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話嘮的一組詞,詩句翻來覆去,竟成就了流傳900多年的佳作

2020-12-11 唐音宋韻

迴文詩是我國傳統詩歌中的一種特殊的類別。講究詞序迴環往復,而迴文詩也有不同的特點,有的是全篇正讀倒讀都成詩;有的是在一句詩中正讀倒讀皆成誦;有的是前句尾疊壓後句頭,而末句尾又疊壓首句頭,等等形式多樣。

大文學家蘇軾的經典名篇十分多,他的一組迴文詩《菩薩蠻·回文四時閨怨》就精巧絕豔。

詩人分別以春、夏、秋、冬四時用回文的形式寫閨情,每兩句回還往復,設計精巧又韻味無窮。

菩薩蠻·回文春閨怨蘇軾幔雲垂耳。耳垂雲幔斜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細花梨雪墜。雪梨花細。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

烏黑的髮髻如雲幔一樣堆疊在精巧的耳垂旁,精巧的耳垂似一片雲幔躲在美麗的髮髻下。暮春時節使人昏昏欲睡。半晌的濃睡醒來已是春日的傍晚。細碎的梨花似雪花飛落。飛落的春雪似細碎的梨花飄散。佳人黛眉微皺在思念何人。亦不知是哪位旅人感念著佳人的思念。

本首春閨怨中通過寫「翠鬟」、「耳垂」使讀者管窺到佳人之美,以局部代整體,給讀者留有充足的想像空間,充滿了含蓄美。類似的詩句還有韋莊的「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僅僅幾個詞,就能讓讀者窺其美豔不可方物。

又通過昏昏欲睡寫出春暮時節人的情態。而「顰淺」、「淺顰」兩個字往復,描寫了佳人的相思春愁。其意與「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異曲同工。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蘇軾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風也靜,庭中柳也靜,白晝漫長,午夢也長。夏日午眠人聲悄悄,只有風兒吹拂庭中柳。香汗微微薄衫清涼,輕薄的涼衫微染汗香。紅潤細膩的縴手捧一碗冰藕,潔白的冰藕更襯細膩縴手。郎笑我的藕絲如許之長,長長的藕絲後是微笑的玉郎。

本首夏閨怨是這一組詞裡最顯「歲月靜好」的一闋。微風、庭柳、夏日晝眠,閨中吃冰藕,情意綿綿。詩人只用一個小小的場景,將夏日閨中的和樂細細地刻畫出來,生動靈巧,活色生香。

菩薩蠻·回文秋閨怨蘇軾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井邊的兩棵梧桐樹在清冷的秋季照映著我的新妝,化過妝後的我冷清地對著兩棵梧桐樹下的金井。羞於向井邊黃花說我的心事,那黃花仿佛了解我的心意,暗含著同情陪伴著金井與我。孤單的身影最是憐惜悽悽長夜,漫長的秋夜更憐愛我孤單的身影。高高的樓上我哪堪獨自傷秋,正逢清秋莫要獨自登上高樓。

在本闋秋閨怨中,詩人反覆用各種意象,無一句寫情卻又句句寫情。後主有詩句云:「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白有詩句云:「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都用同樣的表現手法。碧梧、金井、井邊黃花、孤影高樓,都已成為了特殊的語言符號,代表了特定的思想感情。

菩薩蠻·回文冬閨怨宋 蘇軾雪花飛暖融香頰。頰香隔暖飛花雪。欺雪任單衣。衣單任雪欺。別時梅子結。結子梅時別。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

紛紛的飛雪融於溫暖的腮邊,佳人的香腮潔白如帶著暖意的飛雪。僅憑單衣抵禦飛雪,單薄的衣衫任雪花侵襲。分別之時正是梅子初結之時,結子的梅花見證我們分別。只要你歸來,我不怨恨梅花開得太遲。只是遲開的梅花已開而你卻為何還未歸來。

本闋冬閨怨用雪形容佳人的美,用「雪欺單衣」形容佳人對愛情的執著,用梅開和梅結子來比喻佳人對心上人的苦苦等待。末一句「遲開恨不歸」無比幽怨哀婉。

迴文詩受格律及其回還往復的特點所束縛,創作難度大,許多迴文詩在行文上「捉襟見肘」,雖做到了「回文」但詩意艱澀不通,十分牽強。

而蘇軾本組迴文詩,迴環往復,反覆詠嘆,情感在往復中繾綣,意境在迴環中遞進,精巧絕妙,足見詩人過人的筆力!

