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馮山,宋普州安嶽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後範祖禹薦於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嶽集》。
黔江 - 宋代·馮山
黔江遠從思播來,黔中五溪此其一。東出涪陵與涪會,日抱嵐光照城壁。去年黔安方解纜,久倦崎嶇喜飛疾。驚湍駭浪或當道,萬馬奔馳兩鋒鏑。偶然划過脫重險,千悔中流無路出。瞿塘乘漲秋下峽,猿嘯穿流夜投驛。魚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屢磨魂已失。巫陽一歲卻歸來,還向江前酒重瀝。
送江衍巨源提舉赴闕 - 宋代·馮山
潼川昔迎公西來,益昌今送公北回。常平使者豈公志,遠地久淹經濟才。三年風績不勝頌,欲別有贈心胸開。江陽夷蠻互讎格,邊將生事驚風埃。連兵巨費久乃定,得失未可相償陪。去秋西師出四路,欲舉夏寇除根荄。精強挽運一蹉跌,十存四五良可哀。河南數州入封略,惡土棄壤如塵灰。傳聞敵氣漸衰弱,閫外復委將軍裁。借將賀蘭作都護,戍守尚恐難栽培。況今秦人極疲敝,菽粟貴重如瓊瑰。諸軍零落氣未振,肯聽號令傳風雷。看唐南詔吐蕃傳,往往因循成禍胎。太上神明照幽隱,廣謀博訪無嫌猜。近臣從容合公議,忍使漢地生蒿萊。每思一飯三四起,感慨與語何人哉。會公還朝方進用,不侍講殿歸霜臺。瀘南關右飽聞見,詎肯戲笑隨童孩。對揚上前苟可道,願持此語排奸回。平生磊落致君意,豈慮言出為身災。
武侯廟 - 宋代·馮山
四百源流盡, 三分氣燄高。 西州稱險隘, 玄德誇英豪。 統正圖王策, 關張汗馬勞。 相雄爭勝負, 所得僅纖毫。 當世安危慮, 斯人智識滔。 潛身規去就, 擇主事遊遨。 仗順親歸漢, 平兇首問曹。 河間屠血肉, 江表戰風濤。 雅意存中國, 單師靜不毛。 安知深政術, 指畫露兵韜。 顧託情尤重, 君臣義可褒。 南徵才解甲, 北伐遽投醪。 渭水開營壁, 祁山擁節旄。 乾坤悲拆裂, 荊棘誓鋤薅。 遠結孫權援, 親將仲達鏖。 劉宗難再起, 郭塢已長號。 家國猶殷富, 衣冠亦俊髦。 中途亡轡策, 束手類猿猱。 事業垂千載, 風流尚一陶。 民思夔子國, 廟枕蜀江皋。 壽史徒譏議, 裴碑自固牢。 丹青嚴壯觀, 松檜盡蕭騷。 醜虜終為患, 長弓未見櫜。 籲嗟擒縱術, 祠下涕沾袍。
送韓存寶閤使 - 宋代·馮山
君常慷慨論兵機,喜見韓侯定遠歸。將略無窮雖世出,秋毫不犯似君稀。封侯氣骨青春在,報主功名白日飛。齷齪簿書何所戀,擬投儒服換戎衣。
辰陽館 - 宋代·馮山
辰陽號難理, 五溪地相跨。 邊臣重綏撫, 蠻獠愈驕詐。 封陲苦侵暴, 文書困譏罵。 誰為太守樂, 一笑不得暇。 張公抗辰旆, 烽障幾欲罷。 偃息有餘地, 登臨無一舍。 乃興辰陽館, 城東兩山胯。 泉聲落溪谷, 湖光照亭榭。 花木親種植, 朋僚日追迓。 投壺徵虜祭, 圍棋太傅謝。 高風邈難繼, 維公並驅駕。 有客嘗一至, 席參鄒枚亞。 覽物言思闊, 醒魂耳目乍。 欲記傳之久, 恨無文章價。 願公賁泉石, 遊宴日來藉。 新詩上碑刻, 佳景若圖畫。 旦暮趣召還, 歸為中州詫。
行縣道中遇暴風雨寄呂少蒙太博 - 宋代·馮山
霖潦經時路未通,公言行縣太匆匆。安知風雨欺人處,正在溪山絕險中。一出到頭餘日在,少留隨分覺途窮。卻因下馬心方悟,欲速無成萬事同。
讀劉賓客外集 - 宋代·馮山
七言常愛中山好,百首猶存外集多。大約晚年知性命,一時清韻入中和。森張劍戟雖無敵,隱約瑕疵惜未磨。三繞花欄俱讀盡,杜陵回首鬱嵯峨。
《馮山的詩有哪些?馮山的詩詞全集7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