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說傳染:補上這堂健康常識課》今天在上海書展首發。這是張文宏率華山醫院感染科醫生團隊寫給每個人的傳染病通識。經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團授權,摘錄書中「乾貨」,一起補上健康常識課。
夏季被蚊子叮咬,小心這些傳染病
張文宏:夏季其實大家最擔心的是被蚊子咬,因為蚊子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現在傳染病裡頭蚊子最能傳播的病有登革熱、瘧疾,還有乙型腦炎。現在因為大家都已經打了乙型腦炎疫苗了,所以風險是大幅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是瘧疾的風險大一點兒,還是登革熱的風險大一點兒,其實就看你所處的地方。我國南方地區還是有登革熱的,但是我國內陸地區登革熱的發病率比東南亞地區還是要低很多,在這個季節我們主要的當然是防登革熱。前段時間有人從東南亞旅行回來,整個村莊的人都有可能會患登革熱。現在登革熱在我們南方地區多是小範圍暴發,但也出現過大面積暴發的情況。原則上在中國的本土病裡,瘧疾現在已經沒有了,最主要的瘧疾也都是從非洲、東南亞輸入的,所以到這些地區去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蚊,歸來之後如果反覆發熱一定要到醫院去檢查,要防止因為蚊子傳播導致的登革熱和瘧疾這一類的傳染病。
如何防止被蚊子叮咬呢?很多人會想,我用防蚊水就可以了。事實上最好的防止蚊子叮咬的辦法是在野外一定要用蚊帳,出去旅遊穿長的有遮蓋的褲子或者襯衫。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把自己周圍環境的衛生搞好,蚊子離開了水基本就不能生活了,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環境當中的水弄乾淨,不要有積水,有積水是最有利於蚊子繁殖的,所以愛國衛生運動對我們防蚊是非常重要的。
流感:秋冬季快來了,可能出現新一輪流感病毒
張文宏:今年的秋冬季,事實上大家最擔心的可能還是新冠肺炎,因為新冠肺炎在今年的秋冬季在國際上的蔓延估計還不會結束。那麼在中國,我們現在最擔心的秋冬季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什麼呢?今年有新冠肺炎,大家當然第一擔心的是中國有沒有新冠肺炎。今年中國的新冠疫情控制得不錯,我相信中國政府和人民會繼續努力,今年的冬季新冠疫情是可以防控得比較理想的。但是有些疾病就未必了,因為我們也不可能都像防範新冠肺炎一樣去防範它們。其中就有流感,嚴重的流感是會死人的,所以今年的秋冬季很多人一旦發燒,首先會懷疑自己是得了新冠肺炎,但事實上可能性最大的反而是流感。所以在這個冬季來臨之前,我們一定要預防流感的發生,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那你肯定問我,你有什麼辦法呢?其實辦法就幾點,你怎麼樣去防新冠肺炎,就怎麼去防流感,這樣基本上就能防住了。那麼無非也就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但最關鍵的我們都很清楚,流感是有疫苗的,新冠肺炎疫苗現在暫時還沒出來,所以如果有機會及早地去打疫苗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能得的不是流感,可能也不是新冠肺炎,僅僅是一場感冒而已。那我們怎麼來判斷呢?事實上,單純地從症狀上是很難判斷的,但是大家要記住一點,如果你今天發燒服用了感冒藥能夠好,那就可以。如果服用了感冒藥,病情繼續在加重,特別是出現呼吸困難,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及早地去醫院,是一分鐘都不能耽擱的,因為流感引起的肺炎、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今年會捲土重來嗎?
