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災後房屋修繕 和重建全面完工

2020-12-16 瀟湘晨報

近日,省委督查室及省住建廳組織專人對合肥市災後重建工作情況進行督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針對今夏汛期水災影響,合肥共排查鑑定房屋22953戶,排查後確定因災需修繕和重建共計2280戶,目前已全面完工。

在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督查組一行走進受災居民家中了解了連河村災後恢復生產、生活情況,聽取了市、縣兩級對於災後重建工作相關保障政策及措施落實的報告。

在看到各級住建部門積極應對災情,及時修復水毀房屋,督查組對合肥市災後重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相關負責人指出,「合肥災後重建工作要與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有機結合,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因災致貧返貧,確保居民住房安全。」

今年入汛以來,合肥市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全市受災面積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災後重建任務艱巨。此次水災,合肥共排查鑑定房屋22953戶,排查後確定因災需修繕和重建共計2280戶,目前已全面完工。

據了解,合肥市還通過爭取上資、盤活存量、動支預備費等渠道,截至11月中旬共籌集資金36.37億元,保障災後主要產業生產全面恢復,讓受災居民生活不受影響,推動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在本次災後重建中,合肥特別強調科學規劃選址。因規劃調整不能原地建房需異地安置的,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則,採用科學靈活的安置模式,做好群眾臨時安置。安置點規劃選址充分徵求鎮村意見,並結合村莊布點規劃和抗洪防災實際情況,整合土地整治項目統籌推進。

同時,做好舊房拆除。舊房拆除工作由各縣(市)住建部門指導鄉鎮、村依法依規組織實施,消除安全隱患,做到文明拆除,防止損害居民利益。

「下一步,將加快讓更多居民實現安心入住。」合肥市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要求,災後房屋重建及修繕完成後,各縣(市)住建部門負責及時組織竣工驗收,將驗收合格達到補助資金撥付條件農戶名單提供財政部門,及時撥付房屋改造補助資金,支付時間原則上不應晚於竣工驗收後30日,不得以任何形式擠佔挪用和滯留。

