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 | 鉛筆道 韓希言

編輯|吳晉娜

《「一夜三千,按時收費」,95後女大學生的躺賺過程曝光,細節令人窒息!》

《我95後英語教師,從攢不下錢到賺回13倍學費》

《成年人的崩潰,始於沒錢》

……

點開微信公眾號裡一個個充滿焦慮、暴富誘惑,甚至帶點色情誘惑的標題後,發現文章最後卻都是在兜售各類0元、9.9元、12元的小白理財課。

疫情這隻黑天鵝,讓用戶對手中的錢更加緊張:賺錢無門,那就理財,期待通過理財賺錢。一批金融小白,徹底把財商教育這個賽道點燃了。

今年以來,在線財商教育機構付費用戶大增,營收快速上漲,行業分化加速,有的企業1個月新增付費學員達到去年水平,同比增長600%。

一位投資人向鉛筆道透露,上半年一家頭部公司流水做到了12億,著名審計機構曾去該公司調研。據了解,其餘幾家頭部公司的業績也是如此。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到2020年,網際網路理財規模將達到15.5萬億元。有專家預測,未來資本市場可能會誕生市值達數百億元的上市企業。

市場越是狂熱,就越不理性,亂象越多。大部分財商教育機構均將小白用戶作為收割對象,以0元到十幾元的小白理財課吸引用戶,培養用戶粘性之後再露出鐮刀本質,洗腦推銷數千元的進階課程。

不可否認,財商教育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細分賽道,只是從「0收入」到「財務自由」的故事好講,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卻未可知,期望最終不要成為萬千用戶的「暴富夢」催化劑。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頭部玩家:半年12億流水

你最怕什麼?

最怕月底的時候捉襟見肘,交完房租後工資所剩無幾;最怕公司倒閉,怕沒有收入;怕自己生病,害怕每一分意外的支出……

說到底,核心是最怕「沒錢」。

最近數月,這種充滿焦慮感的文案,比往年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號、抖音中。

疫情這支黑天鵝,讓用戶對手中的錢更加緊張:賺錢無門,那就理財,期待通過理財賺錢。一批金融小白,徹底把財商教育這個賽道點燃了。

近期,一位投資人向鉛筆道透露:今年大約7月份時,曾了解到一家行業的頭部理財公司,上半年做了12億流水,著名審計機構曾去該公司調研情況。據了解,其餘幾家頭部公司的業績都是如此。

當下的財商教育需求有多大?曾有專業人士通過一個常識性調研進行了摸底。向用戶詢問3個問題:利率、通貨膨脹和投資風險。結果全部回答正確的家庭只佔1.65%,遠遠低於美國、荷蘭等重視財商教育的國家。

這背後,離不開歷史原因。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許多發達國家把少兒理財課程開進了中小學,把財商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部分。

今年開年,一波機構最先吃到了市場紅利。在線財商教育機構付費用戶大增,營收快速上漲,行業分化加速,某家企業甚至1個月新增付費學員是已經達到去年半年的規模。最鮮明的標籤莫過於:9塊9,超值財商課,3年超過80%的人。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的網際網路理財規模達15.5萬億元。有專家預測,未來的財商教育方向,資本市場或將誕生市值數百億元的上市企業。

當下,相關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在天眼查App上,輸入「財商教育」關鍵詞,有559家相關公司數據,101家成立時間不足一年。這些大多都是在線教育公司,積累相關用戶數據,更好把握相關地區居民的財商教育需求。

微淼商學院、長投學堂、快財學堂……在教育形態上,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理財教育平臺不約而同地採用"輕教育"模式,採用手機APP+微信課堂等分層教學及直播授課形式,以定製化的追蹤解決方案,滿足學員差異化和個性化理財學習需求。

9.9元收割小白用戶

《「一夜三千,按時收費」95後女大學生的躺賺過程曝光,細節令人窒息!》

《辭職帶娃第五年,我理財收入是老公的10倍》

《馬上24歲,我想40歲就退休》

……

在各種雞湯文刷屏的洗腦下,眾多投資小白不禁紅了眼:認為自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巴菲特。