張文宏:事實上,在中世紀的時候鼠疫在歐洲流行,造成了接近四分之三歐洲民眾的死亡,像這樣一個毀滅性的事件是由鼠疫引起的,大家對鼠疫自然覺得非常可怕,它也是我們國家規定的甲類傳染病當中的一種。甲類傳染病總共有三種,一個是鼠疫,一個是霍亂,還有一個是天花。天花我們都知道,因為疫苗的接種,它已經滅絕了。霍亂因為我們有清潔的飲用水,現在被控制得也比較理想。唯獨剩一個鼠疫,所以說起鼠疫大家都會感到非常害怕。鼠疫是來自老鼠身上的一種細菌——鼠疫桿菌引起的一個疾病,怎麼會跑到人身上呢?跳蚤是它的非常重要的一個中間宿主,跳蚤咬了老鼠,再去咬其他老鼠,老鼠也會感染,老鼠咬人,人就會得鼠疫。其實鼠疫有幾種,其中一種為敗血症型鼠疫,還有一種為肺鼠疫,肺鼠疫傳播起來非常快。在1911年的時候,我們知道我國的東北那時候也是有鼠疫的大流行,那一場鼠疫就是一個肺鼠疫,就會發生人傳人現象。所以鼠疫可以通過老鼠、通過跳蚤傳播給人,肺鼠疫也可以通過人傳人,一旦發生傳播,確實可以導致很多人死亡。
那為什麼在中世紀可以導致死很多人的鼠疫,在現在僅僅是「雷聲大雨點小」呢?最重要的是在中世紀的時候人們沒有任何的藥物可以對鼠疫進行治療,而且中世紀的歐洲整個衛生政策、整個公共衛生體系非常差,很多人聚集在城市裡,所以鼠疫的暴發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員的死亡。今天我們所有的城市,哪怕有老鼠、跳蚤進來引起個別人的感染,那也是散發性的病例,再也不會出現這種非常劇烈的人傳人的現象,因為我們整個城市的公共衛生現在做得非常好。更加重要的是,對於鼠疫我們是有特效藥的,我們現在有一系列的特異性的抗菌藥物對鼠疫是非常有效的,這也就保證了我們一旦感染鼠疫就可以得到治療。患鼠疫的病人得到了治療,他就不會傳播給其他人,所以鼠疫是一個至今讓我們講起來仍然非常恐懼的傳染病,但是事實上它對人類的風險已經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不過我們到野外還是要注意,不要與野生動物有過多密切的接觸,除了老鼠,在我們中國的草原上的旱獺也是鼠疫細菌的宿主,而在1911年東北的鼠疫大流行中,攜帶鼠疫桿菌的事實上就是旱獺。希望大家在出去旅遊、在野外的時候要注意防護。
近20年最囂張的病毒:冠狀病毒
張文宏:今年的冠狀病毒事實上來得非常猛烈,而且傳播得非常遠,傳播的範圍也非常廣,傳播的速度非常快。這種情況在以往的冠狀病毒當中沒有出現過。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知的冠狀病毒已經增加到7種,有4種都是很弱的,常見表現為感冒的臨床表現,所以大家根本就不會注意到。SARS、MERS和這次的新冠病毒這三種的基因組都比較接近,都屬於比較厲害的三種。現在通過基因組的分析可知,它們有可能都來自蝙蝠。那麼這三種來自蝙蝠的病毒怎麼到人身上呢?它通過的途徑略有不同。我們知道,SARS是人在吃野生動物被傳播病毒以後,繼續在人類當中進行蔓延,但是那一次SARS結束得很早,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它來得太猛烈了,而且症狀太嚴重了,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現病人,把他進行隔離。這次新冠肺炎和SARS比起來就沒有SARS那麼厲害,沒有那麼嚴重,比較隱蔽,所以它會傳播得非常廣。但是就個人來講,SARS感染以後引起的症狀要比新冠肺炎嚴重,它的病死率達到10%左右;新冠肺炎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看到,在中國,除非在暴發的武漢,在武漢以外的城市基本上病死率在1%以下。世界上有些國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會高一點兒,跟它感染的人群是不是年紀很大等因素都是有關係的。我們今天看來,MERS也是一場非常厲害的傳染病,病死率非常高,可以高達30%~40%,但是它有一個特點,基本上都是通過駱駝傳播到人,人再傳人。同樣地,它在中東這個區域性的地方流行,而且跟它有關的症狀也是非常嚴重,很容易被識別,所以這兩種情況也造成了MERS的傳播區域比較局限。唯獨這次新冠病毒,它雖然引起的感染症狀嚴重性不如SARS和MERS,但是它比較隱蔽,可以傳播很多人,最終對人類造成的威脅反而是最大的。所以今天我們才知道,症狀最嚴重的不一定是最狠的病毒,對人類造成最大傷害的反而是這一類看上去不是非常嚴重,但事實上對人類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病毒。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這個病毒,直到它被我們人類清除出去。
孩子大了,要注意與性有關的疾病
