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寧都發現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在青塘點的佳穴何氏祖地和家廟

2020-12-22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從風水典故來說明積德之家必有餘慶——寧都青塘何氏陰陽宅風水考

曾海亮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話千真萬確,曾祥裕風水團隊在考察寧都青塘何氏陰陽宅風水時所見所聞,頗有感觸。

在寧都青塘一千多年來流傳一個典故:

說的是某天,在寧都生活的風水大師楊筠松與弟子曾文辿路過與興國梅窯交界的青塘。在經過一戶何姓人家門前時,剛好天色已晚,於是就想留下借宿。當時何家家徒四壁,沒什麼好吃的拿出來招待楊公師徒與其徒曾文辿,於是把家裡正在下蛋的老母雞給宰了。何家婦人晚上席間聊起自家八代單傳的事,可楊公師徒見宰了雞,擺在桌上盤子裡的卻只有雞頭,雞爪,都是些沒雞肉的,沒多說什麼。第二天早上,楊公師徒收好行囊準備出行時,何家婦人把早已準備好的兩包「乾糧」分別塞給了楊公師徒,說路上餓了可以充飢。

走到半路,楊公師徒打開乾糧包一看,發現裡面全是雞肉,和昨天吃的合起來剛好是一隻完整的雞。楊公覺得何家婦人十分賢惠。於是對自己誤解感到愧疚,便折回何家,說,你們家這樣心地善良,我有心幫你們一下,便在在牛落窩處尋得一處風水寶地。讓何家祖墳遷往此地,在墳頭種了一株竹子,並交待等竹子長到七片葉子再拔掉。沒想到何家人在竹子長到三片葉子就把竹子拔掉了,於是就有了現在青塘何氏三房鼎立的局面。青塘現在80%都是何姓人。

類似上述的風水典故我們聽過許多,也許有編造的可能,無非是說明「積德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善待風水師,尊敬風水師必有福報。

好吧,言歸正傳。讓我們來看看楊公風水作品的奧妙所在。

我們身處寧都青塘,覺得這個地方與眾不同,群山環抱,而且秀峰林立,一個偌 大的盆地,展現一幅「土地平曠,良田阡陌,清溪緩流,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我們的車子從青塘中學附近的一條小道轉進萬畝臍橙園,春風送暖,正值臍橙花盛開,綠樹白花,潔白如雪,芬芳撲鼻,恬然如詩,驚豔如畫,醉人如酒。 我們沉醉在醉心之美之時,不忘初心,尋找楊公風水作品。

據本地人介紹,萬畝臍橙園所在地名叫牛落窩,來龍雄健,從乾亥發脈一脈撒落平陽,穿田過峽, ,過脈有隨龍水。我們 穿越荊棘,找到了墓,想不到赫赫有名的何氏祖地如此簡陋,淹沒在雜草叢中,磚砌成墓,沒有墓碑。

經測,墓坐坤山艮兼申寅(六十透地龍辛未土龍),左水到右,水從壬子來,水出乙辰,青龍白虎拱護有情,這是典型的楊公古法風水,坐生迎旺。

此地貌不驚人,但是從格局來看,來龍臨官方而來,橫龍結穴。我的同道廖家風水師認為這正合他們老祖宗廖公(廖金精)所說「橫龍穴後必要鬼,樂星宜後峙」。我們返身看約500米有一太陰金星為樂山,後託有力,古人喝形:伏地虎形,穴在虎頭,樂山恰是虎屁股。

風水效果是硬道理。據傳,此墳是何氏寡婦的丈夫墓,原來葬在別處,楊公為其遷葬後,預言次年添丁,何家婦人不信,我家這麼窮,如何添丁?第二年,一逃難女人來到何家,與何家兒子結為夫婦,當年添丁,後又連添兩丁。結束了八代單傳的歷史,且富了起來,從一寡婦持家,以此繁衍,發了一萬多人丁,且富貴者不計其數。

何氏祖地遷後開啟了這個家族的新篇章。又傳, 何氏發達後,何家又聘請楊公勘察選址,興修了何氏家廟。

我們從萬畝臍橙園出來,驅車來到青塘鎮上,問了幾個中年男子,驅車到糧管所附近,停下車,走出向一老農問道,去何氏宗祠如何走?他說,我正是管宗祠的人,跟我走吧!想睡覺有人送枕頭,真是運氣好極啦!

我們順著一條較陡 的小路下來,來到平地,視野瞬間大開,明堂寬廣,何氏家廟背倚乾亥方來龍,緩緩而下之處,亮點不僅於此,而是眼前案臺有情,兩重案山,第二重案山起三臺,案外朝,青龍有情伸展 ,但現有破損之跡,清溪環流。

我們走進何氏家廟,恭恭敬敬地手持三支香,向神臺上何氏列祖列宗鞠躬致禮!