小白人群是今年的主要獲客戰場。以往的用戶人群主要聚集於理財社區,有高頻交易行為,屬於高淨值人群。而今,小白人群的最大需求在於「掃盲」,認知上的教育需求遠大於理財投資需求。

很多財商教育機構看準的也是如此:小白的韭菜更好收割。

根據鉛筆道得到的一份財商教育機構用戶數據,可以很清晰總結出相關的用戶畫像:小白班的學員多來自於三四線以下城市,以學生、寶媽、無固定工作人員為主,女性佔到6成以上,51.45%的用戶為高中及以下學歷,近7成用戶為35歲以下,69.69%用戶的月收入不足5000元。

這些用戶對財商教育並不了解,對投資理財、網際網路產品和運營也很是陌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繁雜信息。然而,他們大部分對生活和財富有著很強的焦慮感,在人性營銷套路影響下,容易更高概率地被鎖定成為目標用戶。

具體的套路流程大約幾個步驟:先是9.9元引流課,反覆販賣焦慮,再兜售數千元的高價課程。

正式上課前,理財課程機構會要求所有學員在開營時將自我介紹私信給老師,介紹內容包括:姓名、年齡、職業、收入、存款、負債情況和理財目標。每個人的自我介紹,實則是讓理財課程機構獲取用戶畫像和需求痛點,這是通過優化課程提升完課率的關鍵。

對於用戶來說,上來就推銷數千元的課程效果不會太好,所以機構們會先賣0元到十幾元的小白課,培養潛在用戶,相對於「洗流量」的賣課模型,更加高效、經濟。

但是,即便是最基礎的小白課口碑也是好壞不一。

以某商學院的12元12天小白理財訓練營來說,網上對班級老師很多評價都是正面的,確實感受到老師像高中班主任一樣負責,每天催促打卡聽課,課後布置作業。

班級老師也會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曬一些學霸筆記和通過課程獲得理財收益的案例,並告知大家學完會有獎勵,這就奠定了社群氛圍基調——學習型社群,同時激發用戶學習的欲望。

然而,這樣的小白課內容乾貨太少,更多充斥的是「打雞血」成分。每天一到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中,有用的知識點5分鐘就可以講完,剩下的就是不斷灌輸理財技能的重要性,照本宣科講述基本概念或是販賣焦慮,誰誰誰通過進階課程賺到多少錢,兩個月就賺回學費。

課程群中,還能看到幾個明顯的「託兒」,會對老師說出的話言聽計從,隨時附和。

最核心的一點:老師會反覆告訴學員,當下是一個投資的好時機,只要抓住機會跟他們學習投資技能,財務自由、成為富人不是夢。

財商機構的招聘門檻也較低。一位網友曾分享了去該商學院面試班級老師的過程,HR告訴他,老師只要通過7天培訓就能上崗,之後按照模板群發微信信息就可以。

當然,財商教育機構不可能靠著這些0元、9.9元、12元的小白課賺錢,小課學費甚至連公號廣告投放費用都無法填平。但小白課是只是開始,到了課程後半段,老師就開始在群裡推銷數千元的進階課程。

數千元的高價課程也被學員暴露了一些問題。

在投訴平臺上,很多用戶表示最開始就是被「小白理財課」吸引,進而被誘導購買數千元進階課,進微信群後才發現根本不值。

有學員表示,進階課的老師基本上是機械地複製粘貼課程,群裡有學員提問,其態度惡劣對問題置之不理。完全沒有了小白課的氛圍,漸漸地學員也就很少提問,很少互動。

除了服務相差甚遠外,學員反映進階課的內容教學質量太差,數千元的課程元包含《財務自由作業系統》《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經營技巧》,都是幾年前錄製好的,實際效果與宣傳不符,帶班老師講解也僅是複製粘貼,自身知識並不紮實。

甚至在報班時,很多學員表示沒有錢,老師會極力推薦可以使用花唄、信用卡、京東白條等,以分期付款形式消費。

一切解釋權歸機構所有

實際上,各類財商課程之所以能大獲成功的原因在於,這類課程背後的機構比用戶自己還清楚最想要什麼,最在意什麼。

負責轉化課程的班主任也會準確把控用戶的消費心理,一套組合拳下來,完課率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從「0收入」到「財務自由」的故事,只是讓用戶做「暴富夢」的催化劑而已。