張文宏: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實都是比較擔心孩子的,因為孩子逐漸地會進入成人社會,進入成人社會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應該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充分的教育,讓他們免於被傷害。很多跟性有關係的傳染病其實跟我們現在的新冠肺炎不同,因為新冠肺炎是一個急性的疾病,一旦患病,我們基本上會在幾個星期之內,通過自己的免疫力把病毒清除出去,但是像很多性傳播疾病,像HPV(人乳頭瘤病毒),它跟宮頸癌有關係,一旦感染就會長期攜帶。而關於愛滋病病毒,大家更加清楚,它是一個感染者會終生攜帶的病毒,像梅毒、淋病這些哪怕是用抗菌藥物比較容易治療的細菌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對它們進行專門的治療,患者也會變成慢性攜帶者。
所以很多傳染性的性病有可能會成為慢性病,跟宮頸癌有關係的HPV感染,還有愛滋病,如果不治療就會非常危險。像梅毒、淋病這些細菌性疾病,如果及時治療,按道理是會痊癒的。但是如果治療得不徹底,也會出現反覆發作,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希望大家通過對這些傳染病的了解,能夠告訴進入成年階段的孩子們,在交友的時候要注意潔身自好。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有些疾病是可以通過疫苗來預防的,像宮頸癌現在就有相關疫苗可打,我還是建議在年紀輕的時候、沒有性生活之前能夠注射疫苗,這樣可以為避免患宮頸癌做一個比較好的預防。另外的幾種疾病,現在還沒有相關疫苗,最主要的預防辦法是大家通過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幹預,預防這些傳染病的發生。
中國是肝炎大國:A肝、B肝、C肝,誰更厲害?
張文宏:在我們生活當中,大家非常怕的有一種病,這個病就是肝炎。很多人都說「誰誰家有肝炎」,我們很擔心這一點。這種肝炎事實上一般指的是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現在有幾種,最常見的主要還是B型肝炎和C型肝炎,其他的還有丁型肝炎,這種肝炎是非常罕見的,我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B型肝炎更多是通過母體垂直傳播的。當然在成人世界裡面,人的密切接觸也可以導致患B型肝炎,但是更加常見的還是母嬰傳播。C型肝炎主要通過輸血及血液製品、吸毒等傳播,有時候大家會到一些美容店裡做文身,做針灸減肥,等等,這些店裡的工具如果不乾淨,也可能會導致傳播C型肝炎。B型肝炎和C型肝炎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很接近的,它們也會通過長期的攜帶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所以一旦患有B肝和C肝,要積極進行治療。但這兩種病毒的「脾氣」不太一樣,B型肝炎需要通過長期治療,C型肝炎通過短期治療就可以治癒,所以一旦患慢性肝炎一定要去醫院看,現在的治療方法已經很多、很好,如果不治療,就有可能會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A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都是急性肝炎,最主要跟吃東西有關係,吃海鮮、吃各種不乾淨的被這些病毒汙染的食品會導致感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這些食品可能攜帶了肝炎病毒,食用時又沒有煮熟。上海在1988年就有一場A型肝炎的大流行,跟吃什麼有關係呢?是吃了攜帶A型肝炎病毒的海鮮。所以大家從市場上買回這些海鮮或者是其他任何的食品之後,把它們燒熟了再吃是對我們最大的一個保護。
接吻病:披著浪漫外衣的病毒
張文宏:這個病其實蠻有意思的,這個病的起源就是因為當時在美國有一個小孩子發高燒,然後就到醫院去看病,之後幾天裡好多小朋友都發燒了,然後醫生就覺得很奇怪,就去問,第一個發燒的女孩子跟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呢?結果發現,除了這個女孩子,其他生病的都是男孩子,而且這個女孩子跟他們都一起談朋友,都有接吻的行為,所以當時媒體報導出來以後就說這是接吻病,也就是說發現有一種病原體通過直接接觸有可能會感染。那麼這個病原體是什麼呢?是EB病毒。EB病毒事實上是跟血液病有關的病毒,在急性感染的時候,一般來說我們會生一種叫作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急性病。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患接吻病以後,問題不大,很快病就會好。但是如果有特別嚴重的病人,他會出現肝臟、脾臟增大,那個就比較厲害了,會發生嗜血症候群,也就是血細胞會減少。還有一種,如果免疫力特別低下,這些病毒會長期攜帶,然後也會造成患血液方面的腫瘤的風險。所以一旦患有這些病還是不能輕視的,還是要到醫院裡及早進行診斷和治療。
布魯菌:「巴氏滅菌」牛奶滅的是什麼菌?
