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在NASA從被「間諜」到被尊重,《隱藏人物》細節分析

2021-01-11 影視劇材優選

這是一部講述黑人女性科學家真實故事的劇情片,作為黑人和女性,她們經受著雙重歧視,計算能力極強的她們,常年擠在在地下室裡完成繁複艱難的計算工作。

是女性所以只能做計算工作不能參加會議,是黑人所以被排除在核心之外,是黑人女性所以無法享有白人男性的所有福利——她們本該擁有的那些。

這就是《隱藏人物》,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

作為一部講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劇情片,三位女主的故事線交叉並行,多樂茜與瑪麗的情節作為次要情節在獨立發展的同時,又為凱薩琳的故事發展提供著情節上的相互映襯,與凱薩琳的主要情節一同闡釋了影片反歧視的主題。

這其中,存在著很多絲絲入扣的細節點,我更願意稱它們為"symbols of changes"。一些能夠起到情節促進作用的細節符號。

這些細節能夠細緻刻畫人物,刻畫背景,促進情節升華,同時又不佔用大量篇幅,精巧而不冗雜,是能夠博得觀眾喜愛的敘事巧思,在推動高潮到來的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下來我不按照聽覺細節、視覺細節(情緒與動作/物件)的順序,而是舉出影片中幾個令人印象深刻又值得學習的細節點進行分析。

"有色人種女衛生間"——進入太空前的難言之隱

片中凱薩琳被調派到太空任務組計算解析幾何,這是一項不容易的任務,證明能力後,凱薩琳就被交付了"檢查所有人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並進行額外更高難度的計算的任務。

但就在此時,凱薩琳離開了工作崗位並很久沒有回來。兢兢業業的凱薩琳顯然不會偷懶曠工———人有三急,但她沒有辦法像其他同事一樣出門就能方便解決,而需要穿越偌大的基地到另一頭的,有色人種計算小組的大樓,位於地下室的衛生間。

凱薩琳謹遵工作著裝要求,高跟鞋,過膝裙和珍珠首飾,一個科學家要保持這樣的儀態無疑是對腦力的額外負擔,此時更是如此,這是片中她第一次穿著禁錮自己的衣服,無奈地奔跑並被認為曠工。

第一次只是被發現,而第二次第三次,她的上司哈裡森越發惱怒,認為她不能勝任職位,工作態度散漫,常常偷偷去休息。終於在航天發射的關鍵節點,凱薩琳已擔任重要職務,小組仰賴著她的計算,人人都在加班,而此時上司又一次發現她不在崗位上。

大雨傾盆,凱薩琳不得不在雨中奔跑以趕上工作,回來就趕上了怒火——到底是什麼讓你每天四十分鐘不在崗位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凱薩琳正因她優異的計算被懷疑盜取信息是俄國間諜,加之四十分鐘的不見蹤影,她似乎又被懷疑了。

但反覆的情緒推動終於到了爆發的時候。全身溼透的凱薩琳,承擔著重要工作又被訓斥的凱薩琳發出了怒吼:

她需要上廁所,而這整座大樓裡都沒有有色人種的女衛生間!

被要求戴珍珠飾品,但她是女性黑人計算員,工資極低,根本沒有錢買。每天的僅有的休息時間,她都不得不踩著高跟鞋奔跑,在衛生間裡不懈計算。

上司哈裡森似乎才意識到這座大樓裡缺失了什麼。而貫穿故事的"有色人種女衛生間"的牌子,也到了細節回收的節點。

終於,在凱薩琳的注視下,哈裡森砸掉了"有色人種女衛生間"的標示,宣告所有人——NASA再也不分有色人種和白人衛生間了。

"在NASA我們的尿都是一個顏色"

衛生間這個場所還有重複利用,那就是影片結尾,當多樂茜掌握了編程組的大權,白人女組長也進入了曾經的黑人衛生間,並請求她幫助。也算是衛生間這一代表著人種隔閡的場景的結束。

這個象徵,通過第一次產生埋下伏筆,一次次的發生,令人越發為凱薩琳感到揪心,並在情緒的至高點將其引爆,一個女主上衛生間的細節,就這樣深入人心,產生了難以想像的感染效果。

咖啡壺——歧視出現在方方面面

凱薩琳在工作場所遇到的困難顯然不止解決生理問題的困難。

接下來要說的是一個物件細節——咖啡壺。

影片發生的年代種族歧視出現在方方面面。作為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當凱薩琳第一次倒咖啡,一切就開始發生了:整整一個屋子的白人男性盯著凱薩琳,不可置信的看她從公用的咖啡壺裡倒咖啡。

