九制陳皮最為著名。話梅通常最受歡迎,含一顆,甜中帶酸,爽口生津。

  蘇州人年夜飯上都要「掘元寶」,這個元寶就是荸薺!荸薺可生吃和熟吃,年夜飯上一般吃熟的荸薺。


  老蘇州就將荸薺一切二,猶如一個個銀元寶,放進米中一塊兒煮,發明出這噴香軟糯,味道甘甜的「元寶飯」。相信吃完這「元寶飯」,在新的一年裡,定會財源滾滾,大福大順。

  年夜飯桌上除了一些傳統過年菜,還有一道春卷總是少不了的。蘇州人一般喜歡自己包春卷,所以春節前後各個菜場都會有現做現賣的春卷皮。


  七都人的包春卷一般鹹口的包薺菜肉,甜口的包豆沙,年夜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一盤金燦燦黃澄澄冒著油光的春卷上桌,即使剛剛已經吃得飽飽的了,大家總還能再吃下不少。

  還有很多年貨小編沒有一一提到,歡迎大家來補充哦~

來源:蘇州發布

相關焦點

  • 重慶人吃火鍋有三件必做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吃火鍋,不同的地方習慣有所不同,重慶人作為火鍋鼻祖,他們在吃火鍋時有一套自己的用餐法則,了解了他們的用餐習俗往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重慶火鍋,因此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看看重慶人吃火鍋必做的三件事是什麼,來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
  •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時間:2020-04-04 18: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可能有些許差異,但掃墓祭祖和踏青卻是這個節日最基礎的主題。
  • 又要過年啦,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
    ,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酒釀南北方叫法各不相同,我們重慶人叫醪糟,也有叫甜酒的。醪糟是用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做成的一種風味食品,酸甜開胃,可助消化,含多種胺基酸和營養成分,經常吃對身體大有好處。醪糟生食熟食均可,還可以用來燒菜、做饅頭糕點等,特別是火鍋,燉湯都可以加入醪糟去腥,口感更特別。
  • 過年一定要做的幾件事。網友:扎心了!
    哪怕不是真的有多大變化,但是我們的心理已經承認,這就是年味兒了,恐怕這種奇妙的心理變化,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馬上來臨的農曆新年,是最讓人期待的一個假期。而這個假期也有一些事兒,是一定要做的!過年是喜慶的時間,同時也是難得的休息時間。過年期間我覺得應該做下列幾件事,才不辜負這段難得的時光。1.要多陪陪父母。
  • 當你老了,最大的悲哀,無非是這四件事
    人到老年,不怕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但是,卻怕以下的這四件事。而這四件事,是老年人的最大的悲哀,我們要儘量避免。 第一件事:人不像人。 人活著,風光一點,色彩一點,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年輕的時候,我們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為了理想,不怕風吹雨打。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過上風光的日子,有的人,會在年輕的時候,遇到挫折和打擊,從而陷入落魄的日子中。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潮汕人過年,千萬不要忘了做這幾件事!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那麼,過年都要做什麼呢?於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首先必須「拜公祖」(祭祖宗)。   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 過年這幾件事不要做,也不要讓別人對你家孩子做,免得傷害孩子
    1、不適當的語言逗孩子玩過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如果家裡有小孩子,大人們都喜歡逗一逗:媽媽生了小弟弟,你要是不乖就不要你了;給我們唱個歌跳個舞吧,不然就不讓你吃好吃的;韓劇《聽見你的聲音》裡說:開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也覺得好笑的情況下才叫開玩笑,如果被開玩笑的人並不覺得好笑,那就是恐嚇。所以,這個春節,讓我們保護好孩子,不要讓任何人逗他玩。
  • 人生這三件事,沒人替你做,越早做越好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人生漫漫,我們總以為有的是時間;道路長長,我們總以為我們一定能到達終點;想做的事,總是一天天拖下去,我們總以為有一天會做完。然而,人生這三件事,沒人替你做,越早做越好。
  • 老員工:新人入職後應該做的不是和人套近乎,而是這件事
    老員工:新人入職後應該做的不是和人套近乎,而是這件事一個人只要不是在深山老林裡,過著野人獨居的生活。他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他就必須得工作。而工作流程,基本上可以分為4個步驟。正常來說是要經歷:求職、入職、離職、再求職。
