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同盾科技:引入科技賦能場景化保險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近日,一條關於「李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的新聞,成為了熱搜。這到底是薅羊毛,鑽空子,還是涉嫌違法犯罪?各方也是眾說紛紜。

航班延誤險是消費者十分熟悉的場景化保險產品,類似的產品還包括電商平臺中賣家提供的退貨運費險、旅遊出行平臺嵌入銷售的旅遊意外,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帳戶安全險等。

保險合同其本質特徵是保險標的具有不確定性。經濟學大師哈耶克就曾指出,規則本質上並非行為的障礙,而只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選擇和決策的參考。這世界的規則,有的具有道德屬性,有的不具有道德屬性。不具有道德屬性的規則,實質上就是一種利益分配規則。

結合到這一案例,李某的行為說到底,就是在利用規則的漏洞去謀取自己的利益。保險公司如不願看到類似行為,首選辦法是完善保險條款和改進投保規則。

在網際網路金融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保險也正在經歷網際網路浪潮的革新,然而「網際網路+保險」並沒有迎來預期的爆發。網際網路+時代保險公司紛紛布局場景化保險業務,試水創新場景雖多,但卻常常發現合作問題多、賺錢難。

問題出在哪?

合作雙方核心訴求不一致,保險沒有真正融入場景。國內智能分析與決策服務商同盾科技保險科技事業部認為,許多保險公司在進一步試水創新場景時往往並未充分意識到這一核心點,等到事後才發現與場景方的合作不但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想賺錢也很難。

同盾科技表示,如果雙方開展場景化保險合作時缺少對目標與共贏模式的共識,最終的實際情況往往是場景化保險從前端的產品設計與定價到後端的理賠服務都沒能真正融入場景,也無法達到雙方對合作的預期。

其次,場景化保險產品設計與定價未能結合場景特性。場景化保險由場景而生,因此產品融入業務場景、解決場景實際痛點才是根本。但保險公司常常在實際的業務開展中寄希望於簡單粗暴地直接套用現成的傳統產品條款,其結果往往是責任範疇與實際需求不甚相符。不同與傳統保險產品,場景化保險往往具有獨特的場景服務屬性,這也對產品定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風險、客戶、市場的維度綜合考量,制定精細化定價規則。

最後,場景化保險對理賠服務在成本、效率、客戶滿意度間的平衡管理提出新挑戰。同盾科技認為,場景化保險在理賠時不再只是簡單考慮成本與效率間平衡管控的問題,還需要貼合場景對客戶服務的要求定製理賠服務體驗,保障場景中終端客戶的滿意度。

如何破局?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各類商業場景對效率的要求與日俱增。同盾科技認為,保險公司首先應摒棄傳統的即插即用式產品觀念,並與場景方充分共識合作目標,協商共建場景化保險的共贏模式。場景方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關鍵首先要充分達成合作共識的目標,協商共建場景化保險的共贏模式,讓場景化保險真正創造1+1>2的價值。保險公司想要完成這樣的變革與創新絕非朝夕之功,而藉助專業「外腦」力量的幫助將能夠事半功倍。

其次,是加大戰略支持與資源投入,合理平衡短期虧損與長期收益。在戰略層面必須加強創新制度的頂層設計,通過在組織、機制上給予創新項目充分的保障和支持,鼓勵創新。對於具有長期價值的創新項目,事前要對短期內「交學費」做好準備,確保合理充分的資源投入。同時,創新項目的成功也離不開保險公司總部層面在各類中後臺資源上的全方位支持。靈活的項目機制、快速的系統開發、高效的科技應用,對創新產品的開發來說,缺一不可。

最後,聚焦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等科技工具的應用來實現降本增效,科技賦能場景化保險的轉型升級。例如,在車險精準定價、物流客戶信用模型、理賠反欺詐智能決策等環節,同盾保險科技依託自身在智能風控、大數據分析決策領域的專業能力優勢,科技賦能保險創新與升級。

