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70年 央視全景再現《解放海南島戰役》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

  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解放海南島戰役》海報

  該片包括《運籌帷幄》《分批潛渡》《決勝全島》三集,全景再現了這場渡海登陸作戰的輝煌戰役,精彩呈現了戰地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包括兵團搜集船隻、培訓水手、海上作戰訓練、海情敵情調查等內容。

  70年前,第四野戰軍組織渡海作戰兵團共十餘萬人集結雷州半島,在做了充分準備後,於1950年4月16日晚發起大規模渡海戰役,千帆競發強渡瓊州海峽,同國民黨海空軍在海上展開激戰。此戰役以木帆船為主,配以部分機帆船進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摧毀了國民黨軍陸海空立體防禦,不僅是解放戰爭史上的奇蹟,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為隨後解放沿海其它島嶼的作戰提供了豐富的渡海登島作戰的成功經驗。

  《解放海南島戰役》截圖

  該紀錄片生動翔實展現了解放海南島戰役的決策內幕、渡海兵團海訓情況和四次秘密潛渡、中共領導的瓊崖縱隊在海南的堅守和接應,再到渡海兵團大規模登陸、解放海南島的全過程。

  據了解,該片攝製組足跡踏遍海南、廣東、武漢、北京等地,尋訪遍及海南島全島、雷州半島等地近百處相關遺址、舊址,尋訪到數十位九旬以上的親歷者和權威研究專家學者,結合當時戰地記者拍攝的歷史影像,這部紀錄片在鮮活的珍貴影像中觸摸人物的溫度;在歷史文獻的字裡行間發掘歷史真相;在親歷者的敘述中尋找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在戰場遺址上重現70年前解放海南島的戰火硝煙。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全景再現70年前解放海南島戰役
    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解放海南島戰役》海報該片全景再現了這場渡海登陸作戰的輝煌戰役,精彩呈現了戰地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包括兵團搜集船隻、培訓水手、海上作戰訓練、海情敵情調查等內容。
  • 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播
    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 1950年4月16日 解放海南島戰役開始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軍依然靠著簡陋的木帆船與國民黨精銳的海陸空立體防禦作戰,強渡瓊州海峽,並於17日凌晨突破「伯陵防線」,勝利完成瓊島北部的敵前登陸。隨後,人民解放軍向縱深進軍,相繼解放了大部分沿海城鎮、控制了海南島北部長達400裡的海岸線。4月30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三亞等重要城市。5月1日,解放全島。海南島戰役共殲敵3萬多人,其餘部逃至臺灣。
  • 解放海南島,這個東西至關重要!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大軍,排除萬難奮楫渡海,在瓊崖縱隊的接應下浴血奮戰,將五星紅旗插遍瓊州大地。
  • 1950年5月1日 解放軍解放海南島
    1950年5月1日,海南島全島解放,海口市民集會慶祝中南大陸解放後,盤踞在海南島和由大陸逃向該島的國民黨軍約10萬人,在國民黨瓊崖保安司令兼防衛總司令薛嶽指揮下,妄圖據島頑抗。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於1950年3月發起海南島戰役,在瓊崖縱隊配合下偷渡成功。
  • 金門戰役我軍9086人幾乎全部犧牲,海南島戰役如何讓薛嶽不堪一擊
    再來看看其後發生的海南島戰役,韓先楚之所以能夠以較小代價迅速解放海南島,除了汲取金門戰役的教訓外,最大的功勞就在於海南有瓊崖縱隊,加之科學的指揮體系,否則,海南也必將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韓先楚還真不一定能那麼快啃下。渡海不比渡江,渡海的部隊,完全沒有支援,只有被挨打的份,金門戰役就是吃了這個虧,導致全軍覆沒。
  • 1948年解放海南島,韓先楚擊潰「柏陵防線」痛打「長沙之虎」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在1949年早早被潰退的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國民黨名將薛嶽用了一年時間用心打造了一條號稱固若金湯的「柏陵防線」。 而當時的人民解放軍主要步兵和炮兵為主,空軍和海軍基本還是一個空白。 一、金門戰役的陰影?
  • 海南明天將迎解放70周年紀念日,省內舉行多種活動紀念
    1950年5月1日,海南島全島解放。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海南島全島迎來解放70周年紀念前夕,4月30日出版的《海南日報》推出了《「見證」——海南解放70周年紀念特刊》,以史紀、地標、文物、影像與影音作品的回放,回顧海南解放的革命徵程,回眸70年前解放海南戰爭史上的每一個重要節點,聚焦那一場戰役的歷史性瞬間,是為了緬懷英烈的無畏與英勇,也見證那段戰爭奇蹟。
  • 解放海南島的四大著名師長,都是什麼軍銜,後來成就如何
