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這麼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因為,櫻花樹下埋著屍體。「
作品簡介:
《櫻花樹下》這部長篇小說於昭和六十二年五月至六十三年四月的一年之中,在《周刊朝日》上連載。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中年社長與一對母女發生的故事。
遊佐首先是愛上了菊乃,後被菊乃的女兒涼子所深深吸引,後發展為不可收拾的悲劇結局。
連載期間,小說中描寫的櫻花和花妖一般美麗的菊乃在當時受到讀者的廣泛喜愛,甚至拍成了電影。
接下來就來談談這部作品中的櫻花吧。
一開場,是中年社長遊佐和辰村涼子觀賞櫻花的描寫。
在平安神宮神苑得到八重紅櫻樹下,遊佐想起了」花倦「一詞。
滿開的櫻花讓人感到疲倦。最初花開之美會令他屏息凝視,花團錦簇,重重疊疊,看著看著,就會覺得全身疲倦。」
是什麼品種的櫻花呢?竟有如此妖豔之態?
這一點,渡邊淳一在作品作品中進行了詳細的描寫。
是染井吉野,比普通櫻花白,花朵重重疊疊。打烊後看,菊乃描述的特徵看不清楚,唯有白,倒是真比普通的櫻花更勝一籌。」
而文藝評論家小川和佑對此更是進行了一番研究。
染井吉野是南關東的黑潮流域原有的雪白大朵單層大島櫻花和關東的江戶彼岸嫁接後咋雜交品種。這種花花期只有短短一周,花謝的慘烈程度,也讓人聯想到這種畫面。「
為什麼這種櫻花會被作者用來作為女性的象徵呢?
這在日本歷史上是有著傳統的。
記紀歌謠和《萬葉集》中的櫻花,以《日本書紀》為代表……美麗的女性被比喻為櫻花的精靈。」
日本自古以來就將對櫻花的愛和美麗女性相聯繫起來。
而渡邊淳一更是將這種傳統發揮到了極致,作品中感性的細膩美好「如泉水般噴湧而出」。
在作品中,櫻花仿佛成為了一個具有靈氣的妖孽。
盛開的染井吉野在夜色中綻放著的是妖冶的美。
就算是在夜裡,也能知道,櫻花開了。呀逆境看不見,但花的精氣暗暗在夜空中傳播。
而日本傳統故事集《今昔物語》中,傳說櫻花樹下住著鬼神,就叫櫻鬼。
這又為小說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大概在某種意義上,這也和女人的心性是相符合的。
而在幾人到了東京之後再次賞花時,遊佐回憶起了開篇的「櫻花樹下埋著屍體」的談話。菊乃指的方向,有一棵枝幹茂盛,似乎要覆蓋墳墓的大樹。花已開盡,嫩葉正發。半個月前,和涼子一邊看著櫻花,一邊談到屍體,這次菊乃又準備住在看得見櫻花和公墓的公寓,遊佐感到有些陰森。
「櫻花樹下埋著屍體!」語出梶井基次郎的短篇小說《櫻花樹下》的開頭一行。
被認為是對櫻花形象的一次劃時代顛覆。
這是作品中,首次提到」櫻花樹下埋著屍體「的隱喻。
這也是作者使用」櫻花樹下「當作標題的原因。
因為在小說最後,隨著遊佐與菊乃的女兒涼子的關係深入發展,菊乃的去世,揭示了這番隱喻。
去年賞櫻的時候,你說過,櫻花樹下埋著屍體。「涼子和遊佐並肩而立,抬頭看著櫻花說道。」媽媽現在真的在這棵櫻花樹下長眠了。「」聽到那句話的時候我就有不祥的預感。「」我說的時候,並不是有心的。「」但是,確實就像真的一樣,很可怕。「」雖然覺得可怕,還是被你深深吸引。」
遊佐和涼子兩人都深知自身的立場,一個是有婦之夫,一個是情人母親的女兒。
然而,兩人仍是「一邊意識到這樣做不行,一邊卻不知不覺墜入了無底地獄。」
關於菊乃的意外身亡,兩人都認識到自己有責任。
最後,我殺死了媽媽。「」不是這樣的。「」……「」是我不好。「」也許,我們都被櫻花下了蠱。「」真是可怕的樹。「
菊乃的意外身亡(或許是自殺)以及最後涼子選擇離開遊佐,宣告了故事的結束。
美與死亡的結合,被認為是日本美的極致的櫻花之美,在最後消隕。
最後只剩下遊佐一人,自言自語地嘲笑自己是「笨蛋」。
不久睜開眼睛,薄暮的天空中,滿開的櫻花如同菊乃失血的額頭一般蒼白。「
是啊,被櫻花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