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位HIV感染治癒者去世了,這裡是他的故事

2021-02-11 環球科學

蒂姆西·雷·布朗(圖片來源:Grant Hindsle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的人生遠談不上完美,但這就是我的人生。」——蒂姆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

當地時間9月29日,54歲的蒂姆西·雷·布朗由於白血病,在加州的家中去世。

你可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他的存在是醫學史上的一座裡程碑:他是這個世界上首位HIV感染治癒者。他的外號也許更響亮——「柏林患者」


事實上,「柏林患者」這個詞在上世紀末首次出現時,指代的並不是蒂姆西,而是一個罕見的德國病例。1996年5月10日,一名年輕的德國人進行了一次不安全的性行為。三周後,他出現了一系列感染症狀,一名柏林的醫生建議他做HIV檢測。6月20日,這名患者確診感染HIV。

圖片來源:123RF

10天後,這位德國年輕人開始了雞尾酒治療,將幾種不同的抗HIV藥物進行組合,試圖多管齊下,抑制病毒。雞尾酒療法很成功。很快,他身體內的病毒水平就直線下降。

但不到三周後,這名患者就因為睪丸感染緊急住院。事發突然,他沒有隨身攜帶治療HIV感染的藥物。幾天後,他身體裡的病毒水平開始反彈,這也是符合預期的現象。幸好,病毒水平還維持在低位時,他恢復了用藥,也再次把病毒水平壓了下去。

隨後的幾個月,他一直嚴格服藥,直到4個月後由於肝炎而不得不終止。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停藥之後,他體內的病毒水平看似並沒有反彈。據《紐約時報》報導,治療完肝炎後,這名患者「感覺自己非常健康」。在11月寒冷的夜晚,他打開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到自己的身體一切正常。不久後,他的服藥開始變得不規律:有幾天按要求使用雞尾酒藥物,有幾天什麼都不吃。

在1996年的聖誕節前夕,他向醫生坦誠自己沒有按時服藥。無論醫生如何苦口婆心,也沒有改變他的主意。令人意外的是,在他停藥後,身體內的病毒水平居然沒有反彈。即便是當時最先進的檢測手段,也無法從他的血液裡找到病毒的痕跡。在作為病毒主要儲存庫的淋巴組織中,也只能檢測出痕量的病毒。

對於這一現象,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有人說在發病早期的及時治療,促進了特異性針對HIV的輔助性T細胞的產生,這讓患者在停藥後,還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壓制病毒;有人說患者的緊急住院讓身體裡的病毒水平出現短暫上升,就像疫苗一樣刺激了免疫系統;還有人說這只是一起幸運的意外,不應被HIV感染者效仿。

「當你是HIV陽性,這種病毒會一直存在在你體內。」這位柏林患者說道。他一直沒有透露他的身份。


蒂姆西於1966年3月11日出生在西雅圖,由他的單親媽媽撫養成人。自高中起,他就公開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1995年,他的一名前男友在確診為HIV陽性後,提醒蒂姆西也去做個檢查。同樣,蒂姆西也是HIV陽性。

圖片來源:123RF

當時,蒂姆西正在德國上大學,主修德語。得到確診消息後,他開始接受齊多夫定的治療,並在次年進一步使用了蛋白酶抑制劑。和許多HIV感染者一樣,雞尾酒療法壓制了他體內的病毒,讓他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這樣的時光持續了10年。這名平時身體健康,騎車10英裡(約16公裡)上下班的翻譯員日益感覺疲憊。有一日,他甚至無法騎到1英裡外的一家飯店吃午餐。在醫院,40歲的蒂姆西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重大疾病診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蒂姆西的病情需要立刻進行化療,一共四輪,每輪持續一周,之間間隔幾周。據他回憶,醫生們在他的脖子處插入軟管,延展到他的心臟,化療藥物就這樣進入他的體內。第一輪化療很順利;第二輪化療讓他得上了真菌性肺炎,抗真菌藥物讓他逃過一劫;第三輪化療讓他出現了嚴重的感染,醫生不得不誘導他進入昏迷,以便治療。

