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林(右一)入戶登記居民信息
「您好,有人在家嗎?我是社區的人口普查員。」「阿姨,家裡有幾口人在這兒常住啊?」「戶籍所在地是咱們當地的嗎?」……這是集寧區新華街街道通州社區的網格員崔春林最近每天說上上百句的話。
正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崔春林作為社區「普查員」「網格長」「宣傳員」等多重角色,正在為十年一次的「大國點名」忙碌著。她刻苦鑽研,兢兢業業、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奔走入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作為普查員,崔春林所負責的連馨苑小區是轄區典型的老舊小區,且人口密集。該小區4幢樓共19個單元,人口基數大,完成人口普查工作自然絕非易事。
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她不僅沒有怨言,反而任勞任怨,積極創新工作方法。
由於小區多數居民都是白天外出工作,夜晚在家,她就在小區居民群預約晚上入戶登記。遇到沒有回覆的居民或入戶敲不開門的情況,她都會在居民家門上留下小紙條和自己的聯繫方式,確保居民第一時間能夠與她取得聯繫。
除了社區工作者的身份外,崔春林還是一位母親。記者了解到,她的女兒剛上高中,每天要早晚接送,家中還有老人需要照顧,再加上需按時完成普查任務,常常顧及不暇。即便如此,她也從不抱怨,遇到不懂的問題就馬上請教其他工作人員,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困惑點。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她從徵求居民改造意見,宣傳改造政策,到動員居民拆除違建。為了能與早出晚歸的居民碰上面,她起早貪黑,挨家挨戶上門給居民做思想工作,為大家宣講改造後的種種利民之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贏得了居民對小區改造的真心支持,也拉近了與居民的距離。
帶病堅守崗位,贏得居民點讚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崔春林因疲勞過度,導致淚管堵塞化膿。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帶病值守,一直靠口服藥及滴消炎眼藥水維持病情。
疫情防控工作告一段落後,她又投入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由於騰不出空閒時間,導致她耽誤了眼疾的治療。就在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結束的第二天,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做了手術。「好在手頭上的工作都完成了,沒給大家拖後腿。」崔春林說。
在出院後一個星期,崔春林再次投入到工作中。當她了解到自己負責的轄區居民反映家中暖氣不熱時,便第一時間聯繫到轄區居民,主動幫助居民檢查供熱管道,積極協調,直至徹底解決。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居民家裡暖氣熱了,崔春林的心也跟著熱了,居民紛紛稱讚她是大家的「貼心人」。
如今,人口普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她依然如往常一樣,認真做好自己分內的每一項工作。而實際上,現在距離她退休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國家人口普查工作是光榮而神聖的,只要國家需要,工作需要,我肯定要全力以赴。我也想在退休前為國家,為我負責片區交上一份滿意的普查答卷!」這是崔春林臨退休前的心聲,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社區工作的熱愛。正是她的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才換來了轄區居民的認可。(馬莉)
【來源:烏蘭察布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