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裝備WS-10B發動機,適合遠距離空中打擊

2020-12-12 國平視野

前一陣子,用殲-16取代了老舊的殲-7G等第二代戰鬥機,成了我西部戰區的主力戰鬥機,引發國內軍迷的一波熱議,網絡上此類推文非常多。

此舉,意味著西部戰區我航空兵部隊,已經在著手強化對地打擊能力,遂行新時期軍事鬥爭的準備,畢竟殲-16是架多功能的戰鬥機,具備最大12噸外掛各類飛彈、精確制導炸彈和火箭彈等能力。

殲-16,是高性能的非隱形戰鬥機,由沈飛受命負責研發,外形與我國引進的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非常相似,兩者全都採用了蘇-27的經典氣動布局,為雙發、雙座、雙垂尾的重型戰鬥機。

由於殲-16裝備有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等先進的機載航電設備,外媒普遍揣測是與殲-20隱形戰鬥機的同款版本,即在三代機的外殼內,塞進了四代機先進雷達,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鎖住、先敵開火、先敵擊落的空戰能力,以及強大的對地(艦)打擊手段。

據悉,目前我空軍的殲-16戰鬥機,裝備有兩臺國產WS-10B型「太行B」發動機,其發動機的尾噴口,與採用俄制AL-31的蘇-30MKK有不小的外觀差異。

殲-16裝備的國產WS-10B型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約為13.5噸,雙發合計27噸。在空戰狀態下,殲-16外掛4枚PL-15遠程空空飛彈、4枚PL-10近距格鬥空空飛彈,機內半油時,全機重約25.5噸。

此空戰狀態下時,殲-16的推重比約為1.058,因此,殲-16其實不太適合近距空中格鬥,要儘量避免和對手進入近距空中「狗鬥」模式。

在「金頭盔」對抗演習中,殲-16在面對以「狗鬥」性能出名的殲-10B/C戰鬥機時,普遍採用拉開距離的作戰方式,發揮殲-16相控陣雷達優異的特徵,率先鎖定對手,發射遠程空空飛彈敲掉對手,極力避免與推重比明顯大於1.058的殲-10B/C戰鬥機陷入「狗鬥」狀態。

此外,在體系內作戰時,殲-16可以不用打開雷達,不用暴露自身陣位,直接通過高速數據連結受來自空警-500預警機傳輸過來的敵情坐標方位,採用無線電靜默的方式接敵,發射遠程空空飛彈敲掉敵機,掉轉機頭返航,就此完成攻擊任務。

