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市議會本周通過法案,室內的街道指示牌、身分證明文件、帳單以及官方文件都會改成義大利文寫法。例如數字2的羅馬數字「II」,將改為義大利文的「secondo」。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表示,義大利只剩下首都羅馬使用羅馬數字,官方希望全國統一使用相同的數字系統。雖然街道標示牌或公文不會馬上改變,身份證等其他文件,將會發行新的版本。
然而羅馬宣布這一新措施後,就被痛批是一種「文化自殺」行為,官方竟然帶頭破壞羅馬珍貴的文化資產,而且使用義大利文寫法也沒有比較簡單。文化界更表示,保存羅馬數字不僅具有文化價值,更是一種身分認同,影響對未來新一代的教育,呼籲相關部門三思。
什麼是羅馬數字?
羅馬數字是最早的數字表示方式,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和埃及人的十進位數字。羅馬數字因書寫難,所以,後人很少使用。它的產生標誌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羅馬數字的起源
羅馬數字起源於3萬年前,人們開始在骨骼劃缺口作為計算的一種方式。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對於較大的數字,人們很難一眼看出刻了多少缺口。後來,人們想出一個妙招,每刻5個缺口,就用形狀「V」來表示,這樣無論讀數更清晰快捷。後來,人們決定每10個缺口就用交叉的形狀「X」。例如如果要表示12,以前人們會用「I I I I I I I I I I I I」來表示,後來就演變成「I I I I V I I I I X I I」。然後你就會發現,之前的部分都沒有用,我們只需符號「XII」來表示12。這恰好就是羅馬數字12。所以,這就是羅馬數字的起源,並非來源於羅馬人,而是他們的祖先。
有什麼用途?
為什麼人類要學習這些古老的符號?當我們有了阿拉伯數字系統後,為什麼還要延用羅馬數字?因為羅馬數字依舊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運用,所以我們還是要知道他們代表的含義。從鐘表面上的數字,到橋梁,建築物和紀念碑上的題詞;從書本扉頁到國王和皇后的頭銜,這些符號被運用到數學、科學、音樂等各個領域。因此羅馬數字在當今也依舊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