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二戰後的局勢;這個人曾是最有希望統一半島之人!

2020-12-16 騰訊網

朝鮮半島在二戰以前稱為大韓帝國,該帝國建立於1897年,一直持續到1910年,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朝鮮半島正式進入日本殖民時期,而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美國和蘇聯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半島正式進入對立時期,一直持續至今!

《日韓合併條約》部分

起初,美蘇打算在戰後迅速組成一個臨時政府,但是雙方在一些地方存在較大分歧,最後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1948年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大韓民國,北部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雙方在背後美蘇勢力的影響下,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社會性質,從此正式進入了政權對立時期!

對立以後,南北雙方一直想要統一半島,雙方由於受到背後美蘇的壓制,一直沒有動用武力,當時朝鮮國家元首金日成一直在爭取史達林的意見,1950年,我國在與蘇聯談判時,由於來自我國的壓力,史達林最終統一了金日成的出兵的決定!

金日成

1950年6月25日,韓戰開始,僅僅過了3天,朝鮮人民軍就攻佔了南韓的政治中心漢城,朝鮮人民軍士氣大盛,南韓軍隊節節敗退!

美國為了維護在亞洲的威懾力,在26日就立馬命令出兵,後來還利用聯合國糾集了15個國家一同參戰,在7月5日,美國率領「聯合國軍」與朝鮮人民軍發生戰鬥,前後僅僅相差不到半個月,可見美國為了維護地位所作出的反應是如此之快!

此時的朝鮮人民軍士氣正盛,懷著統一的熱情,先後發動了漢城、鐵原、大田、洛江東戰役,不到3個月,朝鮮軍就佔領了韓國90%的領土和92%的人口,直接把美軍和韓軍壓制在洛江東以東約一萬平方公裡的大丘、釜山間的狹小地區,統一目標指日可待!

美軍第十軍仁川登錄

正當金日成滿懷希望地等待統一消息時,美軍於9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陸了,朝鮮軍隊腹背受敵,損失慘重,很快便失去了進攻的銳氣,轉為戰略撤退狀態。

由於美國的幹預,朝鮮軍最終承受不住攻勢,於1950年10月8日正式向我國求援,請求我國出兵,我國為了維護領土安全,更為了國際和平,決定派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

我們不妨試想,如果在沒有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幹預,金日成很有可能完成統一朝鮮半島的歷史任務!但是歷史沒有如果,而我們應該從中明白的道理應該是: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其他方面,我們應該在行動之前做好各項預期,以防出現意外情況!