相關焦點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 保險公司該不該願賭服輸?
    來源:券商中國保險小記——第11篇最近,南京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被警方刑拘的案子,在網上吵翻天了!大多數人驚呼,還有這等發財的好事?我怎麼沒有早發現!這是保險公司失察的結果,不應該由投保人承擔……還有人較真:航班延誤到底保什麼?是保航班延誤,還是保個人因航班延誤受到的損失?該女子不實際乘坐飛機,能不能算有損失?
  • 女子薅保險公司羊毛,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抓,網友:延誤怪我咯?
    生活中有很多「薅羊毛」的真實案例,比如過去移動公司大搞促銷活動,充100話費返300的時候,就曾有灰產「一條龍」薅羊毛,從購卡充值到話費套現,產業化以此獲利,投入100萬能「薅」大約130萬利潤。不過隨著各省移動逐漸完善促銷規則,這些羊毛黨也逐漸淡出視野。
  • 女子鑽航班延誤險規則漏洞獲賠300萬發家致富,是否構成犯罪
    6月10日,江蘇南京媒體報導稱,李某自2015年至2019年,用自己和他人身份信息購買航班延誤險近900次,獲得保險理賠近300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這個事情,在網上引發了大家的討論。這個到底是不是犯罪?
  • 法案傳真|航班取消款全退 延誤保險還賠不?
    法案傳真|航班取消款全退 延誤保險還賠不?哪怕遇到問題,我們也能依法維權!老周通過旅遊網站預定了一款境外旅遊產品,並支付了全部費用。該項產品中包含有「境外旅行附加旅程延誤險」,約定若被保險人在境外旅行期間因惡劣天氣等因素,導致原計劃搭乘的公共運輸工具延誤,且延誤連續達到或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時間,保險公司應按每延誤4小時賠償300元的標準進行賠償,保險金額為900元。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人才還是盜賊?保險公司該不該願賭服...
    保險小記——第11篇最近,南京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元被警方刑拘的案子,在網上吵翻天了!大多數人驚呼,還有這等發財的好事?我怎麼沒有早發現!也有人不忿:規則是保險公司定的,有人利用了保險公司的規則,反倒要被告詐騙?
  •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據金投信用卡小編所知目前很多信用卡自帶航班延誤險,比如說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但是只有持卡人通過中信銀行的指定渠道為本人及合格同行人訂購機票,並使用中信信用卡全額支付機票款,才可享受航班延誤保險,那麼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理賠標準是什麼呢?請看下面。
  • 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機票 免費獲得航班延誤理賠
    「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延誤的情況幾乎沒有,飛機佔用機場跑道要按時間付費,航班延誤還要照顧乘客吃喝,安撫乘客,只要條件允許,有什麼理由不按時飛呢?」一位航空業內人士說。  經常乘機可買一年期「延誤險」  記者了解到,人保、平安、太平洋、大眾保險的官方網站,均有涵蓋「航班延誤」或「機票取消」保險責任的意外險產品在售。
  • 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她是怎麼做到的?
    記者 陳曉雙 鄭萃穎近日,南京一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延誤險漏洞獲利300多萬元涉嫌詐騙的新聞引起熱議。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嫌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據飛常準APP的分析,假設一份延誤險賠償300元,50份就是15000元,而機票和保費的投入可能不到3000元。李某不但用自己的身份證購買延誤險,還通過他人身份證同時操作,一次延誤有可能獲得幾萬元的收入。雖然說延誤險也有賭運氣的成分在,但每到雷雨季節,航班延誤概率都比較大,「中獎」機率很高。
  • 信用卡免費延誤險別浪費
    在颱風季,許多旅客都會選擇提前買一份航班延誤險,減輕航班延誤的損失。其實,很多銀行的信用卡自帶航班延誤險,買機票時持有這些信用卡就能省下一筆保險費。 多家銀行推出信用卡航班延誤險 每年的颱風季都是航班延誤險熱銷的時期。所謂的航班延誤險,全稱是「航班延誤與取消損失保險」,屬於定額給付型產品,一旦延誤就可獲取固定金額的賠償,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 2019年保險行業理賠數據顯示:保障範圍不斷擴大 科技賦能理賠時效...
