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群齊心抗洪災 災後重建鑄希望

2020-12-23 天眼新聞

暴雨中,青場鎮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全力將該鎮受災較為嚴重的8個村(社區)26個村民組1850人安全轉移,並奮力做好災後重建工作

幹群齊心抗洪災災後重建鑄希望

近期受連日暴雨影響,七星關區多地出現暴雨,7月11日夜間至白天,水箐鎮降雨量更是達到101.1mm之最,青場鎮木瓦房的降雨量達到60mm。由於青場鎮位於水箐鎮下遊,水箐的降雨沿著紅巖河一直往下流入青場鎮轄區內,導致青場鎮出現大面積的洪澇災害。該鎮共有8個村(社區)26個村民組受災,受災人口達1850人。

奔赴現場,排查災情撤離群眾。

每逢下暴雨,青場鎮紅巖河沿岸,特別是地勢低洼地帶的群眾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轉移受災群眾則是迫在眉睫之事。青場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得到災情提示後,即刻奔赴各村(社區)排查災情,並當機立斷安排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組織轉移存在地質災害風險區域的群眾。

災難面前,生命至上。該鎮鎮村(社區)幹部聞「汛」而動,凌晨兩點,分片區分組通知洪澇災害嚴重區域的群眾。由於凌晨很多群眾已經休息,加之下暴雨阻斷信號,為加快受災群眾轉移速度,幹部們只能冒雨打著手電筒,沿著河流兩岸低洼地帶挨家挨戶地通知群眾及時轉移。

通知到位、疏散群眾、搬運物資、維護秩序……到洪水大面積淹至紅巖河兩岸低洼處時,該鎮共安全轉移群眾500餘人。

聞「汛」趕來,合力攻堅解救災民。

由於降雨持續時間久,降雨量大,洪水迅速將該鎮青壩社區六方石化加油站和初都河生態公司淹沒了。當時,水深超過1米,造成加油站四名工作人員和生態公司1名值班人員被困,其中包含兩名孕婦。

六方石化加油站和初都河生態公司位於河流下遊且地處低洼處,當發現洪水開始蔓延至兩家公司工作場所時,想轉移撤離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青場鎮政府辦公室收到兩家公司的求救電話後,迅速聯繫當地消防人員奔赴現場進行救災。

滾滾山洪眨眼生。當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時,河水已漫過堤岸,湧向兩旁公路和民房。因初都河生態公司汙水處理廠所處位置地勢較低,廠房已被淹沒三分之二左右。

了解現場情況後,一名消防員在牽引繩的保護下,攜帶救生衣跳入湍急的河水中,奮力遊到對岸。由於被困人員不會遊泳,消防員見機行事,努力為其做好保護後,讓岸上消防員使用牽引繩將他們拉至岸邊,此名被困群眾成功解救。

而就在此時,位於汙水處理廠後方的六方石化加油站內,還有4名人員被困。加油站後面是湍急危險的河道,前面是被淹沒路面,合計好救援方案,救援人員迅速利用皮划艇度過水麵,接近被困人員。大家齊心協力,成功將4名被困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

幹群同心,眾志成城處置災情。

災後第二天,青場鎮黨委立即組織全體鎮村幹部、駐村幹部、消防隊員、民兵連成員、護潔員共300餘人,到該鎮受災最嚴重的青壩社區山邊組進行洪災救援。

放眼一望,道路上、莊稼地裡、受災群眾家中及院壩內,全是洪水衝刷後留下的淤泥、汙水和被浸泡過的家具。救援人員手拿掃帚,提著鏟子,擼起袖子,一鏟又一鏟地將淤泥、汙水清理掉。搬家具、抬淤泥、倒汙水、清垃圾,大家不分你我,幹得如火如荼,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青壩社區村民吳長仕家中只有三個小孩,住房一樓全部被水淹沒來了。鑑於其房屋中的汙水和淤泥無處可排,救災人員便一齊去往他家中,幫忙將汙水和淤泥鏟到水桶中,然後再提到汙水排放處倒掉。大家你一鏟我一鏟,你一桶我一桶,幹得熱火朝天。

緊接著,大家又七手八腳地幫忙將吳長仕家裡的冰箱、碗櫃、床、桌子、火爐等物件底下的淤泥全部清理乾淨。因災情嚴重,吳長仕家中飲用水水管被洪水衝壞,暫時不能正常供水。充分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大家又一鼓作氣,到對面人家提水幫忙衝洗屋子。一桶一桶的清水,一掃帚一掃帚的垃圾。很快,整個屋子又重現生機,漸漸恢復了往常的模樣。

洪災無情,人間有愛。救援人員的每一個行為動作,吳長仕等村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同時,大夥這樣的無私幫助,也讓鄉親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感受到了國家幹部對他們的惦記。

凝聚力量,災後重建彰顯大愛。

一條條馬路通暢了,一個個院壩和一間間屋子乾淨了……在全體救援人員的努力下,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逐漸恢復正常。這樣的統一行動,這樣的暖心行動,讓受災群眾重拾了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災難面前更顯為民情懷。洪水消退後,鑑於很多群眾家中的生活用品被汙水浸泡後無法使用,該鎮黨委政府立即組織民政部門為生活困難的群眾送去棉被、床單等生活物資。

