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她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陳曉雙 鄭萃穎

近日,南京一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延誤險漏洞獲利300多萬元涉嫌詐騙的新聞引起熱議。

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嫌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從2015年至今,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為獲得延誤險索賠,會在網絡上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並使用親朋好友的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購買機票,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40份延誤險。

如果航班延誤機率不大,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利用航空公司無需本人申請理賠的規則,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餘萬。

航空延誤險的賠付金額在幾十到幾百元不等,如果算上購買機票的成本,為了騙幾百元的保費得不償失。但通過不同保險公司、不同的銷售渠道,有些旅客可以同時購買多份航班延誤險。

據飛常準APP的分析,假設一份延誤險賠償300元,50份就是15000元,而機票和保費的投入可能不到3000元。李某不但用自己的身份證購買延誤險,還通過他人身份證同時操作,一次延誤有可能獲得幾萬元的收入。

雖然說延誤險也有賭運氣的成分在,但每到雷雨季節,航班延誤概率都比較大,「中獎」機率很高。再對航班綜合信息進行一些分析,比如提前看天氣預報、關注前序航班情況等,有大概率可以獲得賠付。

此外,有媒體報導稱,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熟悉航班延誤險賠付中沒有人工核驗的漏洞,也存在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

不過,民航業人士向界面新聞介紹,除了計劃性取消外,天氣或者航班序列狀況造成的延誤,航空公司客服坐席和旅客得到消息的時間間隔不會超過10分鐘。他表示,「一旦公司下達延誤通知,坐席會收到相應郵件,由他們告知旅客。」因此,通過業內途徑獲知延誤信息以騙保的可能性不高。

不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確幫助李某熟悉並利用程序漏洞。

比如,一般航空延誤險都會明確標出有效期,即「被保險人持有效機票檢票並進入所乘坐的客運飛機客艙艙門起飛時,至抵達機票載明的終點離開所乘客運飛機客艙艙門為止。」也就是說,按照規定,被保險人必須實際乘坐飛機才可以獲得賠付。

但據飛常準APP介紹,在實際操作中,保險公司一般會在航班到達後48小時內自動判斷航班延誤時長及旅客的客票狀態。如果航班延誤時長達到賠付標準且客票狀態為已使用狀態(USED/FLOWN),保險公司就會自動將理賠款賠付到被保險人帳戶。有些保險公司為了客戶體驗更好、賠付效率更高,只要客票是已值機狀態(CHECK IN),就會默認為客戶實際乘坐航班,並賠付理賠款。

也就是說,李某隻需要在網上為購買了延誤險的航班辦理值機,就可以自動獲得理賠。

目前,航空延誤險主要作為增值服務以及有附加價值的產品存在,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等都為信用卡貴賓用戶提供專屬權益,贈送航空意外險和延誤險。保險公司則通過售賣低價的延誤險獲客,增加用戶粘性,也能更快地獲得銷售和理賠數據。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宋世斌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延誤險開發的初衷並非是為了給乘客提供保障,而是希望通過這款產品,讓客戶體驗即時賠償服務。

慧擇保險網副總經理蔣力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經營航延險的都是財產險公司,精算水平沒有壽險公司要求高。」

沒有精細化的賠償審核,也導致了騙保團夥的出現。除了南京這起案件,2020年5月,上海警方破獲了另一起「航延險」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額超2000萬元。

水滴公司保險保障事業群綜合運營支持趙婷婷告訴界面新聞,「延誤險騙保的事情已經很久了,這波人已經把保險公司薅疼了,行業內也有騙延誤險的黑名單。」

市場上可選擇的航延險正在逐漸減少,限制卻越來越多。有旅客回憶,前幾年起飛前一個小時還能買到延誤險,通過微信小程序搜延誤險也可以直接購買,現在已經沒了。

2017年,許多保險公司下架延誤險產品或者進行調整。延誤險產品設計者、慧擇網副總經理蔣力當時評論稱,「最直接的原因是保險公司賠償太嚴重,也就是公司所面臨的賠付遠遠高於它收到的保費。」

針對騙保情況多發,目前仍然提供航延險服務的保險公司紛紛出臺政策限制,來控制風險。據趙婷婷介紹,現在如果航班因颱風延誤,而且此前已有颱風預警,即使買了航延險也不在理賠範圍內。

另據澎湃新聞,目前航延險普遍由「即時生效」調整為次日凌晨或更晚時間生效,2小時以內的賠償金額往往不足50元,甚至零賠付。以前海財險為例,該公司的航延險需在投保後第六日凌晨才生效,2小時以內無賠償。