第一次看這個鏡頭,我還以為是凱薩琳沉醉計算做了什麼錯事讓他們驚詫。後來才意識到,這樣我們不能理解的歧視行為不僅在當時是普遍的。

咖啡壺第二次出現,凱薩琳就發現,公用咖啡壺旁邊出現了一個小咖啡壺,上面寫著"有色人種專用"。環顧四周,辦公室裡顯然只有她一個有色人種。針對的是誰顯而易見,凱薩琳忍受了歧視拿起咖啡壺,裡面甚至沒有本應為這些科學家準備好的咖啡。

這個細節的第三次出現,與上面一個情節點的爆發同時發生。凱薩琳的怒吼讓哈裡森看見了他忽略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得力下屬從來都是被排擠著艱難工作,忽略了經濟、人際的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一眾白人男性無法完成的任務。

上司走到咖啡臺前,撕下"有色人種專用"的標籤,咖啡壺的戲份告一段落,凱薩琳有了基本的不被歧視的環境。但這還不夠,要到這個物件細節的最後一次出現,凱薩琳才真正被認可——

最後一次出現的咖啡,是整部影片都看不慣凱薩琳的同事和主管保羅斯坦福,他終於認可了凱薩琳是他平級的同事,為凱薩琳倒咖啡。

至此,影片也落下帷幕。

一杯小小的咖啡,牽起了凱薩琳從被排斥到被所有人尊重乃至敬仰的劇情線。相信到後來的凱薩琳,再也不會和白人喝同一壺咖啡時被看不起來了。

通過這一個細節,就算是沒看過電影的人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凱薩琳工作環境同事態度的變化,這就非常好地做到了物件細節的情節表達。

被塗改的文件——要怎樣贏得尊重?

凱薩琳喝著被排斥牌咖啡,用著被歧視衛生間,計算著被塗改的文件。

這文件來自於看不慣她的保羅。保羅出自看不起和認為自己被輕視了的心態,將交給凱薩琳的任務文件都進行了塗改,隱瞞重要信息,讓她在信息缺失的情況下進行複雜計算。

第一次,凱薩琳一頭霧水的艱難計算,第二次情況愈發嚴重,但凱薩琳仍舊容忍了,而第三次,保羅強調"你沒有看這些信息的權限"之後,凱薩琳還是舉起了文件,看向了被塗黑的"保密信息"。

這是凱薩琳得到更多認可的重要轉折點,她從中看到了一條重要信息,這讓她算出了火石火箭的落點,在哈裡森看來,這代表著凱薩琳工作能力極強,同時涉嫌信息洩露。

在據理力爭後,凱薩琳再也不用使用被塗改的文件進行計算了,她獲得了所有數據。

本片的細節並不止我提到的這些,另外還有一開始保羅不允許凱薩琳在報告上署名,經過一次次兩人間的拉扯抗爭,凱薩琳能夠在打出的每一份文件上 署名了。

每個鏡頭都不過是打字機紙張的特寫,但十分具有戲劇張力。以及瑪麗第一次申請工程師前指出火箭結構中隔熱板有問題,到影片結尾,火箭果然因為隔熱板脫落而不得不返航。

這些細節一同構造了詳實可信的電影世界,提高了說服力,作為抒情的重要節點,也作為推動敘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一部好的電影打下了一塊堅固的基石。

