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真是神劇,就是有點恐怖,皇帝最後像個守財奴?

2020-12-15 韓大貧不想出名

我們今天來說說一部被2007年上映,口碑爆棚,被大家稱為「神劇」的一部劇。

大明王朝1566

這是國產劇的一座豐碑,至今提及這部劇,很多人都是讚不絕口。

甚至很多觀眾都是二刷,三刷,無數遍的刷。

共有46集,豆瓣評分9.7分。

最近沉迷這部劇,晚上都熬夜刷。

連續三天沒有睡好覺了,這部劇還是真的折磨人啊。

介於小青蛙連天加夜的趕工,終於,這部劇看到了30集了。

有一些看法,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裡面有很多的臺詞,很多的場景都非常經典,非常值得一說。

雖然早就聽說了這一部劇,但也只是最近,才好好的把這部劇拿出來看一看。

去年曾經有一次下定決心想要把這部劇看一遍的,但也只是看了前面幾集。

恕我直言,看這部劇之前真的要有一些耐心的。

前面幾集都讓人看得犯困,是真的看睡著的那種,真的覺得不像一般的電視劇那般引人入勝。

而是不了解情況,和不了解一些歷史的,還有加上不經常看良心劇的真的覺得挺沒意思的。

忍過了前面幾集,後面就看得讓人停不下來了。

是的,前五集看的小青蛙昏昏欲睡。

什麼官府欺壓百姓啦,朝廷內部腐敗,推行改稻為桑的策略。

加上飾演皇上的也不知道在弄什麼神叨叨的東西,懶懶散散的,讓人提不起興趣。

可是過了5集,看到了海瑞和王用汲和胡宗憲就讓人有點上頭了。

這些在歷史上都是小有名氣的存在,至於電視劇中是否尊重史實,小青蛙不知道,但是他們真的演出了家國的感覺。

每個人物都是非常立體的。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是從自身出發。

我們發現並非貪官就是十足的十惡不赦,有時候貪官也很難做。

並不是貪官就是一味的貪財就行了。

我們也需要看看,這貪官他到底是為了誰才貪財的,又是誰在縱容著他們貪財?

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也不是十足的奸臣了。

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同時也有自己的優點。

嚴嵩的優點就在於他的知人善任,他對胡宗憲有知遇之恩。

如果不是胡宗憲,如果不是他推選出來的那些賢臣,可能他也不能呼風喚雨,路走的那麼長遠。

在20多集的時候,嚴嵩跟自己的兒子嚴世蕃的一番話看得我脊背發涼。

他讓嚴世蕃寫信給胡宗憲道歉和謝恩,同時希望嚴世蕃勸導胡宗憲在前線好好打仗。

另一方面,也希望胡宗憲能夠把眼前的幾個仗打了,又不要把仗打絕了。

因為仗都打完了,胡宗憲告老還鄉,或者榮歸故裡,或馬革裹屍……

這樣嚴嵩和嚴世蕃在朝中也就沒有人可以幫襯了。

留著胡宗憲一直在幫聖上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公認的忠臣在朝中,

皇上就算抓到了嚴家父子的把柄,也會考慮考慮胡宗憲總歸是嚴嵩舉薦的人。

嚴嵩考慮的還真是長遠啊,老謀深算。

你要說嚴嵩完全的奸猾之徒,靠著文字才華討好的聖上,我們又能看到他知人善任。

又能看到他的大局觀。

甚至他的很多貪財,斂財,都是為了皇家服務的。

皇上都是知曉的,皇上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皇帝自己也能夠拿到好處。

所以孰黑孰白呢?

我們似乎也說不清楚。

當嚴世蕃做錯了事情,嚴嵩也能夠斥責自己的兒子,不認自己的這個兒子。

在這部劇中,貪官沒有那麼的一無是處,清官也沒有那麼的毫無顧慮。

就連澄澈如海瑞,也是去哪裡都要顧及著自己的老母和妻孩。

無疑,這是一部成年人才能看得懂的劇。

劇中需要權衡,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到家國,考慮到派系,考慮到得失。

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殺頭問罪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2.這部劇其實也不是那麼嚴肅,有時候讓人覺得好笑。

例如皇帝就像個會計一樣,時而覺得他大方,時而覺得他小氣。

也是,大方起來用的都是國庫的資源;小氣起來都是用自己錢的時候。

提起鄢懋卿那段有點搞笑,會計天賦的嘉靖帝上線,說了一句「鄢懋卿,冒青煙」!