由於航延險的定位,這款產品註定不會為普通旅客和保險公司帶來很高的收益。未來,單獨銷售的延誤險可能會越來越少,主要在綜合性旅遊或出行保險產品中附帶,或以年卡形式出現。

相關焦點

  • 利用航班延誤險薅羊毛賺300萬,到底有沒有犯罪?網友吵翻了,法律界...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易啟江,孫志成航班延誤申請保險理賠,也會涉嫌刑事犯罪?近日,南京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案件。據媒體報導,一名李姓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元,因其做法涉嫌詐騙,目前已被當地警方抓獲,並已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問 答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 女子薅保險公司羊毛,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抓,網友:延誤怪我咯?
    她藉助如今越來越精準的天氣預報,查詢多個航班線路;通過航班起降城市的實時天氣預報進行判斷分析,當她預判某次航班可能會出現延誤的時候,就會提前用訂購航班機票,購買航班延誤險,並在航班發生延誤後進行索賠。靠著這樣的方式,她利用氣象信息和網站信息,大肆薅保險公司的羊毛,6年時間獲利300多萬。最終她的行為引起各大保險公司的注意,尤其是在理賠款進到索賠保險人帳號之後又迅速轉到李女士銀行帳號這一反常行為,讓保險公司更加懷疑她藉此騙保。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人才還是盜賊?保險公司該不該願賭服...
    保險小記——第11篇最近,南京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被警方刑拘的案子,在網上吵翻天了!大多數人驚呼,還有這等發財的好事?我怎麼沒有早發現!也有人不忿:規則是保險公司定的,有人利用了保險公司的規則,反倒要被告詐騙?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 保險公司該不該願賭服輸?
    來源:券商中國保險小記——第11篇最近,南京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被警方刑拘的案子,在網上吵翻天了!大多數人驚呼,還有這等發財的好事?我怎麼沒有早發現!李某騙保手法是,在購買航班之前,她會對航班進行分析,對當地天氣進行分析。在網上綜合評論找了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飛的時候再去看它的天氣,她在心裡估摸後,再去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實際上,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
  • 信用卡達人:這些信用卡有免費延誤險 別花冤枉錢了
    金融界網站訊旅行旺季,全家人開心出遊,遇到飛機延誤可就破壞了心情。眾人皆延誤,你在推胸頓足,他在貴賓室裡計算這場延誤能獲利多少。若飛機沒有延誤固然開心,但也會有種延誤險打水漂的感覺。別再花冤枉錢了!對於有信用卡的朋友來說,只要選對了信用卡,自帶的延誤險,飛機延誤一點都不用擔心。
  • 航班延誤騙保300多萬元?這種羊毛薅不得!
    「規則你定的,我利用了你的規則,你告我詐騙。」「人、票、航班延誤都不是假的,用什麼騙的呢?」鹿圈圈復盤事件經過,大致是這樣的: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她首先在網絡上精心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詢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如果找到了存在較大延誤可能的航班,李某就會使用不同身份購買機票並大量投保。
  • 航延險頻被「薅羊毛」,險企為何難以「忍痛割愛」?
    文|家族企業雜誌「一女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被抓」事件引發熱議,網友怒了:保險公司玩不起就抓人?律師也吵翻了:利用規則賺錢,到底是不是犯罪?近日,南京警方抓獲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據警方調查,李某曾做過航空服務類工作,她先是在網絡上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然後,利用自己和親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每次購票都要用4、5個身份。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到40份不等的延誤險。但她不會去乘坐飛機,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在飛機起飛前把票退掉,減少損失,如果航班出現延誤,則向保險公司索賠。
  • 女子遭遇900次延誤航班,300多萬元到手!這番操作令人目瞪口呆
    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鼓樓警方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餘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
