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山泰秀
隨著拜登即將上任,國際社會開始躁動不安
由於疫情的持續肆虐,今年東京奧運會的取消便已經讓不少日本人感到煎熬;更可怕的是由於控制不力,來年是否能夠順利舉辦奧運會也懸而未決。
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在12月25日接受路透社採訪的時候表示,拜登總統應當像川普總統一樣堅定支持臺灣。中山泰秀毫不忌諱地表示:亞洲有條紅線,中國大陸和臺灣;美國作為民主國家的領袖,要堅定!
日美會為臺灣流血嗎?
日本和臺灣的親密關係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對於任何能夠遏制中國發展的事情,心裡仍存留著亞洲霸主和脫亞入歐這兩個美夢的日本人都會予以堅定的支持。更不要說臺灣和南海的地理位置,關係到日本的能源安全。
因此別看現如今的日本政壇上多是一些看上去老成持重的傢伙,實際上這群人沒有誰不希望臺灣問題向著不利於中國的方向邁進。
日本在臺灣的小動作非常之多
問題在於,中國的發展由中國自己決定,日本想要打斷這個進程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因此只能夠藉助美國人的力量。而美國現如今對於這件事也是疑慮重重,否則也就不會有中山泰秀的這一番言論。
日本圍繞的臺灣的算計之中,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三點:
蓬佩奧只能靠嘴炮安撫島內某些勢力
不再佔優的美國
在2020年的今天,即使有美國的參與和幹擾,在軍事上臺灣問題也已經不再是一個值得過多投入精力的問題。但在政治方面,臺灣問題仍有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這也是美國依然會不斷對臺灣軍售、日本會不斷宣傳日臺友好的原因所在。
換一種說法,決定臺灣問題會以一種怎樣的形勢落下大幕的,已經不是海自的那幾艘掃雷艇,或者美軍的那幾艘航母,而是中國的軟實力了。
在美國不具備彌合國內矛盾,以及日本不具備趕走美軍實力的前提下,無論日本怎麼想,日本政客怎麼鼓吹,美日作為一個聯合力量不可能將一切都壓到臺灣海峽。
此前曾由法國人報導過一個很有趣的新聞:中國忘記了反日
不肯低頭的日本
在美國不可能放棄全球利益將艦隊集中到西太平洋的情況下,日本人或早或晚都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在未來的東亞,日本要如何定位自己?
這個答案其實不難回答,中國必然會成為東亞的核心,但是日本會一直拒絕承認和阻撓這一點,一直到下一次類似此次疫情這般的大事件的發生,對日本造成了難以掩蓋、無法挽回的損失和打擊之時,日本人才會像《半澤直樹》裡的大和田那樣低頭承認現實。
日本在1972年尼克森訪問完中國就建交
自我糾正決定了西方能否復甦
舉個例子:印度自1979年以來一直保持經濟正增長,同期中印的發展水平也大致相當;但是四十年過去,中國的體量早已五倍於印度,這也決定了中印關係的走向。這個道理同樣可以應用在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
如果西方依然以過去的關係來處理對華關係,拒絕接受「百年變局」的現實,那麼則很難適應新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
在中國能夠保持持續不斷的發展的前提下,可以預見,中國成為決定地區乃至世界未來的國家是無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的一部分。與此對比,日本還斤斤計較於在臺灣問題上的得失,未免太過短視、太過小家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