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楊得志老當益壯,80歲再次娶妻,一起生活了4年

2020-12-18 騰訊網

開國上將楊得志,堪稱我軍「老當益壯」的代表人物,69歲還掛帥出徵,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西線總指揮,與許世友並駕齊驅。

其實,楊得志將軍還有一件「老當益壯」的事,就是在80歲高齡再次娶妻。

楊得志將軍有過兩次婚姻,咱先來說說第一次。

楊得志的第一位夫人,名叫申戈軍,原名申淑蘭,1918年出生於河北魏縣,雖然幼時失去了母親,但在父親和爺爺的支持下,考入了大名女子師範學院,成為一名女大學生,在那個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畢業後,原本想著回報鄉裡的申戈軍,卻遇上了抗日戰爭的爆發,當時在整個華北大地上,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申戈軍就找到姐姐申曉普,說:「河北待不下去了,我們不如去河南吧,去那裡為抗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姐姐申曉普也是一位有志青年,就答應了妹妹,兩人隨即啟程,趕到了河南濮陽,加入了當地的婦女救國會。

不論是上街演講,還是組織培訓,申戈軍都是衝在第一線,連男同志們都佩服地說:「申戈軍啊,巾幗不讓鬚眉,就是今天的花木蘭啊!」

1940年,在晉察冀根據地工作的楊得志,率領部隊來到了河南濮陽縣,開展冀魯豫根據地的抗日鬥爭工作。當時,楊得志已經30歲了,婚姻大事還沒有著落,可急壞了許多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好友,時任八路軍駐開州辦主任唐克威。

唐克威覺得申戈軍不錯,就介紹給了楊得志,但楊得志聽完後,說:「老唐,人家是大學生,我就是一個大老粗,這不合適!不合適!」

唐克威樂了,說:「老楊,你還怕這個?把你在戰場上的那股子威風勁兒拿出來啊!正所謂英雄配美人,我看就蠻適合的,別磨嘰了,抓緊去吧,人家也很忙的!」

就這樣,在唐克威的撮合下,楊得志和申戈軍見面了。

第一次見面,楊得志就鬧了個大笑話。

由於工作繁忙,楊得志來不及收拾收拾就去了,後來申戈軍回憶說:「只記得他滿臉絡腮鬍子,人很瘦。」

在見面時,申戈軍很大方,楊得志卻有點放不開,申戈軍問一句,楊得志就答一句。後來,楊得志還笑著說:「那時候和她第一次見面,說實話,心裡很慌的,就更別說同人家結婚這事了!」

雖然這次見面時間非常短,但兩人都對對方有了好感,楊得志很喜歡申戈軍的落落大方,申戈軍也很欣賞楊得志的憨厚樸實。

兩個月後,在一次召開大會時,唐克威幫兩人捅開了那層窗戶紙,對兩人說:「老楊呢,參加過長徵,說句難聽的,死人堆裡爬了好幾次,打仗那是沒得說;小申呢,接受過高等教育,又千裡迢迢從河北來到這裡,為了抗日忙前忙後。我看啊,這擇日不如撞日,你們這幾天就把婚結了吧!」

楊得志一聽這話,一下就急了,叫道:「老唐,你可別瞎說,還沒問人家呢,怎麼能這樣做!」

唐克威便問申戈軍:「小申,你怎麼想的?」

早已紅了臉的申戈軍,輕輕地答道:「唐主任,我同意你的提議。」

唐克威高興地說:「老楊啊老楊,人家女同志都同意了,你還不同意?是不是委屈你了?」

就這樣,第二次見面的楊得志與申戈軍就結為了夫妻,時間是1940年4月24日。

在此後的歲月中,不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以及建國後的抗美援朝中,申戈軍一直都陪在楊得志身邊,擔任秘書、科長、顧問等工作。

楊得志經常說:「你不應該跟我來的,應該去後方,那裡安全,生活也方便。」

但申戈軍說:「我不僅僅是你的妻子,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一位解放軍戰士,應該到前線工作。」

在跟楊得志在一起的近半個世紀中,申戈軍一直夫唱婦隨,沒有一絲怨言,她曾說過:「在戰場上保護好自己,在家庭中處理好各種問題,一定不能讓他分心。」

1989年10月12日,申戈軍不幸病逝,享年72歲,楊得志痛不欲生,眼含熱淚地說:「她跟著我,受了不少罪啊!」

申戈軍去世後,楊得志將軍已經79歲高齡了,因悲傷過度,身體和精神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他的老部下、開國中將李雪三於心不忍,就給楊得志介紹了時年55歲的石莉。

石莉1935年生於湖北紅安,1950年11月加入了中國志願軍文工團,成為一名舞蹈演員,隨軍開赴朝鮮前線。

在石莉的記憶中,她第一次見到楊得志時,就是在朝鮮戰場上,當時文工團舉行慰問演出,楊得志在臺下看得津津有味,演出結束後,石莉才從別人口中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第19兵團司令楊得志將軍。

