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你們覺得大梁壞了,是修?還是換?
一般來說,這個大梁變形的時候,會有內部的應力,就算你校正直了,這個應力也不會消失,應力會加劇大梁的疲勞,疲勞的結果就是出現裂縫然後斷裂,這整個過程有可能很短,也有可能很長,但是因為大梁是很關鍵的最基本的安全部件,所以,還是建議花點就花點,換掉拉倒!
糾結點:
但是!要說換吧!如果不嚴重,換了費用大,修也是有前提的,
至於值不值的這個問題呢,就需要大家探討研究了。
汽車大梁也稱車架,是汽車的基體,一般由兩根縱梁和幾根橫梁組成,
經由懸掛裝置、前橋,後橋支承在車輪上。
所以說大梁是汽車的主要受力承載部件,一旦損傷,作為車主我們都會擔心、懷疑車子的安全性、操控性。就是說如果某人的車子出事故,傷到了大梁,修復後對車子到底有什麼影響?
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接受反駁,接受意見。
先看看大梁維修校正需要的設備:
一般的擔心,如果維修的話,可能的影響:
1、大梁的剛性或多或少會不如被撞之前。
2、大梁變形修復後,內部還是會有應力,容易加劇大梁疲勞,當然這是嚴重變形的情況下。
3、嚴重變形,怎麼修都瑕疵,對車輛的受力平衡多少會有影響,容易造成跑偏、磨胎。
4、有可能出現異響、共振的問題。
5、最核心的還是以後要賣車的時候,會影響價格。
觀點:
1、不嚴重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按照原廠數據標準以及規定的作業流程及工藝步驟進行修復的話,對於車子幾乎是沒什麼影響的,可以照常按以前一樣開。
2、如果變形很嚴重,修復後車子開起來有異響、跑偏、共振、輪胎磨損加重。會遇到加速和減速的時候,方向會飄起來,比如加速向左,減速呢向右,從而去找前橋的問題,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還是要區別看待。
那麼問題來了,嚴重和不嚴重有沒有標準?
那怎麼算變形不嚴重呢?這個要上測試設備檢測了,這個檢測設備還分工字鋼,矩形管,錳鋼板這些區別。一般做這些檢測設備的企業,都是做模具的工廠,本身就是通過在基準點上打參數,對比,提供的測試值也是「參考值」,不會告訴你這需要換,那需要修!
參考參考就是這個意思。
在參數方面,每個廠家不同,按照現有的各型號、各廠家的車型,有些在車橋的大梁上沒有設計加強結構,就會造成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導致大梁變形,有些設計了加強結構,使用的是複雜的金屬焊接,用來加強大梁的縱向剛度和扭轉力矩。
那麼,如果是需要通過焊接維修,那麼,就牽涉到一個焊接的技術了,
其實也是可以通過焊接修復,
繼續看:
說到機械性接合,包括「螺栓接合」、「鉚接」、「斂縫」、「熱套」、「鑲入」,
這些接合方法均藉助了力學領域的方法。
而相對的,冶金性接合則分為「熔接」、「壓接」、「釺焊」等方法,
不同的接合方法對應使用不同的情況。
此外還有屬於化學性接合,採用粘合劑的接合方法,這個就不適合大梁了。不同的接合方法各有優缺點,只要實現有效接合,就必須根據不同的材料及接合條件,
選擇恰當的接合方法。
從接合的角度上看呢,
根據方法不同,焊接大致可分為三類。
將母材和母材熔化或將接合母材所需的焊接棒(焊材)和母材熔化並接合的「熔接」。
圖中的A是電弧,B是接焊部位
利用機械摩擦、壓力、電流等使母材熔化並接合的「壓接」,
A是加壓力 B是電流的流向 C是電極 D是焊接材
在接合部分使用接合所需的焊材(釺)以進行焊接的「釺焊」。
A是釺料,焊膏 B是結合部位
同時,針對各種接合方法,還有各種各樣的焊接方法,可根據要接合的母材和條件等因素,使用最合適的焊接方法。
在經過焊接之後,這就需要對大梁進行檢測,通常都是人工肉眼觀察,不能檢測出車梁表面的損壞和裂紋,有些維修廠開始使用雷射掃描設備,但檢測過程中不太穩定也影響最終的檢測偏差,會影響車輛的穩定性。
這個檢測具體的東西就不再詳細說了,要不然太長了。
拉回正題,我們說說換大梁吧!哈哈!
首先需要找到需要換大梁的車,正好有一臺因為事故導致大梁變形,修復就算了,還是換吧!那麼,接下來就是去訂購一個同型號的大梁配件,發個快遞到家。然後準備一個叉車,裝底盤件的時候呢可以有個「幫手」。
這個就是變形嚴重無法修復的大梁了
拆下附件
大梁快遞到家
叉車排上用途
先裝後面
線束裝起
裝前橋
再之後就是裝發動機,車殼,上裝,後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