哈哈哈哈,你說37分,64分人家都能接受,可是小皇帝最最接受不了人家跟他五五分帳了。

也就是皇帝知道了人家跟他五五分帳,最後才決定要幹掉嚴黨的。

好笑在於皇帝的很多想要修道,長生不老的各種作。

還有給官員們戴花環,佔卜呀各種。

皇上也是一直都不上朝,安安心心在後堂做個會計。

你要說他不理朝政吧,他偏偏又懂得權衡之術。

你要說他清明吧,感覺他也沒有那麼的日理萬機。

在用人方面,也是分得清忠臣和姦臣。

只不過的確如他所說,忠誠要用,奸臣也是要用的。

他們都有各自的用處,只是處事立場不同。

為自己考慮的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區別。

恐怖的地方在於懲治太監楊金水的時候,經常回放一些黑白的畫面。

還有播放一些關於皇帝想要成仙成道的跑來跑去,飛來飛去的畫面。

特別是楊金水瘋了的時候,真的是有點嚇人的。

3.如果說《甄嬛傳》是一部女人的大戲,那麼《大明王朝1566》就是一部完全的男人的戲。

在這部劇中,女人的戲份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的(起碼我在前面30集真的基本沒看見)。

完全是男人之間的權謀,家國爭鬥。

這也是這部劇中讓人感覺意外的地方,也是跟其他劇中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宮中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出現妃子,皇后這類的人物。

難道明嘉靖的時候就是沒有妃子的?

看不到一個妃子能夠給皇帝端茶遞水,也看不到皇帝去到後宮去挑選妃子陪睡。

不知道這是尊重史實,還是不尊重。

4.這部劇的臺詞真的非常考究

如果不是有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學考究的編劇和臺詞大師,可能真的寫不出來這樣的臺詞的。