  • 女子鑽航班延誤險規則漏洞獲賠300萬發家致富,是否構成犯罪
    6月10日,江蘇南京媒體報導稱,李某自2015年至2019年,用自己和他人身份信息購買航班延誤險近900次,獲得保險理賠近300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這個事情,在網上引發了大家的討論。這個到底是不是犯罪?
  • 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機票 免費獲得航班延誤理賠
    「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延誤的情況幾乎沒有,飛機佔用機場跑道要按時間付費,航班延誤還要照顧乘客吃喝,安撫乘客,只要條件允許,有什麼理由不按時飛呢?」一位航空業內人士說。  經常乘機可買一年期「延誤險」  記者了解到,人保、平安、太平洋、大眾保險的官方網站,均有涵蓋「航班延誤」或「機票取消」保險責任的意外險產品在售。
  • 借飛機延誤900次致富,當問為何給兒子換護照,女子:我怕嚇到他
    在數據中可以看見,以李某為首的十幾人,近年來利用多個護照進行飛機延誤險的理賠,因此保險公司覺得他們是惡意保險詐騙,目前警方已經在調查中。經過警方的調查,他們已經鎖定了嫌疑人,那就是李某,因為他們在理賠後,都會把理賠金轉到李某的帳戶中。
  • 隨心飛來了,卻滋長了羊毛黨,薅羊毛終極騙保飛機延誤險
    最高月入十萬,這些人專薅延誤險,也就是專薅飛機延誤之後的保險費。這幫薅羊毛的專挑準點率低的航班,準點率50%以下的機場,坐等航班延誤,正常人坐飛機都希望天氣晴朗別遲到,而他們不一樣啊,人從下單開始就默念,來個颱風行不行。
  • 300萬航延險背後的套利邏輯
    日前,南京市派出所就通報了這樣一位"賺錢達人",利用航空延誤險的漏洞,動動手指頭,幾年時間就從保險公司獲得超過300萬元的巨額理賠金。相比起月入1000元來說,可謂是"航班延誤,發家致富"。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 銀行延誤險賠付哪家強?部分銀行要求指定渠道購票
    招行白金卡購買延誤險延誤4小時最高賠付2000元,相當於1小時500元 追蹤銀行卡新動向 ■本報記者毛宇舟 隨著雨季到來,對於經常要出差的人士來說,航班延誤已經成為家常便飯。7月7日,北京首都機場早晨就取消了126架次航班。
  • 一次入帳3315元,這款寶藏延誤險太給力!
    下面來說說這款延誤險產品如何使用。報名「萬事達消費大挑戰」且消費達標因為這款延誤險是「萬事達消費大挑戰」的福利,所以前提自然是參加大挑戰。路徑:「萬事達卡」小程序 - 萬事達消費大挑戰。延誤險理賠因為無購票限制,所以你通過什麼途徑購票都可以,這裡自然選擇其他有延誤險的信用卡搭配,這樣如果發生延誤,就可以疊加3份延誤:萬事達延誤險+其他無需購票延誤險(光大、中行等)+需要購票延誤險。
  • 航班延誤高額保障中信銀行白金信用卡新升級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宣布,自2017年3月起對白金信用卡全新升級,針對航班延誤提供兩檔保障,持卡人使用中信白金信用卡購票乘機,航班延誤2小時可最高獲賠1000元,航班延誤4小時可最高獲賠2000元。  由於航空管制、天氣原因等因素頻頻發生的航班延誤,無疑成為人們遠途出行最擔憂之處。
  • 法案傳真|航班取消款全退 延誤保險還賠不?
    法案傳真|航班取消款全退 延誤保險還賠不?該項產品中包含有「境外旅行附加旅程延誤險」,約定若被保險人在境外旅行期間因惡劣天氣等因素,導致原計劃搭乘的公共運輸工具延誤,且延誤連續達到或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時間,保險公司應按每延誤4小時賠償300元的標準進行賠償,保險金額為900元。6月21日,老周按預定時間趕到機場,在苦苦等待了6個小時後,被告知原計劃搭乘的航班因天氣原因被取消。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同盾科技:引入科技賦能場景化保險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一條關於「李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的新聞,成為了熱搜。這到底是薅羊毛,鑽空子,還是涉嫌違法犯罪?各方也是眾說紛紜。航班延誤險是消費者十分熟悉的場景化保險產品,類似的產品還包括電商平臺中賣家提供的退貨運費險、旅遊出行平臺嵌入銷售的旅遊意外,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帳戶安全險等。 保險合同其本質特徵是保險標的具有不確定性。經濟學大師哈耶克就曾指出,規則本質上並非行為的障礙,而只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選擇和決策的參考。
  • 信用卡免費延誤險別浪費
    在颱風季,許多旅客都會選擇提前買一份航班延誤險,減輕航班延誤的損失。其實,很多銀行的信用卡自帶航班延誤險,買機票時持有這些信用卡就能省下一筆保險費。 多家銀行推出信用卡航班延誤險 每年的颱風季都是航班延誤險熱銷的時期。所謂的航班延誤險,全稱是「航班延誤與取消損失保險」,屬於定額給付型產品,一旦延誤就可獲取固定金額的賠償,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