在第三輪化療進行前,他的主治醫生取了他的一點血樣,送去德國紅十字會進行配型比對。許多白血病患者都找不到配型的配對,但蒂姆西則交了好運——資料庫裡有267個符合的配型,這給了他的主治醫生全新的操作空間。

圖片來源:123RF

在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天生帶有CCR5基因的突變,這讓他們幾乎對HIV免疫,讓這些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的CD4細胞。這樣的人群異常稀少,僅佔北歐後裔的1%。這267個配型中,第61號就帶有這樣的特殊突變。經過溝通,這名志願者同意捐獻他的幹細胞。如果接受幹細胞移植,蒂姆西不但有望治好白血病,還有機會可以「順便」治好他的HIV感染。

但蒂姆西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原本以為白血病的治療會從化療開始,以化療告終,幹細胞移植不在他的預期內。儘管出現了種種化療相關的問題,他的白血病病情看似得到了控制,他也能通過服藥來控制HIV感染。「我不需要成為一個實驗小鼠,用我的生命冒險,接受可能會殺死我的移植。」蒂姆西回憶道。當時,幹細胞移植的死亡率是50%。


到了2006年底,蒂姆西的白血病復發了。對他來說,為了生存,接受幹細胞移植成了他唯一的選擇。2007年2月6日,他接受了首輪移植。術後,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停用了抗HIV感染的藥物。3個月後,醫生們沒有在他的血液裡找到HIV,這表明這次幹細胞移植,成功壓制了他體內的HIV。

但好景不長,蒂姆西的白血病在不久後復發。醫生們決定使用同一名捐獻者的幹細胞,在2008年2月對他進行第二輪移植。這次的移植帶來了不少風險,蒂姆西出現了精神錯亂,幾乎失明和癱瘓。一度,他甚至需要在一家給嚴重腦損傷患者開設的康復中心學習如何走路。但最終,他在約6年後康復了。研究人員們也發現,即便不服藥,蒂姆西血液裡的HIV也一直維持在極低的水平,且無法複製。

2008年的國際愛滋病大會(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上,研究人員們報導了蒂姆西的案例。一時,全球的新聞頭條都是「愛滋病被治癒了」。

關於蒂姆西的治癒,科學家們認為有多個因素參與其中。首先,他接受的化療和後續為了幹細胞移植做的準備,徹底摧毀了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其次,醫生為他精心挑選的幹細胞捐獻者所帶有的突變,能進一步阻止HIV對免疫細胞的攻擊。第三,在接受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會讓他的新免疫系統不斷攻擊原有殘餘的免疫細胞,從而清除體內殘餘的HIV感染。

為了保護隱私,蒂姆西的身份最初並沒有被公開,而是依據他確診時的地點,被稱作「柏林患者」。但自從報導之後,他的病例就被不斷探討,甚至引發了不少質疑,譬如血檢是否嚴格,或是HIV是否真的不再反彈。

在2010年底,蒂姆西決定公開自己的名字和形象。從「柏林患者」,他變回了蒂姆西·雷·布朗。「我不想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治癒HIV感染的人。我想要其他HIV陽性的患者加入到我的行列」。蒂姆西相信,公開自己的身份後,能讓他更好地倡導對HIV的研究和治療。


「如果說我的故事很重要,只是因為它表明HIV感染可以被治癒。如果在醫學上,某件事情可以發生,那它還會繼續發生。」蒂姆西說道。

2019年,《自然》雜誌報導了又一個HIV感染的治癒病例。與蒂姆西相同,一名HIV感染者患上了嚴重的血液癌症,而同樣是帶有CCR5突變的幹細胞移植治療,讓他從淋巴瘤中康復,並不再需要抗HIV藥物的治療。這個痊癒的案例也被稱為「倫敦患者」

2020年3月,「倫敦患者」同樣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他叫亞當·卡斯蒂列霍(Adam Castillejo),曾是一名廚師。