    經過2018年的深度調整,2019年保險公司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業績答卷——預計利潤總額同比增幅達15.61%。與此同時,2019年保險全行業的理賠數據也值得人們關注。整體而言,科技賦能帶動理賠率和理賠時效明顯提升,各家保險公司理賠件數、理賠金額均有所增長。
  • 銀行延誤險賠付哪家強?部分銀行要求指定渠道購票
    交通運輸部發布《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的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但費用由旅客自理。也就是說,航班取消住宿費將需要旅客自行買單,機場周圍較高的住宿費用也使得人們不得不為行程買個保險。
  • 保險科技時代 看中國大地保險如何「冒尖」
    「科技驅動經營」,科技賦能業務、精準觸達客戶  經營層面亦是保險科技賦能的重要場景。  作為新近改建的險企,友邦人壽的布局不斷加快。「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成為其發展重點。  根據中國大地保險的介紹,科技賦能業務已深入公司日常運轉中。
  • 信用卡達人:這些信用卡有免費延誤險 別花冤枉錢了
    目前的刷卡條件是:同一持卡人同一張信用卡刷3筆199元及以上的任意消費,即可在第四日獲得當期的保險權益(新戶只要刷一筆199元就可以激活保險)。賠付條件:按起飛計算,延誤2/4/8小時分別賠付300/500/1000元,單次上限1000元,年上限3000元。
  • 保險科技案例 | 眾安保險:立足科技構建五大業務生態
    √ 眾安保險積極在傳統領域和垂直細分領域致力於充分滿足大眾對保險的不同需求,在To B和To C端為客戶提供更加精細的定製化產品,做到定價動態化、理賠自動化以及銷售場景化。√ 眾安保險立足於大數據,運用區塊鏈和雲計算等技術充分挖掘、搜集和分析用戶數據,並將以上科技手段應用於產品服務比如理賠、核保等環節中。
  • 利用航班延誤險薅羊毛賺300萬,到底有沒有犯罪?網友吵翻了,法律界...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易啟江,孫志成航班延誤申請保險理賠,也會涉嫌刑事犯罪?近日,南京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案件。據媒體報導,一名李姓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獲利近300萬元,因其做法涉嫌詐騙,目前已被當地警方抓獲,並已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 中信信用卡航空服務:航班延誤兩小時最高賠機票款
    一次美好的旅程、一個緊急的業務談判、一筆重要的合同,航班延誤嚴重影響了所有的後續行程安排,更會令到長時間等待的乘客煩躁和憤怒。不過,中信銀行信用卡推出的「航班延誤賠償服務」,能讓受延誤的乘客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心中也舒坦很多。
  • 中國太平洋保險:構建「保險+科技+健康+醫養」生態圈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或「太平洋保險」)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領域全面啟動轉型2.0,推動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在新的戰略引領下,太保壽險深入貫徹「三個聚焦」,加快打造「三大新動能」,全力推動「科技賦能」,加強頂層規劃布局,推進科技能力升級,讓科技真正為業務前端服務,為業務和一線賦能。
  • 同盾科技祝偉:AI進入落地和應用階段,AaaS將賦能金融行業
    同盾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祝偉以《AI賦能金融,Fintech進入新時代》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AI在金融領域會有一些核心的應用場景,包括智能風控、智能客服以及智能投顧。祝偉稱,隨著底層技術的升級,包括底層的算力,雲計算、數據的存儲能力,以及資本的湧入和政策的支持,使得AI現在已經進入到落地和規模化應用的階段。
  • 「群雄逐鹿」保險科技 險企能否最終勝出?
    作為近年金融市場最大的「風口」之一,保險科技吸引了眾多科技初創公司與網際網路企業參與。隨著技術日漸成熟、場景應用不斷落地,傳統大型險企也開始「小跑入場」。專家認為,雖然保險科技市場處於早期階段,目前不能判斷誰將成主導,但若險企不掌握核心技術,未來在一些領域或將面臨被科技公司取代的風險。
  • 智慧科技賦能應用生態 中國人壽財險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
    在新發展風口到來之際,中國人壽財險積極捕捉「新業態」帶來的線上保險需求變化,主動應對。通過豐富場景化、數位化保險產品供給,為社會生產生活保駕護航。  生活服務領域,中國人壽財險積極挖掘場景需求,將保險需求碎片及場景化,成功開發了「客如雲食責險」、「放心吃」等個性化產品,同時通過對系統接口的改造,解決了高頻並發投保的場景化需求,最快可支持當天上線,在量級上可支持數十萬級的並發需求。