青壩社區村民吳學國家只有一層住房,被洪水淹沒時,積水達到1米深,其家中所有東西幾乎全部被浸泡或損毀。青壩社區幹部了解情況後,連夜為其送去棉被等物資解決暫時之需。

青壩社區村民吳禮華家中只有兩個老人居住,被洪水淹沒時,生活物資全部被損壞。考慮到兩個老人在家居住行動不便,社區幹部在救災行動中,馬不停蹄地為其送去棉被等物資。兩位老人得到幫助後,連連向幹部們深深鞠躬,並深切地說:「感謝黨委鎮府在困難時,未曾忘記他們……」

就這樣,全體幹部職工作為該鎮抗洪救災的主力軍,在救災完成後又立即兵分幾路,帶領其他參與救災人員向受災困難群眾送去溫暖和關愛。

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大家還積極疏導受災群眾的思想和情緒,全力引導他們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大家為受災群眾送去了暖心幫助和救災物資,更為他們加油鼓勁。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吳春遊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

相關焦點

  • 合肥災後房屋修繕 和重建全面完工
    近日,省委督查室及省住建廳組織專人對合肥市災後重建工作情況進行督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針對今夏汛期水災影響,合肥共排查鑑定房屋22953戶,排查後確定因災需修繕和重建共計2280戶,目前已全面完工。
  • ...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阿壩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10月26日,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 涉縣幹群奮力抗洪,受到中央省市媒體高度關注!
    7月22日頭版 "高宏志奔赴受災一線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時強調: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堅決奪取抗洪搶險救災全面勝利(涉縣)7月22日頭版 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綜合)7月22日二版 平涉南線道路中斷,消防官兵跑步前往救援(圖)7月22日二版 涉縣公安局全警出動抗洪搶險(圖)7月25日頭版 忙搶修,冒著落石的危險7月
  • 蘇彥君在範壩鎮檢查指導災後重建脫貧攻堅工作
    11月4日,縣委書記蘇彥君在範壩鎮檢查指導災後重建、脫貧攻堅、農特產業培育等工作。他強調,要凝心聚力,再鼓幹勁,紮實推進災後重建,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和成色,確保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隨後,在衡家村查看了通社道路損毀、村社受災的情況,聽取了鎮村幹部災後恢復重建的匯報,並對災後重建工作進行了指導。
  • 潼南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災後重建工作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李揚)近日,區政協上和委員小組視察「8·16」洪災災後重建工作,實地了解當地災後重建工作進展情況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委員們先後視察了上和鎮石鏡村碼頭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石鏡村損毀護坡災後修復項目、上和鎮濱江路堤防人行便道護欄災後修復項目,了解當地重建規劃、生產自救工作等進展情況,並積極為當地災後恢復重建建言獻策。
  • 汪尚學專題安排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項目對接工作
    汪尚學專題安排全州暴洪災害災後重建項目對接工作 汪尚學指出,舟曲迭部暴洪災害發生以來,有關縣市和州直相關部門在前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爭取災後恢復重建項目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全省災後恢復重建規劃項目已進入最後的對接審核階段,全州上下特別是州直相關部門和受災縣市要嚴格落實一把手責任制,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把眼光放遠放長,搶抓機會機遇,確保更多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儘早納入近、中期規劃方案。
  • 新疆伊犁地震災後重建1∶1000地形圖完成
    2012-04-20 13:28:27    華夏經緯網   在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努爾蘭·阿不都滿金對伊犁地震災後重建1∶1000地形圖基礎測繪項目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努爾蘭·阿不都滿金表示,這次地震災後重建測繪工作完成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參與單位多、測區範圍廣;測圖數量大、提供成果多。
  • 湖南:因災倒房重建竣工已逾九成 確保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
    受龍捲風災影響,該村6戶村民房屋成為一片廢墟,在當地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救助下,大家建起了新房,周邊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今年以來懷化先後遭受風雹、滑坡、洪澇等各類自然災害,全市共有161戶重建戶和3269戶損房維修戶納入恢復重建計劃。當地政府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政策宣傳、資金支持、指導服務上下功夫、延伸服務觸角,全力支持受災群眾重建美好家園。
  • 央媒關注阜陽市防汛救災及災後恢復生產工作