相關焦點

  • 殲16造價直追殲20,空軍為何裝備200架?將成我國最強打擊力量
    殲-20戰鬥機性能在全球所有五代戰機中,作戰能力排在第二位,超過美軍F-35戰機和俄羅斯蘇-57戰機以及中國沈飛研發的殲-31戰機。在不久前,中國空軍實戰演練中,殲-20戰機創下17:0戰績。可見,這款戰鬥機依靠著隱身性能可吊打目前中國空軍裝備著所有四代半和四代戰鬥機,而且殲-20戰機代號威龍,現階段在中國空軍裝備數量至少超過50架,殲-20戰機以其性能優異,逐漸裝備王牌空軍部隊。
  • 臺灣f16以模擬身份代替殲16?
    近段時間,解放軍空軍已經進入咱們臺灣空域巡航,已有十天時間,臺灣綠營被美國強迫作出回應,可以說臺灣綠營現在是騎虎難下,不單是被美國掏空了財政(強買強賣武器裝備),現在還要出動8架f16代替殲16身份來模擬攻臺,不難看出,臺灣綠營已經沒有退路,回歸才是唯一出路,但臺灣綠營太高估f16。
  • WS-10B和F110比較,棋差一招,延長使用壽命成國產發動機頭號難題
    近年來我國戰機研製技術不斷突破,躍居世界前列水準,但航空發動機研發工作卻一直成為困擾我國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和美國先研製發動機在研製飛機不同的是,我國在研製飛機時,先設計好機體,然後考慮設計適合的發動機。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點就是一旦飛機研製計劃「流產」,發動機研製工作就會隨即停止。
  • 白頭殲-16和殲-20組合將形成海上空中裝備優勢?
    殲-16作為我國最新研製的四代半戰機,大量運用了殲-20的技術成果。按照著名軍事專家張紹忠的話來講,殲-16幾乎把殲-20上能用的好東西都用上了,殲-16在海航服役意味著什麼呢?
  •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能否使用WS-10B太行矢量發動機?
    渦扇-10B並不是矢量發動機,這又是一個常識性錯誤,殲-10B矢量驗證機使用的矢量發動機並不是所謂的渦扇-10B發動機。未來矢量發動機將是現役三四代機改進升級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是並不意味著FC-31就能使用國產矢量發動機,畢竟目前國產矢量發動機是基於太行發動機發展的,對於FC-31來說太大了。
  • 殲20官配發動機參與評獎,WS-15已經服役了?
    發動機一直是國內航空裝備的相對短板,其中,以殲20戰機的發動機,最受大家關注,爭議也最多。一般認為,殲20驗證機以及早期服役時,使用的是俄羅斯的99M1(AL-31F sep3)發動機;而目前,殲20已換裝國產太行改發動機,並開始批量服役。
  • 伊朗最需要什麼戰機,不是殲20也不是殲16,而是它!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殲-20是中國第一款達到國際尖端水平的戰鬥機,是國之重器,只會服役不會出口。對比殲-16與殲-10C,同樣處於同樣技術水平上,兩者都具備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0/PL-15先進機載武器。
  • 第六批殲-16轟炸戰鬥機面世,殲-20或迎來一波大規模量產?
    (可能為第六批殲-16) 近日有消息指出,第6批殲-16已經現身,根據外界推測目前殲-16的數量很可能已經超過180架。而殲-16的再一批次生產,不僅說明國產第二強作戰飛機還在持續生產之中,而且對殲-20來說,或許會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 殲-10C:瞬時盤旋和滾轉強悍,有空中格鬥之王美譽
    殲-10C,除了制空作戰以外,還具備對地(艦)打擊能力,這比殲-10A對地打擊只能依靠無制導的火箭彈,確實要強大了許多。 此外,殲-10C能外掛空地(艦)飛彈,以及其他精確制導炸彈,是中國空軍裝備的第三代半單發單座高性能多用途戰鬥機,尤其是擅長空中格鬥,許多戰鬥機不願與殲-10進入「狗鬥」作戰態勢。
  • 殲16載彈量和轟6K差不多,為何還要裝備轟6K?看完作戰半徑才明白
    還不如多裝備殲16這樣的戰鬥機,一機多用,而且突防能力還更強,不只是有空戰能力,還能執行對地精確打擊和轟炸機等任務。未來甚至還有可能誕生偵察和電子戰型號,這樣的戰鬥機難道不更好嗎?
  • 成粉狂喜,殲10C用機炮擊落殲16,我國兩款三代機空戰誰更強?
    殲16和殲10C戰機作為三代半戰機的佼佼者,是我國空軍現役裝備中除殲20隱身戰機外的最強存在,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對這兩款戰機的作戰能力孰強孰弱非常感興趣,無非就是通過公開的數據進行對比,並不能比較出真正實力,那麼如果兩款機型自由空戰,面對複雜多變的「戰場」誰將會更勝一籌呢?