至於效果如何,從沒有人來保證。

當詢問班級老師是否會在群裡推薦股票或者其他理財收益時,該老師表示不薦股,只是會告訴選股方法和如何挑選基金、信託、REITs等這種理財產品。

「我們這邊年齡70多歲的大爺,都能學會如何選股,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根本不難。」一位班級老師回答。

雖然不直接推薦股票讓學員購買,但是鉛筆道發現,班級老師依然會向學員羅列一部分候選股票,讓學員自由選擇。

此外,老師還經常在微信群裡推薦收益率很高的理財產品,比如海外REITs房地產信託基金。該老師在群裡稱,REITs收益率非常高,「大家看XXX信託每年9%的現金分紅已經很高了,但是在REITs中還只是中等的回報率,高的可以達到20%左右。」

為什麼老師總提到股票和REITs?學員表示,進階課的老師會讓學員開通某證券公司的帳戶。但有媒體早已爆料,此舉背後是因為背後有證券公司給廣告費、佣金分成。

至於老師推薦的REITs產品,一位資深基金從業人士表示,國內可投資的純正REITs公募基金非常少,性價比極低,而境外投資除了要求高,還涉及到回款問題,有些產品綜合收益和國內銀行理財產品差不多。

據一些學員發布的微信群截圖顯示,當有用戶在群裡質疑老師推薦的房產信託產品時,第一時間就會被踢出群。

還有的線上財商課,在課程中會介紹一些保險理財產品,甚至會針對女性用戶推薦一下她們比較關注的保險產品。

對於在線教育付費,售後一直是一大難題,財商教育也是如此。

在某線上商學院,小白課承諾開課3天內可以無責退費。在進階課合同中,也寫有關於退款的要求,還承諾在取得畢業證兩日內,如果覺得課程不滿意也可以全額退費。

但事實卻不是如此,有學員表示,實際上僅有不到10%的學員能拿到畢業證,一個80人的班甚至僅有一兩個可以畢業。

有學員透露,打分標準完全由機構制定,也沒有國家考試的統一試卷。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論述題等,都由老師自主打分。還有學員表示,就因為晚交作業,老師給的分數很低,沒達到80分的分數線。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老師從來沒提醒學生,晚交作業會扣分,影響畢業。

也就是說,能否畢業和退費,一切解釋權都歸機構所有,一切承諾都是泡沫。

不可否認,隨著時代發展,財商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創業者在這個領域發掘出黃金的機會也隨之變大。

某投資機構合伙人此前曾表示:「當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元,新一代家庭用戶的教育需求是個性化的,深度滿足一部分用戶群體的特殊需求的教育產品,可以產生很高的利潤邊際。」

但想要做好財商教育,不是靠複製粘貼網絡資料,發幾十個錄製視頻就能夠做得好的。這些買入課程的人只是學到了一部分財商知識,而且很有可能被帶偏,從而忽略了財商的真正含義。

關於財商,有一段話很有道理:「所謂財商,最重要的不是專業的投資理財能力,而是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既不淪為金錢的奴隸,也不會因為缺錢而失去選擇的自由。」

