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葛思雄擋住黃千一的任意球射門,這個18歲的大男孩扔下手中的球桿,衝向球場中央,他的隊友們從替補席蜂擁進球場,球桿、頭盔、手套被高高扔向天空,葛思雄被他們壓在身下,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以下簡稱「北體職隊」)肆意享受著他們的勝利。12月13日晚,北體職隊擊敗哈爾濱隊奪得2020全國冰球錦標賽男子組的冠軍,北京在這一天改寫中國冰球的歷史,也在這一天書寫自己新的未來。
北京男冰上一次打入全國比賽的決賽,還是60年前的事,這個冠軍北京等得太久;北京男子冰球隊建隊4年就衝破冰球傳統強隊齊齊哈爾和哈爾濱的圍剿登上全國最高領獎臺,這支新銳又成長得太快。北京冰球人幾代人的探索和拼搏,終於走出一條北京特色的冰球發展之路。
本屆賽事,北京共派出了兩支隊:平均年齡在16歲的「學生軍團」北京隊和整體年齡稍大的北體職隊。對於此次賽事的目標,北京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寧表示:「一方面是在比賽中力爭好成績,一方面也是為了鍛鍊年輕隊伍,備戰後續的十四冬。在疫情期間確保防控疫情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多給北京的冰球運動員們增加一些大賽的鍛鍊機會。」
奪冠之後,隊長英如鏑由衷地說:「我太渴望參加比賽了。」創造更多的比賽機會,正是北京冰球崛起的秘訣之一。2016年,北京市冰球運動協會受北京市體育局委託,重新組建北京男子冰球專業隊,確立了北京冰球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打開視野、與冰球先進國家接軌,取長補短。隊伍成立後,即赴美國長島接受高水平訓練、參加北美當地賽事,通過訓賽結合的模式磨鍊隊伍,培養了眾多優秀球員。2017年,這些由全新模式培養出的球員開始代表北京參加全國錦標賽。同時,北京市冰球運動協會全力打造的北京中小學俱樂部聯賽和校際聯賽兩大青少年聯賽體系蓬勃發展,每年可有800多場比賽,使得北京的學生球員得以在賽場上不斷成長。
北體職隊中既有在國家集訓隊訓練的北京球員,也有像李明詵昊這樣在海外讀書打球的北京球員。李明詵昊出生於2003年,是隊中最小的球員,但個人技術水平與球商都十分優秀,與英如鏑、侯宇陽等幾位球員組成球隊的第一組球員。他從小在北京打球,8歲前往加拿大繼續自己的冰球求學之路,一邊在海外提高,一邊不斷關注著北京冰球的發展,當有賽事需要時,李明詵昊總會義無反顧地回國代表自己的家鄉出戰。他說:「能看到中國的冰球一直在成長,每次回國代表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城市參賽,對於我來說都是一種榮幸。」
為北體職隊奪冠發揮重要作用的年輕門將葛思雄目前正在北京20中學讀高三。在小組賽1比7大比分輸給哈爾濱隊的比賽中前兩節被對手5次攻破球門,最後一節被替換下場。很多人都認為他「心態崩了」「是這支球隊最大的短板」,但他卻不服輸,一遍遍回看自己丟球的錄像,分析哈爾濱隊隊員在其他比賽中的每一次射門的戰術配合和技術特點,終於在決賽中頂住壓力,加時賽最後一刻就擋出一記任意球將比賽拖入任意球射門決勝階段,並隨後擋出對手6次射門。
在比賽中歷練,在比賽中成長。儘管組隊時間不長,但是北京男冰已經形成自己的「隊魂」,主教練王國成表示:「隊員想要拿冠軍的欲望很強烈,我想這也與北京冰球的大環境有關,每一名球員的拼勁都很足,十分爭強好勝。」
由興趣開始,被熱愛驅動,冰球的「北京模式」結出碩果。王寧表示:「這種全新的發展模式給了運動員更大的自主性,同時也自然而然地篩選下了那些最熱愛冰球、最主動進取的運動員。同時,北京市冰協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的一年一度的青少年後備人才選拔保證了冰球人才常續常新,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冰球人才發展體系。正是這些年各方不斷的持續努力,才造就了北京冰球今天的崛起。」
(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