亞當的出現,意味著蒂姆西的治癒不再是一起孤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也意味著幫助HIV病毒感染細胞的CCR5蛋白,可能成為治癒HIV感染的有效靶點。雖然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不能成為常規HIV感染患者的治療選擇,但是,基於CCR5開發的其它治療方法,或許具有治癒HIV感染的潛力。

而這樣的情形,正是蒂姆西想要看到的。「我曾問他,將自己的情況公開時,他究竟想向公眾表達什麼,」蒂姆西的伴侶蒂姆·霍夫肯(Tim Hoeffgen)說道,「他說,『我想要告訴人們繼續奮鬥,為了能給所有人用上的HIV療法而奮鬥。我從來沒有想過成為唯一一個(被治癒的)』。」

最終,一場與HIV無關的白血病復發,讓蒂姆西的人生停留在了54歲上。國際愛滋病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為此特地刊發紀念文章,指出他是一名真正的鬥士。儘管他與亞當的案例並不是大規模治癒HIV感染的可行策略,卻為HIV治癒相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正如很多人說的那樣,這是一個給全世界帶去希望,告訴他們HIV感染可能被治癒的人。


參考資料:

[1] Timothy Ray Brown, First Patient Cured of H.I.V., Dies at 54, Retrieved October 1, 2020,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30/health/timothy-ray-brown-first-patient-cured-of-hiv-dies-at-54.html

[2] The Berlin Patient, Retrieved October 1, 2020, from https://www.nytimes.com/1998/06/21/magazine/the-berlin-patient.html

[3] Timothy Ray Brown (2015), I am the Berlin patient: a personal reflection, 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 DOI: 10.1089/AID.2014.0224.

[4] HIV Resistant Mutation, Retrieved October 1,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scitable/blog/viruses101/hiv_resistant_mutation/

[5] How did the 'Berlin patient' rid himself of HIV? Retrieved October 1, 2020,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4/09/how-did-berlin-patient-rid-himself-hiv

