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近日,一條關於「李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的新聞,成為了熱搜。這到底是薅羊毛,鑽空子,還是涉嫌違法犯罪?各方也是眾說紛紜。
航班延誤險是消費者十分熟悉的場景化保險產品,類似的產品還包括電商平臺中賣家提供的退貨運費險、旅遊出行平臺嵌入銷售的旅遊意外,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帳戶安全險等。
保險合同其本質特徵是保險標的具有不確定性。經濟學大師哈耶克就曾指出,規則本質上並非行為的障礙,而只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選擇和決策的參考。這世界的規則,有的具有道德屬性,有的不具有道德屬性。不具有道德屬性的規則,實質上就是一種利益分配規則。
結合到這一案例,李某的行為說到底,就是在利用規則的漏洞去謀取自己的利益。保險公司如不願看到類似行為,首選辦法是完善保險條款和改進投保規則。
在網際網路金融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保險也正在經歷網際網路浪潮的革新,然而「網際網路+保險」並沒有迎來預期的爆發。網際網路+時代保險公司紛紛布局場景化保險業務,試水創新場景雖多,但卻常常發現合作問題多、賺錢難。
問題出在哪?
合作雙方核心訴求不一致,保險沒有真正融入場景。國內智能分析與決策服務商同盾科技保險科技事業部認為,許多保險公司在進一步試水創新場景時往往並未充分意識到這一核心點,等到事後才發現與場景方的合作不但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想賺錢也很難。
同盾科技表示,如果雙方開展場景化保險合作時缺少對目標與共贏模式的共識,最終的實際情況往往是場景化保險從前端的產品設計與定價到後端的理賠服務都沒能真正融入場景,也無法達到雙方對合作的預期。
其次,場景化保險產品設計與定價未能結合場景特性。場景化保險由場景而生,因此產品融入業務場景、解決場景實際痛點才是根本。但保險公司常常在實際的業務開展中寄希望於簡單粗暴地直接套用現成的傳統產品條款,其結果往往是責任範疇與實際需求不甚相符。不同與傳統保險產品,場景化保險往往具有獨特的場景服務屬性,這也對產品定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風險、客戶、市場的維度綜合考量,制定精細化定價規則。
最後,場景化保險對理賠服務在成本、效率、客戶滿意度間的平衡管理提出新挑戰。同盾科技認為,場景化保險在理賠時不再只是簡單考慮成本與效率間平衡管控的問題,還需要貼合場景對客戶服務的要求定製理賠服務體驗,保障場景中終端客戶的滿意度。
如何破局?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各類商業場景對效率的要求與日俱增。同盾科技認為,保險公司首先應摒棄傳統的即插即用式產品觀念,並與場景方充分共識合作目標,協商共建場景化保險的共贏模式。場景方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關鍵首先要充分達成合作共識的目標,協商共建場景化保險的共贏模式,讓場景化保險真正創造1+1>2的價值。保險公司想要完成這樣的變革與創新絕非朝夕之功,而藉助專業「外腦」力量的幫助將能夠事半功倍。
其次,是加大戰略支持與資源投入,合理平衡短期虧損與長期收益。在戰略層面必須加強創新制度的頂層設計,通過在組織、機制上給予創新項目充分的保障和支持,鼓勵創新。對於具有長期價值的創新項目,事前要對短期內「交學費」做好準備,確保合理充分的資源投入。同時,創新項目的成功也離不開保險公司總部層面在各類中後臺資源上的全方位支持。靈活的項目機制、快速的系統開發、高效的科技應用,對創新產品的開發來說,缺一不可。
最後,聚焦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等科技工具的應用來實現降本增效,科技賦能場景化保險的轉型升級。例如,在車險精準定價、物流客戶信用模型、理賠反欺詐智能決策等環節,同盾保險科技依託自身在智能風控、大數據分析決策領域的專業能力優勢,科技賦能保險創新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