相關焦點

  • 凱薩琳·詹森:NASA「隱藏人物」的101歲人生
    幸而,這是一位有著無比堅毅個性的女性, 從不怯懦於倡導和爭取自身的權益。 她無視了一次又一次的冷眼, 爭取到了出席會議的機會。
  • 《隱藏人物》:不論命運待我如何,我將積極奮鬥到底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影片《隱藏人物》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對歷史進行深度還原,同時進行了藝術化的創造,再現了人物間的情感刻畫與宣發,自上映以來便獲得豆瓣8.8的高分。電影講述的是1962年黑人女性在NASA工作時,為實現從零到太空的跨越,對太空人格倫圍繞地球飛行的航空夢付出了默默的努力。
  • NASA以第一位黑人女工程師的名字命名其DC總部
    NASA總部以該機構的首位黑人女工程師命名。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今天宣布了這一改變。傑克遜(Jackson)是啟發這本書和電影《隱藏的人物》(Hidden Figures)的女性之一,這部電影是關於黑人女性的故事,這些女性曾幫助美國宇航局(NASA)將第一個美國人送入軌道。合適的是,瑪麗·W·傑克遜(Mary W.
  • 《隱藏人物》:為自己想要的人生努力,用才華來證明自己
    《隱藏人物》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發行,由泰德·梅爾菲執導,塔拉吉·P·漢森、奧克塔維亞·斯賓瑟、加奈兒·夢奈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16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影片上映至今,已獲得十多項國際獎項,豆瓣評分高達8.8分。
  • 她是上世紀歐洲最火的黑人女星,一舞成名的傳奇間諜
    近年來,女性的「穿衣自由」幾乎成為了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往常那些穿得「暴露」易招致反感的論調,真的徹底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女性應該實現穿衣自主,以最舒服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美。而眾多帶領女性實現自由的時尚先驅裡,一定有這顆閃閃發亮的「黑珍珠「。約瑟芬 · 貝克。
  • 《終極鬥羅》「雙面間諜」原恩光軍隱藏的任務!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分析是關於《第22冊》原文內容中,新登場的角色人物:原恩光軍,隱藏的秘密,來和大家一起進行分析與探討!相信現在大家應該都已經看完了《第22冊》的全部內容,總的來說這一冊的內容還是非常精彩的,雖然主要的情節基本上都是在以過渡為主,不過三哥在過渡的過程中,還是安排了許多新的角色人物登場,比如,這一次新登場了一位,名為,原恩光軍的角色人物,而這個角色人物來頭也非常的不小,僅僅只憑藉著27歲的年紀,就擁有了「少將頭銜」以及戰神殿的戰神稱號,並且其自身所擁有的還是那種非常稀少的
  • 《隱藏人物》女主角原型凱薩琳去世,還記得這部電影嗎?
    《隱藏人物》女主角原型凱薩琳去世,還記得這部電影嗎?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是提到電影《隱藏人物》,人們就會恍然大悟。這部電影講述在美國種族隔離期間,三位非裔美國數學家組成智囊團在宇航局工作,為太空飛行計算地球軌道的故事。凱薩琳正是片中女主角的原型,作為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曾幫忙計算1969年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的飛行軌跡。
  • 看三位黑人女性為夢想而戰,真的太燃了,年度必看勵志電影《隱藏...
    因為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壓致S,種族問題再一次被引起極大關注,騷亂蔓延到美國30多個州,並且出現打砸搶的問題,大家幾乎一邊倒的謾罵著白人警察。他用膝蓋死死地頂住黑人頸部長達七分鐘之久,全過程中,這名黑人一直在呼救,「我不能呼吸了」但是警察壓根不理這茬,一直對這名黑人,又吼又叫:「起來,到車裡去!」
  • 隱藏人物原型科學家去世
    隱藏人物原型科學家去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透露:數學家凱薩琳·詹森去世,享年101歲。她是《隱藏人物》中塔拉吉·P·漢森飾演的主角原型。詹森被認為是NASA第一批黑人女性街學家之一,她於1953年開始為NASA工作,在電腦投入使用前,她參與了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太空人艾倫·謝潑德計算軌道的工作。
  • 巨星隕落,NASA 數學家凱薩琳·詹森辭世
    她是一位開創性的數學家,以對美國宇航局(NASA)的人類航天計劃做出的貢獻而聞名,並因 2016 年奧斯卡提名電影《隱藏的人物》中的角色而更加聲名鵲起。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她是美國的英雄,她的光輝事跡永遠不會被遺忘。
  • 高分電影學職場法則-《隱藏人物》解讀職場生存之道