    今年夏季,我國遭遇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以汛為令、聞汛而動,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上下齊心、眾志成城,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學高效搶險救援,強化救災安置和生產生活恢復,防汛救災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
  • 華州區慈善協會迎「9·5」獻愛心 金堆鎮災後重建募捐倡議書
    為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博愛精神,匯集全區力量助力金堆災後重建,區慈善協會按照省、市慈善協會的總體安排,結合我區實際,決定把「9·5慈善一日捐」和助力金堆災後重建結合起來,廣泛發動全區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開展慈善募捐獻愛心活動。
  • 宜賓長寧:梅硐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正有序推進
    據了解,在「6.17」地震中,周幫懷和弟弟的房屋受損嚴重,被鑑定為D級危房,一直在外打工的他7月份回到家裡,決定重建自家房屋。周幫懷表示,新房的樓頂還有一些空餘部分,他將全部裝修成木結構,在外面開一道門,便於以後休息、娛樂等,那樣幸福指數會更高。
  • 【本地新聞】阿石拉比再臨鹽源督查指導玻璃村災後重建工作
    在地質災害重建現場,阿石拉比看著正在穩步有序重建新家園的工人們,甚感欣慰。他表示,州黨委政府在政策上、項目上會大力支持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廣大幹部群眾要有信心克服困難,重建美好家園。隨後,在桃子鄉會議室召開了災後重建座談會。會上,鄉黨委政府的災後重建工作匯報。
  • 甘肅水投對口支援禮縣災後重建啟動儀式舉行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10月24日上午,甘肅水投公司對口支援隴南市禮縣災後恢復重建啟動儀式在禮縣鹽官鎮舉行,甘肅省水投公司組織的精銳力量正式進駐禮縣開展災後援建工作。活動現場,甘肅省水投公司與禮縣籤訂《禮縣農村飲水安全災害修復工程合作建設協議》、《禮縣西漢水鹽官鎮段(新聯、新合、下莊村)城關鎮段(陳莊、石壩村)災後恢復重建項目防洪工程援建協議》及《消費扶貧認購協議》,並向禮縣轉交愛心捐款。當天,工程概算總投資1334.65萬元的西漢水堤防工程正式開工。
  • 蘭州新區將開始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
    甘肅隴南市發改委網站近日公布的消息顯示,蘭州新區牽頭編制的《蘭州新區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安置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印發實施,為下一步實施搬遷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另外,甘肅省政府也在本月公開了《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這份規劃提出「大力引導文縣、舟曲縣重災區等受災群眾,向蘭州新區等地跨區域搬遷安置」。
  • 道路通車耕地回填秧苗補齊,濰坊災後重建進展順利
    濰坊目前已進入災後重建期。災後的十幾日,塌陷的路面在逐漸填平,積水的大棚開始補種,受災群眾也在搶時間恢復自己的生活和生產。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的觀念和行動也在發生著變化,那個大家曾經並不在意的排水溝,現在在各個村裡正在迅速建起來。
  • 雨中行、雨中情 幹群齊心救災情
    雨中行,雨中情,幹群齊心救災情。深夜堅守保平安汛情就是命令,安全即是責任。7月10日晚11時30分,萬壽場居民黃昌瓊打電話給老街居民小組長周勇,說風雨廊橋被上遊衝下來的竹枝等雜物將橋洞封堵了。第二天,街道主要負責人再度查看災情,與基層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抗洪搶險,爭取將損失降至最低。緊急轉移空巢老人萬壽場老街房屋,居住不安全,就連空房年久失修,人行道過也不安全。據悉,2013年,萬壽場老街拆遷了大部分房屋,但至今仍有少量的人居住,還有的不願拆遷讓房子空在那兒。遇到夏季極端天氣,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 安慶:特大洪水災害災後重建房屋全部竣工
    記者在12月18日舉行的2020年安慶市應急管理局新聞發布會發布上獲悉,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沿江房至受損,恢復重建、修繕等全部竣工,確保所有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安心過年」。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農房損毀嚴重,隨著長江水位和內湖全面超警,內湖漫破,長江外灘圩分洪,導致沿江房屋大量進水。
  • 貴州省凱裡公路管理局2021年災毀恢復重建項目
    涉及多個片區,共計10個災毀恢復重建項目:(1)G321線K943+560-K843+855段災毀恢復重建項目全長0.295公裡,累計災毀公路恢復重建裡程0.295公裡;(2)G321線K956+730-K956+790段災毀恢復重建項目全長0.06公裡,累計災毀公路恢復重建裡程0.06公裡;
  • 土耳其伊茲密爾市呼籲國際社會參與該市災後重建 中資企業表示願...
    近日,伊茲密爾市長索耶爾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參與伊茲密爾災後重建,為伊茲密爾的城市建設分享智慧。對此,當地的中資企業表示,願為此積極貢獻中方力量。土耳其伊茲密爾市26號舉辦名為「伊茲密爾時間」的推介會,邀請外國駐土耳其使團、國際組織和外國企業、媒體代表參加。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土耳其分行等中資企業均派代表參加了推介會。
  • 「聚焦災後恢復重建」洪災後,受災群眾陸續入住新居
    10月26日起,省減災救災委辦公室派出6個工作組,圍繞災後安置救助、冬春救助和災後恢復重建等,赴8個受災較重的地市開展調研督導。記者跟隨督導組看到,我省各地正按減災救災委辦公室制定的《水毀群眾住房重建(修繕)總體方案》要求,全面開展災後重建。領著房損補助重建家園10月29日下午4時許,秋日的暖陽照在廬江縣同大鎮田地上。初來乍到者很難想像出,2個多月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