相關焦點

  • 蘇軾高雅的詩句流傳成了俗語,他的演變成了成語,意思卻大相逕庭
    宋朝有兩位詩人,各寫了一首詩,裡面的名句流傳千古,經常被引用,用著用著就變味了,跟人家詩人當初的意思完全不同了。這兩位詩人,一位是北宋文壇領袖蘇軾,一位是南宋著名詩人葉紹翁。說到蘇軾,大多數人都想到他的詞,因為他的詞被尊為宋詞的高峰,有著大江東去的豪邁。而實際上,蘇軾寫詞並不多,也就362首,而他寫了2700多首詩,他更喜歡寫詩。蘇軾的這首詩叫《春宵》,看詩題就知道是寫春天美景的。那麼,蘇軾筆下的春天美景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首詩。
  • 王安石登山寫首高水平七絕,老對頭蘇軾仿一首,900多年難分高下
    本期筆者要分享的兩首詩,正是來自宋代的兩首佳作,作者分別是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人在文學領域的造詣自不必多說,名列「唐宋八大家」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認可。不過比起唐代「李杜」的惺惺相惜,王安石和蘇軾兩個人可謂是「老對頭」了,王安石主持變法,而蘇軾則反對,所以兩人在朝堂是對手。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
  • 蘇軾用短短四句,寫盡人世間最深的孤獨,成就千古佳作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豪放派詞人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宋代詞壇最受歡迎的文學大家,他豪放、灑脫的人物性格,深受世人的喜愛。與蘇軾結交,一度成為了文人墨客的幸事。大家都以與他為友感到高興,不只是因為他出眾的才華,也因為這份豪放、不羈的性情。不過,也正是這些真性情,使得他總是被官場之人所不容,引發了後來的一系列蝴蝶效應。
  • 蘇軾和朋友醉酒,被友妻棒打,憤然寫下此詩,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坎坷,卻處事豁達,硬是將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瀟灑的人生。蘇軾氣不過憤然寫下此詩,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蘇軾被趕出了門後,覺得柳氏更加不稱職,越想越氣,而文人表達自己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寫詩。
  • 蘇軾愛妻之心,收到妻子來信,激動之餘寫下佳作,名句至今流傳
    蘇軾作為豪放派詞人代表,曾寫下萬千佳句,每一首都為我們所記。蘇軾其人與其詞作一樣,豪放豁達,即使仕途不佳,輾轉流離也不曾輕易放棄。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性格特點,才會寫出那樣的佳句文章。蘇軾不僅江山詞作聞名於世,更有愛情佳句流傳至今。這愛情佳句都是寫給自己的妻子王閏之的,他的愛情生活十分美好,即使在那樣的時代裡,結婚如同抽籤,要看自己運氣好不好。
  • 舍利塔地宮驚現蘇軾小楷,深埋900年重見天日!太美了!
    專家見字後無不驚訝,蘇軾小楷字字精神,神氣完足,堪稱逸品。《齊州長清縣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作碑藏山東濟南長清博物館該舍利塔塔銘記載了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蘇軾由登州奉詔回京,途經長清真相院,將其弟蘇轍所得舍利,捐獻為父母祈福之事。該文收錄於《蘇軾文集》卷19。蘇軾文辭優美,禪機畢見。
  • 蘇軾半夜看江景,覺得不對勁寫首詩,其中14字讓後世糾結900多年
    一般這類詩詞分成兩種,一種是意象朦朧難懂,比如李商隱的《錦瑟》,被很多人稱為唐詩中最難理解的一首,至今都不知道詩人到底何意。還有一種,是字面和意象都能理解,但不只後人無法理解,就連詩人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比如蘇軾的這首《遊金山寺》。公元1071年,36歲的蘇軾赴任杭州通判。離開京城後,他多少有些落寞消沉。
  • 蘇軾最好的一幅行書,驚豔世間900多年,現成臺北故宮鎮館重寶
    他就是蘇軾蘇東坡,名垂青史的文豪,當代無數人的偶像。當初,宋神宗在宮裡讀李白詩集的時候,對李白讚不絕口,他隨口問道左右侍臣:「我朝之中,有何人能與李白相比?」左右侍臣想了想,回應:「蘇軾可與李白相比。」宋神宗搖搖頭,說:「你說得不完全對,李白雖有蘇軾的才氣,但是卻沒有蘇軾的學問。」
  • 蘇軾流傳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
    蘇軾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真絕了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詩:春宵一刻值千金。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都是一對新婚夫婦,在交拜完天地後,司儀就會飽含深意地說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 蘇軾很「痴情」的一首詩,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鄭谷的「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等,都是在描寫海棠花的美。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的西花廳為國民日夜操勞了二十六年,與他相伴、為他釋懷的就是西花廳的海棠花。傳說蘇軾最痴情的一首詩,就是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千年。那麼,你知道是哪首詩嗎?
  • 蘇軾《南歌子》:「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美酒笙歌卻成佳作
