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睿鈺
詩人W·H·奧登曾說:「沒有愛,無數人仍可存活;沒有水,無人能存活。」對於很多人而言,海洋是浩瀚、富饒、無邊無際的,然而,西爾維婭·A·厄爾(Sylvia A. Earle)卻帶領讀者看到了一個正在走向沉寂的海洋世界。
西爾維婭·A.厄爾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首席科學家、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GS)駐會探險家、深海探索基金會創建人、谷歌地球海洋諮詢委員會主席、海洋生物學家、環保主義者。她是潛水界的女神和泰鬥,被《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尊稱為「深海女王」,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讚譽為「活著的傳奇」,被《時代周刊》評價為「首位星球英雄」。西爾維婭用60年的時間開啟了深海之旅,如今,她的力作《深藍SOS:我們和海洋在一起》(以下簡稱《深藍》)面世,讀者將通過她的親身經歷了解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危機,透視它們未來可能會面對的悲慘命運。
《深藍》在包裝設計方面很獨特,環保綠色的印刷工藝、耐磨耐折的精美護封包裝紙與環保主題相契合。護封的設計讓人想起用報紙包書的那個年代,如信封般的摺疊方式使《深藍》如同從海洋深處寄來的一份禮物。包裝紙外部是在貝里斯海域拍攝的陽光下的傑克魚風暴,美麗的「魚群龍捲風」似乎印證了西爾維婭的願景:海洋資源無限,生生息息代代傳。然而,包裝紙內部則是一隻在北冰洋上遊泳的北極熊,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北極熊被迫改變居住環境,如一葉浮萍漂流在洋面。包裝紙內外兩側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西爾維婭善於調動讀者的情緒,翻開第一章《願景》,南極海域捕撈的鯨殘骸圖片和「捕殺海洋中的哺乳動物」的大字標題亦和章節頁美麗的魚群形成強烈對比。《深藍》被稱為21世紀版的《寂靜的春天》,全書42張圖片都帶給讀者心痛感,仿佛一隻巨大的手,緊緊攥著讀者的心,一邊用誠懇的語言和雄辯的口吻質問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一邊又越攥越緊,讓人窒息。
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深藍》能夠幫助他們了解海洋狀況。西爾維婭在書中沒有使用太多專業詞彙,從而使全書變得通俗易懂。同時,西爾維婭又用誠懇的語氣和大量直觀的照片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來自海洋深處的美麗照片讓《深藍》從其他同類書籍中脫穎而出。唯一遺憾的是,西爾維婭作為一名美國科學家,創作此書時使用的是英語,雖然呂雅鑫和吳文智兩位譯者已經盡力將原文的原貌呈現在讀者眼前,但語言的差異性還是令中國讀者閱讀時不能完全領略西爾維婭雄辯口吻的魅力。
對於專業讀者而言,《深藍》則是海洋生態研究不可忽略的一部著作。海洋是全世界共同的海洋,每個人都和海洋同呼吸、共命運,針對海洋的專業研究也需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整體研究,因而中國的專業讀者可以從《深藍》中了解他國領海內的海域狀況。《深藍》的結構十分嚴謹,西爾維婭從海洋一直以來對人類的恩賜、海洋生態目前面臨的現實問題、截至目前海洋保護已一切就緒這三個維度出發,從願景、現實、行動三個角度搭建全書框架,並通過自身曾領導完成的100多次海洋探險及記錄的7000多小時的水下探險日誌等經歷填充細節,使《深藍》讀來有理有據、井井有條。同時,在《深藍》末尾,附錄了全球海洋保護區、海洋保護目標進展評估圖、相關參考文獻及與海洋保護有關的網站連結,讀者可將此書作為目錄索引及參考,方便了專業學者的研究。
曾經熱鬧的海洋,如今正慢慢走向寂靜,湧上岸的層層海浪只帶來了塑料瓶和玻璃碎片。
每天都有超過5.5億根一次性吸管進入海洋。
每年都有大約1.4萬噸防曬霜導致珊瑚礁白化。
每年都有超過100萬隻海鳥因誤食垃圾而死亡。
全球海洋垃圾正以每年880萬噸以上的速度增長。
……
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
「沒有海洋,便沒有生命。沒有藍色,便沒有綠色。沒有海洋,就沒有我們。」《深藍》是西爾維婭代表全體海洋生物向人類發出的呼救信號,作為地球的一員,這也是海洋給人類敲響的警鐘。地球上深藍的海洋和生命的交織遠比我們了解的要深刻,我們和海洋在一起,這將是未來人類文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