相關焦點

  • 朝鮮半島局勢重現緊張
    2018年4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位於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首次會晤,並籤署了《為了半島和平繁榮以及統一的板門店宣言》(簡稱《板門店宣言》)。為落實這一宣言,同年9月14日,朝韓聯絡辦公室在朝鮮開城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朝韓歷史上首個聯絡辦公室。
  • 2020朝鮮半島局勢最新消息情況 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分析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國際觀察)聯絡大樓被爆破 半島局勢陷對峙  新華社記者  朝鮮16日炸毀了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朝方稱,此舉是為了順應民心,讓「脫北者」及其「縱容者」付出代價,實施了這一反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朝鮮近來一系列對韓強硬舉動既是表達不滿,也有以壓促談之意。
  • 朝鮮對韓「斷聯」半島局勢又添新變數
    分析人士指出,朝方此次對韓「斷聯」可能是出於表達對韓不滿和打破目前僵局的考量,但此舉大幅壓縮了兩國對話空間,給本已陷入僵局的朝鮮半島局勢增添了新變數。未來如何有效管控半島局勢考驗各方智慧。    面對朝方的這一決定,韓國統一部9日表示,韓朝間通訊聯絡線是為南北雙方進行溝通設立的基本手段,應遵循韓朝間的協議,維繫這些聯絡渠道。統一部稱,當天上午韓朝聯絡辦公室韓方工作人員撥打了朝方電話,但朝方並未接聽。    表達不滿    分析人士認為,朝方之所以做出如此強硬之舉,是因為對韓方存在諸多不滿。
  • 韓朝聯辦被炸 半島局勢升級
    2018年平昌冬奧會後,韓朝首腦舉行多次會晤,當年9月韓朝聯辦在朝鮮開城設立。揭牌當日,100多位韓朝代表握手相慶,巨幅的「朝鮮半島旗」掛在樓前,禮花筒向空中噴出金黃色彩紙。時任韓國統一部長官趙明均稱:「將開啟朝鮮半島歷史的新篇章」。&nbsp&nbsp&nbsp&nbsp韓朝聯辦是雙方保持對話的重要渠道。
  • 對於朝鮮半島統一,韓國絕大多數年輕人這樣說
    資料圖(圖源:亞洲經濟)海外網11月29日電近段時間以來,朝鮮半島局勢持續向暖,韓國大學生對此怎麼看?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長室就此做了一份調查。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11月2日-12日,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長室面向1058名韓國四年制大學在讀生實施了一份「2018年度統一、外交安保青年意識」調查。據悉,此次是韓國國會首次面向青年群體實施有關統一和安保的調查。結果顯示,52.8%的受訪大學生認為「統一十分必要」,是「沒必要統一」(26.1%)比重的2倍以上。
  • 朝鮮半島統一很可能採用高麗聯邦或邦聯的形式
    金正恩第三次訪華前,半島局勢出現一定反覆,而中朝兩國領導人的這次會晤又為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發展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根據上幾次中朝兩國領導人會晤帶來的積極影響來判斷,此次習近平主席與金正恩委員長的會談,必將為接下來舉行的朝美峰會朝韓峰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斷定可以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可以說,中朝領導人的頻繁會晤,為朝鮮半島局勢向好注入了新的動力。
  • 金知玧:韓國年輕一代對朝鮮和半島統一的看法更加現實
    】 (翻譯/觀察者網馬力) 在2018平昌冬奧會籌備期間,最具爭議性的便是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共組女子冰球隊這件事。其實在過去歷次奧運會籌備期間,朝韓雙方都曾希望共同組隊參賽,但結果都未能成功。文在寅政府將共組女子冰球隊一事視為緩解半島緊張局勢的良機,此外他還希望藉此將平昌冬奧會作為「和平奧林匹克」的樣板進行宣傳。
  • 幾張圖看完朝鮮半島歷史,與中國一直唇齒相依
    7世紀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開啟了統一新羅時代。註:朝鮮半島三國時代是三國不同發展而形成的,最後也未統一到同一個國家,高句麗歷史應該歸屬中國。百濟的統治階層與高句麗統治階層同屬於扶餘人而不同於其下層百姓三韓人。朝鮮半島南部的的三韓人是不同於扶餘人的另一個民族。660年被唐與新羅聯軍滅亡。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後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
  • 同樣都被分為兩個國家,為什麼德國可以統一,而朝鮮半島不行
    蘇聯和美國冷戰時,將德國和朝鮮半島都一分為二。其中德國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而朝鮮半島分為了朝鮮和韓國。但是到了現在德國只有一個德國了,而朝鮮半島還是一半朝鮮一半韓國,這是為什麼呢?所以在蘇聯解體後德國與朝鮮半島已經沒有了蘇聯的駐軍。因為蘇美關係破裂而分開的德國迅速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則還是朝鮮與韓國在僵持。德國可以完成統一是因為東德和西德雖然分別被蘇聯和美國控制,但是兩個國家都是很發達的,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他們有能力,有條件可以去解決問題。而且德國人民被分為兩個國家後,心裡也是很不舒服的,他們都一樣希望德國可以早日統一。