相關焦點

  • 騙局曝光|9.9元理財課:被忽悠的學員與致富的賣課人
    「只需要9.9元,可以改變你的人生。」這一聽起來極具誘惑力的話語,正通過各種社交平臺對金融小白群體進行圍獵。不過花9塊9,就能實現財務自由夢?我信你個鬼!9.9元理財課的「大把韭菜」近日,《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文章幾近刷屏。文中指出,疫情讓理財變得更加重要,一批金融小白徹底點燃了財商教育這個賽道,眾多財商教育企業當中,有些企業1個月新增付費學員同比增長600%。
  • 理財不一定賺錢,教人理財才真的賺錢:9.9元小白理財課背後,藏著百...
    ……近來,短視頻平臺上這樣教你理財的廣告越來越多,廣告連結的通常是0~12元的理財小白訓練營課程。標榜著不到一杯奶茶的錢甚至免費,就能學到「被動收入」創富的技能。這聽起來是不是頗具吸引力?而提供這項服務的財商教育機構,是一個看似小眾的培訓品類,在2020年迎來大爆發——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市場上新增「理財教育」、「理財培訓」相關企業近2000家。
  • 揭秘9.9元理財課:被忽悠的學員與致富的賣課人
    甄妮是一位參加過9.9元理財課的在校大學生,她告訴燃財經,自己學的是投資理財相關專業,但又學得不太好,所以希望嘗試看看能不能通過報這個課來學習一些相關的技能。像甄妮一樣,被9.9元理財課收攏的大有人在。近日,《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文章(以下簡稱《文章》)幾近刷屏。
  • 中信銀行2019年淨利480億同比增長7.9% 理財子公司預計今年二季度...
    報告顯示,去年,該行實現營業淨收入1875.8億元,同比增長 13.8%;歸屬股東淨利潤480.2億元,增長7.9%,為近六年來最高增幅。不良貸款餘額為661.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億元;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中信銀行稱,在資產質量持續向好的同時,該行盈利水平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 9.9元理財課背後,隱匿著百億估值的公司和10億人的財富自由夢|36氪...
    2020 年,在大眾的視野之外,一個和「中國 10 億人財富密碼」相關的教育賽道,正在水下狂奔——財商教育。狂奔的一面是,已經有上千萬人被「錢生錢」、「富人思維」的廣告詞戳中、進入到「理財小白訓練營」的微信群裡,接受為期兩周的財商啟蒙教育。
  • 理財教育亂象叢生,是財富自由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結果,她被一次次忽悠,先後投入10餘萬元,全部打了水漂……和小周一樣,不少金融「小白」為想要通過學習避免在市場上「交學費」,結果卻在理財投資的培訓課堂上,成為理財收割機下的「韭菜」。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個人可投資資產達到200萬億元。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財商與理財的重要性,希望通過理財來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獲取資產保值增值,擴充可支配財富來源,實現個人財富增長。有需求就有市場。
  • 只需9塊9就能理財致富?揭秘背後騙局
    前不久,中國之聲關注了「網絡配音課」陷阱,號稱學完課程,每小時的收益能達上千元。「看起來很美」的收益吸引了不少人的參與。雖然試聽課只要花幾塊錢,但最後學員們卻被引導辦理了近萬元的培訓貸。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另一種課程——理財課,課程介紹比配音課更加誘人: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
  • 1.9萬臺收割機備戰「三夏」
    6月3日,在陽穀縣高廟王鎮後倉村,一臺聯合收割機在收割小麥。  本報訊 今年,我市610.7萬畝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三夏」生產高峰期,全市預計上陣小麥聯合收割機1.9萬餘臺,完全能夠滿足小麥機收的需要。預計上陣其他各類農業機械20餘萬臺套,小麥機收率、玉米機播率達99%以上。  我市以星級文明農機維修網點和農機維修專業合作社為依託,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全面做好作業機具的檢修、保養工作,確保機具保持良好性能和狀態。
  •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宣判 支行行長詐騙27億元被判無期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聶國春) 2017年轟動一時的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北京航天橋支行虛假理財案迎來終審判決。12月9日和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先後公布了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穎和原副行長肖野的一審、二審判決書。
  • 是財富自由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結果,她被一次次忽悠,先後投入10餘萬元,全部打了水漂……和小周一樣,不少金融「小白」為想要通過學習避免在市場上「交學費」,結果卻在理財投資的培訓課堂上,成為理財收割機下的「韭菜」。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個人可投資資產達到200萬億元。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財商與理財的重要性,希望通過理財來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獲取資產保值增值,擴充可支配財富來源,實現個人財富增長。有需求就有市場。
  • 揭秘|只需9塊9就能理財致富?想啥美事兒呢?還不快醒醒!
    「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這樣的廣告你看到過嗎?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理財課。 題圖:主題配圖 9.9元理財課的背後套路滿滿 上個月,江蘇的朱女士在某微信公眾號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
  • 海南海藥21.4億併購奇力製藥:業績變臉 扭虧靠理財