張文宏:布魯菌是一種細菌,是動物身上攜帶的一種病菌。特別是畜牧業相關的動物,像牛羊狗,它們身上都有可能帶有布魯菌,所以布魯菌病在我們的牧區流行得特別厲害。但是最近幾年在那些不是牧區的城市,像上海也有過這樣的病,在北京這樣的病引起的發燒也是非常常見,所以大城市裡有些長期發燒的人有可能跟感染布魯菌有關係。
這個布魯菌病事實上是因為人跟牧業裡面相關的家畜有非常密切的接觸導致的,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說,在自然界,我們在長期跟動物的相處過程當中,有些細菌可以同時感染人,也可以感染我們所牧養的牲畜。這種病通過接觸很容易被感染,所以這個病在牧區就非常常見。牧民有時候會喝生牛奶,這就有可能會被這個細菌汙染。所以我們一般要求牛奶要消毒,我們在喝牛奶的時候會將其消毒了再喝。
現在大家也知道,消毒不是你自己在消毒,而是在牛奶車間,牛奶已經進行了消毒。現在所有牛奶的消毒不是我們自己常見常說的用高溫燒開就消毒了,事實上這樣消毒的話有可能會破壞牛奶的一些性狀,而且它的香味都有可能被破壞。現在大家會用一種叫作巴氏消毒法的辦法,就是通過低溫長時間殺菌來獲得不改變牛奶的一些香味和它基本的性狀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我們在18世紀和19世紀廣泛用於葡萄酒和啤酒的消毒的,效果事實上是非常好的。那麼這種方法應用在牛奶上最主要是為了殺滅牛奶當中的一些細菌。
所以最後還是要跟大家講:如果大家去牧區旅遊,我不建議大家喝生的牛奶,希望大家喝消毒過的牛奶。
破傷風:不小心踩到鏽鐵釘,警惕這種傳染病
張文宏:其實大家都聽說過破傷風這個病,對於這個病,大家都覺得是皮膚破了,然後發燒了,所以「破傷風」,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事。也就是說,你現在如果在路上走,被一根生鏽的鐵釘刺傷了腿,那麼有可能就會得破傷風。
你到醫院去,醫生第一時間就會給你打破傷風的抗毒素,來中斷破傷風這個細菌裡面帶有的毒素。破傷風事實上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這個細菌不大喜歡在有氧氣的環境下生活,它是一個厭氧菌,所以生鏽的鐵釘往往是因為氧氣缺乏才生鏽,那麼這個時候在鐵釘上面所黏附的細菌就有可能是破傷風桿菌。破傷風桿菌本身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但是它分泌的毒素很厲害。一旦感染了破傷風,它的毒素會跟我們神經系統裡面的神經傳遞的幾個靶位進行結合,然後會干擾我們神經系統正常的功能發揮,這時候人就會非常厲害地抽搐,肌肉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不受控制的緊張,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現在我們有非常好的治療破傷風的方法,去了醫院,醫生就會對病人進行充分鎮靜,然後打破傷風抗毒素。目前破傷風導致死亡的概率在中國已經非常低了。但更為關鍵的是,破傷風這個病是有疫苗可以預防的,所以每個孩子在自己長大之前都會打一個疫苗叫作白百破,這是三種病毒的預防放在一塊兒的,所以孩子出生以後,家裡人一定要帶孩子去打的,不打的話,你們小區的公共衛生中心會派人來盯你的,為什麼?這是國家規定的一類疫苗,如果你不打,患病的風險就很高。「白百破」這個「百」就是百日咳,還有一個「白」就是白喉,「破」就是破傷風,所以我們俗稱它為「白百破」。