包括其中很多對於《詩經》對於《孟子》的引用。

「三年一小災,十二年一大災。」似乎也映照著當代呀。

其實現在想一想,感覺在朝廷做官跟上班差不多。

感覺真的沒有完全想要混吃等死的,只要是想要認真生活的。

做很多事情,都有他們的考慮,有他們的苦衷。

這部劇小青蛙還在繼續追,看到結尾有更多的分析還希望能夠跟大家共享哦。

文:你的小青蛙

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大明王朝1566》宅在家裡,只好看劇。無奈的是,看幾集就棄的劇太多,一集不落看下去的劇又太少,兜兜轉轉,最後還是看回老劇。而當你忍無可忍,在網際網路上敲下「劇荒」兩個字的時候,網友們密密麻麻的推薦裡,一定少不了《大明王朝1566》的名字。攝影師出身的張黎,把電視劇拍出了電影感。隆慶、嘉靖、萬曆祖孫三人,拼成一座山。神劇到底有多神?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在我看來,這兩部劇都是打著權謀劇的幌子,而實則走的是爽劇路線,男女老少皆宜那種,比較適合全家人一塊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說,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讓。用導演團隊的話說,他們希望1566出來後,大家能對電視劇這個藝術分類有全新的認知。結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1566在藝術層面的水平不說絕後,至少空前。
  • 架空地理:官場神劇《大明王朝1566》的致命硬傷
    《大明王朝1566》雖然沒播過幾次,但是以其良好的口碑,和豆瓣高達9.6的分值,成為許多人眼裡的歷史題材神劇。《大明王朝1566》也因此被人稱作是中國歷史正劇的最高峰之一。去年初湖南衛視授權期滿,該劇在優酷獨家重播,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那麼,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本劇是不是非常完美的呢?在此,筆者拋磚引玉,起碼從區劃地名角度來看,本劇存在著大量的硬傷。
  • 《大明王朝1566》背後的歷史|嚴黨為什麼招惹身為儲君的裕王
    《大明王朝1566》:演員陳寶國飾演的嘉劇中基本還原了歷史上那個沉迷仙修、迷信道教的嘉靖皇帝,他意外得到帝位,但早年無子,對此十分苦惱,後來迷信道教祈願,後宮竟然真的生出了兒子,嘉靖帝十分歡喜《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與徐階對話劇嘉靖帝這句話真是無情,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這孩子一心想爭太子,終於死了」,而這也對應嚴黨的結局。
  • 歷史上自負多疑敏感的嘉靖皇帝,讓《大明王朝1566》演活了
    《大明王朝1566》是歷史劇裡面難得的好劇,他和《走向共和》一起被評為歷史劇裡的兩大神劇,裡面一群老戲骨的各種飆戲滿足了我們對於明朝嘉靖時期歷史事件的所有想像,把一段精彩的歷史重新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明朝如果你是一個藩王,那麼你的身份基本上跟一個囚犯差不多,無非就是一個吃的更好一點,住的房子更大一點的囚犯,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充分的告訴了我們,朱棣的靖難之役是怎麼回事,明朝的藩王動不動就像仿效朱棣造反,所以朱棣以後皇帝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時刻提防這自己的叔叔兄弟侄子們可能的造反。
  • 想當年丨《大明王朝1566》: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但放眼湘劇乃至整個國產歷史劇裡,劉和平和張黎合作的這部劇,都可以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也許它還將後無來者。它就是——《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海報一、誰在書寫明朝?他說:「我們《大明王朝1566》這個戲出來,標誌著中國長篇電視劇的成熟,讓任何文學藝術門類的人看了之後,不敢小瞧電視劇。我敢在這裡說一句,我們這部電視劇出來之後,不管你是哪個界的,文學界的、史學界的,方方面面的,最後都得承認,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學作品。」該劇播出以後,得到了文化界的一致好評,劉澤華、馮爾康、古偉瀛、胡忠信等多位歷史學家都給這部劇打了高分。
  • 大明王朝1566——如何深入看懂(核心人物解析)
    1566#《大明王朝1566》其實是一部非常少見的好作品。其真正精髓是少有的影視作品能從統治階級(主要指的皇帝和官僚)視角展開故事,而不是從大眾認為(想像)的統治階級進行展開,這一個角度有點類似《資治通鑑》(當然只是類似)關於大明王朝,我想到一個哲學典故還是很形象的:看山景,在山下,在山中,在山頂,大家看到的風景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看到的又都是風景
  • 低估、爭議、評分下滑,與《大明王朝1566》同為神作,卻少人提及
    《大明王朝1566》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神作,令入者著魔,念者瘋癲?贅餘不說,這部劇最初是在芒果臺播出的,很多人竟因為這部劇對芒果臺過度娛樂的印象大為改觀,其正向的影響力就可窺見一二。一方面,清王朝自順治入關,康熙皇帝經過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後,基本上奠定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的基本盤。另一方面,在康熙皇帝完成了這些「大事件」的背後,是整個中樞朝廷日益怠政、倦政和嚴重腐敗的吏治,國庫空虛,民生凋敝。
  • 大明王朝最後6個皇帝的所作所為,及其對於明朝發展走向影響
    在所有皇帝諡號裡,"世宗"往往代表著一個皇帝承前啟後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從這個皇帝開始,這個朝代又有了另外一番樣子。直接看字面意思的話,則是"文治武功一世之功"。對於大明而言,嘉靖皇帝確實是個"分水嶺"。