經測,祠堂坐向為辛戍之間界縫,左水到右,癸丑水上堂,水出丙午,原祠堂前前開金星形大池塘,現不復存在。我們走進宗祠內,一切嶄新,顯然重修,為三進式兩天井,天井放乙水。

點擊

何氏後裔給我們介紹,家廟建後又開啟何氏人才輩出,生生不息的時代。

我們觀察到何氏家廟附近還有幾個分祠,坐向依總祠而定。

從何氏祖地遷葬到興建何氏家廟的這段歷程,何家續寫了催丁,催財,催貴的風水傳奇篇章。

一個宗族根深葉茂,才有生生不息!而維繫大樹枝葉茂盛的風水之源就是開基祖的陰陽宅。

相關焦點

  • 江西寧都青塘何氏家廟,楊公勘擇發人丁,今成萬丁巨族
    寧都青塘原名清溪,後來要闢建圩場,因其四面環山,中窪如塘,蔚藍青秀,故改稱青塘。青塘人口中,以何、孫、謝三氏佔多數(約70%),都是地道的客家人。何氏家廟三姓之中,何氏最早進入青塘開基,且青塘何氏發展到如今的萬丁巨族,與祖師爺楊公關係匪淺。何氏進入青塘流傳有很多的傳說,最出名的是楊公幫何氏找風水寶地建祖墳,改變何氏八代單傳的境況,逐漸富裕起來。
  • 【寧都宗族】寧都青塘何氏沿革簡略
    綏和時為大司空,封廬子國氾郷候,增俸如丞相,上書請廬江為郡,何氏稱廬江義由此也!生況、鄢。鄢為光祿大夫,鑒父為莽所害,更名孟,字出圖,匿嵖岈山,隱居不仕,再徙扶風郡平陵縣。生寵,字天眷,建武中為千乘都尉。生敞、敦。敞字文高,章帝元和間為河南尹,汝陽太守,和帝永元己丑元年為侍御史,九月遷尚書,上封事論竇憲不報,出為濟南太傅,庚寅二年遷汝南太守。壬辰四年去位隱廬江冶父山,遂家之,讀書種花以自娛。
  • 江西寧都孫氏家廟,孫中山先生祖祠,曾公勘擇主發貴
    寧都客家孫氏源於唐代末期,其始祖可追溯到孫中山先祖孫誗。孫誗,原籍陳留(今屬河南開封),唐僖宗中和三年,以武藝選為百將,次年敕封為東平侯。黃巢起義後,提兵閩越江右間,後定居贛省虔州虔化縣,即今寧都縣。鳥瞰孫氏家廟據孫氏家譜史料記載和文物考證,孫誗為孫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孫誗後裔一支孫友松遷居廣東,孫中山先生,系孫友松之後。
  • 傳統風水「乳穴」象什麼樣?
    龍、穴、砂、水、向,最難的是點穴,為什麼「一山葬十墳,十墳九墳貧」?乃穴不的也。穴形千變萬化,但總的不出楊公祖師(唐朝國師,堪輿大師楊筠松)提出的窩、鉗、乳、突四形。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乳頭之穴怕風缺,風若入時人絕滅。必須低下避風吹,莫道低形龜裙絕。」楊公風水劉江東一脈第二十二代傳人劉伯溫《堪輿漫興》云:「陽來陰受為乳穴,乳穴粘毬法葬深。
  • 傳統風水穴忌之劉江東仙師論「十般無脈絕」
    其時楊筠松(史稱楊公)史因黃巢破京城,避難江南,應江西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節度使盧光稠之請為盧光稠葬母,任盧光稠參軍的劉江東崇慕楊公(楊筠松)堪輿神術,遂與同鄉曾文辿拜楊筠松為師,從遊其門。記載據《於都上溪劉氏族簿劉江東行藏記》載「公乃大學士劉韶之後,上世有知虔州者,因家焉。居於都上老。厥祖為盧王參政,因此遇楊公,遂使公授術焉。
  • 中國風水大師排名_郭璞楊筠松袁天罡均在此列
    中國風水大師——楊筠松提到風水就不得不提楊公——楊筠松,人們愛稱「楊救貧」,對於風水界具有旁人無法匹敵的影響力。楊公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名益,別號玄赤,世稱「救貧先生」。
  • 中國古代風水大師10大名震四海的人物!賴布衣,楊筠松,李淳風,袁天罡,,,
    他的師傅是老子,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撒豆為兵鬼谷子教孫臏和龐涓排兵布陣之術,手抓一把豆,口中念念有詞,說了聲「疾!」隨手將豆撒了出去,這些綠豆一落地,都變成了活的兵將,並且分成了赤、皂兩隊人馬。演兵嶺上頓時人聲鼎沸,戰馬嘶鳴。樗(chu)裡子樗裡疾(?
  • 寧都青塘一男子騎車翻入溝坎,情況未明…
    3月16日0時13分許,寧都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賴村中隊接到110指揮中心報警稱:在青塘河背村東湖組路段一男子騎車翻入溝坎,情況未明…
  • 這座何氏家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下何氏為之驕傲自豪!!
    青山何氏家廟,即青山何氏宗祠,又稱「敦睦堂」,坐落於樅陽鎮大青山村南部的葉莊。家廟坐北朝南,面朝髙崗,北靠飛蛾山、大青山,東有佛寺嶺環護,西有筆架山、盤龍山邐迤。大青山來水流過門前,匯入神靈賽湖,東南有鬥山鎖住水口,五裡外有石磯頭、鐘山環繞,又鎖住通往長江水口,「何氏家廟」可以說是山環水繞的風水寶地。
  • 風水中為什麼「有窩不葬窩、有鉗不葬鉗、有乳不葬乳」?