    新浪財經訊 近日,籌劃資產重組停牌已達半年之久的海南海藥重組方案出爐,公司計劃購買東控健康等44名股東所持有的海口奇力製藥100%股份,交易作價暫定21.42億元。
  • 沙河股份12月9日收盤報8.87元 下跌2.85%
    來源: 風財訊風財訊消息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9日,沙河股份(000014)開盤報價9.13元(人民幣,下同),收盤於8.87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9.13元,下跌2.85%。當日最高價9.14元,最低達8.84元,成交量2.14萬手,總市值17.89億元。最近的財報數據顯示,該股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淨利潤0.18億元,每股收益0.07元,毛利0.26億元,市盈率84.85倍。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
  • 9.9元洗鞋、電影票19.9元起,12.12逛京東開啟年終買買買的正確姿勢...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近買買買的熱潮一波接一波,剛過完11.11,「京東12.12年終好物節」又又又又來了!抓住2020年最後這一波鉅惠,犒勞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買點好的,很有必要」。京東房產自營新房直降9萬、鮮花滿99減10、酒店套餐低至5折、電影票19.9元起、運動鞋清洗9.9元、尖貨爆品99元搶拍等,汽車品類疊加優惠券可實現滿300減180的超值優惠,眾多尖貨好物讓人目不接暇,快來看看12.12京東生活服務還有哪些出乎意料的爆款福利? 眼瞅元旦越來越近,迎接新年,年終大掃除必不可少。
  • 判決書揭秘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 支行行長如何詐騙147...
    供圖/視覺中國三年前震驚全國的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終於迎來法律的裁決。12月9日和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先後公布了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穎和副行長肖野的一審判決書和二審裁定書。147人被騙共計27.46億餘元法院經審理查明,張穎擔任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期間,自2013年以來,以高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籤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並將購買或受讓虛假理財產品的錢款轉入其控制的個人銀行帳戶,騙取147名被害人共計27.46億餘元。
  • 科樂美半年收入10.9億 實況力量棒球下載破2600萬次
    [摘要]日本KONAMI HD(科樂美) 第2四半期連結財報顯示半年銷售額為1014億日元,營業利潤為170億日元,最終利潤為122億日元,數字娛樂事業部同比增長52.1%。本文由騰訊遊戲頻道獨家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騰訊遊戲訊 10月28日消息 今天上午,日本KONAMI HD公司公布了2017年3月期第2四半期(2016年4月~2016年9月)累計連結財報,半年銷售額為1014億日元(同比去年同期減少5.9%),營業利潤為1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同比增加36.9%),稅前利潤為162億日元(
  • 機構借培訓之名瞄準金融「小白」 是財富自由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結果,她被一次次忽悠,先後投入10餘萬元,全部打了水漂……和小周一樣,不少金融「小白」為想要通過學習避免在市場上「交學費」,結果卻在理財投資的培訓課堂上,成為理財收割機下的「韭菜」。金融「小白」點燃財商教育賽道近年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催化下,不斷提升的居民收入水平與日益多元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碰撞出巨大的投資與理財需求。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個人可投資資產達到200萬億元。
  • 三個月流水80億!
    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黃某在某境外賭博網站上進行非法賭博。起初投入幾百、幾千元,之後賭資逐漸增加,不僅輸光妻子的陪嫁款100餘萬元,還鋌而走險利用職務之便,盜取公司帳面資金3000餘萬元並全部輸光。
  • 半年狂賺212億!毛利率達50%!支付寶母公司科創板+港交所同步上市!
    ,中國居民的現金和活 期存款正向更多元化的理財投資逐步轉化。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160萬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287萬億元,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3%。個人可投資資產中的定期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其他共同基金、定期存款及股票類 資產在 2019 年底合計佔可投資資產的 61%,這五類理財產品的合計資產管理規模在 2019 年至 2025 年間預計將以 13.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持續提升1。
  • 「明星行長」詐騙147名客戶共27億,民生銀行 「假理財」案終審判決!
    12月1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終審刑事判決書,對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穎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責令張穎退賠違法所得;改判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副行長肖野犯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9萬元。此判決為終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