  • 《大明王朝1566》論滑跪,只服陳公公!
    《大明王朝1566》劇中,不少人都這個小角色非常痛恨,他就是司禮監太監陳洪!不得不說演技真是不錯。特別是打百官時:「都給我聽好了,衝出去,打」,有沒有覺得好霸氣? 老王媳婦有點好奇,公公們都閹了,還能這麼爆發?
  • 從《大明王朝1566》看明中期中央權力的變化
    2007年,一部《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這部劇一播出便引來廣泛好評,一度登上了豆瓣評分榜國產歷史劇第一名。劇中塑造了嘉靖皇帝、海瑞、馮保、張居正、嚴嵩的一批經典的人物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張黎導演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當時真實的歷史。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是誰?竟然是「求道升仙」嘉靖
    《大明王朝》是改編自劉和平著作《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在剛上映期間一直是不溫不火,但是前幾年優酷將這部劇放在了視頻首頁,依託著優酷巨大流量,這部劇一下就火了,本劇截取的中國歷史的一個片段,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與海瑞的故事。
  • 電視《大明王朝1566》劇給了我們答案
    這幾個傢伙讓我們對大太監的印象定格為壞蛋中的VIP。其實,還有很多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好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給了我們一個正面的例子。他就是嘉靖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呂方說呂方這個大太監很好,似乎不完全準確,說這個人很和善,也不全面,他為人處世的特點總結如下。1、凡事以皇帝為中心在大事決策和微妙的權利鬥爭中,呂方始終以嘉靖皇帝為中心,隨皇帝的意志而轉移。
  • 回顧經典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誰才是最狠的角色?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絕佳的歷史劇,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們著實過了一把癮。這部劇是國家一級編劇劉和平的作品,《雍正王朝》和《北平無戰事》這兩部優秀的電視劇也都是他的著作。這部劇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絕對是一部歷史良心劇。
  • 大明王朝1566,這一年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如果做一個最好的歷史劇排行榜,《大明王朝1566》一定名列三甲。《大明王朝1566》選擇了這一年,濃縮了整個大明王朝風起雲湧的政壇。這一年,是嘉靖帝朱厚熜的最後一年。3、波斯公元1566年的波斯,處于波斯第三帝國——薩非王朝的統治之下。
  • 《大明王朝1566》劇中到底誰最聰明?不是嘉靖,是大家想不到的他
    只討論《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最聰明的人莫過於呂芳。《大明王朝1566》一直被奉為近10多年來的經典神劇,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視劇,裡面都是一群聰明絕頂的人在互鬥心機,如果要評論誰最聰明,沉墨認為莫過於呂芳。
  • 看完《大明王朝1566》後,為什麼很多人開始體諒嚴嵩了?
    2007年湖南衛視播出的反腐題材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雖然收視率低迷,但是隨後的口碑卻在網絡平臺一路走高,甚至在豆瓣評分歷史劇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作為一部十年老劇,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該劇本身的實力確實是過硬的。
  •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到底有什麼能耐,讓嘉靖帝放棄嚴嵩也要保他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國產經典歷史劇,它憑藉靠譜的劇情和老戲骨們傾情的演繹,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奉為第一神劇。筆者就非常喜歡這部劇,所以就以這部劇為基礎,來談談筆者對這部劇的一點個人看法,權當與各位交流。
  • 用人性的分析來告訴你為什麼《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好劇
    就拿《大明王朝1566》這部口碑炸裂的神劇來具體分析一下,我們現在看的歷史劇究竟離我們真實的歷史有多遠。《大明王朝1566》塑造了很多鮮活的形象,把人物的複雜性變現的淋淋盡致,其中嚴嵩在大雨滂沱中罵嚴世蕃的戲碼,非常傳神精彩,老戲骨充分演義了嚴嵩這個歷史上的大貪官,在某些具體的時刻,對兒子對國家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完全不像以前刻畫的那樣,一個人一旦被貼上了壞人的標籤,那他肯定就是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壞的,完全沒有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 9.7高分評價,佔據豆瓣評分榜首,《大明王朝1566》你值得一看!
    首先,我們看一下這部劇的歷史背景,明世宗朱厚熜(cōng)在位於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而該劇主要描寫的為1566年左右的故事,也就是說是明世宗朱厚熜(cōng)駕崩前一年的故事,皇帝駕崩前後的官場和朝堂,我們可以想像肯定是表面風平浪靜,內在波濤洶湧的驚險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