【來源:江淮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徽公布災後倒塌房屋重建和損毀房屋修繕補助標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住建廳網消息: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安徽省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關於切實做好災後倒塌房屋重建和損毀房屋修繕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災後倒塌房屋重建和損毀房屋修繕補助標準。
  • 安慶:特大洪水災害災後重建房屋全部竣工
    記者在12月18日舉行的2020年安慶市應急管理局新聞發布會發布上獲悉,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沿江房至受損,恢復重建、修繕等全部竣工,確保所有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安心過年」。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農房損毀嚴重,隨著長江水位和內湖全面超警,內湖漫破,長江外灘圩分洪,導致沿江房屋大量進水。
  • 「聚焦災後恢復重建」洪災後,受災群眾陸續入住新居
    今年汛期,持續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我省多地受災嚴重,一些群眾的房屋損毀倒塌。兩個多月過去了,洪水已退去,受災群眾的受損房屋修繕得怎麼樣?房屋倒塌的群眾何時能住上新房?新房質量怎麼樣?10月26日起,省減災救災委辦公室派出6個工作組,圍繞災後安置救助、冬春救助和災後恢復重建等,赴8個受災較重的地市開展調研督導。
  • 同大鎮:淹沒區房屋修繕重建全部結束
    今年特大洪災造成同大鎮石大圩潰破,7498戶房屋被淹。圩內水排乾後,該鎮加快水淹房屋的等級認定和修繕重建工作,讓受災群眾早日返回家園。截至12月12日,符合政策規定的C級614戶修繕、D級364戶房屋重建工作全部結束。及時認定。
  • 安徽水毀群眾住房重建(修繕)工作啟動
    人民網合肥9月7日電(汪瑞華)日前,安徽省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制定《2020年水毀群眾住房重建(修繕)總體方案》,旨在做好水毀群眾住房重建(修繕)工作,指導相關市、縣幫助倒損住房群眾重建家園、如期回家。
  • 宜賓長寧:57個災後在建項目已全面復工復產
    挖掘機、推土機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3月27日,在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6.17」地震災後重建項目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農戶加緊建設自己的房屋「開飯了,開飯了。」葡萄村村民張遠彬擺好飯菜,正招呼著工人們。
  • 宜賓長寧:梅硐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正有序推進
    1月6日,筆者來到宜賓市長寧縣梅硐鎮馬鞍村,路邊一棟嶄新的樓房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力,戶主周幫懷一邊清理建築垃圾一邊笑著說,他家的新房子已經完成了80%以上,工人正加班加點的幹,很快就完工了。據了解,在「6.17」地震中,周幫懷和弟弟的房屋受損嚴重,被鑑定為D級危房,一直在外打工的他7月份回到家裡,決定重建自家房屋。
  • ...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阿壩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10月26日,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 羅雲峰來廬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災後重建工作
    12月10日,市委副書記羅雲峰來我縣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災後重建工作。縣委書記許華為,縣委常委葉秀等陪同調研。在石頭鎮笏山村瓜萎產業扶貧基地,羅雲峰詳細了解了基地運營、生產銷售和群眾收入等情況,叮囑鎮村幹部要加強對種植大戶的專業化培訓,讓他們懂種植、會銷售、善經營;要積極探索實踐,建立穩定可持續的農民利益增長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蘇彥君在範壩鎮檢查指導災後重建脫貧攻堅工作
    11月4日,縣委書記蘇彥君在範壩鎮檢查指導災後重建、脫貧攻堅、農特產業培育等工作。他強調,要凝心聚力,再鼓幹勁,紮實推進災後重建,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和成色,確保脫貧攻堅圓滿收官。蘇彥君在河口村查看了「8·12」暴洪泥石流特大災害中損毀的群眾房屋,與受災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生活安置和房屋重建的情況。
  • 安徽合肥這一指數名列前茅:排名新一線城市前十
    5、農村住房災後重建方案出臺6、縣城城鎮化補短板迎信貸支持7、海南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家庭最高可貸100萬●合肥新聞●1、數字治理指數合肥躋身新一線城市前十8月18日,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信息協會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這是國內研究機構首次從數字治理指數角度對城市發展水平進行考察
  • 房屋加固和房屋修繕的區別
    房屋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房屋的環境質量關係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從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但是房屋使用過久後,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漏水、某部位倒塌。
  • 天壇圜丘壇泰元門復原修繕完工
    天壇圜丘壇泰元門復原修繕完工  內壇70年來首次呈現完整格局,圜丘壇四座天門遙相對望;內壇環壇步道全部貫通  修繕後的泰元門大門。  天壇圜丘壇內壇牆東南側的泰元門復原修繕工程完工。天壇內壇重現完整格局,內壇「環壇步道」也已經全部貫通。按照申遺時的承諾,2030年前,天壇將總體恢復其完整性。
  • 萬曆三十五年泉州強地震 姜知府率民眾災後重建載入史冊
    萬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泉州三年之內遭遇兩次強大地震,城內外損失慘重,這時急需穩定民心,扶頹修傾——姜知府率民眾災後重建載入史冊記者 吳拏雲 文/圖核心提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秋,泉州強地震,百姓流離失所,府文廟(府學宮)、洛陽橋、清淨寺、東嶽行宮等處的建築物紛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 房屋修復修繕工程_2020年房屋修復修繕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為了消除這些安全隱患,更好地保護寺院歷史建築,上海玉佛禪寺於2014年7月正式啟動「消除安全隱患保護性修繕工程」,藉助現代平移技術將大雄寶殿向北位移30.66米,到位後抬高0.85米。  據悉,上海玉佛禪寺修繕工程是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採用「頂推式平移技術和交替式頂升技術」對大雄寶殿進行整體移位。
  • 潼南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災後重建工作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李揚)近日,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8·16」洪災災後重建工作,實地了解當地災後重建工作進展情況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委員們先後視察了上和鎮石鏡村碼頭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石鏡村損毀護坡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濱江路堤防人行便道護欄災後修復項目,了解當地重建規劃、生產自救工作等進展情況,並積極為當地災後恢復重建建言獻策。
  • 從「安居」到「樂業」——災後重建的陳家港村莊印象
    事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救援救災工作迅速開展。在黨中央的關懷下,當地將災後重建工作融入鄉村振興工程中,讓這片土地重煥生機。「事故發生後第三天,政府就組織人員對我們在事故中受損的房屋進行維修。」陳大爺告訴記者,不少老房子受損嚴重,當地政府結合正在推進的新社區建設,向受災群眾提出了以拆遷補償的方式在新建社區進行住房安置的建議。
  • 宜賓長寧:重建項目不打烊 災區明天會更好
    」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各項目紛紛搶抓有利天氣,倒排時間進度,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早建成、早見效。挖掘機、推土機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3月27日,筆者在長寧縣雙河鎮災後重建項目現場看到,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開飯了,開飯了。」葡萄村村民張遠彬擺好飯菜,正招呼著工人們。
  • 幹群齊心抗洪災 災後重建鑄希望
    暴雨中,青場鎮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全力將該鎮受災較為嚴重的8個村(社區)26個村民組1850人安全轉移,並奮力做好災後重建工作幹群齊心抗洪災災後重建鑄希望近期受連日暴雨影響,七星關區多地出現暴雨,7月11日夜間至白天,水箐鎮降雨量更是達到101.1mm之最,青場鎮木瓦房的降雨量達到60mm
  • 六安完成水毀住房重建修繕任務
    六安新聞網訊 六安市落實包保責任和「一對一」幫扶機制,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對倒房重建進度、政策落實、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開展督查,保證受災群眾入冬前住上新居。截至11月底,六安市水毀群眾住房重建521戶,修繕1015戶任務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