楊得志聽完這一段往事後,心中無限感慨,說:「緣分吶!」

在談到兩人的婚事時,楊得志說:「我的孩子們將來會尊重你,我也會尊重你。」就這樣,兩人於1990年4月30日結為了夫妻。

兩人結婚後,石莉給予了楊得志非常細心的照顧,而楊得志也時常想著石莉,孩子們送來什麼好東西,都會先送給石莉。楊得志年紀大了,夜裡需要經常起夜,為了不打擾石莉的休息,他每次都是小心翼翼,輕手輕腳地踱著步出去。

1994年10月25日,楊得志將軍病逝,享年84歲。

在外人眼中,他們倆只是一對半路夫妻,但對他們兩人來說,卻是可以交心的夫妻,並不比之前的那段婚姻差多少。特別是在楊得志的最後歲月,石莉更是忙前忙後,整日操勞,孩子們勸她多休息,有護士照顧,她說:「我們是夫妻,這些是我應該做的,再好的護士,也沒有我照顧得貼心。」

今天,石莉奶奶已經86歲高齡了,仍然精神矍鑠,在這裡也祝石奶奶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開國上將楊得志老當益壯,80歲再度娶妻,一起生活了4年
    說起來楊得志將軍,很多人肯定會肅然起敬,因為這位老將軍當年創造過太多的傳奇。其中最讓人敬佩的就是,在越南戰爭期間,楊得志將軍居然以69歲高齡掛帥出徵,曾經和許世友上將一起共戰越南兵。想起曾經的那些崢嶸歲月,我們都不得不感慨,楊得志將軍真的是老當益壯,宛如當年的曹操一般,壯心不已。
  • 楊得志80歲老當益壯,娶55歲舞蹈演員為妻,共同生活了4年
    說起楊得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這一生南徵北戰,叱吒風雲,在革命年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建國後,人民沒有忘記他的功勞,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來長期擔任大軍區司令員,可謂是無比顯赫。除此之外,楊得志將軍還老當益壯,68歲時甚至掛帥出徵,指揮了雲南方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結束後升任總參謀長。其實楊得志老將軍還有一件「老當益壯」的事情,那就是80歲娶妻。楊得志這一生有過兩任妻子,原配名叫申戈軍,1918年出生,河北魏縣人。
  • 楊得志將軍「寶刀未老」,兩段婚姻堪稱傳奇,80歲高齡再次娶妻
    前言每每提到楊得志將軍,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寶刀未老」。68歲再度掛帥出徵,與許世友一起指揮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當然楊得志的「寶刀未老」不僅於此,在感情中,他一樣老當益壯,80歲高齡再次娶妻。
  • 上將楊得志有多厲害?鄧公親自點將坐鎮雲南,68歲依然帶兵打仗
    楊得志,我軍歷史上的一位優秀將領,他17歲參軍,25歲成為師長,68歲依舊帶兵打仗,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十分傳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17歲當兵之前,還是一個打過鐵做過煤礦的工人,那麼他是如何從一個鐵匠成長成一個開國上將的呢?
  • 開國將軍的「楊家將」知多少?三上將大名鼎鼎,有一少將健在
    1955年的到1965年,人民解放軍共有1614人被授予為少將以上軍銜,他們俗稱為「開國將軍」。那麼,開國將軍中的「楊家將」共有多少人呢?57名開國上將,「楊家將」共有4人上將中的「三楊」大名鼎鼎,即楊得志、楊成武、楊勇三人。在楊得志即將出徵朝鮮之時,總理稱這三人為「三陽(楊)開泰」,表達了對他們軍事能力的肯定和抗美援朝戰爭必勝的信心。
  • 開國上將化名下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絕活,並當上了五好標兵
    新中國實行軍銜制之後,偉人曾發起過一個下連隊的運動,當時許多的軍區首長就曾用下連隊當兵,其中就有一位開國上將,使用化名到了基層連隊當兵,還為戰士們展示了自己的絕活,並且當上了五好標兵。那麼,這位開國上將是誰呢?
  • 上將楊得志,抗美援朝中屢立奇功,晚年用「講故事」,樹立家風
    接下來的連篇大幕的戰爭不斷上演,在此後的抗日戰爭和國內解放戰爭中到處都有他身先士卒的身影,為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79年,六十八歲的他重新披掛再度商場,和許世友指揮了著名d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用一生詮釋了軍人保家衛國的神聖誓言,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開國將軍楊得志。
  • 外公是開國上將,她21歲嫁給十世班禪,生下一女,13歲獨闖美國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對於這片土地上的每位中華兒女而言,現在以及未來的一切將都是嶄新的。1958年,在北京,一位女娃娃呱呱墜地,伴隨著嬰兒的哭啼聲,這位女娃娃也開啟了她不太平凡的一生。她叫李潔,聰明而又可愛的她,也同著百廢待興的祖國一起加快成長和進步。
  • 都知道上將三楊,其實在開國上將中,還有一位將軍也姓楊,他是誰
    相信熟悉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三位能徵善戰的將領都姓楊,因此被稱之為上將三楊,更巧的是他們都參加了,後來的抗美援朝戰役,被周公稱之為三陽(楊)開泰。而這三位戰功赫赫的將領分別是楊成武,楊得志,楊勇三位將軍。
  • 楊得志上將和他的夫人 子女
    由於出生在一個以打鐵為生的家庭,所以楊得志在很小的時候就更隨父親打鐵衛生,後來,楊得志到了江西萍鄉安源煤礦當了一名挖煤工人。1928年,楊得志參加了湘南起義武裝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7師,並來到了井岡山。1928年10月,17歲的楊得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楊姓將星雲集,1955年有20人被授予將軍軍銜,江西老徐將信息整理如下:楊姓開國上將四人一、楊勇上將楊勇,原名楊世峻,湖南長沙市瀏陽縣人,曾任軍委常委(副國級)。二、楊得志上將楊得志,湖南株洲人,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和政治委員。三,楊志成上將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