  • 一年後,美國海軍艦載機要假扮:殲-15、殲-16、殲-10B
    《戰區》網站報導稱,美國海軍現役最主要的假想敵部隊,代號「戰鬥奧馬斯」、駐地在維吉尼亞州奧希阿納(Oceana)機場的VFC-12中隊,即將在明年換裝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從而淘汰服役30多年的F/A-18A/B戰鬥機,該部隊雖然任務很特殊,裝備卻是現役部隊最爛的,是最早的經典型「大黃蜂」。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而在主戰裝備上,以空軍航空兵在2016年前後列裝的殲-20、殲-16、殲-10C這三種「新質作戰裝備」為代表,空軍戰術航空兵部隊正式進入了「三代半」時代,形成了空中「三劍客」。由前出擔任ISR(情報-監視-偵察)節點、保持靜默狀態的殲-20隨時調用部署於戰役地幅縱深的殲-16型戰鬥機上的超遠程空對空飛彈,對強敵的空中戰役作戰節點實施打擊,形成「一根針破一張網」的作戰效果。
  • 殲20太大不適合上艦?殲20H定義艦載新標準,殲31無緣上艦
    而討論最多的無疑是沈飛的殲31戰鬥機了。一度成為艦載機的不二之選。 實際上!自殲31問世以來,飽受公眾的質疑,一度被認為是四代機中最失敗的,現在的殲31距最終定型還有很遙遠的距離,而且這個最終定型也極有可能是一款追求性價比的外貿戰機。殲31最早曾經被認為是我國將要裝備的第二款四代戰機,將與殲20形成一個「輕重」的搭配。
  • 殲10C戰機性能如何?採用DSI進氣道,空中機動性極其出色
    值得一提的就是,殲10C戰機還採用了DSI進氣道設計,並且駕駛艙前方還配有光電瞄準系統,而且內部還裝有紅外搜索及追蹤系統及雷射測距儀,所以這也極大程度提升了殲10C戰機的多功能拓展能力,使其更適合進行對地作戰能力。
  • 殲16對陸攻擊性能出色,空戰能力不如殲10C?真當重型機是弱雞
    其中,在過去五年間出現和裝備的殲10C、殲16和殲20隱形戰鬥機更是直接成為了軍迷最熟悉的產品。也因為殲16戰鬥機強大的作戰性能,讓不少軍迷認為應該大規模裝備殲16這款雙發重型戰鬥機,至於殲10C這種單發中型戰機應該少量裝備。只是考慮到軍費開支和採購成本,殲16和殲 10C同時裝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 被稱為「炸彈卡車」的殲-16,戰力有多強?可否與五代機一戰?
    而殲-16戰機只是一款第四代改進戰機,在面對殲-20戰機,甚至其他五代機F-22、F-35等五代機的情況下仍然要落敗,畢竟兩者有著跨代的差距。但是要面對到五代機的時候,殲-16戰機還是具備一戰之力的。  據悉,殲-16戰機是我國沈飛在殲-11B和蘇-30MKK戰機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一款四代半戰機,該機集很多優異的特點於一身,具備航程遠、載彈量高、飛行速度快等優點。
  • 殲20還未量產,殲16數量已經達到上百架,誰才是真正的王牌戰機?
    中國作為亞洲地區近年來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一個國家,麾下擁有殲-20、雙航母等多款先進裝備。此外還擁有多艘盾艦以及多款先進的戰機,其中殲-20作為我國研製的五代隱身戰機,搭載渦扇系列發動機。並且還搭載我國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 殲10B採用新型航電設備,掛載2枚600公斤飛彈,機動性能冠絕全球
    在換裝了國產WS-10矢量發動機後,殲-10B的發動機推力大幅度提高,機動性能越來越強悍。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殲-10B輕鬆完成垂直方向小半斤盤旋,接連上演了「眼鏡蛇機動」、「落葉飄」等高難度機動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單發四代機中,殲-10B是唯一可以完成這些高難度動作的戰機。而其他類型的單發四代機受制於發動機限制,無法在空中做出系列高難度動作。從中可以看出,中國航空工業整體技術提升了很多。
  • 更新迭代之後的殲10C,僅更換國產發動機,意義卻遠超殲20
    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戰鬥機型要屬殲10系列。殲10A是這個系列的早期型號,它的誕生解決了我國從無到有,可自行設計生產三代戰機的問題,然而它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從性能上來說,殲10A雖然善於空中作戰,能夠完美完成空中截機的任務,但由於它的載彈量小,對於海、陸兩地的作戰能力相對薄弱,所以不斷改善其缺陷,也是當下的重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