[6] IAS bids sad farewell to Timothy Ray Brown, the 「Berlin patient」, Retrieved October 1, 2020, from https://www.iasociety.org/The-latest/Blog/ArticleID/255/IAS-bids-sad-farewell-to-Timothy-Ray-Brown-the-%E2%80%9CBerlin-patient%E2%80%9D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藥明康德」(ID: WuXiAppTecChina)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愛滋病徹底痊癒病人還是去世了,病因是……
    但事實上早在2007年,世界上第一例HIV治癒者就出現了。2019年第二例治癒者出現時,小坊就曾經提到過這位治癒者。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世界"第二例愛滋病治癒者"或將出現 但今天小坊要說個傷感的消息就在大家還在等待第三例痊癒病人是否能出現首例愛滋病治癒患者在和疾病鬥爭13年後去世
  • 41歲百老匯演員感染新冠去世,全球上百位名人明星感染去世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整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消息,當地時間5日,百老匯知名演員尼克·科德羅(Nick Cordero)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終年41歲。報導稱,科德羅與新冠「抗爭」了95天,還曾因引發多種併發症而不得不被截肢。
  • HIV(愛滋病毒)-進化到精妙之巔的生物
    如果把病毒算作一種生物,那世界上最簡單的生物就是MMLV(小鼠白血病病毒)了,這東西只有3個基因,一個形成外殼,一個把RNA逆轉錄成DNA,還有一個負責結合宿主細胞 HIV就更稍微更複雜一點,有9個基因 在一個基因組只有9000鹼基對的生物裡,居然能塞的下
  • WHO: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二次感染
    Rose 因患新冠病毒去世。 UpToDate 平臺是基於循證醫學原則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為世界各地的臨床醫生提供多達9 種語言的UpToDate 版本。該平臺為醫務人員在診療時提供了大量的醫學知識,為循證醫學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30 年前 Dr.
  • 世衛:治癒者可被二次感染
    治好的人可能會被二次感染。一場突如其來的健康危機,不僅讓各國經濟陷入混亂,也打亂了各國人民的正常生活。自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各國紛紛陷入病毒的泥潭,雖然在各方的積極配合下,中國已經實現了對病毒的有效控制,但仍有很多國家還處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泥潭中。一些國家在新冠狀病毒爆發後的幾個月裡,雖然對新冠狀病毒取得了一定的控制,但面對病毒的死灰復燃,卻非常驚慌,不知道如何應對,更加困難的局面隨之而來。
  • 娛樂名人感染新冠肺炎匯總:感染人數和去世人數持續攀升
    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因新冠病毒去世,月初在妻子葬禮上感染近期,歐洲多個國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展的都很嚴重,歐美娛樂圈中的明星也是有不少被感染上病毒的,其中有一些還因為新冠病毒而去世。此外,有媒體也是報導了從感染到去世的過程,據悉路易吉羅尼是在3月初,他妻子的葬禮上感染了病毒,而後經過十天的療養被確診並送往醫院,在醫院也是由輕症轉到重症,僅僅一周左右就去世了。
  • 娛樂名人感染新冠肺炎匯總:感染人數和去世人數持續攀升|日本|馬克...
    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因新冠病毒去世,月初在妻子葬禮上感染近期,歐洲多個國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展的都很嚴重,歐美娛樂圈中的明星也是有不少被感染上病毒的,其中有一些還因為新冠病毒而去世。此外,有媒體也是報導了從感染到去世的過程,據悉路易吉羅尼是在3月初,他妻子的葬禮上感染了病毒,而後經過十天的療養被確診並送往醫院,在醫院也是由輕症轉到重症,僅僅一周左右就去世了。
  • 22歲球星傳來噩耗,他是首位去世的運動員,讓NBA開始重視健康了
    22歲球星傳來噩耗,他是首位去世的運動員,讓NBA開始重視健康了北京時間4月26日,目前所有體育聯賽都停止了,到底什麼時候啟動還是個未知數,同時有很多感染新冠的球員,大家的安全受到影響。就在昨天,體育界發生噩耗,美國著名欖欖球明星去世,他的離開讓美國敲響警鐘,這次確實有點大意了,以為職業球員身體好、強壯,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他也是首位在疫情期間去世的球員。不過,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布萊斯的屍體在他所住的公寓裡被找到,通過法醫的專業鑑定,死因暫時被確定為藥物中毒,並且被定義為意外事件。
  • 新冠治癒者後遺症嚴重嗎?張伯禮院士這樣回答……
    7月23日~24日,與武漢「肝膽相照」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又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24日下午,接診了10餘位新冠肺炎治癒者後,張伯禮受聘為「長江日報長江健康顧問團顧問」,他在接受長江日報獨家採訪時,拿到報導過他的《長江日報》表示:很珍貴,要珍藏起來。