  • 人到中年,趁著自己還未老去,一定要去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趁著自己還未老去,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動了,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沒有做的事情想去做。這句忠告,我們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但當我們想去做的時候,卻發現,真的很難,總是有各種無形的手,似乎像抓住我們一樣,阻止著我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勸農民工一句:過年回家不要沉迷打牌了,這幾件事才是重點
    勸農民工一句:過年回家不要沉迷打牌了,這幾件事才是重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如今一年比一年快了,並不單純的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而是真的覺得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要過年了。但是在現在的農村,也存在著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過年仿佛不是在過年,而是成為了"打牌狂歡節",許多農民工一回到家中沒有趁著這短暫的假期做一些正事,反而通宵達旦的打牌,今年在老李家打,明天就跑去老王家,反正一刻都不得停歇。多少人輸了辛苦一年賺來的血汗錢不說,嚴重的更有夫妻失和,頻繁的吵架。
  • 我勸你過年期間千萬不要做的5件事
    還有人評論說:大過年了要走親戚,帶著口罩去別人家像什麼話?這也是我想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嘮叨裡還有一些執念,是否能在病毒蔓延和年關葛優躺之際寫下點什麼,在你想要放鬆的時候給一些警惕,也在你想要恐懼的時候給一點信心。
  • 女人過年回家,為公公婆婆做這幾件事,他們絕對會對你誇贊有加
    其實女人大可不必為此煩惱,相反,你可以趁著過節這個機會,好好的改善一下和他們的關係。你為他們做這幾件事,他們肯定會對你誇獎有加,你們之間的關係,在無形當中就會變得很融洽。01給他們一些錢。03幫他們做一頓豐盛的飯菜。年紀變大了之後,很多人在吃飯這個問題上,變得很隨意了,他們真的懶得去做一頓精緻可口的飯菜了,你的公公婆婆肯定也是這樣。
  • 最積德的6件事,你做過幾件?全做過的將平安一生!(善行)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日行一善,日省一過;日行一善,積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滿三千。人生來都是善良的,那些陰險不好的都是後天慢慢積累的,是自己沒有學好,也怪父母沒教好,佛教曾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生來就要給自己積德,要向善,那你知道最積德的六件事是什麼嗎?
  • 人老被人嫌?做好這三件事,再挑剔的子女也會敬你三分
    ----杜拉斯每個人都會老,都有被人嫌棄的時候,即便是自己的親人,這個很正常,畢竟像杜斯說的那種能欣賞對方的老態,能夠真那麼想的怕也是不多吧!沒有人喜歡自己臉上的皺紋,都想要青春永駐,可是誰又能不老呢?
  • 與人交往,少做這三件事,能讓你越來越幸運
    與人交往,記住少做三件事,能讓你越來越幸運。01 不要總是向朋友傾訴煩惱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煩心事,或者是覺得委屈的事情時,總會第一個去和朋友傾訴。你只要告訴了一個人,哪怕對方多麼值得信任,萬一有天說漏了嘴,也就一傳十,十傳百了。所以,不要一旦覺得對方可以交心,就將自己過去和秘密都告訴別人,這並不是件明智的事。03 言多必失,不要口無遮攔,也不要炫耀自己少說話,多傾聽。
  • 戀愛期間常做這三件事,女生直接說「拜拜」,果斷分手
    其實很多簡單,這三件事絕對不要做,否則女生直接說「拜拜」。大男子主義很多情竇初開的男生,認為女生喜歡強壯帥氣的男人,所以總是急於表現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強勢到過分的行為。最為嚴重的是,很多男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認為這是男子氣概的表現。殊不知,隨著思想的解放,女人對於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最是討厭,因為他們從來不尊重女性。
  •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到底是哪三件事,影響真的很大嗎?
    在許多城裡人的印象中,農村人的生活很熱鬧,鄰裡之間的關係也很親密,親人們之間很團結,若是有一個人遇上了麻煩事,街坊四鄰、親戚朋友便都會趕來幫忙,在農村,你不會被孤獨感圍繞,只會被別人的熱絡打動。其實,淳樸的農村人也是精明的,他們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趕去幫忙。
  • 極速蝸牛5.12七都半馬出徵記
    一張「神奇」的照片,三隻蝸牛,兩件白色團服,兩條黑色團褲(這也叫神奇???!吶~上面被擋住的就是中間這位藍褲子金主選手啦~恭喜本次破130了~~鼓掌~~~老顧....你這是在跳舞???!!!(等等!你的大長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