  • 韓國政府說朝鮮半島局勢十分嚴峻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首爾6月14日電(記者陸睿 耿學鵬)韓國統一部14日表示,朝鮮半島目前局勢十分嚴峻,韓朝都應努力遵守雙方之間的所有協議。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統一部當天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13日發表的談話做出上述表態。韓國國防部當天表示,韓軍正在維持高度警戒態勢,並密切關注朝軍動向。 另據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消息,青瓦臺當天凌晨緊急召開國家安保會議常委會視頻會議,討論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和對策。
  • 朝鮮半島還存在三大「懸案」!
    4月27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時隔11年的首腦會談,並發表《為朝鮮半島和平、繁榮、統一的板門店宣言》(簡稱「板門店宣言」)。美朝會晤消息一宣布,最震驚的是日本人,他們長期跟從美國,現在沒有任何的單獨與朝鮮交流的渠道(雖然安倍提議和金正恩進行元首級會談,但是他們渠道是被切斷的)。
  •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說來話長,在歷史上,朝鮮多數時間是一個國家!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當時光的列車走到1945年的時候,二戰快要結束了,日本快要投降了,本來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共同託管但是6個月後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獲得解放,蘇聯打敗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後,開始湧進朝鮮,這個消息被美國得到,於是美國開始召開緊急會議,但是美軍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
  • 局外大國力量影響下朝鮮半島政治演變
    東亞地區中國保持了許久綜合實力強國的角色,這當中自然有文化宗主國的角色。深刻影響東亞政治格局。其中東北亞的朝鮮半島在明代時期最為明顯。朝鮮在政治上順從明朝皇帝但保留一定的自主權。文化上同中原一道將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在軍事方面明朝萬曆三大徵其中之一就是為了朝鮮出兵攻打日本。對朝鮮政權的延續起了很大的作用。
  • 幾張地圖看懂朝鮮半島歷史
    衛滿朝鮮時代,在公元前194年~前107年(中國西漢初期),燕國人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箕子朝鮮自立,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朝藩屬國衛氏朝鮮(後被漢朝所滅,設立漢四郡)。三韓後被新羅所統一,稱作「朝鮮前三國時代」,現在的韓國人和朝鮮人都稱自己為「三韓子孫」。「三韓民族」這一稱呼源於朝鮮半島古代的三韓部落,分為馬韓、弁韓和辰韓三部分。據《後漢書》記載:辰韓和弁韓據「為倭人之同族也,其言語相通」。
  • 朝鮮半島未來趨勢研判與應對建議
    回顧2017年,半島局勢可謂千變萬化,朝鮮一方和美、韓另一方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雙方各自示強、互為因果,使危機一波接一波循環不已,半島局勢陷入了嚴重的對峙狀態。目睹這一「惡性循環」的局勢,不少平民為之捏一把汗。無疑,半島的這一局勢給東北亞乃至世界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
  • 當北朝鮮說要統一朝鮮半島時,主席為何不贊成?原因很現實
    對於抗美援朝這場仗,大部分人的印象裡是因為我們與朝鮮相鄰,中國有個成語叫:唇亡齒寒,基於此,我國才選擇出兵的。從歷史上來講,中國曾長期保持著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由於地域上的相鄰,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長期有著廣泛的文化與經濟交流,形成了唇齒相依的關係。
  • 果因悟道No.6: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為什麼會分裂?
    面對戰爭擴大化的局面,日本於1938年在朝鮮推行陸軍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行義務兵役的徵兵制,強迫朝鮮青年替日本賣命,在二戰期間,大約有24萬朝鮮人被日本動員為戰爭服務(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一個島國,能有那麼多軍隊的部分緣故)。 這一階段,朝鮮半島也在中國的支持下發展抗日武裝力量。
  • 朝鮮半島民族悲劇絕不能重演
    朝鮮半島局勢演變和中印關係發展是受人關注的兩大議題。下為與會嘉賓的部分發言摘錄。《半島會走向嚴重軍事衝突嗎?》是《環球時報》2018年年會第三個議題,來自中國、韓國共8位嘉賓就朝鮮半島局勢談了各自看法。與會嘉賓既談到局勢的複雜多變,也強調朝鮮半島不能生戰、不能生亂,不能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韓國學者告訴大家,朝鮮半島不能再上演民族大悲劇,韓國不可能先發起攻擊。
  • 朝鮮半島古代史
    朝鮮半島與中國的交往歷史悠久   中國史籍中有「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朝鮮和韓國認為: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朝鮮半島據說有五千年歷史,但是因為缺少直接證據,中國以及日本史學界並不予以承認。朝鮮歷史根據傳說最遠可以追溯至檀君建國。
  • 朝鮮半島:從大韓帝國到日本殖民地
    近代的朝鮮半島風雨飄零,整個國家的命運掌握在別國手中。因此,無論是現在的朝鮮,還是韓國,在實現獨立後會不斷強調獨立自主,朝鮮主體思想的重要內容就是強調獨立自主。朝鮮半島長期是中國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作為宗主國的中原王朝負有保護朝鮮的義務。日本在歷史上對朝鮮半島也一直有覬覦之心,多次入侵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