  • 伊朗女足國腳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新京報訊(記者 徐曉帆)據伊朗媒體報導,伊朗五人制女足球員伊爾哈姆·謝赫確認感染新冠肺炎後於本周去世,她成為世界足壇首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據伊朗媒體報導,今年23歲的謝赫是伊朗室內五人制女足國家隊成員。
  • 艾路與愛路:兩位女性HIV感染者的情與愛
    她來自福建,結婚後隨丈夫胡剛搬來湖南,待得久了,口音也帶上塑普的味道。「我今天帶你去見的這個人,在火車站附近開旅館的,她是跟前夫(感染的),結婚後就把丈夫也(傳染上了),丈夫14年去世了。你可以跟她聊聊。你就說,你跟我們都是一樣的。」她囑咐我說。為了讓我見到其他恐於發聲的女性感染者,她幫我找了諸多藉口,或買魚買鴨搭夥做飯,或到人家地裡摘冰糖柑。
  • 這個病毒的智商,居然可以感染二次感染治癒者!人類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新冠病毒還能二次感染???」 全球感染人數持續暴增的同時,這個狡猾的病毒一直在刷新著我們的認知!發病快,來勢猛,還有可能無症狀感染…… 現在,它居然還會二次感染治癒者了!!! 難道,這個病毒真的有智商嗎?
  • 智利作家塞普爾維達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多部作品已有中文版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夏明勤)當地時間4月16日,在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6周後,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爾維達(Luis Sepúlveda)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家醫院病逝,終年70歲。
  • 治癒者說丨我把大連星海灣大橋和武漢長江大橋連在一起
    我們再相見」……這些溫暖感人的話表達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聲曾經最無助害怕的時候是醫護人員給予了陽光和希望央視新聞獨家微視頻《治癒者說我前往社區醫院進行複查,CT結果出來,左肺上葉感染。拿到結果,我的手開始發抖,在這之前,我從未想過我會中招,拼命想到底是什麼讓我有了感染的可能。2月8日—2月18日 武漢 不知道什麼天氣我開始連續發熱,咳嗽也逐漸加重,胸口悶疼,喘不過氣。
  • 和HIV感染者共處一天
    相比而言,松鼠哥則幸運很多,他的母親不僅接受了這件事,而且處處為他著想,希望他過上開心陽光的生活。兩個HIV攜帶者,迎來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與小剛相比,同樣感染的松鼠哥就是幸運的。「對我來說,感染HIV不算一件壞事」,松鼠哥這樣評價感染HIV對自己的影響。松鼠哥本來打算瞞一輩子,但後來媽媽還是知道了。他不怕媽媽知道後責怪他,而是怕她擔心。
  • 世界上首位愛滋病治癒患者因癌症逝世
    他的伴侶蒂姆·霍夫根(Tim Hoeffgen)在Facebook上發帖稱:「我懷著極大的悲痛宣布,蒂莫西去世了…今天下午,在與白血病作了五個月的鬥爭後,我和朋友們都在身邊。」他說布朗先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和「世界上最甜蜜的人」。
  • 首位職業摔角手因確診新冠病毒,現已去世!
    首位職業摔角手因確診新冠病毒,現已去世!摔角網訊,隨著全球疫情的大爆發,全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感染者,不少病重感染者去世,而今天外媒報導了首位因新冠病毒去世的職業摔角手!據Super Luchas消息,職業墨摔選手黑色惡魔,真名羅伯託·穆諾茲·卡裡略,於2020年4月13日去世,死因就是因新冠導致的併發症!目前墨西哥索諾拉官方尚未確認這條消息,不過黑色惡魔的家人已確認了這一消息!希望全球疫情可以早日過去,大家都可以安心生活工作!
  • 鋼琴家傅聰感染新冠去世:浪跡世界,他是蕭邦最佳闡釋者
    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地時間12月28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鋼琴家阿格裡奇基金會轉發了傅聰去世的消息並表示,「我們將永遠紀住他,他是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偉大音樂家。」就在傅聰去世前一天,皇家音樂學院中國籍教授孔嘉寧在朋友圈發布了傅聰感染新冠住院兩周的消息。
  • 首位因新冠去世奧運選手!69歲短跑名將與世長辭 曾參加夏奧會
    北京時間3月31日,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來自巴貝多的田徑短跑名將皮爾森-喬丹因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遺憾去世享年69周歲,他成為首位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的奧運會選手。根據目前COVID-19病毒的特性,無疑老年人被感染的風險,以及對於老年人的身體傷害更加嚴重。如今根據外媒報導,69歲的巴貝多短跑名將皮爾森-喬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並因為如此病毒未能挺住最終與世長辭去世,他成為第一位被新冠肺炎病毒奪去生命的奧運會選手。
  • 20歲大學生感染HIV:不潔性行為後確診感染,抑鬱沉迷吸毒被強戒
    至此,他一直偽裝的好學生、乖兒子的「人設」,在父母前面轟然倒塌。戒毒所教育科曹警官介紹,小林曾私下告訴她,他此前一直是父母的驕傲,但得知自己感染HIV後,整個人精神崩塌,並開始吸毒,徹底放縱自己。麓山強戒所裡有幾個不同的病室,愛滋病室在這裡叫做第四病室,戒毒人員被稱為「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