    在這樣美好的佳節裡,自然也少不了蘇軾的揮筆佳作。蘇軾曾經給宮廷做過20首貼子詞,貼在宮廷的各個地方,還曾寫小自己26歲的小妾王朝雲,如何準備浴蘭湯,戴小符,情義殷殷,他祝願「佳人相伴一千年」。在蘇軾和朋友一起遊玩時,在玩樂之餘寫下一首詞,沒想到卻成為了千古佳作,神韻流傳至今。讓我們一起看看蘇軾的這首詞到底有何神韻和唯美吧!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 蘇軾很孤獨的詞,最後一句驚豔900多年,卻有不識貨的覺得有語病
    年少時讀蘇軾,總能被他逗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位書、畫、詩、詞、散文樣樣精通的大才子,就像生活在我身邊的一個吃貨朋友,他的存在讓我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長大後再讀蘇軾,卻總能讀到豁達的詞句中藏著的萬千無奈。
  •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蘇軾就不用介紹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文學造詣和辛棄疾並列,一生中留下的詩詞眾多,每一篇都是一個故事。蘇軾是一個文人,自古文人多風流,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它的來歷可是和蘇軾的一段風流韻事有關的。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爆紅網絡,竟出自蘇軾的這首詞
    蘇軾的這句詞古人生活節奏相對較慢,以美酒佳餚為樂,以詩詞歌賦為伴,從而給後人留下許多千古佳作。至今品讀這些作品,猶如埋藏很久的美酒,歷經歲月洗禮,更加香醇美味。要說最火的古風詩詞,莫過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出自蘇軾的這首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北宋: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 新婚燕爾,蘇軾寫首肉麻情詞,全篇56字,除了4字全是「抄襲」
    說起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站在宋詞巔峰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寫下了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不管是灑脫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還是霸氣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或者痴情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等。這些詞作哪怕時隔千年,都依舊在詩詞的夜空中閃閃發亮,令後世讀者嘆服蘇軾的才華。
  • 蘇軾的名句「春江水暖鴨先知」,為什麼是鴨子先知道,而不是鵝呢
    蘇軾可以說是千年難遇的人才,一千年只能出那麼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無人能夠超越,當年宋神宗與下面的大臣交談時,問到天下誰最有才華?有人說是唐朝的李白,但是宋神宗聽了不置可否,然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蘇軾最有才華,他覺得李白雖然才情很高,可是才氣不足,只有蘇軾兩者兼備。可見在宋神宗的心目中,蘇軾的才華要超過了李白,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者,這種事情也是很難說得清楚,每個人心目中的答案都是不一樣,只能說宋神宗偏愛蘇軾。雖然蘇軾很有才華,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處處不如意,始終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還一度被貶到外地。
  • 蘇軾寫文罵太守,他卻沒有怨恨反倒連連稱讚,刻入石碑流傳千古
    蘇軾寫文痛罵太守,太守卻刻入石碑供人瞻賞,成就千古名句若要問我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誰,我一定會說非蘇東坡莫屬。驚羨於東坡的人生軌跡與生活態度,後代的史學家評論其為「五千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提起蘇軾,人們不免佩服他才華橫溢、獨步古今,無論是散文還是政論文章,往往都膾炙人口。蘇軾流傳給後人的詩篇遠不及李白等人,甚至有些詩篇對仗算不上工整。但蘇軾有一點難能可貴,他身處逆境的曠達,他的詼諧,還有骨子裡的頑童天性,始終為後人稱讚。
  • 為什麼古代詩詞佳作多出於詩人的這一階段?
    談起古代的詩詞佳作,李白、杜甫、蘇軾等名字會立即彰顯於腦海,他們的曠世名句也會隨之在耳畔響起,委婉處千迴百轉,直率處振聾發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溫習下那些激動人心的詩句吧。這是出自杜甫《望嶽》中的詩句。直到如今,很多人遊玩登臨山峰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詠頌這句詩,可見其流傳之廣,感染力之深,堪稱山嶽詩詞中的絕唱。杜甫一生失意,終不得志。在其動蕩漂泊之時,仍不忘憂國憂民,期間佳作名句頻出。
  • 那一夜蘇軾寫下純潔詩句,因少有人提及下半句,讓人看後容易想歪
    那一夜蘇軾寫下這句純潔詩句,因少有人提及下半句,讓人第一眼看後容易想歪。第一、「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處「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春宵》詞,這首詞是由北宋豪放派代表蘇軾所作。全詩一共四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