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力價值:
我們把子力分四種:王、重子、輕子和兵。黑白雙方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價值。但子力價值是相對的,根據下棋中的實際情況,子力價值會發生相應變化。
王是一方的無價之寶,任何時候王都要優先考慮,它是不能被兌換的。
後和車是兩種重子,子力價值為後10分、車5分,雙車聯手時子力價值大概同一個後相同。
象和馬是兩種輕子,子力價值為象3.5分、馬3分。象比馬的子力價值略強。
兵的子力價值為1分,但兵走到對方底線時可以進行升變,子力價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二、棋子兌子:
棋子兌子也稱子為吃子。在行棋過程中,如果一方走棋選擇用己方的棋子在走子方向上和面對自己的對方棋子進行交換,發生棋子兌換過程,即為兌子。
三、勝負和的判定:
西洋棋每盤棋的結果有三種——勝、負、和。
勝,將死對方的王或者對手認輸;正式比賽中對手超時己方亦獲勝;
負,己方的王被對方將死或者投子認負;上圖中白方為獲勝一方,而黑方為輸棋一方。
正式比賽規定時間內時間用完的一方亦是被判負輸棋;
正式比賽中有三次違規行為可被裁判判負;在比賽中,如子力的走法發生錯誤,被將軍時沒有應將,棋鐘的用法沒有按照規定執行,或是出現嚴重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均可被判做是違規行為;
正式比賽中遲到並超出比賽允許時間範圍的一方被判負;
一方獲勝,即是將死對方。將殺,是將軍的終極目標。當一方王被對方將軍而沒有應招或者解招時,即被將殺,或稱被將死。被將死的一方就是失利被判負的一方。
將軍,當一方有子力直接攻擊對方王的時候,即為將軍。將軍時,被將的一方必須應將。有三種方式應將:
1、王躲開正處於被將軍的位置;
2、用己方子力擋住對方將軍棋子和己方王的中間,進行墊將;
3、用己方的子力(包括王本身)去吃掉對方正在將軍的棋子;
和,雙方都將不死對方的王或者雙方無心戀戰同意做和。
當雙方都將不死對方時,即為和棋。和棋有五種情況:
1、子力雙方不具備將殺對方王時,形成和棋。如,雙方均剩單王時為和棋、一方剩單馬或單象時為和棋、一方剩雙馬時為和棋。
2、一方連續將軍,對方沒有辦法阻止對方連續將軍,即為長將和棋。
3、無子可動逼和。當一方王沒有被將軍且要行棋卻沒有任何子力可走動的情況,叫做逼和。
4、三次重複局面和棋。行棋過程中,如果一方發現某個特定局面重複出現三次時,可向對方或者裁判申請提出和棋。對方在此種情況下,需要接受和棋局面。裁判需見到雙方正式記錄,如果真是三次局面重複,那麼需判這一盤棋為和棋。
5、五十步自然限招和棋。如果從行棋的某一步開始算起,在後續的五十回合中,雙方的兵沒有任何走動或者雙方的子力沒有兌換或是吃子的情況下,即為和棋。
西洋棋的基本規則是進行下棋的基礎,任何棋局都需要在規則規定之內進行。小朋友們要在學棋的最初階段牢牢掌握西洋棋的規則,才可能在實戰中充分利用規則取得好的成績。
在前面一節課中我們講解了棋盤和棋子,這節課我們又講解了西洋棋的基本規則,離正式下棋已經不遠了。我們將在下一節課中為大家介紹西洋棋的行棋記錄方式,講完後大家就會掌握西洋棋當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識,可以嘗試走棋了。
初級課堂:西洋棋的棋盤和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