    不得不說近幾年每年都會有出來一部讓觀眾好評度很高的黑人題材電影,講講我自己看過且比較的喜歡的電影,如,2016年泰德·梅爾菲執導《隱藏人物》,2017年尼爾·博格執導的《觸不可及》,2018年彼得·法拉利執導的《綠皮書》,都是非常贊的黑人題材的影片。當然前兩部都沒有在國內上映,智能網絡資源看了,後一部倒是2019年才在內地上映的。
  • 豆瓣高分電影:黑人慘遭白人歧視,卻逆襲成為歷史第一人的劇情片
    電影《隱藏人物》關於勵志的電影看過不少,但是這部電影卻讓我印象深刻,在那個年代,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是非常嚴重的,有個詞讓我十分厭惡就是「有色人種」,充滿傲慢的歧視和偏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位女性非裔科學家通過實際的行動為冷戰時期的美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以此得到了白人同事的尊重,逆襲成為很多領域歷史的第一人的故事。這部電影名字叫《隱藏人物》,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就像電影裡沒有很多激烈鬥爭的畫面,更多的只是為了理想努力的活著。
  • 她是上世紀歐洲最火的黑人女星,一舞成名的傳奇間諜:我想要的,就是很多的錢和愛
    往常那些穿得「暴露」易招致反感的論調,真的徹底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女性應該實現穿衣自主,以最舒服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美。而眾多帶領女性實現自由的時尚先驅裡,一定有這顆閃閃發亮的「黑珍珠「。她是徵服了歐洲大陸的黑人女明星,是「色情」舞蹈的開創人物之一,是女間諜,是政治家。在當時看來,她代表的,是最先鋒的審美:美不該是順應,而是帶領。
  • 《隱藏人物》原型科學家凱薩琳·詹森去世,享年101歲
    據CNET報導,電影《隱藏人物》原型科學家凱薩琳·詹森(Katherine Johnson)於2月24日去世,享年101歲。 凱薩琳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時期,利用早期的數字電腦撰寫程序,協助美國太空探測計劃的前進。
  • 鏡之邊緣催化劑前作彩蛋怎麼找 隱藏的遊戲細節
    鏡之邊緣:催化劑 隱藏細節玩法介紹隱藏的前作彩蛋 我自認為自己算是比較細節的了。所以來分享下遊戲裡的一點點我知道的細節設定: 1.本作裡的長按高跳設定應該源於鏡之邊緣的小遊戲(鏡之邊緣2D) 2.伊卡洛斯的形象很像一個Unity跑酷小遊戲的主角(遊戲名:3D極限跑酷),你們去玩玩就知道了 3.之前發過一帖,鏡1裡有伊卡洛斯計劃,而催化劑裡的重要角色就叫伊卡洛斯,總感覺這個差勁的傢伙(Faith原話)就是個全程沒跳反的間諜
  • 瘋狂間諜!為了隱藏身份,不惜親手殺死自己的親孫女兒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可以肯定的說,幾乎所有的案件都是由於一個或幾個小細節的暴露或察覺而破獲的。講一個發生在前蘇聯的間諜案。老人說早上沒發現孫女起床,覺得奇怪,到他房間裡才發現孫女已經被害了。說著老淚縱橫。偵查員又問了一些家庭情況。老人說,孫女的父母幾年前就過世了,家裡就他們兩人。偵查員有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小女孩是房間和物品,沒有發現什麼對破案有用的東西。只好在對小女孩的屍體驗完之後下葬了。
  • 變形金剛動漫人物:捲土重來中神秘隱藏的人形間諜-偽裝者Alice
    變形金剛狂派霸天虎復仇者部隊間諜偽裝者-Alice變形金剛霸天虎成員,間諜偽裝者 Alice 是大電影《變形金剛:捲土重來》中的角色。 她是霸天虎復仇者部隊中的間諜偽裝者,在《捲土重來》的故事中,她變形為一個與Sam同一所大學的迷人女孩。
  • 人物說 | 瑪塔·哈麗:從「一代豔星」到雙面間諜
    故此本號特設「人物說」專欄,以收錄近當代網際網路翹楚,道盡情報界「風流人物」。本期「人物說」將給大家介紹一位極富爭議的女間諜——瑪塔·哈麗。著名脫衣舞者一戰時期雙面間諜美麗而又鋒利瑪塔·哈麗(MataHari),原名瑪格麗莎·赫特雷達·澤萊(Margaretha Geertruida Zelle),瑪塔·哈麗是她的藝名。1876年8月7日,瑪塔·哈麗出生在荷蘭弗裡斯蘭省呂伐登,她是家裡唯一一個女兒,在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二。
  • 《行屍走肉》10:隱藏在低語者中的間諜到底是誰?尼根會交出他嗎
    尼根在一個片段中與阿爾法討論了低語者隱藏著一名聯盟間諜的問題,那麼尼根會將他叫出來嗎?其實《行屍走肉》拍到最後,人們最為關心的人物就是尼根了。在漫畫中,尼根是出渾身解數將阿爾法殺死了。那麼,在電視劇中的尼根又該如何取得阿爾法的信任呢?
  • 日本間諜不只黑龍會和青木機關,我們低估了日本情報機構全球布局
    從甲午海戰開始,一直到侵華戰爭,日本軍隊一次次擊敗清軍、北洋軍和國軍,憑藉的不僅僅是軍事和工業實力,還有強大間諜組織,給予軍隊至關重要的情報支持。儘管如此,我們對日本間諜的巨大能量,還是低估了……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加強對於中國的間諜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