因為這個疫苗,現在這三類病發病率已經大幅降低了,但是你一旦被鐵釘扎破,事實上到醫院去,醫生還是會要你去打這個疫苗,有時候被貓狗抓破了以後到醫院去,醫生也會讓你打這個疫苗,因為醫生怕貓和狗身上有破傷風桿菌,這種風險是存在的。
沙眼:得沙眼不是因為眼裡進了沙子
張文宏:沙眼,大家聽上去就是說沙子進了眼睛,所以眼睛睜也睜不開,事實上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兒。
大家以為「沙眼」是沙子進眼睛了,眼睛睜不開了,發紅了,聽上去挺對的。事實上沙眼是一種特殊的病原體,這個病原體還是我們中國的醫學家在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的。是我們復旦大學醫學院(前身是上海醫學院)當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專家,湯飛凡,他後來到北京工作,也是在北京眼科領域的一個非常棒的專家。他發現了一個什麼樣的病原體呢?他發現出現這種眼睛發紅,而且整個眼瞼上面布滿了一些黏性的一粒粒的這些顆粒狀的黏性的病灶,眼睛受損如果比較嚴重,甚至會引起失明,所以沙眼曾經是造成我們眼睛失明的一個非常主要的病因。湯教授對沙眼進行了研究,居然培養出來沙眼裡面有一種病原體,這個病原體是不典型病原體當中的一種,他給它取的名字叫沙眼衣原體。感染了沙眼衣原體如果不經過及時的治療,發展下去,角膜受損以後會造成失明。現在事實上我們有很多非常好的方法可以來治療沙眼,所以沙眼現在就不再成為危害大家身體健康和導致失明的主要病原體了。
貓狗會傳染病毒嗎?愛貓愛狗人士如何防範傳染病?
張文宏:事實上我們養寵物的時候,寵物攜帶一些病毒和細菌是非常正常的,連人都攜帶細菌,更別說貓狗了。所以我在這裡要給那些養寵物的愛貓愛狗人士講,你在豢養這些寵物時,事實上就是要把它們當作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旦豢養應該是終生不再拋棄。那麼你今天道聽途說這個或者那個,就把自己所豢養的寵物拋棄,這其實是不合理的。事實上我們在這一次新冠疫情來臨之後,很多人也在討論貓狗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當然也有可能,因為都是哺乳動物,某種意義上來說感染的風險完全是有的,而且確實也檢測到有動物感染的情況。但是新冠病毒最大的感染者並不是貓狗,而是人。
所以很顯然是因為你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有可能跟你在一起的新冠病毒也會傳給你身邊的貓狗,但是如果你每天跟自己的寵物在一起,它也沒有出去到處亂跑,原則上來講它也不會把新冠病毒帶給你。但是有一些病原體是寵物當中特有的。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讓自己的寵物衛生呢?我覺得要做到幾點,第一是有很多寵物的疫苗要去打,第二是在豢養寵物之前要對它的健康有充分了解,第三是豢養的環境要清潔衛生,如果做不到這些,我勸大家還是不要養寵物,以免將來寵物傷害你,你也傷害寵物。
所以,我覺得就傳染病本身來講,在人類的歷史當中,它跟人、跟動物是一樣的,就像自然界的物種。狗這個物種原來也是從狼演化過來的,如果不跟人在一起,它就不會變成狗。那麼在這個演化的過程當中,自然界的很多病原菌跟人共存,其實跟狗也會共存。其實這個問題不在於狗是不是帶病毒,而是我們準備以什麼樣的方式和自然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