  • 鄧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上將!不是湖北人,而是湖南人!
    前面,江西老徐和他家分享了鄧姓開國將軍的信息,11位開國少將,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的鄧兆祥少將,在鄧姓開國將軍中,最年長。不過鄧姓有12位開國將軍哦,而他是唯一的上將!不是湖北人,而是湖南人!湖北是我國第二大將軍省,將軍多,比如張姓和王姓開國將軍,湖北籍數量都是第一,鄧姓開國將軍加上鄧華上將,就是12位,不過湖北也是最多的,湖北有鄧可運、鄧家泰、鄧少東、鄧嶽四位鄧姓開國將軍是湖北籍。鄧姓開國將軍,大多是1955年的首授開國將軍,鄧姓開國少將成就最大的是來自肇慶的鄧兆祥少將,1977年當選為政協副主席,屬於副國級崗位。
  • 抗美援朝三大「楊姓」司令,1955年都被授開國上將,並稱「三楊」
    並在1955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是誰呢?他們都有過哪些經歷呢?這三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楊成武將軍、楊得志將軍和楊勇將軍。對於他們的經歷,我們接下來一一介紹。楊成武將軍,1914年出生於福建,他年僅十五歲就加入紅軍,還參加過土地革命,並跟隨紅軍進行長徵。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領部隊在華北地區同日本侵略者作戰。
  • 八路軍這個師師長是開國上將,下轄三個團,有一個團長被槍決
    師長楊成武只是開國上將。為什麼呢?這個師當然不能跟三個主力師相比,人數上只有7000多人,原本是115師的獨立團,因為發展太快,所以才擴編為師。 第一類,開國將軍。他就是第一團團長陳正湘,其實陳正湘的資歷比楊成武還要老,他參加過北伐戰爭,加入紅軍之後,在中央蘇區和楊成武一樣都是團長。 長徵開始後,陳正湘成為楊得志的愛將,參加了強渡大渡河之戰。八路軍成立,陳正湘是副團長,楊得志的副手。後來他成為楊成武的部將。
  •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4位司令員, 1元帥3上將, 全都是湖南人
    說起抗美援朝,大家習慣性誤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就是彭德懷,這位勞苦功高的共和國開國元帥。其實,不然,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入朝作戰,到全部撤離朝鮮,前後歷時八年,共有四位司令員。第一位,當然就是彭德懷元帥了。
  • 開國上將在朝鮮戰場兩次遭遇車禍,戰友說,你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抗日戰爭勝利後,開國上將張愛萍就遭遇了一次嚴重的車禍,致使缺席了三年解放戰爭。王近山也遭遇一次嚴重的車禍,造成右大腿中部粉碎性骨折,成了王瘸子。今天來說一位開國上將的遭遇,那真是太險了,想想都後怕呀。他就是三楊之一的楊得志。1951年2月,楊得志率領第十九兵團作為第三批入朝部隊跨過鴨綠江,沒想到剛入朝,就遭遇一場車禍。
  • 享譽我軍的三楊:楊得志、楊勇、楊成武
    他們的成長經歷也很相近,都是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共和國開國上將。紅軍時期,楊得志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第九十三團團長、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團長、第一師副師長、第二師師長。楊勇歷任紅五軍隨營學校學員、紅三軍團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大隊長、連政委、營長、團政治處主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政委、紅一軍團一師、四師政治委員。
  • 王平:擔任大軍區政委時間最長的開國上將
    王平  在開國上將中,王平是既會做政治工作,又懂軍事的軍政全能優秀將領之一。他曾在五個大軍區級單位擔任了近20年政治主官,成為擔任大軍區政治委員時間最長且跨大單位任職最多的開國上將。1953年,20兵團司令員楊勇(前中)、政治委員王平(前右),參謀長張震(前左) 在朝鮮  全能型將領:擔任大軍區政治委員時間最長且跨大單位任職最多  在開國上將中,王平是既會做政治工作
  • 韓戰中,14位開國上將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他們都是誰?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後來的57位開國上將中,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有19位,分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政治委員王平、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建安、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兼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劉震。
  • 長徵中的十位開路先鋒:楊得志第一,楊成武第三
    王耀南只是開國少將,但是他的革命資歷在我軍中沒幾個人比得上。早在1922年,他就參加了安源工人大罷工,1927年,他參加了毛委員領導的秋收起義,成為創建井岡山根據地、中央蘇區的首批革命元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