    在第四野戰軍的最後一戰,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我們知道,有兩個軍,軍長分別是韓先楚和李作鵬。每個軍下轄三個師,共是六個師,其中有四位師長,最為著名。第一位當然是118師,師長鄧嶽。鄧嶽的118師那是韓先楚第40軍的主力師,也是韓先楚的王牌。
  • 1950年,海南島戰役,韓先楚用木帆船撕破了薛嶽的「伯陵防線」
    海南島是我國的第二大島,1950年,這裡發生了解放戰爭時期最後一次主要的戰役,這場戰役就是解放海南島,它的勝利有兩方面深遠的意義,一是徹底打破並摧毀了蔣介石把海南島變成「第二個臺灣」的夢想;二是使抗美援朝如期打響。下面,我們一起回顧這一段早已被淡忘的歷史,感受一下當年「跨海搶灘登陸戰」的驚心動魄。
  •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其實,想一想,如果時光倒流了,在這之後遇到的知心好友或許都不會再遇到了,或許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沒有,這,真的是你要的時光倒流嗎?—— 不慌:其實我不期待時光倒流我們對於「時光倒流」的期待,或是出於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或是基於對過去某個選擇的不滿和遺憾,但我想可能大多是因為後者吧。
  •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2021-01-14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戰役:解放華南最後一戰
    原標題:廣東戰役:解放華南最後一戰   1949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自贛南揮戈南下,在各邊區縱隊的配合下,發起廣東戰役。此役從10月2日到11月4日,歷時34天,殲滅了餘漢謀集團的主力6.2萬餘人,完成了對白崇禧集團東南面的戰略包圍,為解放海南島和解放廣西創造了有利條件。
  •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40軍、43軍軍長是韓先楚、李作鵬,政委分別是誰
    海南島戰役,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解放軍對海南島國民黨守軍實施的渡海登島作戰。海南島戰役自1950年3月5日起,至5月1日結束,歷時56天,實現了海南島全島解放。
  • 韓先楚獻計解放海南島,卻無奈放跑了薛嶽,粟裕攻臺因此再改戰術
    粟裕籌劃攻臺,林彪劍指海南島1949年4月,長江天塹上千帆進發,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裡戰線上發起了渡江戰役。與此同時,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進駐武漢長江北岸,鉗制白崇禧兵團,迫使其不敢有東援之想。三大野戰軍第一次攜手作戰,百萬雄兵挺進江南,兵鋒所至掃盡一切殘兵。
  • 解放海南島,韓先楚「對抗領導」越級上報,成功避免成為第二臺島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在1949年早早被潰退的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國民黨名將薛嶽用了一年時間用心打造了一條號稱固若金湯的「柏陵防線」。而當時的人民解放軍主要步兵和炮兵為主,空軍和海軍基本還是一個空白。一、金門戰役的陰影?金門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寶島的門戶。
  • 海南島戰役,韓先楚上將冒著生命危險登島,才有了今天的南海局勢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嶼,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南部就是廣闊的中國南海。海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處在我國的能源運輸通道上,海南島的存在,對於保衛和拱衛中國南疆,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1950年,海南島解放的歷程也是十分艱難。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拉下帷幕,國軍敗局已定,剩下的殘兵敗將大都逃往臺灣。不過,不死心的國民黨政府,在海南島集結了重兵,企圖實施所謂的「光復大陸」計劃 。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我軍發動了海南島戰役。
  • 國民黨眼中的「旋風部隊」:東北戰場屢建奇功,14天解放海南島!
    14天解放海南島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在遼寧省錦州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韓先楚任軍長,全軍共5.9萬餘人。 廣州解放後,大批國民黨軍逃到我國的第二大島——海南島,加上原駐島的部隊,共約10萬人,還有50艘軍艦和30多架飛機,構成了陸海空立體防禦體系,以海南島衛防總司令薛嶽的字命名為「伯陵防線」。 1950年2月,渡海作戰前敵指揮部在廣州召開了攻打海南島的作戰會議。議定,5月底渡海作戰準備完畢,6月渡海登陸作戰。
  • 虎膽悍將韓先楚,力排眾議,成為解放海南的大功臣
    1946年冬天,國民黨重新整裝待發,調集8個師10萬多人準備跟解放軍進行作戰。當時國民黨兵分三路,號稱國軍精銳的第25師直接向安東進軍,想要跟我軍展開決戰。韓先楚擔任我軍4縱副司令,在經過分析敵我實力後,準備跟國軍在老爺嶺打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