    龍、穴、砂、水、向,最難的是點穴,為什麼「一山葬十墳,十墳九墳貧」?乃穴不的也。穴形千變萬化,但總的不出楊公祖師(唐朝國師,堪輿大師楊筠松)提出的窩、鉗、乳、突四形。楊公(楊筠松)《疑龍經》曰:「仰掌有在掌心裡,左右挨排恐非是。窩形須有曲如窠,左右不容少偏陂。偏陂不可名窩穴,倒側傾摧禍奈何。」、「鉗穴入釵掛壁隈,惟嫌頂上有水來。釵頭不園多破碎,水傾穴內必生災。」
  • 【走遍江西100縣】寧都:大表哥喊你來寧都遊翠微峰吃肉撮啦!
    寧都歷史悠久,是中原先民南遷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贛閩粵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屬純客家縣,被譽為客家祖地;寧都人文薈萃,湧現了清代聞名全國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畫始祖羅牧等名人大家,被譽為文鄉詩國;寧都是塊紅色土地,是中央蘇區前期的政治軍事中心,是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指揮中心、主要戰場、鞏固後方以及最後阻擊和被迫放棄的核心根據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成立了少共國際師,被譽為蘇區搖籃
  • 江西一個神秘的小山村竟然出了24位國師,你知道是哪裡嗎?
    要了解三僚,首先要從源頭上追溯楊筠松(楊救貧)在贛南傳承風水文化的軌跡。三僚的風水文化史,源於這位唐末掌管瓊林御庫的金紫光祿大夫楊筠松先生避黃巢之亂,攜御庫秘籍棄職隱居興國、於都、寧都開始。唐末客家先民為逃避戰亂,南遷的第一站是贛州,他們紛紛湧入崇山峻岭環繞的贛南各地,開荒拓土,安身立命。
  • 春訪寧都黃石璜村 一大片郭氏祖祠群 藏風聚氣 如群星拱月般壯觀
    走進文鄉詩國寧都黃石璜村 一大片郭氏祖祠群 藏風聚氣 如群星拱月般壯觀曾祥裕 曾海亮陽春三月,趁著天氣放晴之時,4月9日,曾祥裕風水團隊從福建行至享有「文鄉詩國」之譽的寧都縣。宗祠、又叫祠堂、家廟,它是記載一個宗族歷史脈絡的教科書,它是追終慎遠,緬懷祖恩,祭祀祖先的神聖之地,它是客家風水文化的載體。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當我們驅車未到寧都黃石鎮璜村,發現在這片土地上巍然屹立著一大片郭氏宗祠。
  • 講歷史:盤點中國古代十大風水大師,郭璞為風水學鼻祖
    廖均卿(1350——1413),字兆保,號玉峰,江西省興國縣梅窖鄉三僚村人,明代著名的風水大師。永樂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長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臺博士。撰有《行程記》等。
  • 傳統風水「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的概念是什麼?
    楊公(楊筠松)《疑龍經》云:「幹龍長遠去無窮,行到中間陽氣聚。面前山水又可愛,身後護龍皆反背。君如就此問疑龍,此是歇龍送迎隊。比如齋糧適千裡,豈無頓宿分內外。龍行長遠去茫茫,定有參隨部伍長。凡有好山為幹去,枝龍盡處有旗槍。」    楊公風水劉江東一脈第二十二代傳人劉伯溫《堪輿漫興》云:「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兇吉最至關。開睜展翅為祥瑞,低小孤單力必慳。」
  • 漫長的假期|江西寧都,安靜下來的縣城剛剛脫貧
    我在「客家祖地,紅色搖籃」的寧都縣長大。我所說的寧都指的是它的縣中心——梅江鎮,並不是整個寧都。寧都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北部。念小學時,我覺得縣城很大,大到我從學校走到媽媽的理髮店都覺得路途遙遠;長大後,我覺得縣城很小,小到我從城南騎電動車到城北只需要二十分鐘。上大學前,我沒有離開過這座小城。
  • 風水尋龍知識,龍脈五勢,山水交匯之地多結穴
    龍脈發源後走向穴場的過程中,可通過龍脈和河流的對應關係,即山和水的對應關係來判斷龍的狀態。黃妙應《博山篇》中將龍穴走向與朝山、水流之間構成的方位趨勢分為五種。分別是:正勢、側勢、逆勢、順勢、回勢。寧都劉宗臣鐵墓地龍脈1、正勢:祖山發脈,從北出發,向南而來,龍頭在南,龍尾在北。2、側勢:祖山發脈,從西出發,繞到北方才融合結穴,以南方的山為朝山。
  • 此人堪稱風水宗師,其理論沿用至今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誕生了一門叫「風水」的玄術,又叫青烏術、青囊術。比較學術性的叫法,稱之為堪輿。風是元氣和場能,水是流動和變化,它是宇宙的大磁場能量,也是自然界的力量。風水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